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硬菜」鹹菜疙瘩

2020-12-14 齊魯壹點

不久前醃製了一壇青蘿蔔。十幾日後,拿出來切成絲,在清水中浸泡半個小時,之後沏幹水,加點青紅椒絲,放點味精,調點香油,一嘗,清脆可口,鹹淡適宜,讓人進食慾望大增。於是便將這款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推薦給孩子,可誰承想人家吃了一口遍悉數吐出,「又鹹又澀,有什麼好吃的?!」

一瓢涼水澆在頭上。難道我們長著不同的味蕾,心裡有些氣不忿地暗想,「你們這些『甜奶系』的人有本事不吃鹹!」

我醃製的鹹菜俗稱「鹹菜疙瘩」,原料不外乎蘿蔔或芥菜,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民間傳統「硬菜」。從小到大,我對它的喜歡從未改變,可以一日無肉,可以一日無酸辣甜,但只要有它,吃飯就會香。對鹹菜疙瘩情有獨鍾,不僅僅是因為飲食習慣上的偏好,更是源自對兒時清貧歲月一份難以釋懷的永恆記憶。一定意義上講,在我心中,它是標識那段歲月的一個特有的甚至是圖騰式的符號。

兒時記憶中,大多數老百姓都家境貧寒,吃飽穿暖就是生活中的大事,想吃好點、穿好點實在是難上加難。特別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吃穿更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那時的農村,絕少大棚蔬菜這個概念,冬日裡能吃的蔬菜基本是儲藏在地窖裡的大白菜和蘿蔔。對於家家戶戶來說,還有應對冬天吃飯問題的一件「法寶」———鹹菜缸。

依稀記得,六七歲時,父親買了兩口高過我頭的大缸,一口盛水,一口則醃鹹菜用。當時,母親醃好鹹菜後,把我拉到大缸的跟前鄭重告訴我,這缸裡醃的是鹹菜疙瘩,醃好的鹹菜可以吃好幾年,所以平時千萬不要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往裡面放,要不會把可以吃好幾年的鹹菜給毀了。

看到母親嚴肅的表情,我明白這個鹹菜缸是不能隨便碰的。後來,我還記得母親為了加深教育,專門給我講了老姥姥家「鹹菜王」的故事。她說,老姥姥家裡人口多,鹹菜缸裡醃了很多鹹菜,其中裡面專門醃製著一個巨大的蘿蔔,是「鎮缸之王」,除了老姥姥之外,誰都不能動它,但是有一天,她的一個兒子擅自掰了一小塊偷吃了,結果被老姥姥知道後狠狠打了一頓,棍子都打折了。

母親講的「鹹菜王」的故事,讓幼小的我對鹹菜缸有了一層神聖感,每次看到母親往鹹菜缸裡放蘿蔔的時候,我都在一旁好好地端量著,看看哪個大蘿蔔像我們家的「鹹菜王」。我非常愛吃母親做的鹹菜,特別是每次母親蒸窩窩頭時,切好一大瓷碗鹹菜疙瘩,放上些紅辣椒,挖一勺豬油在裡面,等飯熟了,一掀開鍋,哇,熟透的鹹菜香撲鼻而來,頓時讓我垂涎三尺。

這種讓我百吃不厭的鹹菜疙瘩一直吃到上高中。

雖然上高中時生活質量好了些,但鹹菜依然是我們很多學生的「主菜」。因為住校的原因,母親每次都給我帶上一大罐頭瓶用豬油蒸好的鹹菜疙瘩,正好夠一個星期吃的。當時,有生活條件稍好的同學帶的鹹菜是伴著肉絲炒的,我們一些饞的受不了的同學,便在吃飯時打著聊天的幌子,吃上幾筷子人家帶來的鹹菜解解饞,讓人無可奈何。

現在想起那時的情形,有些酸澀,但當時就是那種艱苦的生活狀態。

那時,因為貧窮,鹹菜缸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而吃啥啥膩的現在,大鹹菜缸恐怕在每個家庭裡是很少見了,有的恐怕也就是個醃不了多少鹹菜的小罈子,並且曾經作為主菜的鹹菜也成了調劑飯菜的附屬品,再也成不了飯桌上的「主角」。

喜歡吃甜、油炸和外來食品的孩子,感受不到我對鹹菜疙瘩的深厚感情,但是讓他懂得珍惜我們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珍惜每一粒糧食,實在很有必要;在生活中,對每個人來說,拒絕鋪張浪費更應大力提倡。

人,要對我們勞動所得的糧食心存敬畏之心,要知道鹹菜疙瘩也可以養活一代人。(2014年12月19日《煙臺日報》作者楊新剛)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卜留克、苤藍疙瘩,這些被做成清爽小鹹菜的東西都是啥? 當然,這幾天鼠小弟也著實被內蒙的「硬菜」美食給驚到了,從早到晚肉、奶不離口,除了沙蔥、土豆,還真沒吃過什麼蔬菜......
  •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
    難忘,山東老家的鹹菜疙瘩人生如夢,歲月如歌。鹹菜缸裡的鹹菜各式各樣,都是鄉親們自己地裡種的菜醃的,有白蘿蔔,有青蘿蔔,有白菜幫,有豆角,有辣椒,有姜,不過更多的是辣菜疙瘩。辣菜學名芥菜,芥菜的根莖就是辣菜疙瘩,辣菜疙瘩吃起來有點艮,有嚼勁,比較香,很受鄉親們的歡迎,家家戶戶都會在菜園地裡或多或少種些芥菜,等到成熟後,刨到家中,將菜纓子和疙瘩上的根須削掉,放到大盆裡面洗淨、晾乾,然後再放到缸裡,缸裡早已晾好了大顆粒的海鹽,用蓋頂蓋好,等著就行了。
  • 山東農家風味小菜-拌鹹菜疙瘩
    鹹菜疙瘩是山東地區的一種特色農家醃菜。小時候家裡的屋簷下常年放著兩口鹹菜缸,打開蓋子,一股濃濃的鹹香味撲面而來,裡面是母親醃的鹹菜疙瘩,還有少量的胡蘿蔔鹹菜。在那個年代,鹹菜疙瘩是莊稼人家飯桌上幾乎頓頓都有的。
  • 鹹菜疙瘩絲怎麼炒好吃?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給盤紅燒肉都不換
    鹹菜疙瘩絲怎麼炒好吃?大廚教你正確做法,給盤紅燒肉都不換!提起鹹菜疙瘩北方人都不陌生,幾乎家家戶戶都離不了鹹菜,像我家一日三餐都離不了鹹菜疙瘩,大人孩子都愛吃,早餐來一碗小米粥,一碟鹹菜疙瘩絲,外加兩個煮雞蛋;午餐和晚餐不管做幾個菜,鹹菜碟是不能少的。
  • 鹹菜疙瘩別再拌著吃,聰明人都這樣做,簡單一蒸,比紅燒肉還下飯
    相信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都是平常經常吃鹹菜疙瘩的,但是每次買的鹹菜疙瘩,都是拌著吃,最多加個雞蛋炒一炒,光吃都吃膩了,今天呢,我就分享給大家,聰明人做鹹菜疙瘩的做法,簡單的上鍋一蒸,比吃紅燒肉還下飯,這可是一點沒有誇張啊,不信?咱們大家請往下看,是怎麼做的吧。首先是原材料的準備。
  • 東北芥菜疙瘩鹹菜做法,兒時家裡的味道,吃一口嗆鼻子,辣味十足
    本期導讀:東北芥菜疙瘩鹹菜做法,兒時家裡的味道,吃一口嗆鼻子,辣味十足東北的深秋,也是醃菜的季節,大量的秋菜上市,價格也便宜,有些人家會囤積一些秋菜,以備冬天食用,幾乎家家都會醃一些鹹菜或者酸菜,這也算得上東北的一個要入冬的傳統儀式了
  • 自製辣炒疙瘩頭,喝粥的絕配小鹹菜
    辣炒疙瘩頭辣炒疙瘩頭是一道家常菜餚,主要材料為醃製疙瘩頭。其製作簡單、美味可口,是喝粥的絕配小鹹菜。原料:醃製疙瘩頭、豬肥肉、蔥、幹紅辣椒、花椒、花生油、料酒、生抽、鹽、雞精、水。做法步驟:第1步、醃製好的疙瘩頭一個約500克清洗乾淨,用擦絲器擦成細絲放入容器中。第2步、把疙瘩絲用清水反覆的衝洗幾次後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20分鐘左右去一下鹽分,如果不確定是否浸泡好了可以嘗一嘗。然後控幹水分備好。
  • 疙瘩鹹菜炒肉絲,香辣鹹鮮清脆爽口,搭配米飯超級完美
    鹹菜疙瘩是由芥菜,或者白蘿蔔等醃製而成的一種鹹菜,非常適合冬天食用的一種家常美味,鹹菜疙瘩炒肉絲就大家公認最好吃的一種吃法,除了自身爽脆的特性以外,再充分吸收豬肉和醬料的香味以後,味道會變得極其的美味,特點是:香辣鹹鮮,清脆又爽口,與米飯搭配起來超級的完美,大人孩子都喜歡。
  • 疙瘩鹹菜炒肉絲,香辣鹹鮮清脆爽口,冬天餐桌上的爆款
    鹹菜疙瘩是由芥菜,或者白蘿蔔等醃製而成的一種鹹菜,非常適合冬天食用的一種家常美味,鹹菜疙瘩炒肉絲就大家公認最好吃的一種吃法,除了自身爽脆的特性以外
  • 教你在家醃鹹菜疙瘩,飯店裡的碟中小菜,我們自己在家也能做著吃
    冬天,醃鹹菜可謂是風頭正盛,特別是在村裡,誰家還不會幾道醃鹹菜的手藝呢,醃鹹菜,在村裡真的算不上什麼值錢的東西,隨手都能給你端一大碗鹹菜。但是在城裡,鹹菜可算得上是一種碟中小菜了,很多人都愛吃,卻不會做,特別是這種鹹菜疙瘩做的臘菜。其實,你經常吃到,早餐店快餐店裡常見的小鹹菜,就是它,很多人還會誤以為是水蘿蔔做的呢,其實它就是鹹菜疙瘩做的醃鹹菜,村裡人稱臘菜。
  • 芥菜疙瘩鹹菜,做法簡單清脆爽口解油膩,大魚大肉吃多了來試試!
    芥菜疙瘩最佳的食用方法是醃製或者醬漬,它和青蘿蔔類似,帶有輕微的辣度,先把它切成絲再拌入各種調味料,醃製後當做為辣菜來食用,屬於家常鹹菜中的一種,口感清脆爽口,最突出的特點是解油膩。春節過後,有些人見到油膩的食物就會感覺特別的「恐懼」,此時如果見到餐桌上有一盤醃製入味的芥菜疙瘩,想必大多數人會眉開眼笑的,它簡直就是大魚大肉的最佳搭檔,吃上幾口就停不下來,清脆爽口解油膩。食材配料:芥菜頭(疙瘩)、鹽、辣椒油、胡椒粉、雞粉、大蒜、米醋、白糖、胡椒粉、熟芝麻、香油。
  • 家鄉的鹹菜,淡淡的鄉愁
    在我們家那兒,如果要給鹹菜排個榜,榜首一定是鹹菜疙瘩。其實從名字就能看的出來大眾對它的喜歡,能被直接稱作鹹菜,這菜一定是為鹹菜而生的。不過,在變成鹹菜疙瘩之前,它有自己的名字——芥菜疙瘩。小時候,大人們總是會趕在下霜前,就把芥菜疙瘩去掉櫻葉,只留根部的疙瘩,然後洗淨晾乾,再碼在缸裡下粗鹽,等到打蔫了再下清水,之後再壓上塊大石頭。這樣經過一段時間風吹日曬,在時間和鹽的作用下,缸內的鹹水因為鹽化開始泛起白沫,鹹菜疙瘩的顏色就從白綠變成了深褐,等到鮮香越發濃鬱時,鹹菜疙瘩就算醃好了,就可以端上桌品嘗了。
  • 這菜疙瘩除了醃鹹菜,涼拌更下飯,烤鴨都不換,成本僅2元,省錢
    芥菜,在北方普遍種植,特別是沙土地等適合塊莖植物生長的,有些地方叫芥菜疙瘩。芥菜疙瘩往往是被當做醃製鹹菜的原料,每年深秋,家庭主婦們都會從地裡將芥菜疙瘩收穫回家,清洗乾淨,削去尾部的毛須,丟到大缸裡,撒上粗鹽,開始醃製。芥菜疙瘩經過長達一到兩個月時間的醃製,然後再蒸煮一下,就可以當鹹菜吃了。
  • 農村,鹹菜情結
    女人們就開始倒握著鐮刀把,在陽光下,坐在院子裡的芥菜堆前刮著芥菜上面根須上的泥土,並去掉菜葉,之後用清水在大鍋裡把芥菜疙瘩洗乾淨,再清洗好頭號大缸,放一層芥菜疙瘩撒一層鹽,放滿後,用一塊厚實幹淨的石頭壓在芥菜疙瘩上面,一大缸鹹菜,開始慢慢醃製。
  • 老北京人愛吃鹹菜
    老北京人不但自家愛吃鹹菜,走親戚看朋友帶上兩簍「六必居」「天源」醬園的醬菜,也算得上是體面饋贈。「水疙瘩」 老北京鹹菜,分為鹹菜和醬菜兩種。鹹菜用鹽水和花椒大料等佐料醃製;主要品種有:用芥菜醃成的「水疙瘩」「水疙瘩皮」、用苤茢醃成的苤茢絲、用蘿蔔醃成的蘿蔔條等。其中的「水疙瘩」,為老北京人普遍愛吃的大路鹹菜。
  • 山東新泰是鹹菜之都,那裡的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山東新泰是鹹菜之都,那裡的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山東某地一款出名的鹹菜 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麼?標籤:美食餐飲食品、地方美食小吃、山東新泰泰安果都、果都鹹菜、美食文化散文隨筆新泰人提起鹹菜一定會選擇果都鹹菜,因為那裡醃製的鹹菜與眾不同,特別的清香清脆。那果都鹹菜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果都鹹菜的醃製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其中「五香疙瘩」是其中最為好吃的鹹菜,並且也是唯一用祖傳秘方精心醃製的民間地方特產,曾被選為貢品。
  • 記憶中的博山鹹菜
    博山人吃飯喝酒總離不開鹹菜。不管在哪裡吃飯,只要聽到有人問:「你這有啥鹹菜啊」?那肯定是博山人!童年時候的博山,人們的生活雖然拮据,但是山城裡的小吃、小菜卻很多。博山人熱衷各種拌鹹菜、炒鹹菜,就算家裡沒菜了,拿出個大疙瘩來,切吧切吧,炒吧炒吧,拌吧拌吧,就是一盤精美的下飯菜!博山鹹菜,數量之多、品種之繁,讓人眼花繚亂,百吃不厭。
  • 中國哪裡的鹹菜最好吃?中國四大「鹹菜」你覺得誰更好吃?
    中國哪裡的鹹菜最好吃?中國四大「鹹菜」你覺得誰更好吃?鹹菜在中國早就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鹹菜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鹹菜的起源無從考證,反正很久遠,大概是古人為了保存蔬菜而創造出來的吧!中國不出鹹菜的地方大概不多。
  • 一碟鹹菜,回憶裡的一絲鄉愁
    米飯和鹹菜似乎成了絕配,每次不管是蛋炒飯、白米飯或者大米粥,鹹菜都會成為米飯的最好伴侶。在老家家家戶戶都有醃鹹菜的習慣,鹹菜選用的是芥菜疙瘩,把一大盆芥菜疙瘩洗淨,放在一口大水缸裡,然後按照比例放上大顆粒鹽和涼白開,這樣醃製的鹹菜可以一直保持保存不壞,一年下來都沒問題。
  • 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鹹菜~全國鹹菜特產盤點
    鹹菜是中國家庭餐桌上很常見的佐餐小菜,更是中華飲食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壇上的美食家汪曾祺說過:「中國不出鹹菜的地方大概不多。各地的鹹菜各有特點,互不雷同。」北有北京水疙瘩、天津津冬菜、保定春不老,南有涪陵榨菜、廣東橄欖菜、福建醃蘿蔔,曲靖韭菜花、貴州冰糖酸、潮汕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