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業第一名 年入600億 門店數量超8700家 「碾壓」海底撈

2020-12-18 聚富財經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管一天賺了多少錢,人們都離不開吃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不少做生意還表示,國內的人口數量已經逼近14億人了,而每個人每天都要吃飯,所以在國內做餐飲,基本上可以躺著賺錢,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家也能看到,餐飲行業的店面還是比較多的。

其實,國內的消費市場是非常龐大的,每個人一個月在吃飯上的開銷也是非常大的,伴隨著餐飲業的蓬勃發展,國內誕生的餐飲企業也是比較高的,還有一些在餐飲業的名氣也是非常響的,火鍋行業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還一躍成為了四川首富,但國內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餐飲品牌,這個品牌就是百勝中國。

對於百盛中國,可能很多朋友並不是很熟悉,但其實,百盛中國在國內餐飲業的名氣還是非常響的,而百勝中國在國內經營的品牌也是比較多的,包括大家熟知的肯德基、必勝客,還有小肥羊、東方既白,而這些餐飲品牌在快餐行業的影響力都是比較大的。

根據相關報導,百勝中國是國內最大的快餐企業, 目前在國內的餐廳數量已經超過8700多家了,每年的銷售額也早已經超過了600億元。

其實,百勝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的發展以及不斷的壯大,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百盛中國不僅一次被評為了「最佳僱主」企業,還能夠吸引大量的年輕人加入。

截止到目前,百勝中國在國內擁有的員工數量已經超過了45萬,在市場上的口碑也是非常好的,很多朋友還直言,每逢節假日的時候,肯德基、麥當勞幾乎都擠滿了人,所以這也是百盛中國成為國內餐飲巨頭的主要原因。

同時,百勝中國在國內覆蓋的城市也是非常廣的,截止到目前,幾乎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哪怕是一個小縣城,都能見到百勝中國的餐廳、門店,此外,每個城市的百勝中國餐廳不止一家,所以這也是百勝中國營收不斷增長的原因之一。相關數據還顯示,百勝中國在餐飲業,每年獲得的淨利潤也是排在前列的。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百盛中國還被稱為了國內最賺錢的餐飲巨頭企業,而百勝中國之所以能夠成功,食品的口味僅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百勝中國能夠找準自己的定位,所以迅速佔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還近乎壟斷了整個快餐市場。

而以上這幾點,也是百盛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並能在國內餐飲企業立足的主要原因,但還有一些網友則認為,百勝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主要原因也是由於百勝中國旗下的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品牌,因為這兩個品牌餐廳,幾乎每天都在排隊,每天的營業額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大家對百勝中國又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受歡迎的快餐品牌:擁有8700家門店,年收入超五百億!
    1987年,百勝中國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肯德基店,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大型西式快餐連鎖店,甚至早於另一家餐飲巨頭麥當勞。當時,吃快餐似乎是一種趨勢。幾乎每家餐館都很擁擠。上世紀90年代,百勝在中國建立了基於本土化的產品研發團隊。例如,肯德基每年推出20多種新產品,必勝客的菜單調整率每年超過20%。
  • 國內真正的餐飲巨頭,營收是海底撈的3.5倍,門店數量高達上萬家
    近兩年來,國內的餐飲行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紛紛開始浮出水面,已經先後有多家餐飲企業走上資本市場,也造就了很多餐飲行業的富豪。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味千拉麵的潘慰等等。然而,即便味千拉麵和海底撈在中國的知名度再大,也敵不過這家公司。
  • 中國最高市值的火鍋店超1900億港元,海底撈真的那麼值錢嗎?
    一提起比較高端的火鍋店,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海底撈,創始人更是用了25年的時間,把海底撈的市值從零做到了1947億港元。這一成績也給整天盲目多元化擴張的企業好好的上了一課。想要做成百年老店,資本運作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踏踏實實做實業,公司也要有實實在在的盈利。
  • 餐飲業加速復工:海底撈籌備運營 星巴克85%門店已運營
    2月2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國內知名火鍋品牌海底撈正在積極籌備門店復工營業,將根據各地復工的安排做相應準備。同一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星巴克CEO凱文·詹森說,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而暫時關閉的數百家中國門店已經重新開業,公司在中國的4200多家門店已有85%投入運營。
  • 海底撈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 預計今年末門店數量達800家
    原標題:海底撈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 預計今年末門店數量達800家 摘要 10月17日,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已進駐226家購物中心、今年計劃開
  • 海底撈虧損9億背後,仍抄底開店300+
    詳細數據分析請看《火鍋業第二季度生存報告》,目前雖還有三成商家生意恢復不足50%,但也有超三成商家實現盈利……01 海底撈上半年淨虧超9億收入同比降20%至93.5億近日,海底撈發布業績盈利警告:預計2020
  • 海底撈85家中國內地非一線城市門店恢復營業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海底撈中國內地門店暫停營業一個半月後 今天85家非一線城市門店恢復營業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的影響正在逐漸消減。3月11日晚間,海底撈(06862.HK)公告,中國大陸地區(港澳臺地區除外)首批部分門店於3月12日起恢復營業,其餘的中國大陸門店將根據門店所在地疫情緩解的進展分批恢復營業。海底撈官方微博顯示,首批恢復營業的中國內地門店共計85家,分布在15個城市,包括成都、南京、佛山、海口、三亞、杭州、呼和浩特、江門、茂名、湛江、廈門、青島、台州、西寧和諸暨。
  • 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 外賣業務增長
    來源:澎湃新聞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海底撈發布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報告。8月25日晚間,海底撈(6862.HK)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隨著疫情發展的逐步控制,公司於2020年3月12日重新開放中國大陸地區大部分暫停營業的門店,但實行嚴格的人流管控措施,安排顧客分散就座,並限制就餐人數。從海底撈的部分經營數據就可看出關店和限流對線下餐飲的衝擊。
  • 昔日碾壓海底撈的火鍋王者,最火時3天開一家新店,怎麼就不見了
    昔日碾壓海底撈的火鍋王者,最火時3天開一家新店,怎麼就不見了?提前火鍋大家想到的應該海底撈,這海底撈可以是目前中國品牌的扛把子了。國內火鍋種類很多,在四川重慶那更是多不勝數,但只有海底撈這麼家火鍋店可以做到這麼大的連鎖,這麼多門店,還有這冠絕餐飲業的服務態度。但海底撈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火鍋界的大佬。
  • 海底撈超600家門店恢復堂食,2020年持續新店擴張面臨翻臺率下降
    不過700多家門店關店長達46天,海底撈整體的損失是顯而易見的,面對持續擴張開店的一個方向,海底撈本身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文|周應梅編輯|小荼微信公眾號ID|Retnews3月12日起,海底撈內地部分門店陸續恢復堂食供應,《新零售百科》從海底撈獲悉,截至3月27日,海底撈超過600家門店恢復堂食。
  • 中國酸菜魚第一品牌:開出161家門店,能否成下一個「海底撈」
    近兩年我國酸菜魚門店數量保持高速增長趨勢,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05億元。日前,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聯合評選出「2020中國酸菜魚十大品牌」。排在榜首的是近兩年話題度最高的太二酸菜魚,品牌指數952.4,魚你在一起、有家酸菜魚緊隨其後。
  • 「行業一線」餐飲業整體盈利下行 海底撈戰略上行
    海底撈這則盈警公告並沒有表面看起這麼簡單。公告中披露,即使在疫情期間,公司仍然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擴張門店網絡。此結合公司管理層在3月末曾宣稱並未因新冠疫情改變全年開店計劃,在2019年末全國768家店面的基礎上,預計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超90家,全年門店數量有望達到1,000家。這意味著2020全年將淨開232家門店。
  • 海底撈巨虧10億的背後:老闆張勇移民還套現15億進新加坡銀行
    以上原因,促使他決定在5月份股價尚在高位時,拋售0.89%的股份套現15億,落袋為安,成功把資產轉移到了新加坡。 可惜張勇有些過於敏感了,海底撈巨虧10億的預警發布後,資本市場沒有太大的反應,海底撈股價依舊平穩,「中國餐飲第一股」的地位沒有動搖,反而更加穩固了,原因何在?
  • 繼西貝之後,海底撈獲21億銀行授信,餐飲業...
    2月23日,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繼西貝喊出「撐不過3個月」獲得銀行相救後,火鍋龍頭企業海底撈已獲得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的聯合授信21億元,第一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於2月19日到帳。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以深圳為例,海底撈、八合裏海記、西貝等線下門店仍然處於暫停營業狀態,但部分線下門店員工陸續返崗到位,逐漸恢復餐飲外送業務以自救。而廣東省尤其是廣州市已經發文推動餐飲業有序復工復業,部分餐飲企業線下門店已經恢復堂食,重新迎來大批食客。
  • 海底撈公布首份年報:2018新開門店200家,總營收近170億!
    總收入:全年總營收169.69億元,增長59.5%餐廳經營收入仍然是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源,貢獻收入比例為97.2%。全年餐廳營收由2017年的103.88億上升至2018年的164.91億,增長了58.8%。這個增長率可謂喜人。要知道,2016年至2017年的收入增長率為36.2%,新開的200家餐廳功不可沒。
  • 市值率先暴漲135億!全國550家門店,海底撈僅恢復85家
    海底撈恢復營業3月11日,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海底撈防控疫情總指揮部工作簡報第12號」表示,3月12日起海底撈火鍋在15個城市、首批85家門店將恢復營業,提供堂食。不過,海底撈本次復業開放的85家門店,僅限於成都、佛山、海口、杭州、呼和浩特、江門、茂名、南京、青島、三亞、廈門、台州、西寧、湛江、諸暨在內的15個城市。在其同時對外發布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海底撈表示,其餘中國大陸地區門店將根據門店所在地區的疫情緩解進展分批恢復營業。
  • 停業20天重啟外賣 機構預計海底撈2020年營收損失或超50億
    隨著春節假期已過,或迫於經營壓力,多家餐館諸如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底撈,06862.HK)等也在有條件的恢復營業。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海底撈外送中國內地部分門店將陸續恢復營業,並支持「無接觸配送」服務。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火鍋界「網紅」海底撈(06862.HK)在門店加速擴張下實現了業績的增長。海底撈日前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2019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年內,海底撈餐廳淨增302家,2018年淨增193家。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
  • 比海底撈早上市10年,如今卻閉店300多家,又一火鍋巨頭「隕落」
    它比海底撈晚成立五年時間,卻比海底撈早上市10年時間。2002年,海底撈八周歲,在成都的巷子裡暗淡無光,與此同時,3周歲的小肥羊,已經實現了日營業額超17萬元,在全國開設了六百多家門店,年營收高達25億的成績,成為當時中國本土餐飲裡的王牌企業。
  • 海底撈門店數量三年增長超3倍 擴張效果顯現2019年淨賺23億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曹雪嬌火鍋界「網紅」海底撈(06862.HK)在門店加速擴張下實現了業績的增長。海底撈日前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2019年,海底撈實現營收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年內,海底撈餐廳淨增302家,2018年淨增193家。顯然,高速的市場擴張已成海底撈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長江商報記者統計發現,自2017年海底撈開始加速門店擴張,截至2019年門店數量達768家,較2016年的176家增長3.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