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業 將成為澳門未來城市名片(濠江在線)

2020-12-13 人民網

春末或者秋初去澳門,有一項手作文創盛事絕對不可錯過——「塔石藝墟」。新奇的手工作品、誘人的美食、動感的音樂表演……自2008年起,這場集創意集市、音樂盛宴、手工作坊等為一體的品牌活動,每年分春、秋季兩期舉行,已經成為文化創意人士展示交流的重要舞臺,也是廣大市民和遊客打卡勝地。

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季的「塔石藝墟」被取消。相關文創工作者和愛好者何處去?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適時推出「線上創意手作教學徵集計劃」,通過線上學習、線上作品展示及線上節目展演,落實特區政府以工代賑的政策,為廣大創意產業從業者送來「及時雨」。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近日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特區政府文化局及文化產業基金持續關注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出扶持措施和計劃,鼓勵採購文創產品及服務,支持文創企業互助扶持,共渡難關。

近年來,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重要舉措。澳門文化產業基金在2019年通過常規申請及專項資助,支持了131個文創項目,總資助金額1.55億澳門元。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基金將對75個獲資助的文創企業項目、涉及3600萬澳門元的償還款項,採取延期還貸一年的措施;獲資助企業可協商延長還款期、提前發放補貼款項,或調整資助用途等。同時,計劃推出多項專項資助計劃,包括文化旅遊、社區文創、在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地區市場推廣文化展演等,協助企業在疫情後開拓市場。

多元共融,打造澳門「文化身段」

在澳門百老匯舞臺,澳門中樂團正在用傳統民族樂器練習合奏《射鵰英雄傳》《精忠報國》《枉凝眉》等經典影視音樂作品。

談到樂團的作品,澳門中樂團總經理蔡嘉琳最得意的是中樂和葡萄牙傳統音樂形式「法朵」的融合嘗試。「法朵」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去年7月,中樂團和葡萄牙著名「法朵」歌手穆蒂尼奧在澳門攜手同場獻技,帶來一場中國與葡萄牙音樂藝術相互交織的精彩表演。去年9月,中國民樂版的「法朵」在葡萄牙同樣令全場沸騰。

「中國絲竹和葡萄牙『法朵』的融合嘗試已經初具成果,深受觀眾歡迎。我們還在挖掘更多更好的融合可能性,嘗試把中樂和更多葡語系國家的音樂相結合。」蔡嘉琳說,這種文化融合是澳門的特色所在。

澳門開埠400多年,形成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文化面貌。在中西歷史文化之間、古今藝術形式之間尋找創作靈感、定位澳門特色,已經成為眾多澳門藝術家的文化自覺。

回歸祖國20年,澳門文化工作者用一件件上乘的作品、一臺臺精彩的演出,打造出澳門獨特的「文化身段」,使400多年文化積澱重新煥發活力。

持續半年的大型文化藝術盛會「藝文薈澳」精彩紛呈。41項文化藝術活動包括21項國際藝術展覽、6件融入城市景點的戶外藝術裝置、11項大型表演活動等,在澳門全城創造出「全城美術館,處處藝術園」的氛圍,吸引參觀者高達1600萬人次。

「藝文薈澳」活動把政府、企業、學校、藝術家、市民和遊客全部串聯起來,為澳門提供了一個跟國際接軌的藝術展示平臺。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澳門除了擁有眾多博物館和公共文化機構外,還有澳門樂團和中樂團兩個專業藝術團體,澳門演藝學院、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兩個專業藝術教育機構。

近年來,澳門文創氛圍漸趨濃厚。澳門文化產業的服務收益對整體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每年以約7%的速度增長。目前,創意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數碼媒體等四類文化產業已具一定規模。

澳門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代主席朱妙麗提出,澳門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促進產業多元,也是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符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和區域合作的總體發展。

「借船出海」,發展影視破解困境

80多歲的澳門藝術家陳逸峰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活力。為慶祝中葡建交4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他導演的原創音樂劇《澳門不了情》把400多年前葡萄牙著名詩人賈梅士居留澳門的歷史故事搬上舞臺。

「賈梅士的澳門故事,其實是一個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做這樣一部音樂劇,就是想打造由澳門本地創作,有國際視野、時代感、歷史深度的藝術精品。」陳逸峰希望作品在澳門公演後,能到粵港澳大灣區巡演,再到葡語系國家演出。

20年前,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懷抱,陳逸峰執導大型歷史舞臺劇《圓明情深》,以國寶的故事講述回歸的主題。此後,他還執導大型史詩歌劇《辛亥風雲》,紀念辛亥革命100年;執導澳門回歸後的首部本土影片《濠情歲月》……

回顧自己的藝術生涯,身為澳門影視演藝協會會長的陳逸峰感嘆道:「澳門市場小,文化藝術領域缺人才和資源,發展文化產業長期以來困難重重。如今,粵港澳大灣區讓我們看到了破解困境的希望。」

與老一輩藝術家鍾情於傳統舞臺和銀幕不同,澳門有一群青年人正在嘗試用新技術挖掘澳門文化資源,利用網際網路傳播,打造全新的澳門文化產品。澳門維京影業公司創辦人杜之就是其中之一。

杜之把維京影業定義為「一家新型『文化 』類型內容文創企業」,重在深度挖掘澳門文化內涵優勢,構築「文化 具象產業」「文創 科創」的獨特企業融合發展之路。

《澳門食神》是目前該公司主推的產品,以探店和飲食的真實互動,來展示澳門美食文化。「我們希望能長期深入地將澳門美食文化最精粹部分展示給觀眾。這也是對澳門20年發展成就的一種致敬。」杜之說。

目前,維京影業聯合香港和內地企業,正在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打造國際數字視覺中心。杜之認為,澳門正處於文娛產業大發展的前夜,只有結合新技術、利用新空間,才能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維京影業落戶的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是港澳地區首個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目前已有100多個創業項目入駐,其中大部分是科技和文化類項目。

澳門地方雖小,卻獨具深層歷史底蘊和多元文化魅力,這正是影視創作生產的重要元素及永不枯竭的源泉。業內人士認為,澳門探索和發展影視產業,既具備獨特優勢,也符合特區發展旅遊休閒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方向,同時可「借船出海」,通過與港、臺、內地合作聯營,取長補短。

立足本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擁有超過30年廣告及設計經驗的本土設計師、「澳門佳作」行政總裁兼創作總監林子恩,基於對小城難捨難離的情結,從國外返回澳門,全面投入開拓及推廣澳門文化創意產業。

林子恩坦言,將藝術家創作有機融入不同載體,再發展成為品牌,不可急躁,要經得起時間考驗。「澳門佳作」聯繫了不少本土藝術家,擁有自己的生產線,提供「一條龍服務」,助力藝術家推廣個性化的文化創意產品。「水杯、圍巾、筆記本、帽、筆或服飾等,都是良好的載體。對於遊客或居民而言,都起到立體而具成效的宣傳效果。」

綜合多年管理及推廣品牌經驗,林子恩認為,向遊人推介本土文化創意產品,並非只為經濟收入,而是著力推廣本土藝術家,讓更多人知道澳門不只有雞仔餅、杏仁餅或葡撻等「手信」。他認為文化創意產品不應只是藝術品,而是一種宏觀概念。

澳門多位文創業者認為,澳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應按照澳門的特色定位,構建立體多元的產業體系。澳門文創產業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仍面臨著許多困難,要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政府應按照產業項目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提出具體明確的投資方向,各界人士應共同努力,集思廣益,才能不斷發展。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穆欣欣說,文化品牌是城市的名片。澳門欲打造文化品牌,固然可以從利用自然資源入手,如路環島的黑沙灘、竹灣等海灘旅遊勝地,但是澳門的自然資源畢竟有限,更有效的文化品牌建設還是應當從發掘人文資源入手。

「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歷史城區開發利用目前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多數隻停留在觀光旅遊的層次。如果能夠進一步挖掘相關的歷史文化內涵,開發出依託相關資源的澳門歷史文化旅遊,一定能夠度身打造出澳門特有的文化品牌。」穆欣欣說,「澳門是休閒旅遊城市,2019年有3900萬人次的遊客,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購買力。澳門文創產業發展擁有巨大潛力,將有助於促進就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圖片說明:

圖①:澳門舉行託盤比賽,慶祝世界旅遊日。

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圖②: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中,表演者向遊客招手。

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圖③:澳門大三巴牌坊。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供圖

底圖:澳門一景「雙湖塔影」。

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供圖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1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文創產業 將成為澳門未來城市名片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近日表示,疫情防控期間,特區政府文化局及文化產業基金持續關注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出扶持措施和計劃,鼓勵採購文創產品及服務,支持文創企業互助扶持,共渡難關。  近年來,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重要舉措。澳門文化產業基金在2019年通過常規申請及專項資助,支持了131個文創項目,總資助金額1.55億澳門元。
  • 胡鈺:推動澳門成為全球文創發展新高地
    論壇以「慶祝澳門回歸21周年,打造澳門文創發展新高地」為主題,就內地與澳門文創合作、澳門文創政策與發展、文創人才培養等展開討論。與會嘉賓就「文創產業新趨勢與澳門的發展路徑」和「澳門文創產業現狀與澳門自強文創智庫的使命」展開討論。來自京、粵、港、澳近300名政、商、產、學界代表出席了論壇。
  • 澳門理工學院走進濠江中學推廣憲法和基本法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了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樹立年輕人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行「憲法和基本法走進校園」活動,首場題為「基本法保障下的我們」講座於11月17日上午在濠江中學舉辦,共二百八十名高中學生參加,互動發言,氣氛熱烈。  濠江中學老師陳佩珊代表校方感謝澳門理工學院團隊到學校宣講「一國兩制」與基本法。
  • 文創產品展示澳門城市魅力2017澳門元素圓滿結束
    文創產品展示澳門城市魅力2017澳門元素圓滿結束時間:2018-01-30 10:35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文創產品展示澳門城市魅力2017澳門元素圓滿結束 2017澳門元素繼續走出去,澳門國際青年藝術創作人協會與十多家澳門本土文創品牌及音樂人合作,展示具有澳門特色的文創產品
  • 澳門文創:多元共融 向陽而生
    澳門的城市味道常掩於市井之間,而屬於它的創意之源也在這座城市的老街古巷中生根發芽。富有特色的手繪地圖,新舊交融的創意手信(伴手禮),澳門的創業者們正在用他們的巧思和創造力,為澳門的文化產業注入新鮮活力,也為這座充滿故事的創意之城增添了生命力。
  • 大三巴東望洋山等入選澳門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麗斌)由澳門社會科學學會與澳門城市大學合辦的「澳門社會科學論壇――從文化名片評選探討文化澳門的發展」暨展覽活動,近日在澳門萬豪軒酒家舉行,同時公布十大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結果。
  • 濟南文創伴手禮產業悄然興起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不僅僅是物質層面上的需求滿足,在精神層面上,通過審美價值的物化,讓濟南這座城市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成為打造城市名片的新路徑。  近年來,濟南本土文創產業猶如雨後春筍,不僅僅在影視、出版、動漫、會展、演出等領域成立了一些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機構,在文創設計、品牌研發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 澳門旅遊業開始復甦(濠江在線)
    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認為,「內地作為澳門最大的客源市場,此次寬鬆性通關新政,是刺激澳門旅遊消費市場和經濟復甦的首要突破口。」他表示,「十一」國慶黃金周對旅遊起到帶動作用,加上已開通啟用的橫琴新口岸等便利措施,相信澳門各項經濟指標會持續向好。
  • 珠海澳門今夜「琴澳之巔」燈光秀點亮濠江
    12月1日晚,由澳門旅遊局支持指導,澳門中華文化交流會、南光集團、華發集團、澳門多元文化藝術總會等澳門企業和機構聯合主辦,澳門藝風娛樂有限公司、菁娛文化(廣東橫琴)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魅力珠澳閃耀灣區『琴澳之巔』燈光秀」在十字門對開水域的濠江上震撼演繹。
  • 直播間裡展示習主席回信紀念冊,來自澳門濠江中學的政協委員贊武漢...
    在直播間,她不僅介紹了澳門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何開展,也講述了70多年前,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濠江中學升起的故事。「從回信中看到習主席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亦為澳門教育界指明未來發展方向。我們會遵照習主席的期望,今後繼續堅持愛國愛澳傳統,培養建設澳門、振興中華的人才。」陳虹還介紹,澳門濠江中學創建於1932年,以愛國愛澳、為社會培育人才為辦學宗旨,是楚才作文競賽澳門優秀合作學校。濠江中學是澳門第一家引進「楚才杯」的學校,近年來,濠江中學參加「楚才杯」的人數逐年遞增。
  • 普洱茶香溢濠江茶文化走進澳門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以茶文化為紐帶進一步推進滇澳合作,10月31日,濠江普洱情品茗會暨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茶獻禮澳門活動成功舉辦。 此次品鑑活動由香港新華集團、普洱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普洱茶協會、普洱新華國茶有限公司協辦。
  • 李克強前往澳門旅遊塔視察,聽取澳門城市發展等策略介紹
    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官網介紹,李克強中午在新竹苑會見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稍後前往旅遊塔58樓觀光層,聽取對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澳門城市發展等策略的介紹,並遠眺澳門市況、路氹與橫琴的風景,期間更不時提問及表達意見。在澳門旅遊塔223米高的主觀光層,崔世安陪同李克強俯瞰濠江全貌。
  • 譚俊榮:以「美食之都」促澳門文創產業發展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5日接受傳媒採訪時稱,澳門成功向聯合國申報成為「美食之都」後,美食需有文化底蘊,必須結合美食元素與文化創意,以「美食之都」帶動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資料圖:澳門。
  • 澳門濠江中學慶祝成立75周年
    新華網澳門8月29日電(記者劉衛國)澳門濠江中學29日晚舉行慶祝成立75周年聯歡會。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中央駐澳聯絡辦教育文化部部長劉曉航,澳門社會各界嘉賓近300人到會祝賀。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美食之都,澳門的又一張名片(港澳在線)
    3月27日晚,2018年度「亞洲50最佳餐廳」頒獎典禮在澳門舉行,將澳門首個「美食年」推向一個小高潮。  美食,如今已是澳門的城市特色。去年10月底,澳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成為繼成都、順德之後第三個獲評美食之都的中國城市。
  • 澳門濠江中學:兩代校長守護國旗70年
    近日,廣州日報記者前往這所有著87年歷史的澳門重點學校——濠江中學,聽校長尤端陽講述了更多關於愛國主義傳承的故事。   清晨十點的濠江中學,沐浴在一片日光裡。在寸土寸金的澳門,中學的面積普遍不大,濠江中學是澳門為數不多的擁有一個足球場的中學。在濠江中學正門口處的電子屏上,播放著尤端陽和學生今年9月在央視節目《開學第一課》中講述的國旗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感動了全國。
  • 熊銀匠非遺文創產品驚豔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
    文創新品帶動文化傳承!11月8日,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順利閉幕,在為期3天的展會上,來自諸葛躬耕地、湖北襄陽的北京華夏非遺襄陽文化產業公司旗下非遺品牌熊銀匠成為了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裡澳門同胞前來打卡的網紅地。
  • 借力澳門第八屆旅博會 郫都區籤下5個鄉村振興文旅項目總投資153億元
    在郫都區相關人士看來,深化蓉澳文旅合作有利於推動形成文旅陸海內外聯動、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也為乘勢打造蓉澳城市發展共同體奠定堅實基礎。致力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臺」建設,擁有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和「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兩張名片,為澳門的旅遊發展開啟了嶄新的未來。
  • 愛國愛澳 文化傳承——澳門濠江中學書法教育
    中國小康網訊 2019年12月21日,這是一個值得澳門濠江中學,甚至澳門全體師生激動的日子,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澳門特區政府成立20周年之際,到澳門濠江中學視察,難能可貴的是,習主席還觀摩了一堂《「一國兩制」與澳門》公開課,而參加這堂公開課的還有澳門各個學校的校長和歷史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