獨立學院是否轉成公辦,最主要的要看舉辦人是誰。
比如大家比較熟知的浙大城市學院,在轉設前,其名稱為「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其舉辦人就是浙江大學與杭州市人民政府。也就是說,這所學校的娘,就是「公家人」但是,從辦學性質看,其依舊是民辦獨立學院。轉設後,其自然就轉為公辦,並且更名「浙大城市學院」。其實這種稱呼,非常有迷惑性,不是嗎?
大多數獨立學院,舉辦人是集團或個人出資,並佔主要股份
這種情況下,轉設後,依舊是民辦。因為,學校是個人的產業,當然是民辦。除非,舉辦人,願意把學校捐贈給政府,或者政府把學校收購了。但即使捐贈和收購,也不一定順利轉為公辦。因為政府要接受的,不僅是一個學校,還有學校的教職員工。這些人要吃飯啊,編制怎麼解決?
關於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該校已申請轉切為普通高校。目前重慶市已經批覆,並在公示中。後續將報教育部審批。但轉設後,該校還應該是民辦。具體校名未知。因為,重慶大學是參與舉辦,就是有集團出資,掛靠、利用重慶大學資源建立的學校。
一個獨立學院和母體脫鉤,開始自力更生,獨立辦學的歷程。不管是轉制為民辦性質,還是公辦性質,都需要一定的實力支撐。包括財政實力,科研實力,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支撐。如果轉制為民辦大學,在辦學特色方面,肯定會沿用應用型辦學的特色。
如果轉制為公辦大學,需要國家強大的財政投入和幹預。因為,在人才引進,國家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在科研實力的建設等方面都需要巨大的財政支撐。因此,獨立學院要轉制為公辦大學是一項非常繁重,而艱巨的工程。
根據重慶市目前高等學校發展的整體規模和設置的情況來看,重慶的公辦本科大學的規模在全國處於中等的位置,和直轄市的高等教育的位置不相匹配。因此,必須立即,急需建設一批具有專業特色和應用特色的公辦本科大學,才能夠適應重慶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步伐,才能夠充實和強化重慶市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因此,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轉制為公辦本科大學是勢在必行,大勢所趨,我認為很有可能轉制為公辦本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