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故事|日本無障礙廁所,城市設計中的溫柔

2021-02-18 無障礙先鋒

日本是個嚴重老齡化的國家,哪怕是在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都是隨處可見白髮工作者活躍在譬如計程車、超市、餐廳等行業。

如果去日本小城旅行,年輕人就更少見了,遊戲廳裡在玩的都是白髮老人。

對於老齡化,日本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啟動各項措施,致力於改善公共無障礙設施。

妍醬回國後,在深圳、上海生活的這五六年裡,很少在地鐵裡看見坐輪椅的乘客。

在日本,殘疾人出行是很常見且很正常的事情,難道是因為日本殘疾人特別多嗎?

其實不然,是日本的公共設施做得十分人性化,考慮到了老年人和殘障人士的需求,讓殘障人士不僅讓可以自由外出,更是力求他們能舒適外出!

舉幾個例子,日本很多路面跟店面內的高度一樣,沒有高低差,行動不便者完全無障礙;排水孔的縫隙非常小,不會卡住高跟鞋,而且店內也有一道排水孔,讓店內不會進水等。

☝ 甚至是戶外廣場扶手,會根據臺階走勢而起伏設計。

這就是無障礙環境,那些貼心的設計即通用設計,為的是,讓0歲到100歲的人,不論行走、坐輪椅、拿拐杖,都可以暢遊舒適出行。

要說日本的無障礙設計,細說深挖那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但,妍醬挑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區域,就是廁所!

在日本人的眼裡,廁所=門面

去過日本旅行的人,無不為日本公共廁所的乾淨程度震驚,有多乾淨呢?

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學曾貼出告示:禁止在廁所裡抽菸、塗鴉、吃飯

想到國內公共廁所的環境,無法想像會有人藏在廁所吃飯吧?

廁所乾淨還不是重點,更值得分享的,是廁所的人性化設計,在細微之處,體現出對行動不便人士的照顧和體諒。

如何讓殘障人士或老年人有尊嚴地如廁,一間廁所,就足以展示日本人細緻與人性化。

其中有不少設計,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的,為了父母,長輩,更是為了未來也會漸漸老去的自己

無障礙廁所在日本也稱為:多功能馬桶間,日本最新規定的無障礙廁所有兩種規格

☝ 第一種尺寸為280cm x 220cm,這種尺寸確保電動輪椅能夠改變方向

☝ 第二種尺寸為220cm x 220cm,這種尺寸是確保手動輪椅可以順利轉動

從前文圖中可觀察到,雖然尺寸略不同,但,自動門、護理床、洗手盆、造口設備、坐便器,這五個設施是無障礙馬桶間標配

【自動門】

☝  日本無障礙廁所的入口非常寬大,入門採用自動門系統,寬度標準是90cm以上

【護理床】

 標準高度位50cm,尺寸為 60x150cm,貼心的考慮到使用者脫衣,換衣,甚至平躺休息等需求而設計的護理床

☝ 也可以充當擺放物品的儲物臺面

【帶扶手的小便池】

☝ 男士小便池也提供無障礙設施,輔助欄杆安裝在小便池上方、左側以及右側,帶來的不僅是便利,更是安心。

【坐便器】

馬桶的高度為40-45cm,坐便器的周圍有足夠的空間,保證輪椅可以順利的調整方向。

☝  馬桶座上有靠背和扶手,可以舒適的坐著,起身的時候也更為省力。

【造口設備】

☝ 那些因疾病或事故,消化道或泌尿道受損的患者,是需要人造肛門和人造膀胱的,這是為了讓這些患者方便的清理假體袋以及瓶子的水洗裝置。

☝ 左邊類似燈泡的裝置是按壓式的清潔液,中間是水龍頭,右側的金屬杆子是水龍頭的開關。

☝臺盆高度標準是小於80cm,盆下留出至少60cm的高度,確保輪椅可以順利進出。

☝ 以及洗手盆標配的感應式水龍頭,無需費力,方便操作。

除了上面的這些標準設備,更讓妍醬感動的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些人性化設計,從這些暖心的小細節,更能感受到這個國家對 「 人 」 的關懷與照顧。


【醒目的引導牌】

☝ 在日本的一些人流聚集的交通樞紐的公共廁所內,都會設置醒目的引導牌。

☝ 此類引導牌的作用就是使如廁人更快速、便捷地找到適合自己使用的側位。

【音頻/盲文引導】

☝ 進入廁所時,為了讓使用者能快速理解多功能馬桶的位置,會有語音提示與盲文導向板進行指引

☝ 音頻信息指導裝置,供視障人士使用.

【省力的開關按鈕】

☝自動門的按鈕尺寸十分考究,進門的開關高度約100cm,入門後的開關按鈕規定必須距離門70cm,這個尺寸是為了確保輪椅使用者進門之後無需轉身就能夠進行操作

☝ 按鈕採用按壓式的,不方便的使用者可以用手掌或手肘按壓,按下按鈕後,門慢慢打開的同時,照明設施會自動開啟。

【乾淨的換衣板】

☝ 這也是個非常貼心的設計,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外面換衣服,因為怕地板髒而不得不謹小慎微的踩在自己鞋子上的經歷。

☝ 日本無障礙廁所裡會配置一個非常方便的且乾淨的摺疊換衣板,站在這塊板上完美的解決不必要的尷尬。

【合理的低位鏡】

☝ 一個低位安裝,長條的鏡子,即使坐在輪椅上也可以正常使用。

【自動感應紙架】

☝ 考慮到使用者手指或手臂難以抓取並切開衛生紙,設置了自動紙架,只需要按下按鈕或伸手感應,就會自動送出裁切好的,尺寸合適的衛生紙。


【扶手】

☝ 扶手的高度為65-70cm,左右之間距離為70-75cm,扶手內側距離牆面至少5cm,以便握住手。抽水馬桶牆壁上的欄杆之所以安裝成L形,以方便是考慮輪椅與坐便器平行移動的情況,給予使用者足夠強勁的推力和筆直的軌道,避免出現輪椅偏移的現象。

☝另一端活動扶手的長度與坐便器的長度大致相同,以便在移動時容易抓握,不會太過接近。而且可以上下移動,方便坐輪椅的朋友轉移自己

☝ 東京羽田機場的無障礙廁所,不僅囊括了前面介紹的標準設備+人性化設計,更有兩個十分走心的感人設計。

【緊急呼叫鈴】

☝ 兩個呼叫鈴,坐便器旁的呼叫鈴位置十分友好,手臂自然下垂即可按到。

☝小便池旁邊也有一個緊急呼叫鈴,同樣也設計在一個不用多費力抬手就能夠得著的位置。

【出水按鈕】

☝ 分為上下兩個,你不得不感嘆的貼心設計,不同的高度,照顧到了不用類型的使用者。


微博:@深圳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

投稿郵箱:Szwzacjh@qq.com

聯繫電話:0755-83217074

相關焦點

  • 「奇葩」無障礙廁所大賞
    圖為錯誤的無障礙廁所標識:無障礙是通用設計,因此該廁所門上「殘疾人專用」的字樣表述是錯誤的,應遵照規定表述為「無障礙廁所」或「無障礙衛生間」。另外這間無障礙廁所同樣沒有提供盲文標識。(Yan 攝,拍攝地點:上海市)對於全盲的朋友來說,分辨起來就更加困難,往往都是靠站在門口,仔細憑聲音感覺,從廁所出來的人是男還是女。
  • 無障礙衛生間規範圖集_2020年無障礙衛生間規範圖集資料下載_築龍...
    1.0.2 本規範適用於全國城市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居住區、居住建築、公共建築及歷史文物保護建築等。本規範未涉及的城市道路、城市廣場、城市綠地、建築類型或有無障礙需求的設計宜按本規範中相似類型的要求執行。農村道路及公共服務設施宜按本規範執行。
  •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尺寸標準化指引
    普通型公共衛生間城市公共廁所的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烘手器和洗手盆的安裝標準需符合人體工程學使用空間最小尺寸應滿足以下要求。公共廁所的平面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4.1.1. 廁間內應設置蹲便器或坐便器、洗手盆、扶手、掛鈎、面鏡、手紙架、廢紙容器、防臭地漏;4.1.2.
  • 少女心旋轉木馬造型的無障礙廁所
    部落客棉花糖的天空就在社團中分享了這個穿上新衣的「無障礙廁所」!趕快趁還沒開始排隊的時候去拍拍照吧!臺中再添新的打卡景點,這次是旋轉木馬造型的無障礙廁所。很人性化的一種設計,而且充分利用了公園場地。旋轉木馬造型無障礙廁所旁邊的小平房就是一般的公共廁所。
  • 《北京市無障礙系統化設計導則》發布 無障礙設計對接國際標準
    《導則》對接國際一流標準   《導則》不僅關注老年人、殘疾人,同時也關注婦女、兒童以及有無障礙需求的所有人群,如提拉杆旅行箱出行的人群,並與國際一流標準對接,充分體現通用和共享的原則,提升城市整體環境品質,方便廣大群眾出行。
  • 關於無障礙衛生間,99%的人都理解錯了!
    日本一直都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就算是在東京、大阪這些城市,隨處可見白髮工作者(請自動忽略少白頭人員)。 為應對這一現象,日本早在十幾年前就啟動的應對措施,已經很成熟了,還是很值得我們來學習的。今天咱們就結合日本的設計來講講「無障礙衛生間」該如何設計?
  • 長沙無障礙衛生間「閉門謝客」?誰在「添堵」
    在長沙,公共廁所都配備了「無障礙衛生間」或「第三衛生間」,為特殊人群如廁不便而設。連日來,三湘都市報記者在長沙走訪發現,部分公廁明明設了「無障礙衛生間」或「第三衛生間」,卻因各種原因「閉門謝客」。記者走訪了人民路、解放路、湘江中路等路段的公共廁所,廁所門前不僅標了母嬰、無障礙等規範標識,還清晰地標註了「第三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的字樣,也都是開放狀態。但在友誼路青園路公共廁所,男廁的殘疾人士專用衛生間也存在鎖門現象,記者向保潔人員指出問題後,保潔人員表示門鎖壞了容易自動反鎖,如果有需要使用他再用工具打開。
  • 日本廁所的這些細節,可以說是溫柔到令人髮指了!
    >日本公廁幾乎身邊每個從日本留學或者旅遊歸來的朋友,都對日本的廁所文化讚不絕口。什麼廁所日,廁所博覽會,日本廁所獎……日本廁所的方寸之地,足以窺見它的大天地。日本的公廁,除了乾淨之外,那些堪稱人性化到令人髮指的設計,真的讓如廁變成一件「不止酣暢淋漓」的人生美事。如沐春風。日本的衛生間,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共的,都是花大價錢修建。這就是高速服務站的一個普通廁所:
  • 日本公園的透明廁所?你能接受這樣的設計嗎?
    原來這是日本澀谷地區一項公共廁所改造公益項目THE TOKYO TOILET的產出。邀請包括我們熟悉的安藤忠雄、隈研吾等多位知名建築設計大師,在澀谷的17個地點重新設計公共廁所。這是關注公共廁所以及城市文明建設的公益項目如果你認為只是簡單的搭建一個廁所而已那就低估了這批大師的設計理念可以說設計師面對的困難一點都不簡單
  • 不出五年,醫院廁所將不!分!男!女!(附「共享廁所」設計說明)
    許多公共建築內的廁所設計仍是按各類建築設計規範中的相關條例進行廁所內設備配比以及室內布置,這些規範有許多早已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例如《綜合醫院設計規範》最新版為2014年發布的,而《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仍沿用14年前的版本,如此「過時」的標準又怎麼能引領符合時代發展的設計呢?
  • 濱海路沿線將建7座無障礙廁所
    在主城區5條迎賓線路進行鮮花擺放;在濱海路沿線建設7座無障礙廁所……我市市區的城市基礎設施原來越好,街區容顏正在變美。2020年,市政中心圍繞承擔的文明城市創城職責和指標任務,把創城工作落實落細到所轄公園景點、市政道橋、城市照明、垃圾末端處理、汙水處理等各項重點工作之中。
  • 日本的廁所文明程度
    比如說,日本的「便所飯」,日本20歲左右的學生中,每5名中就有1名曾在廁所吃過午飯日本的廁所,就是如此神奇的存在,在日本文化中有一種 強烈的廁所情結,甚至還有「廁神」。>或者專用的無障礙廁所。「廁所文化大賞「,來獎勵優秀的設計。
  • 探究廁所設計與廁所教育 助力中國「廁所革命」
    在此背景下,7月14日到15日,由國際公益學院廁所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廁所組織、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公廁建設管理專委會共同發起的廁所創新管理賦能計劃(TIME)系列課程之一「公共廁所設計與校園廁所教育專題課」在國際公益學院舉行。
  •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住建部發布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新標準
    今天是聯合國設立的第四個「世界廁所日」。「世界廁所日」是由世界廁所組織(WTO)在2001年提出並於2013年7月24日正式確立的,主旨是為了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  近日,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闡明清潔衛生的公廁環境是廣大群眾的基本需求,直接體現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
  • 設計中的設計:日本公共服務中的「點數」設計
    讓自己相信,來自於對事物本質的理解,對人心的洞察,和對未來的想像;讓別人相信,來自於數據和事實,但同樣也來自於講故事,感染力和影響力。日本設計大師,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說:我們一直認為,生活跟時間好像是一系列的整數1、2、3、4,按照順序地進行與流逝。但我認為生活卻可以是點數2.1、2.2、2.3。當中有著無限的可能。
  • ...日聚焦「無障礙」 探索制訂「有大愛無障礙」城市建設的深圳標準
    他們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通過主旨演講、圓桌論壇等方式,圍繞無障礙城市建設與可持續共享發展、康復輔具在無障礙城市建設中的挑戰與發展、無障礙城市建設中的通用設計與發展三個主題,從無障礙城市建設理念文化、制度規則、空間環境三個維度探討無障礙城市建設的意義,以及為深圳如何更好更快地創建無障礙城市獻計獻策。「來了就是深圳人,無論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大家都可以在這裡包容性地融合在一起。
  • 酷+設計先鋒|朱文浩:不折騰無設計
    拂落珍珠上的塵埃,煥發中國設計新生代成長為大師的光彩!11月25日,由酷家樂聯合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2020「酷+創造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先鋒設計頒獎典禮在杭州盛大落幕。30位先鋒設計師在導師宋微建、陳暄、韓文強、高志強、琚賓的聯合評審下,歷經激烈的海選、落地晉級及命題指定賽的層層PK,脫穎而出,站在了最終的領獎臺上。(點擊查閱完整名單)酷+設計先鋒欄目,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蓄勢待發的新生代設計力量。
  • ...的倆小人兒居然是日本人發明的!「新一小蘭」都能成廁所標識,給...
    本文轉自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空降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哪怕不會說外語相信也沒有人會找不到廁所紅藍並列的兩個小人兒>已經是世界通用的標識日本工業標準(JIS)規定的標準廁所標誌但你知道嗎這對小人兒其實是出自日本人之手!
  • 「二次元廁所」是什麼樣?EVA主題公廁成打卡聖地,日本人的想法果然...
    日本的動漫文化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其實不只是在屏幕上能看到各種二次元的形象,在現實中也融入了很多二次元的元素,讓人感覺仿佛進入了二次元中一樣。最近日本神奈川縣箱根町就有一個「二次元廁所」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這個以EVA為主題的廁所完美還原了EVA的特殊風格,一眼看過去就能看出有多與眾不同。
  • 北京通州:讓城市充滿愛 無障礙設施打通暢行「最後一米」
    方便的扶手、平緩的坡道、防滑的無障礙沐浴凳……2020年以來,一個個人性化的無障礙生活設施走進通州區張家灣鎮的社區和公共空間,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起居,實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無障礙」。  個性設計暖人心 文明城市有溫度  「安裝了這些設施,以後上下樓梯再也不用擔心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