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才知道的地方,廣富林遺址公園,被譽為上海真正的根

2020-12-14 奔跑吧阿常

上海向來以繁華大都市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

那你可曾知道 4000年前的它究竟是怎樣的

在上海的松江區就有這樣一處40000㎡的水下博物館

它便是廣富林遺址公園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廣富林路與龍源路交匯處以西北(廣富林街道廣富林村)。經過前後四次考古發掘,在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廣闊區域內,考古專家發現了自春秋戰國吳越文化到夏商時代的馬橋文化,再到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的許多墓葬、地灶、灰坑、水井等。

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廣富林一帶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勞作生息。當地就已經普遍種植水稻,悠久的農耕史,表明了當地具有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因此,上海絕不僅僅是人們口中的繁華新興城市,它也是擁有著自己的深厚歷史。

來到這裡,必打卡的便是骨針廣場。巨大的骨針屹立在廣場的中央,小雨的天氣,讓人不禁回想起千百年前先民耕種紡織的場景,這個巨大的雕塑象徵著先人編織漁網的工具——骨針,同時這也是廣富林發掘出來的代表性文物,這裡也因此被譽為「上海之根」。走到這裡,基本上已經算是走到了遺址核心保護區的邊緣,再向外,就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在廣場周邊,立著許多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都在與這座巨大的骨針一起,訴說著上古時期東吳東部文化的繁榮與這座城市千年前的歷史。

在這裡,最吸引眼球的便是水下博物館——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這裡記錄了上海從廣富林部落到華亭縣,再到松江府的變遷。走到這裡,遊人便開始變多了起來,整個場館的設計非常別出心裁,主體部分被淹沒在湖裡,只有它的屋脊部分露出湖面。博物館的屋頂採用鏤空架構,白天七彩陽光透過屋頂射入水面,「漂浮」在水面上的紅色斜屋頂,煙霧繚繞仿佛仙境。按照不同時代星羅棋布般分布在13萬平方米的水域中,美輪美奐,天氣晴好的時候,這裡真的可以分分鐘出大片。

除了文化展示館,廣富林遺址公園的知也禪寺也值得去看看。相傳唐代晚期,有一天,一位叫「大致」的高僧從洛陽雲遊至此,被眼前松江九峰環翠的美景深深吸引,便發願在此建寺、弘揚佛法、普渡芸芸眾生。於是,他四處化緣。經過十年化緣,終得巨資,在四面環水的高亢廣富林之地建起一座宏偉的大殿,即知也禪寺。幾千年來,香火一直興旺不衰。

「先有廣富林,後有松江史」,上海這一史詩級的遺址公園,佔地40000㎡,如果你對上海歷史遺蹟文化脈絡感興趣,那不妨抽個一天的時間來這裡看一看吧。

相關焦點

  •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將運營,西側就是更大的廣富林郊野公園
    位於上海西南松江區的廣富林,一直被稱為」上海之根「,經過將近十年的修繕和改造,松江區廣富林文化遺址將於2018年6月26日(周二)開放運營。同時,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的門票也在公示,現在看來公園的票價還是比較親民的。
  • 上海尋根半日遊——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遊記
    松江被認為是上海之根,而廣富林文化也被認為是上海文化的發源地。位於松江區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已開放一年有餘,雖然上海大小公園無數,但像這樣帶有歷史痕跡感且設計獨特的公園還是屈指可數。上周,我終於抽空前往了這座古色古香的公園,一覽上海的歷史之路。
  • 精心打造的松江區廣富林遺址公園,把「上海之根」裝點得枝繁葉茂
    如果說位於介於馬家浜文化與良渚文化之間的崧澤文化是上海之源,那麼,介於良渚文化與馬橋之間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廣富林文化則被譽為上海之根。廣富林文化最早辨識是在上海松江區的廣富林遺址。在遺址出土了不同時期的有小方格、布紋、席紋及素麵等各種圖案花紋的陶器,陶器有側裝魚鰭形和三足形足鼎等不同形狀的陶製器具。作為上海歷年來發掘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廣富林遺址,不僅填補了長江下遊及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空白。
  • 廣富林:上海城鎮六千年文化之根
    11月14日,因在上海大學參加學術會議,就跟著參觀了廣富林遺址博物館。這個遺址是本世紀初大規模發掘的遺址,因發現距今4000多年來自北方的東西,所以被視為上海移民史的開端,更因為彌補了良渚之後的文化空缺,而被學術界廣泛關注。但是對廣大市民而言,則是多了一處文化、休息的好去處。
  • 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將運營,西側就是更大的廣富林郊野公園
    位於上海西南松江區的廣富林,一直被稱為」上海之根「,經過將近十年的修繕和改造,松江區廣富林文化遺址將於2018年6月26日(周二)開放運營。同時,松江廣富林遺址公園的門票也在公示,現在看來公園的票價還是比較親民的。
  • 廣富林——上海之根
    上海之根,海派之源,上海廣富林遺址公園廣富林文化遺址周末成人票(周六至周日門市價40元 廣富林文化遺址平日成人票(周一至周五)門市價30元 廣富林文化遺址周末學生票(周六至周日)門市價20元 廣富林文化遺址平日學生票(周一至周五)門市價15元 廣富林文化遺址優待票(僅限兒童
  • 廣富林遺址明春開放 上海這些公園都有"故事"
    被譽為「攬盡上海千年歷史」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將於明春正式開園!經過數年精心建設,目前已進入園區基建和館內布陳的衝刺階段。在上海,還有這些充滿濃厚歷史氣息的景點,安靜地等待遊客前來。小編帶你走進這幾處,體驗古橋流水恬淡時光、感受歷史文化薰陶。
  • 廣富林文化遺址:上海之根,海派之源
    如今的廣富林文化遺址,總佔地1600畝,以廣富林文化遺址、陳子龍紀念館、廣富林舊村為核心,規劃了文化展示館、演藝中心、考古展示館、瓷窖展示館以及配套商業休閒區等區域,集生態、文化、休閒、旅遊為一體,致力於將先進的城市建設理念引入這片古老的沃土
  • 上海廣富林遺址公園交通指南 如何去廣富林遺址公園?
    上海廣富林遺址公園地址:松江區方松街道廣富林路以北、銀河路以南、沈涇塘以東、油敦港以西、廣富林村及北部一帶,是一處新石器時代至東周時期的遺址  停車指南  廣富林文化遺址周邊有多個停車場,為自駕遊客提供便捷的停車服務。
  • 上海尋根半日遊——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遊記
    松江被認為是上海之根,而廣富林文化也被認為是上海文化的發源地。位於松江區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已開放一年有餘,雖然上海大小公園無數,但像這樣帶有歷史痕跡感且設計獨特的公園還是屈指可數。上周,我終於抽空前往了這座古色古香的公園,一覽上海的歷史之路。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穿越古今尋上海之根,良心景點推薦
    松江區廣富林遺址位於廣富林路3260弄,主要涉及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一定要從東片區看起,三座「漂浮」著的「水下博物館」藏著千年歷史文物的富林塔……來領略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可以說是上海文化之根了。作為松江的一張名片,復古、靜謐、壯美,而在夕陽和暮色下,更是美的像明信片。
  • 上海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開放 揭開塵封千年的面紗
    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展出的青銅尊 張踐 攝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 (張踐) 9月26日,被譽為「上海文化之根」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對外開放了考古遺址展示館上海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工作人員魏蘭告訴記者,這三隻青銅尊是廣富林出土的第一件青銅禮器,其實青銅器是最早的周禮文化的習禮,可以想像當時的廣富林已然是一個發達的社會了,也能看出廣富林文明的等級明顯上了一個等級,意義還是蠻大的。
  • 這裡能「攬盡上海數千年歷史」!廣富林文化遺址一期今日試運營
    歷經十年打磨,能「攬盡上海數千年歷史」的廣富林文化遺址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項目一期將自6月26日起試運營,對外開放廣富林文化展示館、陳子龍紀念館、朵雲書院等十餘個展館。  記者注意到,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名字中並沒有「公園」二字。松江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文化遺存之一,廣富林文化遺址不是一般的「公園型」旅遊景點,它記載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見證著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遺址展示館對外開放
    9月26日,被譽為「上海文化之根」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對外開放了考古遺址展示館。據悉,該展示館面積達2960平方米,主體由三個獨立展廳和一個正廳構成,裡面展出了159組文物,其中具有明顯楚文化特徵的青銅尊也揭開了塵封千年的面紗,與世人見面。
  • 遊松江大學城,逛廣富林遺址公園,周末體驗上海松江旅遊
    不知道大家對上海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高樓大廈?其實,上海一些邊緣地區也有非常多的旅遊資源和純天然的風景。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位於上海邊緣的一個地方——松江區。松江作為一個新開發起來的地方,擁有著很多豐富的資源,比如新建起來的大學城,裡面有著七所大學,學校和宿舍分布在大學城的那條街兩側和盡頭。不同於有些大學,這裡的學校都是對外開放的,而且不同學校的建築風格不一樣,大家在周末出遊的時候可以來這裡。如果大家走進了復旦視覺藝術學校,可以一眼就看到它最有特色的建築——藝術中心「大眼睛」。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它。
  • 廣富林遺址,美輪美奐的古典文化底蘊,上海網紅打卡地,攝影合集
    廣富林遺址古色古韻,典雅古典建築錯落有致的排列,中國風十足。春天百花盛開,樹木吐露新芽,河水碧波蕩漾,河岸兩邊芳草萋萋,飛簷屋宇,雕梁畫壁,亭臺樓閣錯落分布。進門映入眼帘的就是遺址的大牌坊,白色大理石為主色調,寬敞雄偉,華表高聳入雲,氣勢磅礴。白牆,朱漆,灰瓦,石凳臺階,小橋流水,碉堡,烽火臺,風車,氣勢恢宏又不失婉約,讓人觀之聞之仿佛置身那個古色古香的古風世界。
  • 上海儂好,廣富林文化遺址
    廣富林遺址位於 上海 市 松江 區廣富林街道廣富林路以北、銀澤路以南、沈涇塘以東、油敦港以西,廣富林村一帶。廣富林遺址於1959年被發現後,經過多次考古挖掘,先後發現良渚文化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並確認了該遺址原始社會時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等類型。
  • 從「深坑」酒店到廣富林,探源上海之根
    如今的廣富林文化遺址,成為了追尋上海歷史之根,探究海派文化之源,品味自然生態之美,是上海最具魅力的旅遊休閒勝地之一。在上海開埠之前,松江一直是上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有「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之說。推介會後,我受邀與上海眾多商會領導和企業家一起參觀了廣富林。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不僅有水下建築,還藏著魔都「小京都」
    在上海有這樣一首詩:「先有松江府,後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後又松江史。」廣富林遺址公園,距離上海市中心開車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地鐵可能需要2個半小時的路程,但這裡風景實在誘人。這裡有紅遍全網的水下博物館,還藏著「小故宮」和「小京都」,逛累了,可以坐下來喝喝茶的朵雲書院。
  • 上海之根——廣富林,豐富古代遺存蘊含未解之謎
    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享有「上海之根」的美譽,是目前經考古發現的上海29處遺址中內容最豐富、最具保護與開發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廣富林文化遺址的古文化脈絡依次為約6000年前的崧澤文化、約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約4000年前的廣富林文化、約3500年前的馬橋文化,因此,廣富林文化上承良渚、下接馬橋,從中可以管窺上海綿延6000年的城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