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21日訊 (記者 劉自銳 楊廣科 盧偉霞 韓蓓蓓 郝亞松 王丹玉) 小甜瓜大產業、葡萄四季種、打造休閒農場……小康成色如何,農民收入是關鍵。山東作為農業大省,各地大力發展特色農作物種植,積極探索農業與採摘遊、休閒農場等旅遊模式結合,為農民增收致富拓寬渠道。
小甜瓜撬動15億大產業
近日,章丘區高官寨街道甜瓜精品示範園內瓜果飄香、媒體助力,該區高官寨甜瓜季正式開幕。
高官寨街道現有甜瓜種植面積5萬畝,參與甜瓜種植人口達2.3萬人,甜瓜產業產值超15億元。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甜瓜產業復耕復產,街道與轄區龍頭企業東方嬌子和偉麗種業可謂煞費苦心,政府負責暢通服務,防控設施優先補給,通行證快速辦理,瓜苗及時抵達田間地頭。企業負責科技助力,自動化播種替代人工,智控癒合室內嫁接苗讓育苗成活率大為提高,品種試驗、篩選優選讓種苗質量和增產潛力大幅提升,種植難等技術難題相繼被攻克,甜蔥混種的探討實驗,更是成功走出了生態種瓜的新路徑。衝破疫情的阻礙,高官寨甜瓜格外香甜!
「政府搭臺,瓜農唱戲」,產的出,品質好,賣得掉,收益才能確保。高官寨街道提前布局,全力拓寬甜瓜銷售渠道,與郵政物流、中石化、農商行及各生鮮店合作,實現網點直銷、菜籃子配送等方式,打通周邊市場,利用網絡及新聞媒體宣傳推介,探討電商、網紅帶貨實現線上銷售,現場與各渠道經銷商籤約「產銷聯盟、服務助農」,讓銷售更暢更廣,同時以轄區官莊、東安、高官寨三大型批發市場為依託,做好特殊時期的客戶對接服務工作,以三家大型冷藏庫做支撐,高官寨甜瓜格外受寵!
葡萄成大澤山果農四季「金串串」
「我種的是早熟品種葡萄——乍娜,從3月底就開始成熟上市了,成熟期能持續1個多月,比露天葡萄要早上市4個多月,今年,我這4個棚預計能收入15萬元左右。」青島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葡萄種植戶徐文學,正在自家冬暖式大棚裡忙著葡萄的採摘和銷售。東嶽石村積極發展葡萄種植產業,全村葡萄大棚由原來的20餘個,增長到現在的100餘個,一個棚年收入近4萬元,不少村民靠著種植葡萄奔上了小康。
春夏有早熟葡萄,秋有露天葡萄,冬季不僅有晚熟葡萄,還能品嘗到從加拿大引進的「威代爾」冰葡萄品種釀製的冰葡萄酒,如今在平度市大澤山鎮,吃新鮮葡萄不需要再等到每年的秋季,這裡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新鮮正宗的大澤山葡萄。近年來,平度市大澤山鎮充分發揮「大澤山葡萄」這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名牌」優勢,積極發展葡萄種植和採摘旅遊,促進鄉村振興,年帶動葡萄種植戶增收7億餘元。
像「大澤山葡萄」這樣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平度市共有19個,數量居全國縣級市首位。平度市抓住這一優勢,引導各鎮街發揮地標產品的高端、綠色、名牌效應,走精品農業發展之路,積極推進品牌拉動和農旅融合等工作,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目前,平度市農產品註冊商標600餘件,年接待遊客720餘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0多億元。
休閒農場 800塊"小菜園"促農民增收
「咱也是有地的人了。」籤完認領協議,拿到煙臺海陽旅遊度假區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認領卡」的曲蓉琳開心地「顯擺」起來。當日,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菜園正式公開認領,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來的居民紛紛「下單」,爭當「開心農夫」。
「早就聽說臧家村規劃出一塊對外認領的菜園,我今天早早就過來了,沒想到還成為第一個認領的人。」曲蓉琳家是黑龍江的,在海陽定居已經4年,她坦言,雖然自己並不會種菜,但慢慢學習也是個樂趣,享受這個「腳踏實地」與大自然共處的美好時光,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吃到綠色放心的蔬菜,當天她和同事一共認領了60平方米的地,也算是「大戶」了。
臧家村的休閒開心小菜園一共32畝土地,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土地並規劃建成800塊「小菜園」,每塊「小菜園」面積 10 平方米,市民可以按需認領。菜園用透水磚鋪設甬道,配備水管,將水源接到「小菜園」地頭。安裝四處監控攝像頭,建設公廁、值班房、農具屋,並配備兩名技術人員進駐現場,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據臧家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臧進軍介紹,「小菜園」的基礎設施還在逐步完善中,合作社將定期更新時令蔬菜種植養護表,無償提供澆水、農具,有償提供蔬菜種子、有機肥、農資等,「自種自收」模式下每塊小菜園10平方米,租金200元/年,兩塊(20平方米)租金380元/年,三塊(30平方米)租金520元/年。據悉,當日120塊(1200平方米)小菜園被認領,村集體收入20400元。
臧家村休閒開心小農場的打造是臧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村集體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有效探索,也是度假區以黨建為引領,集約利用優勢資源,為轄區居民服務的一個新嘗試,「度假區的常住人口中外地人佔比較高,他們既對健康飲食有著較高的要求,也對田園生活充滿嚮往,我們充分整合臧家村30年蔬菜種植史的資源和優勢,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強化管理模式,集旅遊觀光休閒於一體,打造一處體驗式休閒菜園基地,為濱海旅遊度假區增添一抹田園風光。」度假區管委主要負責人說道。
搭建電商平臺 直播帶貨助農增收
網絡直播帶貨是濰坊安丘市進一步提升深化「鄉村賦能」工程,決戰脫貧攻堅的一次嘗試。安丘石埠子被譽為「中國櫻桃之鄉」,種植的大櫻桃以其嬌豔欲滴、晶瑩剔透的風韻,香甜可口的美味,富含營養,無農藥殘留的特點,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2018年5月份,安丘市在石埠子鎮啟動試點「鄉村賦能」工程,依託當地優勢資源,搭建電商平臺,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路子,助力農民增收。
「咱們石埠子生產的大櫻桃,無汙染、無農藥,每一顆都經過人工篩選,品質上乘。不管是送禮還是自己吃,都可謂是首選,大家趕緊下單。」近日,在濰坊安丘石埠子鎮豆角地村種植戶李軍連的大櫻桃大棚內,來自安丘市鄉村振興供銷服務公司的主播們通過新開通的鄉村賦能直播平臺向網友推薦大櫻桃,現場品嘗,直播帶貨。同時還直播帶貨當地產的小米、綠豆、花生、櫻桃酒、櫻桃核枕頭等其他農產品,銷售100多單。
通過網絡直播鏡頭不僅展示了當地宜人的風景,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還拓寬了農戶和村集體增收路徑。目前安丘市已搭建起1個市級鄉村賦能運營中心、14個鎮級鄉村賦能運營中心,為1229個自然村、211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18.3萬戶普通農戶,免費開設了賦能店鋪,篩選70餘種農產品納入電商平臺。鄉村賦能工程全域推廣以來,累計實現銷售收入4500多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94萬元。
白梨瓜採摘火爆 瓜農人均增收6000元
近日,在濟寧市金鄉縣胡集鎮的百畝白梨瓜觀光採摘園內,一個個泛白的白梨瓜在瓜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誘人,陣陣瓜香撲鼻而來。瓜棚內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幾名市民正帶著孩子興致勃勃地採摘白梨瓜,盡情地享受採摘樂趣。
近年來,隨著「採摘遊」的興起,金鄉縣有經濟頭腦的白梨瓜種植大戶搞起了「白梨瓜採摘園」,由過去單一銷售白梨瓜發展成為現在的參與式和體驗式採摘遊,掀起了以「採摘」為主的鄉村旅遊熱潮,極大地豐富了鄉村旅遊的內涵。
「胡集鎮是遠近聞名的中國白梨瓜之鄉,去年我來過一次,感覺吃著特別甜、特別脆、特別香,今年聽說了這兒瓜熟了的消息,我和老公就趕緊帶著孩子來採瓜,孩子們看哪兒都新鮮,不僅體驗了田園風光,還過了把採瓜癮。」來自濟寧市區的張女士笑著說。
「自2017年開始,我就嘗試採摘項目的運作,正好採摘園毗鄰105國道,距離濟寧和金鄉都不遠,平時的雙休日,都有不少市民來採摘。」據白梨瓜觀光採摘園負責人李保衛介紹,目前採摘園成熟的白梨瓜品種為『極品早雪』,肉厚脆嫩、香甜可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採摘園內約有五分之一的白梨瓜靠遊客採摘。
3月13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第五批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公示》,金鄉縣小張莊白梨瓜專業合作社「胡集小張莊」白梨瓜入選省第五批知名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據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採摘遊」的興起,採摘園內每畝大棚白梨瓜預計收益將達1.5萬元,瓜農人均增收6000餘元。目前,已吸引北京、大連、石家莊等十幾個大中城市的客商前來搶購。
便捷金融服務 助力花農擴大牡丹種植
牡丹產業作為菏澤特色支柱產業,牡丹種植面積廣,種植戶多。為助力牡丹種植業發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菏澤市分行積極推行三農信貸業務,為牡丹種植戶解難題、添助力。
「我種植了150多畝牡丹,1年株到5年株都有,長勢喜人。今年,我準備再承包50畝。」同為牡丹個體種植戶的金紅金告訴記者,「為了讓牡丹根部吸足營養,除了施加化肥,我還每年增施豆肥。大量採購黃豆,將黃豆煮爛、發酵,灑在地裡做肥料。這樣牡丹植株生長好,花苞大,花朵更加好看。」
因牡丹種植資金回籠周期長,豆肥的成本高,金紅金今年想再擴大牡丹種植,資金便「捉襟見肘」了。郵儲銀行黃河路支行信貸客戶經理李東陽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為他推薦了「極速貸」產品。在李東陽的指導下,他利用郵政儲蓄銀行手機APP上傳資料,提交貸款申請。令他詫異的是,僅用15分鐘,49萬元貸款就成功授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極速貸」避免線下接觸,安全有保障,方便又快捷。
據悉,郵儲銀行菏澤分行,全力支持種植戶、養殖戶貸款。針對牡丹種植,推出了『家庭農場』『親情貸』『春耕貸』等多種貸款。助力三農,全力支持牡丹特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