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塊土地、佔地三萬公裡、卻一直被日本人稱為「中國地區」

2021-01-20 小智講解

日本是一個島國,面朝大海,四季各有各的特色,每年吸引不少遊客過去旅遊,所以日本的旅遊業是發展前景非常樂觀的一個行業。到日本境內,會發現一個地方名字叫做中國地區,佔地面積大概有3萬多平方公裡。有些遊客就會問:這裡是中國的地方嗎?日本導遊就會解釋說;這不是中國的地方,這是日本的地方,只是名字叫中國地區。這解釋就讓人更懵了。

在日本的國家有一個地區叫做中國地區,這聽起來是很奇怪,就像如果在我們國家裡,出了一個叫做日本的地區,我們也會覺得很奇怪。這個中國地區佔地面積還是比較大的,它主要由5個縣組成,其中有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人數加起來差不多有700多萬。這是不小的人口數字。日本的中國地區,在二戰後為了與我們國家相區分,除了中國地區的稱號外,有時也叫做山陽和山陰地區。

廣島縣

日本的中國地區最早是來源於日本的中古時期,在那個時期的這片地方,百姓安居樂業,沒有任何戰亂,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人們就把這片地區稱為中國地區,簡稱中國。日本南北朝的《太平記》是最早有記錄這個地方的相關文獻,還有描寫日本神話與天皇關係的《古事記》與《日本書記》這兩本書中,也曾記載中國這一次的來源。新中國成立至今,日本的中國地區和中國,很容易讓人混淆,可是日本至今為何不改名?

在1912年之前,中國都是以朝代命名,如清朝、唐朝、明朝等,在封建王朝統治結束後,才有統一用中國這個稱號,至此中國就固定這個說法。日本人向來看不起中國,在那時候,認為中國不足以成為他們的對手,就堅持把自己國家那塊地區稱作中國地區,把中國這個國家叫做支那,這是帶有一種侮辱性的稱呼。

終於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承認中國實力,也就不得不承認中國這個稱號,但日本早已習慣中國地區的稱號,所以至今仍在沿用。現如今,日本沒有用侮辱和瞧不起的眼光看中國,可見中國實力足以讓日本信服。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在日本,為什麼有3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
    如果你去日本旅遊,你會驚奇的發現,在日本的本州島西部。竟然有一塊大約3萬多平方公裡的地區,叫做「中國地區」。有些不知道內情的外國人會奇怪的問日本導遊:「這裡是中國的地區?」其實,不光是外國人,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也不明白,日本人為什麼在自己的土地上,起這麼一個地名,就像我們自己的國家裡,出現來一個日本國一樣奇怪。中國地區,面積還真不小,由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5個縣組成,人口有700多萬人呢。因此,如果在我們國內,你遇到一個來自廣島的日本人,他介紹說他自己來自中國地區,可不要感到奇怪。
  • 世界上的第二個「中國」,佔地僅三萬多平方千米,就在日本
    世界上居然還有第二個「中國」,它的佔地僅僅只有三萬多平方千米,就在日本!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在日本的這八大區域中,居然有中國,不過他當然指的不是我們中國人民共和國,它只是日本的一個區域的名稱。日本的中國地方是位於日本本州島的西部,它的面積為31921.58平方千米,人口也只有770萬人,這個中國地方指的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地區,中國地方於日本歷史的中古時期,因戰亂較少,而成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之外,文化及藝術風氣發展最盛的地區。
  • 富士山竟是私人土地?在日本有一塊自己的土地,是種怎樣的體驗?
    陳奕迅的「富士山下」有一句歌詞「誰能憑愛意把富士山私有?」其實,還真有!富士山一直以來都是日本的象徵。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富士山並不屬於日本政府。當年德川家康把這塊土地送給了淺間神社。其實富士山不僅是日本的象徵,也是一塊金字招牌。你看,說好了永久產權,就是永久產權。改朝換代也改變不了土地的所有權!多麼有說服力的案例!難怪全世界的高淨值人群都願意把錢投向日本。在日本有一塊自己的土地有多爽?首先,在日本購買土地可以獲得永久產權。
  • 日本一個面積三萬多平方公裡地方、被稱為「中國地方」
    我國人民對日本的印象一般都是國讎家恨,從最早時明朝倭寇侵擾到近代以來的侵華戰爭,日本在我國人民眼中都是帶有邪惡的光環。除了這些,我們還知道日本從很久之前就與我國開始了交流,學習了我們的文化、禮儀與技術等等。但你們一定不知道,日本國內還有一塊地區稱呼為「中國地方」。
  • 日本被迫還了一塊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給中國,為何一直懷恨在心?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遼東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的第二大半島,面積為2.9萬多平方公裡,接近3萬平方公裡。在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以後,日本人不僅要割佔中國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還要求割佔遼東半島。起初,日本人獅子大開口,要求清政府支付九千萬兩的贖遼費,這無異於把清政府逼向絕境,隨後,經過俄、德、法三國的幹預,把贖遼費壓低到三千萬兩白銀。11月8日,清政府與日本政府籤訂《遼南條約》,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給中國,在清政府交付日本庫平銀三千萬兩後,日本軍隊撤出了遼東半島。
  • 日本的「中國地區」到底從何而來?此地區是中國的領土嗎?
    雖然二戰已經過去多年,可是因為日本在二戰期間對我國的侵略,還是讓很多人對日本沒有好感,聽到日本境內竟然有「中國地區」,更是憤懣不平,我國領土怎麼能在日本境內,不要著急,此「中國地區」並不是說我們的祖國,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日本的「中國地區」是從日本的中古時期就命名的,因為這個地方沒有戰亂,民眾安居樂業。
  • 【環球旅遊070】日本中國地區(下)
    廣島城外觀象真鯉一般黑,故有「鯉城」之稱,是一座美麗的古城堡。1945年8月6日清晨,一顆美國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頃刻之間,這座位於瀨戶內海沿岸的軍事重鎮,化為一片瓦礫。與此同時,10多萬人的生命也從地球上消失了。這場悲劇使廣島的名字傳遍全世界。廣島被選擇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目標的原因要從歷史說起。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推行侵略擴張政策。
  • 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無論如何不肯改名
    日本有3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叫做「中國地區」,無論如何不肯改名,大家是不是對這個稱呼感到驚訝呢?
  • 曾是中國的一塊重要領土,日本不敢靠近,至今仍有很多人說漢語!
    據史料記載,清朝領土最大的時候是有1380萬平方公裡,比現在的960萬平方公裡多了近二分之一,所以有人說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和昏庸腐敗導致國土喪失,山河破碎。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是在清朝時期割讓給俄羅斯的一塊重要領土——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
  • 日本有一地區叫中國,中國曾要求改名,日本卻說地名是他們原創
    「中國」意味著日本中部的地區  在奈良時代(710年~ 794年),根據與都城(現在的京都)的距離遠近,日本各地區都有不同的叫法,「中國地方」由此而來的說法也相較有說服力。  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模仿我國唐朝的律令制度,規定「凡諸國部內郡裡等名,並用二字,必取嘉名」。將全國分為「五畿七道」。
  • 日本被稱為高鐵故鄉,為何一直不提升高鐵速度,最終被中國超越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建設高鐵的國家,日本一直被稱為高鐵的故鄉,但是現在中國的基礎設施的力量已經領導著世界各國,中國的高鐵知名度已經超過了日本的高鐵。但是,實際上,這是1960年代日本新幹線的高鐵首次面向世界,日本人將高鐵和商業化的經濟結合起來創造了歷史意義,當時新幹線的高鐵只有時速200公裡,隨著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1997年日本的高鐵已經發展起來了,創造了時速443公裡,現在中國的高速鐵路時速350公裡,到達中國各城市半天左右就足夠了,日本的高鐵的時速自不必說。
  • 探索並了解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土地,請來日本四個最大的島嶼
    發現4個最大的日本島嶼,因此日本也被稱為島民之地,位於近7千個島嶼和小島上,這些島嶼和島嶼多年來一直是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土地。探索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日本最大的四個島嶼,並了解您在訪問每個島嶼時應該看到的內容。
  • 日本居然有30000平方公裡的「中國地區」,這是怎麼回事?
    日本居然有30000平方公裡的「中國地區」,這是怎麼回事?我們都知道,日本的京都是模仿我國唐代的首都洛陽、長安而建造的。但是你知道嗎,在日本境內,有這樣一個地方,它居然和我國的簡稱一模一樣,叫做中國地區。
  • 【環球旅遊069】日本中國地區(上)
    因此,它是中國地區的核心。縣政府所在地廣島市則是中國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戰後廣島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今它地處瀨戶內工業地帶的中心,是中國地區和四國一帶最大的工業縣。廣島縣全境多山,森林覆蓋了3/4土地平原不到1/10.農業主要分三個區域:北部中國山地適宜牧草生長,養牛業興盛;中部河谷盆地種植水稻,南部諸島盛產橘類。
  • 在日本,為何有一片土地叫「中國地區」?面積大約3萬多平方公裡
    提起緣分,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們時常會自豪的談論起自己的緣分,如和誰一天見了幾面、和誰心有靈犀。其實,人類之間的緣分很難說的,但比人類緣分更加難以理解的是國家之間的緣分,例如中日兩國。眾所周知,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淵源和緣分很深。
  • 全球都在爭奪的一塊土地,面積比美國還要大,日本早已搶先一步?
    在世界範圍內,有一塊比較特殊的土地,其面積要比美國還大,由於其資源豐富成為全球爭奪的對象,日本早已搶先一步。各國經常因為土地或資源問題而引發矛盾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世界上約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發頻繁,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國土面積越大,所蘊藏的資源也就相對豐富,因此從古至今各國經常因為資源和利益問題引發矛盾,從而爆發戰爭。
  • 中國有一座城市,被日本人稱為「第二故鄉」,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國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中國的土地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上海是一個受到許多外國人青睞的中國城市。上海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發達的沿海城市之一,它也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它不僅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有眾多的歷史遺蹟,以及發達的現代城市文明和時尚潮流,可以說是外國人最喜歡的中國城市。
  • 日本奈良公園一瞥
    這裡是日本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重要的名勝古蹟有皇陵、東大寺、唐招提寺、春日神社、奈良公園等。 奈良縣位於日本紀伊半島中央,四周為大阪府、京都府、和歌山縣、三重縣所環繞,屬內陸縣。土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山地面積所佔比重較大,森林覆蓋率為77%,大約90%的人口集聚在縣北部的奈良盆地及其周邊地區。
  • 中國已買下日本2%土地,國內限購買日本,北海道正在變成「北海省」
    10月23日,總部位於香港的出境遊供應商東瀛遊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斥資6730.8萬港元(約合人民幣5718.6萬元)購買了四塊位於日本衝繩的空置土地。日本衝繩那霸市位置圖(來源:谷歌地圖)根據公告內容,四幅土地位於日本衝繩那霸市,總佔地面積約2103平方米,預計交易將於今年11月30日或之前完成。
  • 日本人想要中國的土地,張作霖:一寸都不給
    這其中有嫡系正派的皖系段祺瑞、直系吳佩孚,還有北洋邊緣奉系的張作霖。張作霖實屬北洋軍閥中的一屆傳奇人物,他所領導的奉系軍閥是活躍在北洋時代最長久的一支部隊。北洋軍閥人數大多都是出自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而張作霖則是一屆草莽出身,靠著自己的軍事政治能力,逐漸走上了北洋的政壇成為了當時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張作霖所率領的奉系軍隊,被時人成為「綠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