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鏡子》是一味中藥 給生命提供力量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生命提供力量

  紀錄電影《鏡子》劇照 資料圖片

  【中國紀錄片產業如何突出重圍】

  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召開之際,由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出品,盧釗凱、範永東執導的紀錄電影《鏡子》在提名的200多部紀錄片作品中脫穎而出,入圍終審環節,角逐紀錄單元最佳中國長片獎。此前,《鏡子》的主創團隊還參加了一系列進校園活動,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長等話題瞬間引發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熱烈討論。

  紀錄電影《鏡子》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有專家評價,「《鏡子》是一味中藥,給社會提供反思、給生命提供力量。這是紀錄片本身的責任」。

  「《鏡子》雖然講述了關於家庭情感教育的話題,但在其背後,卻融入了我們創作者對於人性的理解、對於愛和欲望的思考。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今天在什麼地方?將來要去哪裡?這些問題的思考結果,全部貫穿於電影始終。」盧釗凱說,做紀錄片除了要會講故事,更要會「選擇」。《鏡子》選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真實呈現3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重新審視了當今時代中國家庭所面臨的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等情感問題。

  《鏡子》的另一位導演範永東表示:「我們想要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一個家長需要接受教育、社會需要給家長受教育的機會的問題,我們更想探討關乎人的精神構建的問題。我們似乎找到了一條可以解決中國人精神層面或者心靈層面問題的線索,隨著持續的深入探討,我希望這個線索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完善法制建設的一把鑰匙。」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推薦閱讀

習近平「4·19」講話一周年 發生這些改變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一年過去了,讓我們再次重溫總書記4·19講話,看看我國網信事業的新進展、新變化,感受國家的進步、百姓的收穫。【詳細】

獨家: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傳媒界的政協委員都有誰,他們帶來什麼提案,關注哪些話題,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饗讀者。【詳細】

相關焦點

  • 有一味中藥開紫花,能清熱解毒,還解蛇毒,與一味同名中藥易混淆
    有一味中藥原植物開紫花,李時珍叫它獨行虎,能清熱解毒、消腫,還能解蛇毒,但是容易與同名藥混淆,因為還有一味與之同名的中藥開黃花,這兩種中藥在名稱上很容易混淆。這兩味中藥都叫地丁,有些古代典籍並沒有名稱上的區分,現代分別叫紫花地丁與黃花地丁。
  • 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叫分心木,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1,核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常吃的一個堅果,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也是一味中藥,叫分心木,而且還具有許多的功效。2,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我們遺棄了,而分心木就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非常好的養生中藥。
  • 每天學一味中藥,樟腦!
    ❸每天學一味中藥,蘆薈!❹什麼才叫養生?這是一篇驚醒無數人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❺神情恍惚食慾不佳,吃點百合湯!❻每天學一味中藥,瓦楞子!❼每天一把補藥,反而讓腎越來越虛!竟然是這點沒做到!❽打通大腸經方法全解,太實用了!❾每天學一味中藥,五靈脂!
  • 米湯竟是一味中藥 盤點米湯的功效
    平常能喝到的米湯,卻是一味中藥?這說法有點讓人小意外。那麼米湯有何保健功效嗎?經常做飯的朋友都知道,做乾飯用米多,做粥用米少,雖然不至於像這個成語所說的數米而炊。但是,用較少米做成的米湯卻是一味良藥,而且有比較好的養生保健功效。米湯有哪些功效米湯的養生保健功效在《紅樓夢》中提及的127味中藥裡,米湯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中藥之一。
  • 每日一味學中藥—洋金花
    醉仙桃就是中藥「蔓陀羅」(又名「洋金花」)的種子。至於為什麼叫醉仙桃?其中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個皇帝。這天,皇帝坐在金殿上點狀元。那位狀元是個非常漂亮的少年。皇帝一見就很喜愛,非要把公主下嫁給他不可。那年月,誰敢不遵聖旨啊?狀元雖說心裡不樂意,卻不得不與公主成親。不過,結婚後一連好幾天,他都躲著公主,每天夜裡也總是穿著衣服睡覺。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車前子
    中醫講究膏丹丸散湯,蜜丸是最古老的中藥丸劑。需要把中藥碾碎,揉進蜂蜜,做成湯圓大小的丸子。這樣的蜜丸服用簡單,便於攜帶。做蜜丸不容易。一味味中藥先稱好,陽光下曝曬乾燥,再用碾槽碾碎。單把中藥碾碎就要費很多工夫。中醫有句話「能過篩子眼,才過喉嚨管」。凡是大過篩子眼的藥粉就不過關,還得繼續碾。成千上萬次的碾壓,才能把藥草變成細細的藥面。壓好的藥面,嗅一下,全是沁鼻的香氣,仿佛所有的精華都紛紛溢出。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蓽澄茄!
    ❺每天學一味中藥,浮小麥!❻老道醫告訴你,身體裡的毒老排不出來,是什麼原因!❼道醫,人之所以有病,起源來自於這五點!(深度好文)❽如果「渾身痛」,試試這倆穴位!❾每天學一味中藥,桑椹!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溼地的力量》導演/攝影彭穎斌獲優秀國產紀錄片「優秀攝像」
    ▲ 自然類紀錄片《溼地的力量》總導演/總攝影彭穎斌(右三)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優秀攝像」。活動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廣播電視臺承辦。本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共有12類89項國產紀錄片、人才、機構入選。
  • 有一味中藥能養陰潤肺,還能清心安神,還是一種漂亮的花
    有一味中藥能夠養陰潤肺,還能夠清心安神,這味中藥的原植物還是一種漂亮的花卉,它就是中藥百合。百合是常見的花卉之一,它的外表非常漂亮被大眾所喜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合自古是一味可以用於調養的良藥,植物百合入藥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中藥百合是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以及細葉百合的乾燥肉質鱗葉,全國大部分地區可見。
  • 直面生死、敬畏生命,紀錄片《生生》裡的「愛」與「勇敢」
    紀錄片《生生》直面癌症,採用全紀實的拍攝方式講述16個與抗癌息息相關的真實故事,帶領大家觸摸生命中最真實、最掙扎卻也最有力量的「重要關頭」,共同探尋生命的價值。
  • 紀錄片《貢嘎》致敬自然禮讚生命
    紀錄片《貢嘎》從自然、生物、人類社會等角度,全方位地呈現出貢嘎山區雄渾壯美的自然景象和生機盎然的生命奇觀,並採用生活化的敘事方式,深情講述貢嘎雪山給人們的生命啟示,將貢嘎的傳統與現代、人文與自然做了一次全方位挖掘與展示。
  • 中醫教你認識一味「中藥萬能王」-甘草
    我們在生活當中不免會患上疾病,在尋求中醫治療的時候,處方當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味中藥就是甘草,甘草究竟是何方神聖?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 一味稀有的中藥,價值堪比黃金,產於農村,能清心開竅,清熱解毒
    有一味中藥材的價值堪比黃金,屬於稀有中藥,它產自於農村地區而可遇不可求,如果遇到了一定要珍惜。這味中藥不僅能夠為農民帶來額外的財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中醫認為它能清心、開竅、祛痰、涼肝熄風,還能清熱解毒,它就是中藥材牛黃。
  • 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人生的一面鏡子
    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人生的一面鏡子我是從生命中覺醒的蓮花/原創,抄襲必究轉載請註明出處,我曾是長期受情緒困擾,關注我做您的貼心使者,讓我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陪伴您,帶您走出黑暗人生中你遇到的每個人都會成為你的鏡子,如果帶著覺知,就會有返照自己的能力,從對方的身上能夠反射出自己內心世界的種種。或者是自己的優點,也或者是自己的缺點。如果用心去發現,會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折射得淋漓盡致。也許這個話說得有些難以理解,但事實確實如此。
  • 一味香囊撬開掘金之路,「 瀕湖漢方」要將中藥產品快消化
    在當前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下,中藥衍生的快消品既是中藥行業一次外延發展良機,也是一條可行之路。而「瀕湖漢方」走的產品路線,通過研發的新產品延伸中藥的產品鏈,藉助新媒體的營銷策略,形成相應的配套業態。提起第一代產品的研發——芳香闢穢香囊,李含章更喜歡用「一味香囊掘起的商業大門」 來形容他的創業之路,最開始做香囊的想法很純碎,就是運用中藥的配方研發專效的驅蚊產品,健康環保的解決人群夏天免受蚊蟲叮咬的苦惱。在研究古方典籍、拜訪名師後,閉關研發終成產品。產品上市不到3個月,累計就賣出來1萬個驅蚊香囊,營業額就達到20多萬元。
  • 每日一味學中藥—香附
    不幸的是,在他十歲那年,一場大風雪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從此侯憨子便成了孤兒,靠著吃百家糧長大。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大家私底下都認為侯憨子是個不吉利的人,就是因為他,他的父母才會相繼死去,所以大家一直都不願意跟侯憨子走得太近,害怕壞運氣傳染給自己。可憐的侯憨子小時假給有錢人放羊,長大了學會了門做豆腐的手藝,從此就以做豆腐賣豆腐為生,雖然日子有些清苦,但足以養活自己。
  • 一味治白髮的中藥!養肝血,獻給40多歲的人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藥海》、《現代中藥基礎研究與臨床》、《中華臨床中藥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跟我說,文君然,你講的這些養生中藥,都是在吹牛吧?中醫中藥哪有那麼好用? 對此,我想說,不知者不怪。 你沒有深入地研究中藥,就不知道現在中藥學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說,目前藥理學已經對中藥的成分、結構、功效等做出了很多精深細緻的研究。
  • 每天識一味中藥---菊花
    這是宋朝詩人蘇軾筆下的菊花,梅蘭竹菊,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愛,而菊,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藥。
  • 《溼地的力量》:廣州首部自然類紀錄片展示珠三角溼地魅力
    廣州第一部自然類紀錄片便瞄準了溼地。近日,由廣州廣播電視臺與廣州市南沙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溼地的力量》,與觀眾見面。《溼地的力量》第一次完整呈現了珠三角地區的溼地生態物種故事,具備獨一無二的影像價值,是今年不容錯過的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