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家風味小菜-拌鹹菜疙瘩

2020-12-23 家常美食小廚房

鹹菜疙瘩是山東地區的一種特色農家醃菜。小時候家裡的屋簷下常年放著兩口鹹菜缸,打開蓋子,一股濃濃的鹹香味撲面而來,裡面是母親醃的鹹菜疙瘩,還有少量的胡蘿蔔鹹菜。在那個年代,鹹菜疙瘩是莊稼人家飯桌上幾乎頓頓都有的。那個時候農村裡沒有冰箱,蔬菜也是有限,尤其到了冬季和來年的初春,蔬菜匱乏,鹹菜疙瘩就成了飯桌上下飯的好東西。而暖和的季節,卻又是地裡農活正忙的時候,很多時候勞累了一天回來,實在沒力氣去炒菜,從鹹菜缸裡撈起一塊鹹菜疙瘩,麻利地切成條,切點蔥絲和辣椒,倒點醬油醋或者香油拌拉幾下,就著煎餅饅頭就可以大口大口下飯了。

雖然是農家鹹菜,但鹹菜疙瘩的醃法可是很講究的,必須用老香椿棒子熬出來的水醃才香,而且要用大粒粗鹽來醃。醃鹹菜疙瘩要用「辣菜」疙瘩----我們當地百姓都這麼叫,實際上它的學名是芥菜。深秋把芥菜從地裡收回來,去掉纓子,洗淨泥土,削去根須晾乾,一層芥菜疙瘩一層粗鹽碼在鹹菜缸裡。從香椿樹上掰下一些老椿棒子,放在水裡熬煮,晾涼後倒在鹹菜缸裡沒過芥菜疙瘩,蓋上蓋子醃製。沒有三五個月,這鹹菜疙瘩是醃不透的,必須得醃透了、鹽味和香味都滲進芥菜疙瘩裡才香。醃得好的鹹菜疙瘩,在鹹菜缸裡越放越香,吃個一兩年沒問題。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農村裡醃鹹菜的人家也很少了。大家都崇尚飲食健康,鹹菜吃得很少了。不過偶爾胃口不佳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懷念這個味道的,跑到超市買上一個鹹菜疙瘩,回家切切拌拌,不論就著饅頭吃、就著麵條或者就著白粥吃,都是那麼地開胃,總讓人吃到停不下來,撐得肚子鼓鼓的還是意猶未盡。

拌鹹菜疙瘩的做法:

【材料】

鹹菜疙瘩半個,大蔥(只用蔥白部分),尖椒,香菜

【調料】

醋,生抽,香油,鹽

【做法】

1、鹹菜疙瘩半個,先切成薄片,然後再節成條。拌鹹菜疙瘩本身就是一道地道的農家小菜,做法粗放,不拘小節,不用切得特別細,中等粗細即可。

2、將切好的鹹菜條放在涼開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去除部分鹽分。醃好的鹹菜疙瘩都是非常鹹的,涼拌之前最好是用水浸泡一下,我們當地把這個操作叫做「倒鹽」,音是如此,大概是這個「倒」吧,意思是把鹹菜裡的鹽分再倒退一部分出來。浸泡去除部分鹹味之後再加調料能更好地吸收融合,味道會更好。

3、把浸泡好的鹹菜條撈出來,輕輕擠一下水分,放在碗裡。鹹菜條的浸泡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鹹菜味道被泡得太淡也就不香了,鹹菜嘛,還是有點鹹味才香,因為浸泡的過程中泡出來的不光鹹菜的鹹味,還有它的香味。

4、尖椒從中間片開,切成細絲;大蔥的蔥白部分豎著劃一切,把外層的蔥白部分撥下來,然後順著切成蔥絲;香菜切段。喜歡吃辣的其實用小米椒會更香。

5、把切好的所有配菜都放在碗裡,倒入適量香醋、少許生抽、老抽、香油,拌勻即可。拌好的鹹菜疙瘩放置醃一會兒再吃味道會更好。

如果鹹菜還是比較鹹的話,只放醋和香油拌一下也非常香,醋和蔥絲搭配起來特別地香,再滴上幾滴香油,那味道真是絕了。加了醬油後就多了一股醬香味,兩種味道各有風味,都很好吃,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不論放不放醬油,蔥絲一定要多放一些,特別提香出味。

拌鹹菜疙瘩的幾個技巧總結:

1、做這種拌鹹菜疙瘩,要選擇那種最原始的農家鹹菜疙瘩,味道清香而柔和,最好不要用那種帶有醬香味兒的,味道太濃容易蓋過調料的味道,拌出來不夠清口。

2、鹹菜疙瘩一般都比較鹹,所以涼拌之前最好放在涼開水中浸泡一會兒去除部分鹹味,這樣後續再加醬油等各種調料才不會過鹹。不過鹹菜在水中也不宜浸泡過久,因為泡的時間久了損失的不光是鹹味,還有鹹菜本身的香味。

3、拌這個鹹菜疙瘩,配菜和調料都非常簡單,蔥絲和青椒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蔥絲,一定要多放,蔥絲跟醋、香油搭配起來的味道非常絕妙。調料一般就是生抽、老抽、醋和香油。生抽和老抽有鹹味,一定要少放,不放也可以,醋和香油是不可少的。

4、拌好的鹹菜疙瘩醃製一會兒再吃味道會更好。

雖說醃菜不宜多吃,不過偶爾吃一次解解饞也無傷大雅。這麼一碟質樸拌的鹹菜疙瘩,不論搭配饅頭、煎餅還是白粥,都是絕配。

相關焦點

  • 山東農家風味小菜-拌鹹菜疙瘩
    鹹菜疙瘩是山東地區的一種特色農家醃菜。小時候家裡的屋簷下常年放著兩口鹹菜缸,打開蓋子,一股濃濃的鹹香味撲面而來,裡面是母親醃的鹹菜疙瘩,還有少量的胡蘿蔔鹹菜。在那個年代,鹹菜疙瘩是莊稼人家飯桌上幾乎頓頓都有的。
  •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人生如夢,歲月如歌。鹹菜缸裡的鹹菜各式各樣,都是鄉親們自己地裡種的菜醃的,有白蘿蔔,有青蘿蔔,有白菜幫,有豆角,有辣椒,有姜,不過更多的是辣菜疙瘩。辣菜學名芥菜,芥菜的根莖就是辣菜疙瘩,辣菜疙瘩吃起來有點艮,有嚼勁,比較香,很受鄉親們的歡迎,家家戶戶都會在菜園地裡或多或少種些芥菜,等到成熟後,刨到家中,將菜纓子和疙瘩上的根須削掉,放到大盆裡面洗淨、晾乾,然後再放到缸裡,缸裡早已晾好了大顆粒的海鹽,用蓋頂蓋好,等著就行了。
  •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芥菜疙瘩是根芥菜,也就是取其根為菜的芥菜種類,芥菜疙瘩最常用來製作鹹菜,醃製好的芥菜疙瘩顏色紅黑,切成絲,又脆又爽,鹹味十足。
  •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人生如夢,歲月如歌。鹹菜缸裡的鹹菜各式各樣,都是鄉親們自己地裡種的菜醃的,有白蘿蔔,有青蘿蔔,有白菜幫,有豆角,有辣椒,有姜,不過更多的是辣菜疙瘩。辣菜學名芥菜,芥菜的根莖就是辣菜疙瘩,辣菜疙瘩吃起來有點艮,有嚼勁,比較香,很受鄉親們的歡迎,家家戶戶都會在菜園地裡或多或少種些芥菜,等到成熟後,刨到家中,將菜纓子和疙瘩上的根須削掉,放到大盆裡面洗淨、晾乾,然後再放到缸裡,缸裡早已晾好了大顆粒的海鹽,用蓋頂蓋好,等著就行了。
  • 七八十年代東北農村常吃的鹹菜,你還記得嗎
    最常見的鹹菜就是芥菜疙瘩,因為幾乎有小孩兒的腦袋那麼大,東北土話又稱之為「人頭疙瘩」。芥菜疙瘩這種鹹菜醃好了口感脆嫩,切成細絲拌點辣椒麵很好吃,醃不好就發粉發乾,誰也不樂意吃。芥菜疙瘩鹹菜醃的時間越長越好吃,醃製三四年個年頭以後,鹹菜疙瘩裡面就會從乳黃色轉變成黑色,咬起來艮啾啾的,別有一股隔路味兒。據聽說隔壁村有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醃了一壇芥菜疙瘩,到老了才想起來,賣給大飯店的錢居然買了一頭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山東新泰是鹹菜之都,那裡的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山東新泰是鹹菜之都,那裡的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山東某地一款出名的鹹菜 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麼?標籤:美食餐飲食品、地方美食小吃、山東新泰泰安果都、果都鹹菜、美食文化散文隨筆新泰人提起鹹菜一定會選擇果都鹹菜,因為那裡醃製的鹹菜與眾不同,特別的清香清脆。那果都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果都鹹菜的醃製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其中「五香疙瘩」是其中最為好吃的鹹菜,並且也是唯一用祖傳秘方精心醃製的民間地方特產,曾被選為貢品。
  • 風味圖書館丨中國哪裡的鹹菜最好吃?
    外表樸實無華的水疙瘩 頗有京味兒的「水疙瘩」,不過也就是一顆顆用鹽醃製成的大芥菜疙瘩,切絲,拌上香油,再點幾滴醋,老北京人愛把它夾在餑餑裡 南方的鹹菜是正兒八經醃製出的精緻小菜。
  •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芥菜疙瘩是根芥菜,也就是取其根為菜的芥菜種類,芥菜疙瘩最常用來製作鹹菜,醃製好的芥菜疙瘩顏色紅黑,切成絲,又脆又爽,鹹味十足。
  • 老北京水疙瘩的回憶
    尤其在困難時期,鹹菜就窩頭就是一頓飯,大概是許多老北京是難以忘懷的一段記憶。那個年代北京哪有溫室大棚啊,從11月到次年4月的半年時間裡,吃的都是儲存的白菜、蘿蔔、土豆,再有就是鹹菜。大概老北京人最熟悉的鹹菜就是醃雪裡蕻、大鹹蘿蔔、水疙瘩和熟疙瘩,還有水疙瘩皮,就是用水疙瘩做熟疙瘩,廢棄的疙瘩皮。
  • 這菜疙瘩除了醃鹹菜,涼拌更下飯,烤鴨都不換,成本僅2元,省錢
    人到中年,不再羨慕大魚大肉,也不再對饕餮大餐產生興趣,唯獨對市井日常的吃食非常感興趣,哪怕是蒼蠅館子的一盤餃子,哪怕是普通尋常人家的一份小菜,細細品味後才覺得這才是人到中年後想要的味道,想要的生活。越是市井,越是充滿人間煙火氣息,才能尋覓不一樣的風味。
  • 舌尖上的鄉愁-客家鹹菜
    客家人有一種地道的農家風味土特產叫鹹菜,鹹菜有兩種,一種是淡的,一種是鹹的,客家人都喜歡食用,並冠以美名「客家風味菜」。 將青菜發酵後,取出一部分洗乾淨,就開始製作鹹菜乾了。剛開埕的菜帶有水分,可以食用,也是一道美味的客家菜。要長時間保質,鹹菜就得製成鹹菜乾,將開埕的鹹菜倒入鍋中,配以佐料煮熟,然後倒到禾坪或者地板上曬乾,這樣就製成了鹹菜乾。
  • 記憶中的博山鹹菜
    博山的主食多冠有「博;菜餚也是如此,博山酥鍋、博山炸肉、博山豆腐箱、博山春卷、博山卷尖;連鹹菜也是:博山酸鹹菜、博山油辣菜、博山辣熗絲……「博山」就是一個品牌。博山人不但菜餚做的精緻,就連小小的鹹菜也做的非常好。別人視鹹菜為小菜,博山人能把鹹菜做成了菜餚,還會把菜餚變成小鹹菜。席間上來一盤菜品,是菜餚、還是小鹹菜,我也分的不那麼清楚。
  • 鹹菜疙瘩絲怎麼炒好吃?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給盤紅燒肉都不換
    鹹菜疙瘩絲怎麼炒好吃?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給盤紅燒肉都不換!提起鹹菜疙瘩北方人都不陌生,幾乎家家戶戶都離不了鹹菜,像我家一日三餐都離不了鹹菜疙瘩,大人孩子都愛吃,早餐來一碗小米粥,一碟鹹菜疙瘩絲,外加兩個煮雞蛋;午餐和晚餐不管做幾個菜,鹹菜碟是不能少的。
  • 炒鹹菜怎麼做好吃?山東小夥的做法,簡單家常,吃出小時候的味道
    芥菜疙瘩鹹菜,對於很多北方人來說,是有著特殊的情感和記憶的。作為一名80後,從小就啃著鹹菜疙瘩下飯,尤其是求學期間,炒鹹菜絲更是最重要的菜餚。時至今日,早餐喝粥時,最得意的還是那一碟子炒鹹菜絲。芥菜疙瘩鹹菜每次從老家返程時,總要帶回大包小包的食材,這其中一定少不了母親醃的芥菜疙瘩。
  • 濰坊「羊口鹹菜疙瘩」,不輸涪陵榨菜和老乾媽,拌麵下飯都特香
    山東壽光民間有一種普及的醃菜稱為「老鹹菜辣疙瘩」。因其醃製時間越長越好吃,所以人稱之為老鹹菜。而壽光老鹹菜尤以羊口產的味道最好。山東壽光市羊口鎮,幾乎家家戶戶院子裡都擺著大缸,每個缸裡都醃製著羊口老鹹菜。
  • 鹹菜疙瘩(年輕人都不知道的零食)
    很多朋友喜歡吃鹹菜疙瘩,也知道傳統鹹菜疙瘩做法,更是喜歡媽媽做的鹹菜疙瘩口味,但是您可能不好分辨傳統做法和新做法鹹菜疙瘩的主要區別,僅供參考,不足之處,大家多多交流。現在的快速醃製法,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傳統製作工藝的一些精華所在,比如說,傳統工藝做出的鹹菜疙瘩有原味
  • 鹹菜疙瘩別再拌著吃,聰明人都這樣做,簡單一蒸,比紅燒肉還下飯
    相信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都是平常經常吃鹹菜疙瘩的,但是每次買的鹹菜疙瘩,都是拌著吃,最多加個雞蛋炒一炒,光吃都吃膩了,今天呢,我就分享給大家,聰明人做鹹菜疙瘩的做法,簡單的上鍋一蒸,比吃紅燒肉還下飯,這可是一點沒有誇張啊,不信?咱們大家請往下看,是怎麼做的吧。首先是原材料的準備。
  • 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鹹菜~全國鹹菜特產盤點
    鹹菜是中國家庭餐桌上很常見的佐餐小菜,更是中華飲食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壇上的美食家汪曾祺說過:「中國不出鹹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鹹菜各有特點,互不雷同。」北有北京水疙瘩、天津津冬菜、保定春不老,南有涪陵榨菜、廣東橄欖菜、福建醃蘿蔔,曲靖韭菜花、貴州冰糖酸、潮汕鹹菜等。
  • 閒話「硬菜」鹹菜疙瘩
    我醃製的鹹菜俗稱「鹹菜疙瘩」,原料不外乎蘿蔔或芥菜,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民間傳統「硬菜」。從小到大,我對它的喜歡從未改變,可以一日無肉,可以一日無酸辣甜,但只要有它,吃飯就會香。對鹹菜疙瘩情有獨鍾,不僅僅是因為飲食習慣上的偏好,更是源自對兒時清貧歲月一份難以釋懷的永恆記憶。
  • 老酒館,啃鹹菜疙瘩的老二兩
    山東老酒館的故事走向並不是重點。神仙陣容般的老戲骨加實力派,話劇般的劇情,鮮明的人物,都在老酒館中娓娓道來。劇中人物的刻畫那個細膩。鐵齒銅牙的杜先生被人摘了口條,並沒有「摘口條」的場面,就這隨口一說,畫面感尤為強烈,那時下等的人是多麼的卑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