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花樣繁多的小面中,我最愛的就是豌雜麵。所謂豌雜麵,其實最重要的兩種材料就是幹豌豆和雜醬。利用中國傳統的烹製技法,壓耙的豌豆與濃鬱的雜醬和諧在一碗麵中得到充分的彰顯,秀色可餐。
吳渝記豌雜小面是一家新開的麵館。店裡還有酸辣粉、抄手等正宗重慶味道。店裡坐滿了食客,點了兩碗雜麵,剛端上桌就被噴香撲面的雜麵引得食指大動,迫不及待攪拌均勻,卻發現碗底內有乾坤!紅彤彤的油辣子,宜賓的芽菜還有各種調料原來都藏在豌底,攪拌之後每一根麵條上都裹滿了醬汁,看著就超級有食慾!
挑起來咬上一口,勁道爽滑的麵條夾雜著椒油、麻油和雜醬裡油脂的香氣在口中迸發,鮮鹹麻辣融匯交織,雖然都是重口味,但出奇滴並沒有哪一味奪了其他食材的味道,反而特別融洽,口感非常美妙!個人最愛裡面煮的軟爛綿密的豌豆,和雜醬簡直是絕配!品一口雜醬頓感八珍玉食,夾一許豌豆著實回味無窮。
店裡還有成都空運過來的唯怡豆奶不含添加劑,來到保證讓你們足不出戶,仿佛置身巴蜀
地址:福順路茶先生肉小姐對面
隱歸制面位於沃爾瑪一樓,很好找,店內裝修是日式風,非常乾淨、優雅,操作臺很像日本居酒屋的樣子。裡面不提供無線網,呼籲大家少玩手機、專心吃麵,也是一大創意。畢竟現在的生活太喧囂,放下手機,靜靜地品味生活是很必要的。
湯麵湯頭還不錯,面如果更筋道就好了,口味淡的人建議吃素什錦麵加叉燒,豚骨拉麵味道比較濃鬱,面上的囟蛋和叉燒肉味道真的很好吃,和風海藻酸甜清脆很爽口,正好搭配味道清淡的骨湯麵。
地址:和平路沃爾瑪一層(貓先森隔壁)
說起崑山的面,大家馬上會想到奧灶面——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於湯麵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崑山大麻鴨」長時間老湯烹煮提出,所以味鮮異常。
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麵條用精白面加工成龍鬚麵,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
徐州如今也有這麼一家奧灶面,老闆在崑山曾呆過很多年,深愛當地奧灶面的口味,為了將這道江南口味的美食引入徐州,潛心研究。如今徐州的小夥伴足不出戶也可以品味江南水鄉的溫婉含蓄了。
地址:鐵路遊泳館對面
店在富國街星光幼兒園對面,粗茶淡飯隔壁。店面不大但是裝飾的還挺有感覺的古色古香。牆上掛著木質的壁畫和燈籠。
店裡主要做各種重慶小面,比較特色的應該算是擔擔麵、豌雜小面、宜賓燃面和麻辣小面這幾種了。裝面的碗很有特色,是那種兩邊向中間凹下去的。分量挺足的,配料有肉醬、花生碎、芝麻之類的,看著就很有食慾。店裡還有免費的玉米糊和鹹菜可以搭配面吃。
地址:富國街星光幼兒園對面
店在福順路靠近一品飄香米線,店面不大,但是裝修的挺用心的,古典優雅。牆上掛著綠植和一些小飾品,裝醋也是用的那種成套類似小茶壺的。
吃的是紅燒牛肉麵,老闆人很好,因為我是第一個去的水還沒燒開,怕我等的無聊特意送了我一小碗冰粉。
麵條比較筋道,一碗份量很足。裡面有青菜、豆芽和筍子,筍子應該是跟牛肉一起滷的,很入味,牛肉也煮的非常爛。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可以是乾麵,當然你不喜歡吃乾麵也可以再加湯汁。非常好吃的成都湯麵,麻辣的誘惑。
地址:夾河街一品飄香北隔壁(一中南側)
麵皮純手工,顏色搭配很好看,酸酸辣辣的,看上去也不是很油,吃起來口感不錯!有分熱的,和涼的。
推薦肉夾饃,手工炕製得餅超級好吃,豬肉肥瘦相間,滷汁恰到好處,加點青椒味道更鮮美。滷肉油潑麵很大很足的一碗麵。東西很足,看上去很油,但是吃起來還不錯。顏色很漂亮,配上青花瓷的碗,讓人很有食慾。算是徐州的特色菜吧。
這家店人均不貴,還有免費的麵湯可以喝,老闆挺熱情的,店裡有免費的wifi。裝修也很有特色,徐州的菜很多都是辣,還要放很多的蒜,重油。可能和本身的地理位置有關。
地址:文亭街錢櫃ktv東側(錢櫃東20米)
一碗小面,攪動著生活的麻辣鮮香;兩代傳承,攤攤面紅遍了南國北疆。 2013年11月中央電視9臺播出的紀錄片「嘿,小面」也專門介紹了50強的第一名--「老太婆攤攤面」
2014年5月30日的舌尖上的中國第7集《三餐》中也用大量篇幅介紹了「秦雲老太婆攤攤面」的特色小面。所以這家麵館一開的時候在徐州真的很火,人超級多。
攤攤面是不帶湯的,麻醬拌麵的感覺,不辣。小面是帶湯的,辣乎的,吃起來比較過癮,他家的小面也不算太麻。他家的榨菜很好吃。豆漿是免費的,需要自己拿著杯子去豆漿機那接,每杯豆漿大概需要等待幾十秒時間,雖然需要等待,可是真的很好喝。我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