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重慶,蔣介石來延安,這一去一來,蔣介石終於明白了什麼

2021-01-09 覃仕勇講史

抗戰勝利後,特別是隨著重慶談判的進行,中國一度出現了和平局面。

實際上,蔣介石亡我之心不死,其自恃擁有美國現代化武器裝備,根本不把中國共產黨放在眼裡,置全國人民的反戰的聲音於不顧,決意要發動內戰。

這時蔣介石的兵力,包括陸軍的正規軍、非正規軍,海軍、空軍、特種部隊以及後方機關、軍事院校,總數高達430萬人;而中國共產黨方面,只有61萬的正規軍、66萬的地方部隊和後方機關人員,總數127萬,雙方兵力對比懸殊。

因此,蔣介石有資格驕傲和自負。

1946年6月,蔣介石在國民黨高層會議上忘乎所以地說:「我們部隊的長處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有特種兵以及空軍、海軍,而共產黨沒有這些兵種。」因此,他提出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聲稱「因為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我們就一定能速戰速決,把共黨消滅」。

在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在自己的日記裡是這樣評價毛澤東的,他說:「吾料其不能成事,終逃不出餘之一握也。」

1947年3月13日,蔣介石下令轟炸延安。

14日,胡宗南指揮7個師15個旅由宜川、洛川向北大舉向陝北進犯,另外,馬步芳、馬鴻逵、鄧寶珊等19個旅輔助突擊,國民黨投入總兵力達25萬人。

3月19日晨,蔣介石在南京官邸收到胡宗南從前線發來的捷報:「我軍經7晝夜的激戰,第1旅終於19日晨佔領延安,是役俘虜敵5萬餘,繳獲武器彈藥無數,正在清查中。」

蔣介石驚喜若狂,他在當日的日記中記:「延安,固世界之所視為赤都者,而竟於其謀叛20周年(指1927年3月中山艦事件)之前夕,為我胡宗南部克服,亦云幸矣!」

隨後,蔣介石下令南京與西安的商店和居民當晚一律懸掛「國旗」,燃放鞭炮慶祝「陝北大捷」。

中外記者因此紛紛湧入延安進行戰地採訪。

這讓胡宗南叫苦不迭。

其實,在內戰爆發前夕,毛澤東在接受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採訪時就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他非常自信地說:「歷史最後將證明,這小米加步槍比蔣介石的飛機坦克還要強些。雖然在中國人民面前還存在著許多困難,中國人民在美帝國主義和中國反動派的聯合進攻之下,將要受到長期的苦難。但是這些反動派總有一天要失敗,我們總有一天要勝利。這原因不是別的,就在於反動派代表反動,而我們代表進步。」

這次胡宗南所吹噓的「陝北大捷」是含有極大水份的——延安其實是毛澤東主動撤出的。

毛澤東考慮到在陝北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只有正規軍一個縱隊,總共兵力約3萬人,武器裝備也沒法和敵人相比,經過認真研究,決定放棄延安,全部撤出,留下一座空城。

為什麼要放棄延安?延安的許多軍民都想不通的,從感情上不能接受。

當時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師哲就十分不理解。他回憶說:「在延安保衛戰打響後的一天晚上,我特地從棗園騎馬急行幾十裡趕到王家坪去見毛主席。」「我憂心忡忡地問主席備戰工作到底應該怎麼做?一定要疏散嗎?可否設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主席點燃了一支煙,轉過來微笑著打開了話匣子:你的想法不高明,不高明。不應該攔擋他們進佔延安。你知道嗎?蔣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佔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佔領延安,他就輸掉了一切。首先,全國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蔣介石背信棄義,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禍國殃民,不得人心。這是主要的一面。不過,蔣委員長也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一佔領延安,他就可以向全國、全世界宣布:『共匪巢穴』共產黨總部已被搗毀,現在只留下股匪,而他只是在剿匪,這樣,也就可以擋住外來的幹預。不過這只是蔣委員長自己的想法,是他個人的打算,並非公論。但此人的特點就在這裡。他只顧想他自己的,而別人在想什麼,怎麼想的,他一概不管。另外須知,延安既然是一個世界名城,也就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他既然要背這個包袱,那就讓他背上吧。而且話還得說回來,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來,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來而不往非禮也嘛。」

毛澤東認為蔣介石下這麼大力氣來佔領延安,那是一種賭徒式的進攻,完全無損人民戰爭勝利的大局,更不能挽救其走向滅亡的命運,蔣介石自以為得計,殊不知這麼一弄,進攻能力很快就會枯竭。

針對那些思想上還存在認識誤區的老鄉,毛澤東就用通俗易懂的的語言做工作,說:「譬如有一個人,背個很重的包袱,包袱裡儘是金銀財寶,碰見了個攔路打劫的強盜,要搶他的財寶。這個人該怎麼辦呢?如果他捨不得暫時扔下包袱,他的手腳很不靈便,跟強盜對打起來,就不會打贏,要是被強盜打死,金銀財寶也就丟了。反過來,如果他把包袱一扔,輕裝上陣,那就動作靈活,能使出全身武藝和強盜對拼,不但能把強盜打退,還可能把強盜打死,最後也就保住了金銀財寶。我們暫時放棄延安,就是把包袱讓給敵人背上,使自己打起仗來更主動,更靈活,這樣就能大量消滅敵人,到了一定的時機,再舉行反攻,延安就會重新回到我們的手裡。」

毛澤東鼓勵廣大戰士的說,我們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敵人進延安是握著拳頭的,到了延安,他就要把指頭伸開,這樣就便於我們一個一個地切掉它。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所以,胡宗南所謂「經7晝夜激戰」「佔領延安」「俘虜敵5萬餘,繳獲武器彈藥無數」全是哄蔣介石的謊話。

為了應付前來採訪的記者,胡宗南忙得焦頭爛額。

但更讓胡宗南抓狂的還在後頭。

延安是毛澤東等人的駐地,從1935年開始就一直是中共的領導中心,既然已經落到「國軍」手裡,蔣介石豈能不以勝利者的姿態來走一走、看一看,以滿足自己的內心的成就感?

蔣介石給胡宗南發了一電令,明確告知自己不日將親臨延安進行視察。

接到蔣介石要來延安的指令,胡宗南的頭立刻大了。

延安地處偏僻經濟落後,由於長期遭受封鎖,城裡除了設施簡陋的騾馬大車店外,連座像樣的旅館都沒有,更不用說浴衛設施齊備的酒店賓館,怎麼接待領袖下榻呢?

沒辦法,胡宗南只好選定延安城內唯一一幢三層小樓進行裝修,點名從西安請來建築工藝師和手藝匠人大加改裝修葺,同時還打電報指示西北綏署駐上海辦事處緊急採購羊毛地毯、琉璃吊燈以及景德鎮瓷器等等,在英國洋行訂購國外的抽水馬桶、高級沙發床、衣櫥和梳妝檯,完全比照南京官邸的生活標準進行施工裝修。

由於施工時間緊迫,訂購的物品等不及火車運輸,胡宗南就下令專門租用一架民航飛機在西安與延安之間多次往來,把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山珍海味及廚師等運抵延安,再調集最先進的大炮部署在延安四周進行警戒,派一批侍衛前去打前站,檢查延安城內外的安保措施是否到位。

1947年8月7日,蔣介石乘坐著美齡號專機飛臨延安。

飛機在延安簡易機場上降落後,蔣介石便在石祖德等人的護衛下視察了楊家嶺、棗園、王家坪等地。

蔣介石看得很仔細,提出的許多問題讓胡宗南瞠目結舌,回答不上來。

聽說抗大是共產黨的「黃埔軍校」,蔣介石對抗大舊址的參觀特別用心,看著那一排簡陋的窯洞教室,教室裡幾乎沒有像樣的教具,就連黑板都是用木炭灰塗黑的,蔣介石用手在黑板上輕輕一抹,手指就留下一個黑印。

宋美齡等人想笑,但看到蔣介石的眉頭擰緊,臉色嚴峻,趕緊吐了吐舌頭,笑不出來了。

抗大的禮堂是露天的,朱德總司令和各級軍官都曾在這裡聽課學習。

看著禮堂上那一張張矮小的小凳子,蔣介石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軍事訓練場地只有一些自製的木馬、竹天梯等教具,越野障礙則是一座陡峭的崖壁,崖壁上留下許多人體攀爬過的痕跡。

蔣介石終於忍不住問了眾人一句:若論設備,我黃埔軍校和中央軍校不知道比這強多少倍,可是會打仗的人反倒越來越少,你們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眾人囁嚅無語。

到了棗園,蔣介石走進毛澤東住過的窯洞。

窯洞地面是泥土夯實的,與當地農民的窯洞沒有兩樣。

俞濟時說:「看,門窗是沒油漆過的舊木頭做的,洞內牆面剝落,靠窗的那張榆木桌桌面坑窪不平,簡陋的床也是榆木釘的。」

窯洞外院子有棵樹,樹下有個石凳,旁邊還有架紡線的紡車。

蔣介石饒有興趣地盯著紡車看。胡宗南一旁做解說:「由於我大軍圍困,延安物資匱乏,據說這是毛澤東親自紡紗用的!」

蔣介石聽了,嘴裡輕輕地驚嘆了一聲,內心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當晚,蔣介石回了胡宗南專門為他準備的賓館下榻,審定了胡宗南送來的作戰計劃,第二天就飛走了。

事實上,人民解放軍在主動放棄延安後的一個半月裡,就以不足3萬人的兵力,按照毛澤東提出的「蘑菇戰術」,同比自己多達10倍的國民黨軍隊從容周旋,三戰三捷,消滅國民黨軍14000多人,拖住了胡宗南這支蔣介石的戰略預備部隊,有效地策應了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並為西北戰場和整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真正實現了毛澤東所說的用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蔣介石回到南京後才過十幾日,就有消息傳來:由他在延安親自審定的作戰計劃由胡宗南執行下去,派出去的整編第36師兩個整編旅共6000多人在沙家店被殲,在延安城內接見過的旅長劉子奇被俘。該師另一個旅——整編第28旅趕緊撤離榆林,在清澗岔口又被解放軍截住,傷亡3000多人。胡宗南在陝北作戰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了。

相關焦點

  • 重慶談判時,毛主席深入龍潭虎穴,那麼蔣介石準備封給他一個什麼官?
    就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蔣介石在重慶致電延安邀請毛主席赴重慶談判。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蔣介石這是真內戰、假和平,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毛主席等黨中央領導,早已洞察了蔣介石「陰謀」。8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了毛主席親自起草的《關於同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當天由新華社刊發,正式宣布:毛主席將在周恩來、王若飛等人的陪同下赴重慶進行國慶和平談判。
  • 蔣介石為什麼告誡戴笠:誰敢傷害毛澤東,格殺勿論!
    在日本天皇投降前一天,即1945年8月14日,蔣介石就給延安的毛主席發了一封電報,邀請毛主席去重慶共商國事。蔣介石發出這樣的邀請,是迫於當時國內的政治環境。當時,抗戰已然勝利,和平建國的呼聲越來越高漲,各大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紛紛向蔣介石建言,希望國共兩黨與各大民主黨派友好協商,共同來建設國家。
  • 蔣介石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說了一句話,後來結局亮了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東北、華北、華東陸地戰場調兵遣將,海面上也沒閒著。眼看三大戰役結束,毛主席一聲令下,百萬雄師即將發起渡江戰役,蔣介石卻在吳淞口附近的海面上調集數十架飛機對一艘軍艦狂轟濫炸。毛主席知道後對此說了一句話,後來的結局讓蔣介石痛心疾首卻又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眼光。
  • 蔣介石到臺灣後,毛主席為啥把他留在大陸的親戚也送過去?
    蔣介石1949年10月退到臺灣後,無一日不想重回大陸,與大陸方面堅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原則。然而,這期間毛主席周總理把他在大陸的一個親戚送了過去,這讓蔣介石大為感動,立即派人前往香港接人。這個人,就是蔣介石的舅母,蔣妙緣。
  • 重慶「雪戰」,偉人執《沁園春》力壓蔣介石
    毛主席飛抵重慶一、最強僚機——柳亞子1945年毛主席應邀飛抵重慶,與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但是當下正是兩黨談判期間,毛澤東敢來重慶赴約就已經出乎了蔣介石的預料,原本吃定毛澤東不敢來,等著看戲的蔣介石,現在氣勢上已經輸了一頭,搞得老蔣十分被動。這首發表的時機簡直是「殺人誅心」。(偉人:我不僅在政治上打敗你,文化上我也要打敗你)這種情況下,蔣介石絕對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地盤上,文化再輸一頭。於是找人商議後,命令國民黨的文人一起對抗《沁園春·雪》。
  • 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的心態考察
    抗戰八年中,蔣介石和共產黨維持著一種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他的日記中時而稱「共黨」,時而稱「共匪」,飄忽不定。現在,他要邀請毛澤東到重慶來,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毛澤東在史達林的「執意要求」下應邀赴渝對於蔣介石的邀請,毛澤東頗感意外。1937、1938兩年,蔣介石實行和共產黨的第二次合作,努力抗戰,毛澤東比較滿意。在延安作報告的時候,給過蔣很高的評價。
  • 當日本宣布投降時,毛澤東、蔣介石這些大人物都有什麼反應?
    對於中國人,這一刻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無數群眾都加入到了狂歡的行列,甚至很多商店都打起了免費的旗號,用「普天同慶」來形容再合適不過。那麼,在消息傳來的那一刻,毛澤東、蔣介石這些大人物都在幹什麼呢?據毛主席的警衛員齊吉樹回憶,8月15日清晨,他興奮地把日本投降的電報送給毛主席,毛主席接過去,仔細看了三遍,自言自語地說:「日本終於投降了,好啊,抗戰八年總算勝利了。」停了一會兒,毛主席又去書桌前,拿起筆寫了一句題詞——「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後來發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
  • 毛主席的這封信,蔣介石看了半個小時,之後對送信人說:你辛苦了
    只是因為解放戰爭之後,蔣介石退守臺灣,至此臺灣成了中國人的一個心結。那個時候共產黨和國民黨水火不容,蔣介石在落敗之後,也一直都在找機會捲土重來,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明白單憑國民黨的力量不足以對付共產黨,所以他向美國示好,想藉助美國的力量完成自己的野心。
  • 蔣介石在重慶四大官邸,前三個有故事,最後一個有「事故」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日軍的全面圍剿,也為了保存我們的戰鬥力量,蔣介石決定西遷重慶。在這裡,他渡過了8年的時間。除了他的家鄉,重慶應該算是蔣介石的第二故鄉。那麼在重慶期間,蔣介石住在什麼地方?在這些地方又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呢?下面跟隨著著小編的視角一起來看看吧。
  • 此人真牛,毛主席叫他老師,寫信懟蔣介石,去世六位正國級送花圈
    毛主席與符定一毛主席與符定一 他呢,就是符定一,湖南衡山縣白果留筆塘人,早年讀過私塾,後來進入衡陽南路師範學堂學習,再後來考入入京師大學堂1912年在長沙創辦了省公立高等中學並親任校長,正是這一年,19歲的毛主席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該校。師生關係非常密切,以至於後來毛主席在湖南開展農民運動,讓當時的省長趙恆惕發話:必須要除掉他。而符定一得知後,動用所有可以動用的關係,將毛主席護送出湖南。相當於救了毛主席一命。
  • 民國「富二代」評價蔣介石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恰在此時,有人大喊:「蔣委員長來山上野餐去了!」康國雄一時興起,就領著妹妹跑去看。 不料,沒等康國雄兄妹靠近,負責警衛的警犬就一陣狂吠。蔣介石見狀忙讓侍從把警犬拉開,並叫兄妹倆過去聊天,或許是出於年少,康國雄並不害怕蔣介石,這讓身居高位的蔣委員長著實有些欣喜。
  • 美國讓蔣介石放棄金門馬島,毛主席卻親自指示:金門留給蔣!
    蔣介石在臺灣自從蔣介石父子攜國民黨大部敗退臺灣之後,解放臺灣就被視為頭等事件。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毛主席籌劃就在五十年代初將臺灣問題解決。當時這個設想並不低調,甚至還廣為天下知。毛主席很多年後,毛主席都在後悔,當時解放臺灣時沒有能夠果斷點,導致其一直都遲遲未能解決。臺灣問題遲遲未能解決,來來去去也就是一個原因,一個因素,那就是美國。
  • 如果蔣介石回歸大陸,會給他安排什麼職務?總理是這樣說的
    蔣介石是民國後期的大總統,在竊取了孫中山的革命果實後,蔣介石成為了當時中國社會全力最大的幾位大人物之一。1945年的時候,日本宣布投降,這個時候是兩黨和解的最好時機,此時蔣介石也邀請了毛主席飛往重慶談判,毛主席也如期而至。
  • 針對美帝及蔣介石政權,毛主席公開向全世界講了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美國的空軍除替蔣介石運兵外,又炸沉了起義的重慶號巡洋艦。所有這些,都是直接參戰的行動, 「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組成了美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個重大部分。」這是毛主席於1949年8月18日發表的《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的話,極其深刻地指出了當時的戰爭性質。
  • 拜訪五臺山高僧,毛主席談禪論道,蔣介石卻算卦抽籤,高下立判!
    令人感到巧合的是,毛主席的母親吃齋念佛,而蔣介石的母親也吃齋念佛,而毛主席與蔣介石雖然是不相信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也多多少少有些影響。比如,根據《陳潔如回憶錄》的記載,蔣介石在與宋美齡結婚時,就曾對舊愛陳潔如發下誓言:我答應自今年起的5年之後,與潔如恢復夫妻關係。
  • 河南農民千裡迢迢來到重慶,找蔣介石認親,其中有何隱秘?
    近代史1942年,一個來自河南許昌的農民不遠千裡來到重慶,找蔣介石認親,說蔣是其外出逃荒的胞弟。真相究竟如何?當年蔣介石的侍衛官周天聲透露了一些人所未知的內情,對解開這個謎或許有幫助。周天聲,奉化城內東門村人,是蔣介石盟兄,辛亥革命時期為上海都督陳英士「綜理財務」的奉化著名革命黨人周淡遊(日宣)的侄兒。抗日戰爭期間,他在蔣介石官邸任侍衛官,深得蔣的信任。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蔣介石命他負責毛澤東的警衛工作。
  • 毛主席:有他,我能指揮蔣介石的百萬兵
    而劉志丹卻急忙來阻止:「快把衣服穿上,先關禁閉,明天再叫他們團裡領人。」對此,韓練成有些不理解,在舊軍隊裡,逃兵被抓後打個半死甚至槍斃都是常有的事。如此寬待士兵,還打什麼仗?然而劉志丹卻解釋說:「違反軍紀一定要處分,但是處分歸處分,但一定要有分寸,懂得照顧人的情緒,不能沿襲舊軍閥打人殺人的惡習。」
  • 蔣介石拒收琉球群島,毛主席一句話,讓人疑惑不已
    1943年,隨著法西斯義大利的戰敗投降,距離戰爭勝利的日子越來越近,於是中、美、英、法、蘇等國召開一場屬於勝利者的會議,史稱「開羅會議」此次會議主要討論,戰勝國如何分配被法西斯掠奪的土地主權問題,當時中方是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為代表,去參加談判的。
  • 蔣介石的廬山別墅,毛主席住了一晚再也不住,並下了道命令
    蔣介石的這一系列的行為,引起了其他大軍閥的極為不滿,但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也無話可說,然而有一件事讓各大軍閥們極為憤怒,這件事便是蔣介石耗費巨資修建的行宮。在很多人眼中,蔣介石是一位十分廉潔之人,直到敗退臺灣都是如此,蔣介石廉潔不廉潔筆者並不清楚,筆者只是以事論事,客觀的角度評價蔣介石所作所為。
  • 蔣介石又為何受到毛主席的稱讚?
    圖為蔣介石在炮擊金門前在金門進行視察。老田今天講的是炮擊金門是蔣毛互送禮物。 圖解:炮擊金門為何持續21年,蔣介石又為何受到毛主席的稱讚?蔣介石逃亡臺灣後,美國和新中國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美國想要蔣介石不承認一個中國的立場,要讓臺灣也成為另一個中國,蔣嚴詞拒絕,蔣的接班人蔣經國也持同樣立場。但是美國特派員在臺灣遊說,蔣又沒有足夠的理由拒絕美國的提議,這時候的毛主席也是知道這個事情的,果斷下令炮擊金門,蔣得知消息後,連說」好好好!「只要金門開戰,美國妄圖打破一個中國原則就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