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文創伴手禮產業悄然興起 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洋貨兒濟南的文創產品

 

  市民自己拓印的版畫

  市民在拓印版畫

  新開發的文創產品

 

  臨近農曆新年,各種年貨的推出讓濟南人的生活內容愈加豐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上的需求滿足,在精神層面上,通過審美價值的物化,讓濟南這座城市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成為打造城市名片的新路徑。

  近年來,濟南本土文創產業猶如雨後春筍,不僅僅在影視、出版、動漫、會展、演出等領域成立了一些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機構,在文創設計、品牌研發方面,也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其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創伴手禮,既是城市文化差異化發展的需要,又滿足了市場對於文化消費的多元性需求。這也意味著,濟南的文創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的低谷之後開始發力。

  A

  市場對文化創意產品,尤其是對城市文創伴手禮的需求在增加

  文創產品,顧名思義是文化創意產品,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天賦和文化積澱,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而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說簡單點,文創產品就是創意價值的產品化。各種藝術品、文化旅遊紀念品、辦公用品、家居日用品、科技日用造型設計等都可能成為文創產品。如果要分類的話,有文化性文創產品,比如故宮淘寶店、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臺北故宮博物院等。而無印良品、宜家等功能性文創產品,更多的是實用性,算是文創界重點參考的範例。此外,各種創意書店、創意花店、美學商店等等也算是文創產品的一些分支。

  文創產品既可以以服務的形式呈現,也可以以終端產品的形式呈現。這就意味著,作為文創產品的城市伴手禮,可以有更豐富的表達形式。「一般認為,城市伴手禮按照用途,可以區分為實用類與觀賞類兩種:比如具有當地特色的食物,這是很受市場認可和歡迎的,像鼓浪嶼餡餅、北京果脯、天津大麻花等,基本上遊客都會採購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很多品牌當地人也會選擇,當地美食不僅僅是城市伴手禮,還有很多都是值得信賴的百年老字號,是有穩定受眾群體的;還有一類是工藝品,比如杭州絲綢、景德鎮瓷器等,這些城市伴手禮的觀賞價值遠遠大於實用價值,往往價格更高,對於消費者的選擇也更聚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市場營銷學專業教師陳凌說,「這些都是在原有的城市文化資源基礎上做的品牌包裝與推廣,現在文化市場的消費主流群體是年輕人,80後、90後居多,他們對於更加具有個性的文化創意產品需求很高。這裡不僅包括城市原創特色文化產品,還包括圍繞城市原創文化品牌的其他內容,比如展覽、發布會、市集、體驗工坊甚至是一些形式更自由的活動。」

  據記者觀察發現,文化創意產品隨著80後、90後甚至00後成為消費主力之後,市場銷售額呈現上升態勢,其中佔比最大的屬於旅遊地的城市伴手禮,每個城市都會推出最能代表當地特色的文化產品,編制、扎染、飾品、擺件等都是消費者爭相購買的產品。

  B

  一群生活在濟南的年輕人 開始一場打造城市文創伴手禮的嘗試

  2018年1月20日在文化西路CCPARK創意港舉行的「2018洋貨兒濟南城市生存體驗優化」系列公益活動線下發布會上,圍繞著「洋貨兒濟南」這個由高校師生發起的、由市井改造拉開序幕的系列社會實驗,主創團隊呈現出了屬於這座城市年輕人的原創禮物,為打造濟南城市文創伴手禮作出了有趣的嘗試。

  「我們圍繞著2017年洋貨兒濟南市井改造計劃中的8家店鋪做了衍生品的設計,其中落腳點是在平面手繪圖案上,簡單的圖形配合文字的提煉,最後落實在了繡貼、抱枕以及手工皮雕的作品呈現中。」90後設計師苗宇宙說,「一開始只是做了店鋪LOGO的重新設計,比如在濟南有一定影響力的『一戶侯白斬雞』,但在改造的過程中,我們還想做更多有趣的事兒,比如讓大家通過我們做的這個活動看到濟南的年輕人對於城市的感情表達,所以我們在LOGO設計的過程中一併手繪出了我們的想像,比如有六隻眼睛的粉色慫包、綠色毛毛蟲造型的擰巴扳手、穿著理髮店轉轉燈裙子的咔嚓娃娃……我們很喜歡這樣簡單但是不會撞車的設計,在網上發布後,有很多人關注,『洋貨兒濟南』通過這些符號,有了傳播的具體表情。」設計師口中的「洋貨兒濟南」城市文創伴手禮還不止這些。

  因為城市生活不斷在向大家提出新的命題,如何在工作與日常間找尋完美平衡點成為審美價值需要被進一步挖掘的理由。藝術不是精英獨享的產物,應該有更多的人加入,傳播創作的樂趣。所以「洋貨兒濟南」這個既是一個組織的代號,又是濟南文創的一個新興品牌所發起的「愛上菜市場」活動,主創團隊邀請幼兒園裡的34位小朋友為心目中的菜市場進行畫像,設計師通過二度創作,選取圖形,製作出了明信片日曆以及棉麻環保袋。「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人愛上日常的生活,愛上在這座城市的片段」。

  C

  濟南不能夠僅僅讓人想到泉水、千佛山,還需要更多的城市文化新標誌

  陳凌認為,其實人人都是設計師,我們只是需要更多機會把這種創造力表達出來,當我們提起濟南這座城市的時候,不僅僅只能想到泉水、千佛山、大明湖之類的地標建築,更多的還有生動的市井人文,「一個城市,當被人提及的時候,最多的想到的是什麼?除了標誌性的景點,應該還有能夠表達人文底蘊的情感小物。」

  在採訪中,陳凌告訴記者,「大家在追求個性,其實是在強調用『我的方式』,取代『最好的方式』,打造一個可以「身臨其境」的環境去感受藝術氣質帶來的美好生活。比如『洋貨兒濟南』做出的這些文創產品,它們足夠小,小到來自於生活的細枝末節;但它們可以是地域文化的一種代表,這就是城市文創伴手禮的魅力。形式的審美價值具有不確定的確定性,審美價值的本質及其個人、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關係需要不斷重複審視。在我們所處的城市環境中,感官的魅力正變得日益突出。」

  審美價值是主觀的,人們只能根據經驗而不能用預先推理的方式評估美學的價值;感官樂趣和意義是根本的、生物性所決定的人類需求,但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人們在不同的商品間作出的權衡取捨,取決於他們所面對的備選物品;審美觀並不是由生活的其他方面所引發的一種價值觀,藝術的表達相對生活並不遙遠,它們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想要享受豐富的美學價值實現帶來的樂趣,包括專門定製的物品所帶來的情感愉悅方式越來越簡單。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樂趣和意義之間的關係變得重要且需要每個人認真面對起來。美感或者造型,成為公認且獨特的城市賣點。用城市文創伴手禮打造一張具有專屬特性的城市名片,這張名片需要「裝飾」,這種裝飾更需要「傳播」。

  「因為城市文創伴手禮具有傳播的可能,所以在打造城市名片這項工作中,它們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任務。」濟南本土的初心文創創始人郭兆吉說,「我們做城市伴手禮好幾年了,設計是最重要的部分,城市文創伴手禮最核心的競爭力是通過設計表達情感,當然材料選擇以及終端呈現也很關鍵。從城市手繪地圖到創意貼紙、冰箱貼、環保袋、T恤、手帳,以及現在我們主推的城市印章,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尋求與我們合作。我們有了更多生存的機會,也面臨更多挑戰。」

  「從去年年末開始,我們在業務中加入了文創衍生品的開發與落地,伴隨著主題項目的傳播推廣,打造城市文創伴手禮成為項目完成的終端呈現。尤其是結合了城市文化元素、非遺技藝以及年輕人喜歡的潮流文化的個性產品,非常有市場前景。」濟南蘿蔔桃子文化傳播負責人王衛文說,「配合農曆新年,我們邀請山東省非遺傳承人張運祥老師製作了洋貨兒濟南的木版年畫,來體驗的人很多,這幾塊木板被到處『借』。明年,我們將把更多的山東非遺文化元素變成濟南城市伴手禮,這是一件不僅有趣而且帶有使命感的事情。在濟南,也會有更多人參與到城市文創產業中來,不管是以消費者的身份還是創意者的身份,城市文創伴手禮最終連結的,是以城市為平臺,每一個人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情感體驗。」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目前文創產品,尤其是城市伴手禮的創意缺乏,抄襲情況嚴重,比如故宮膠帶一出,各地博物館爭相模仿,很多旅遊手繪地圖也「長得很像」。此外,某些文創產品搞「情懷營銷」或「扶貧捐贈」,其實只是打著各種名頭圈錢。

  「濟南的城市文創伴手禮的創意發展空間還很大,市場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滿足,我們跟日韓以及南方一些旅遊城市的差距還很大。主要體現在產品設計創新度不夠、品牌打造不充分、傳播渠道過於單一等。2018年濟南這座城市應該會呈現出更豐富的文化業態表達,會有更多的也必須有更多的城市文創形式湧現出來。」陳凌說。(來源: 舜網-濟南日報 2018-02-06)

 

相關焦點

  • 上海黃浦特色「伴手禮」展現城市新名片
    據黃浦區消息:滬上首家海派文化伴手禮體驗店亮相一百商業中心伴手禮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這座城市留給遊客的美好記憶,也是傳遞感情的載體。來上海旅遊,除了大白兔奶糖、城隍廟五香豆、梨膏糖這"老三樣",上海還有哪些叫得響的伴手禮,能夠讓遊客們帶著上海"味道"回家?
  • 張家口市首屆文創「伴手禮」設計大賽 評選揭曉
    12月27日,張家口市舉辦首屆文創「伴手禮」設計大賽頒獎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為獲獎者頒獎並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    12月27日,張家口市舉辦首屆文創「伴手禮」設計大賽頒獎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
  • 伴手禮成為城市文化載體,泉城元素玩出「花」-文創碰上夏雨荷
    「夏雨荷」展示文創產品。當你的外地朋友提到濟南,他們會想到什麼?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是千佛山、趵突泉等經典地標?在濟南,有很多文創企業致力於把這些元素打造成城市IP、設計成極具藝術感的生活用品,讓泉城文化被帶走、被傳播。
  • 南京:伴手禮轉型文創產業 設計融入當地特色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報導(李瑩瑩 張袁):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外出旅遊,帶一份伴手禮回去已經成為一種習俗。多數城市伴手禮不盡相同?食品不合旅客飲食習慣?伴手禮市場魚龍混雜的狀況往往令遊客苦惱。近日,國際在線江蘇頻道走訪南京多家伴手禮商店,探尋南京伴手禮的文化創意發展之路。
  • 用文創點亮鄉村——鄉村伴手禮開發
    鄉村文創可以以一種創意的方式,將鄉村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展現出來,給城市中的人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來到鄉村,帶一份精緻的伴手禮,帶走的不僅是一份特產,也是一片鄉愁。 一、鄉村文創發展前景 近幾年,文創產業正在變得越來越火爆,各種「文創+」的賦能模式也在各個領域大顯身手。
  • 文創產品變身人氣「伴手禮」
    「撕不壞的『宣紙』,實際是我們的文創產品「於陵帛」;蠶繭則是一種化妝棉,可以清潔皮膚、美容養顏。」淄博海潤絲綢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偉介紹,近年來,企業著力研發挖掘絲綢業的文化價值,延伸產業鏈,傳統文化通過文創產品煥發出新活力。  本屆文博會上,在四百餘平米的展區內,濟寧面向海內外賓客全面展示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 如何打造體現城市文化的伴手禮?第七屆「紫金獎」大賽暨連雲港賽事...
    如何將優秀文創產品成果落地,打造體現城市文化的伴手禮?優秀的文創產品怎樣貼近消費者並贏得市場?8月13日,2020第七屆「紫金獎」大賽暨連雲港賽事專家座談會在紫金文創園舉行。來自江蘇省各大高校以及設計企業的近60多名嘉賓分享剖析了各種文創發展新思路、新模式,並拋出了一連串大膽新穎的發展新構想。
  • 濟南遭遇「伴手禮」尷尬 遊客來濟南難覓特色紀念品
    ◆核心提示  伴手禮,指的是出門在外時所買的禮物,主要是些當地的特產、紀念品。長久以來,親朋摯友間常靠它們來增進感情、熱絡關係,而這個贈送的過程,無形中也在傳遞當地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那麼,人們來濟南該帶些什麼做「伴手禮」?什麼才是最具濟南味兒的「伴手禮」?
  • 濟南文創奶茶,緣何成為十一網紅
    一是合適的跨界合作模式,是有效拓展文創商業價值緯度的新方式。探究「網紅基因」,先從行業屬性出發。文創產業以文化和創意為核心,依託實物產品進行創意化演繹和表現。文化涵蓋的內容寬泛,創意的可實現性也較廣。文創中心跨界輕餐飲,通過文化創意和產品包裝入手,直擊年輕消費群體,打造專屬於濟南的特色茶飲。比如,將大明湖牌坊和歷下亭建築作為奶茶提手,將夏雨荷和乾隆的創意畫像作為奶茶杯套,如此小小的創意卻將濟南文化特色進行放大和突出,吸引遊客到店解鎖打卡新方式。
  • 免費授權紫荊花作品,柳州城市伴手禮再添新景象
    文創產業是柳州的一個新興市場,充滿著藝術性和歷史文化韻味,備受柳州市民的關注。7月24日晚,柳州博物館舉行文創新品發布會,展出一系列精美的紫荊花食品文創作品,促進紫荊花文創的開發設計,推進紫荊花系列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 專訪丨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惠州手信在旅博會上綻放異彩
    惠州六大惠州手信品牌現場展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以此為基礎打造出來的惠州手信將成為傳播惠州文化、講好惠州故事的新名片。」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四級調研員謝斌輝表示,通過旅遊手信可以挖掘惠州地方特色文化,對惠州特產進行推介,打造「惠州手信」文化品牌和城市新名片,推動實現惠州旅遊產業新發展。
  • 香飄飄"最湖州" 金牌特色產品伴手禮打造城市文化金名片
    伴手禮,作為各地最具地方性、民族性之物品,架起人與人之間情感聯繫的橋梁,也彰顯著中國特有的地域文化。昨天,由湖州市消保委、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的湖州市首屆「好伴手禮」終評會舉行,來自全市各地極具特色的伴手禮亮相湖州浙北購物中心。經評選,國內杯裝奶茶行業領導者香飄飄奶茶系列三大禮盒:黑糖珍珠雙拼奶茶、紅豆禮盒和福運禮盒獲評「湖州市金牌特色產品伴手禮」。
  • 天府「三九大」文創產品受追捧 文博會第二天 觀眾扎堆選四川伴手禮
    天府「三九大」文創受追捧即將開啟線上+線下購物5月17日,文博會進入第二天。因為首日口碑相傳的效應,不少觀眾進館後直奔四川展臺,選購伴手禮。當天上午,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參觀展館時,在四川展區目睹了觀眾對四川特色文創的熱情。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龍章向他介紹,「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本次四川團的鮮明主題,「三九大」囊括了四川極具特色的生態、文化資源,這是四川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資源稟賦的集中體現。「三九大」標識,一頭連接四川旅遊資源,一頭連接四川特色產業,發揮了紐帶和平臺作用。
  • 城市文創空間,濟南文旅行業傾力打造新鳳岐模式
    原標題:城市文創空間,濟南文旅行業傾力打造新鳳岐模式在此次旅交會上,除了熱鬧的科技互動,國際化的異域展示,各區縣的地方特色頗受關注,還有一個地方也吸引不少觀者,並獲得頻頻點讚。
  • 「買得趁手、送得出手、愛不釋手」 當伴手禮成為城市名片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伴手禮意味著什麼?比起普通的商品,能夠打動海內外消費者、起到「城市名片」作用的伴手禮該是什麼樣?  記者專訪了進博會上海特色伴手禮評測的發起方、參評商家和專家,傾聽消費者的心聲,共同探討上海特色伴手禮傳播城市品牌、傳遞城市文化的未來可能性。
  • 杭州挖掘伴手禮的城市韻味
    商報訊 (通訊員 張強 實習記者 楊伊琳) 看上去是一本南宋古書,翻開之後竟是一盒精緻的糕點,頗具古韻的杭州特色伴手禮,讓你在旅途之後帶上一段不一樣的「杭州回憶」。在近日舉辦的「2018首屆杭州旅遊食品(焙烤)論壇」中, 各色杭州烘焙類伴手禮亮相。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惠州手信「組團出道」,打造城市新名片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鍾亮介紹,接下來,惠州將實施手信「1690+N」工程,通過打造惠州手信品牌標識系統、建立惠州手信精品體系、打造一批線上線下手信示範店等舉措,打造N條普惠類手信產業鏈,讓惠州手信成為城市新名片。
  • 助燃濟南!中秋非遺魅力體驗周開啟,全城七大商圈派送非遺伴手禮
    為弘揚傳統文化,助燃節慶消費,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之際,推出來客LIKE濟南城市助燃計劃第二季——泉城庚子中秋非遺魅力體驗周。9月30日下午,「來客LIKE濟南」城市助燃計劃第二季在融匯濟南老商埠正式啟動,助燃「我們的節日」,見證「我們的傳承」。
  • 黃石這座大城市,新出一款伴手禮
    每座城市都有地方特色的伴手禮伴手禮是城市的名片也是文化的傳承城市形象的載體提起黃石的特產多不勝數那麼黃石目前也在著重發展旅遊業,旅遊產業其中的一種就是旅遊紀念品,到目前為止黃石在開發旅遊紀念品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城市伴手禮」是一個城市的市民出門走訪親友需要攜帶的禮物,外地人來當地帶回去的一種特產和紀念品,它承載為整個城市營銷的功能,是一個城市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