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是艱難痛苦的考驗,寶媽要正確地做好護理

2020-12-15 寶寶知道

當寶寶長出第一顆小牙的時候,作為初為人母、初為人父的你是不是非常激動和興奮呢?的確,寶寶長牙是寶寶茁壯成長的重要時刻。可是寶媽們,你們知道嗎,寶寶長牙期對於寶寶來說是痛苦的考驗,這需要寶爸和寶媽更多正確的護理哦。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寶寶長牙的規律。

寶寶長牙順序

寶寶牙齒長出時間存在挺大的差異,有的寶寶牙齒萌出早、有的寶寶則偏晚些,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寶寶長牙先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寶寶長牙順序具體如下:

1、中切牙:下頜2顆( 6個月);上頜 2顆(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2顆(7個月);上頜2顆 (9個月)。

3、犬牙:下頜2顆(16個月);上頜2顆(18個月)。

4、第一乳磨牙:下頜2顆(12個月);上頜2顆(14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顆(20個月);上頜2顆(2歲)。

有個別寶寶牙齒萌出順序不對,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生理規律:一定時間萌出、一定順序長出、左右牙齒對稱發育。通常來說,寶寶中切牙是在6-7個月時開始萌出。可有的寶寶會在出生後4個月就長出小乳牙,有的寶寶則晚到出生後10個月,甚至一年。

那麼新手媽媽們知道寶寶長牙會有哪些不適,哪些症狀嗎?知道症狀才能更好的護理。

寶寶長牙期的表現及處理辦法

4-6月齡長牙的寶寶通常都是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難受。所以,當寶媽們發現寶寶會經常無故的哭鬧,流口水、喜歡吸手指的時候,那你就要注意了,你的寶寶可能要開始長牙了。

寶寶長牙的時候,寶寶是通過吸手指來緩解難受。那麼寶媽們不要刻意的阻止寶寶吸手指的行為,而是應該給寶寶準備磨牙棒幫助寶寶緩解不適。另外,寶寶開始長牙後,寶媽們更應該注意寶寶的衛生情況,預防因吸手指帶來疾病。

寶寶在長牙期還可能會出現流鼻涕、低燒、不吃東西、睡眠不好等問題。媽媽們不必多以擔心和焦慮,但是一定要有耐心,多陪寶寶玩,幫助寶寶轉移注意力緩解長牙帶來的躁動情緒。

牙齒的護理

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的時候,媽媽就要開始給做好清潔牙齒的工作,餐後,睡前都要刷牙、涑口,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使用嬰兒紗布或者軟毛牙刷給寶寶清潔牙齒。

定期做好牙齒檢查,儘可能的減少齲齒的發生。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小助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長牙很痛苦,專家教你對症緩解寶寶長牙不適
    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家長的細心呵護。但有些時候,卻讓家長感到無能為力。長牙時候的寶寶整天流口水,弄得下巴上全是口水,甚至出現口水疹的趨勢;情緒煩躁、哭鬧,怎麼哄都哄不好;亂啃咬、發燒,奶也不吃了……寶寶長牙的這些痛苦,到底應該如何護理呢?1、寶寶長牙時間首先,新手爸媽要掌握寶寶的長牙時間。
  • 寶寶長牙這麼痛苦,媽媽該如何緩解寶寶長牙期的不適呢?
    大家好,我是小魚兒媽媽,小魚兒跟大多數寶寶一樣在六個半月的時候冒出了第一顆小白牙,沒過幾天緊挨著又冒出了第二顆。後來到九個多月的時候長了六顆(上四下二)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寶寶出牙期要注意的問題。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
  • 家長注意:寶寶有這些表現,不是病!只是要長牙了!
    一般來說,寶寶4~6個月左右會長出第1顆乳牙,兩歲半左右20顆乳牙會全部長出。出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寶寶會感到不適,也會有一些反常的表現。當家長得到孩子釋放出的長牙信號時,正確有效護理,會讓孩子更容易度過長牙期。
  • 寶寶多大長第一顆牙?這5個「小怪癖」,是寶寶在說:我長牙了!
    長牙期的寶寶可能會出現一些「小怪癖」,家長要學會判斷。1)小嘴變「瀑布」根據相關統計:超過半數以上的寶寶都會在「萌牙」期間流口水。當寶寶向媽媽露出小牙齒的時候,寶媽們可以捏住寶寶的鼻子的方法讓寶寶松嘴。4)頻繁夜醒寶寶長牙後,可能會因為不適而出現「厭奶」的症狀,但是在晚上寶寶又會頻繁夜醒吵著要吃奶。
  • 寶寶長牙發燒該怎麼辦?看完這5個處理妙招,寶媽不再慌亂!
    寶寶長牙發燒背後的「真兇」,原來主要是它!在回答如何處理孩子長牙發燒這個問題的時候,要先解開這樣一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孩子長牙為什麼會發燒呢?齦發炎是寶寶長牙期間產生發燒的主要原因。由於長牙之前牙齒在努力鑽出牙齦的時候,會產生類似「傷口」的地方,容易引發炎症。再加上長牙的寶寶愛亂咬東西,啃玩具、咬手指等,影響了對「傷口」、口腔的清潔,而且許多新手父母對於寶寶長牙這件事一無所知,對寶寶牙齦的炎症反應不及時處理,從而引發寶寶牙齦發炎嚴重, 導致發燒。寶寶出牙的發熱是會反覆的,需要做好退熱的護理。
  • 寶寶的出牙順序是什麼?看看這張圖,你家寶寶牙齒「長對」了嗎?
    了解寶寶出牙規律,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才能說是真正了解寶寶哦!一、寶寶的出牙時間寶寶開始出牙一般是在四個月到七個月之間,有的寶寶可能三個多月就能看見小小的牙尖,也有的寶寶到了八個月甚至十二個月還沒有開始出牙,寶媽也不用過於擔心,這並不能說明寶寶發育過早或者發育遲緩。
  • 寶寶患支氣管炎,寶媽該如何做好家庭護理?
    通俗地說,治病沒治到點兒上,那當然孩子就會反覆發作了。一般情況下,有經驗的兒科醫生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做一個過敏源檢查,再結合孩子的肺功能及咳嗽等症狀,從而判斷孩子是不是哮喘。  05氣管異物    做好保暖措施很重要  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
  • 寶寶進入口水泛濫期,不搞清楚這些問題,別指望能做好口水期護理
    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護理不當,讓口水糊在臉上的時間過程,很容易讓寶寶患上「唾液疹」。寶寶為什麼會流口水? 寶寶一旦進入口水泛濫期,又該如何護理呢?一起來看看寶寶口水護理的那些事吧~
  • 育兒乾貨 | 寶寶長牙的順序、注意事項、食譜都在這裡!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了好多關於寶寶長牙的小知識,什麼時候長牙,長牙的順序,還有長牙期的小食譜哦~~那麼我們先看一組寶寶長牙圖吧~~01寶寶長牙順序1.下門牙下牙齦中間部分的牙齒首先生長,大約在6-10個月左右,這兩個先鋒少年幾乎會差不多時間出現。2.上門牙8-12月時,上門牙也蠢蠢欲動。
  • 寶寶出牙期究竟是啥時候?要讀懂「出牙順序」,錯誤處置會害了娃
    很多寶媽在養娃的時候會驚訝地發現,寶寶的嘴裡竟然冒出了「小白尖」,這個「才露尖尖角」就表示孩子出牙啦。伴隨著寶寶出牙,還有一大堆的問題等著媽媽:寶寶的第一顆牙什麼時候發育?寶寶出牙需要注意什麼?小張聽到這些,也顧不上寶寶是不是真的缺鈣,在市面上買了兩大瓶兒童鈣片準備添加到孩子的飲食中。孩子爸爸聽完小張的擔心,心想:「是藥三分毒」,總覺得還是要去醫院諮詢一下醫生比較好,在孩子爸爸的堅持下,小張夫婦來到醫院。
  • 寶寶的這種疾病雖然能自愈,但是護理不到位,他們會很難受
    「秋季腹瀉」屬於急性腸炎,發病的原因在於寶寶感染了輪狀病毒。當寶寶發病時,他們常常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並伴有腹瀉、嘔吐等。「秋季腹瀉」並沒有特效藥物,但家長也不要擔心,因為這種腹瀉屬於自限性疾病,大約一周寶寶就能自愈。不過即便如此,家長也要做好護理工作,不然寶寶的身體可是會出問題的。
  • 寶寶一直不長牙,愁壞父母可咋辦?醫生:不必太擔心,問題不大
    後來,小安去正常帶孩子做檢查的時候,就跟醫生說起了這件事,醫生給孩子檢查完告訴小安,孩子長牙都是各有不同的,有的可能會慢一些,有的可能會快一些,孩子現在這種現象屬於正常情況,不用太擔憂。而且還告訴小安可千萬別再給孩子過多的補鈣了,對孩子沒有幫助反而可能還耽誤孩子。聽到醫生這樣說,小安這顆心裡的石頭才算是落了地。
  • 寶寶長一個牙咋回事?會影響牙齒發育麼?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寶寶出牙時間一般來說,寶寶六個月大開始就會長牙,一直要持續到兩歲半左右,長滿二十顆乳牙。幾乎是以每個月一顆的速度長牙。但是每個孩子的體質,和營養吸收程度不同,孩子長牙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的。這都是正常的,不用太過擔心。
  • 坐月子不是寶媽一個人的事,這幾件事寶爸做好,寶媽恢復會更快
    文|好孕姐女人一生經歷的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生孩子,無論是順的,還是剖的,都逃不多疼痛和坐月子。很多老公認為坐月子是寶媽一個人的事情,所以在寶媽坐月子期間,寶爸什麼事情都不做,這樣是不對的,寶爸要明白,寶媽辛辛苦苦生的孩子可是你們共同的,不是寶媽自己一個人的,所以說在寶媽坐月子期間,寶爸也應該學會做這幾件事情,促進寶媽身體快速的恢復。
  • 不滿百天的寶寶,適合「多躺少抱不搖晃」,這5件事寶媽也得做好
    不滿百天的寶寶,適合「多躺少抱不搖晃」,這5件事寶媽也得做好「多躺少抱不搖晃」,從字面的意思就很顯而易見了,特別是剛出生不滿百天的寶寶,身體各個器官還很柔軟,最好是讓寶寶躺著,抱著不利於寶寶脊椎的正常發育,有些不會抱寶寶的人,經常抱寶寶,別抱出了彎脖子的寶寶
  • 寶寶一張嘴,口水「飛流直下」咋回事?原因有五,正確護理這樣做
    後來寶媽也學聰明了,給寶寶圍上了口水巾。奈何娃的口水太多,還是經常會打溼,看起來髒兮兮的,再也不是當初乾淨整潔的小寶寶了。這幾天,小嵐還發現寶寶的嘴巴四周,還有下巴那裡有些紅紅的,而且寶寶還總會用小手去抓嘴巴那邊,一副很難受的樣子,可愁壞了小嵐這個新手寶媽...
  • 寶寶為什麼總是流口水,不一定是長牙了,還可能是這些原因
    小寶寶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但你如果有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基本上很多的寶寶都是有流口水的情況發生,不管在什麼地點,除了睡覺的時候,基本都是都是滿嘴的口水直流。很多的寶媽都認為是很正常,認為這是寶寶在長牙而已。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
  • 怎麼區分孩子長牙發燒,還是生病了?長牙發燒應注意這3點
    寶寶發燒時,通常預示著身體某個部位出現了一定異常反應。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長牙和生病均會導致發燒症狀的出現。這兩種發燒的病因從本質上有明顯不同,為了能夠及時、妥善地處理好由於不同原因引發的發燒問題,應注意對兩種原因加以辨別,在治療過程中精心護理。
  • 寶寶長牙什麼更好?快來收藏皮皮狗推薦輔食菜單
    皮皮狗知道,寶寶很多第一次都會讓父母歡喜到手舞足蹈,像第一次叫爸爸、媽媽。但也有些第一次是會讓父母手忙腳亂的,無所適從,比如,第一次長牙。一般來說孩子在6個月左右,就會開始長出人生中第1顆牙齒;到3歲前會長出20顆牙齒,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萌牙期」。
  • 寶寶出現這6大表現,說明他開始出牙了,對照長牙時間看看達標沒
    如果看到同齡的孩子長牙了,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沒有長牙會非常的著急,經常擔心是不是缺乏營養或者出現什麼問題?相信有這種現象的媽媽不會是少數。1、牙齦紅腫孩子的牙齒需要頂開牙齦才能順利的長出,牙齦會出現紅腫發癢的現象,不僅時間長還讓孩子很痛苦。需要注意補水,待牙齒長出後,紅腫會自然消失,媽媽不要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