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鐵實施民營化改革 普通鐵路「文藝範兒」

2020-12-25 搜狐網

  2009年7月18日,日本JR東日本鐵路公司推出車身印有著名動畫片《寵物小精靈》角色形象的專題新幹線列車。  

  JR西日本的網站主頁上仍然掛著與事故有關的悔過書。

  性質:部分私有

  運營:日本客運公司(JR)

  總裡程:27268千米

  年客運量:220億人次(2006年)

  日本鐵路已有近150年的歷史。鐵道如蜘蛛網一樣蔓延到日本的各個角落,此種情形讓列車成為這個國家的一個文化符號,甚至催生了一系列以列車為偶像的「電車迷」。日本國有鐵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困境之後,被迫走上民營化改革之路。形象和服務大為改善。但改革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安全問題,例如2005年4月25日的列車脫軌事故造成600餘人傷亡。痛定思痛,JR西日本的網站主頁上仍然掛著與事故有關的悔過書。

  看點1 之歷史

  裁員票價上漲 國鐵尷尬

  民營鐵路是日本鐵路發展史的起點。經歷了19世紀末的大規模私營鐵路建設時代後,日本鐵路形成一定規模。20世紀40年代左右,日本鐵路完成國有化,耗時半個世紀。國有化後不到20年,日本鐵路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資料顯示,上世紀60年代,汽車和飛機業開始衝擊運輸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數十萬鐵路工人從海外返回日本,被安置在國有鐵路系統(以下簡稱「國鐵」)中。他們的退休養老問題讓國鐵形成了巨大的財政黑洞。擁有40萬職工的龐大的一元組織無法進行細緻的工作分類,關係混亂,工作意識淡薄。自1964年始到1986年,國鐵連年赤字,特別是進入上世紀80年代,每年赤字都超過1兆億日元。

  隨之而來的裁員和票價上漲更是讓國鐵陷入惡性循環。1969年至1985年,日本政府曾四次推出國鐵財政再建計劃,但最後都流於形式,未能付諸實踐。為了不讓日本鐵路系統破產,於是就有了1987年的日本國鐵民營化改革。

  看點2 之改革

  國鐵拆分為7家公司

  日本國鐵實施民營化改革。以「國鐵改革法」等一系列法案為基礎,自1987年4月1日起,龐大的日本國鐵按其所在地區分割為7家公司。與此同時,日本設立「國鐵清算事業團」,代表政府負責清理國鐵財產與債務,安置職工。

  日本國鐵被分割為6家客運公司(JR北海道、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JR四國、JR九州)和1家貨運公司(JR貨物)。「JR」是「Japan Railways(日本鐵路)」的縮寫。雖然這些公司都有「JR」的標記,但是它們除了相互延伸線路、擁有共通的票務制度等關係外,實際上是獨立的法人並擁有獨立的公司「個性」。各公司的標誌是使用不同顏色的「JR」字樣。更為關鍵的是,7家公司的命運並不相同。

  JR北海道宣傳部的工作人員三浦剛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說,鐵路建設運輸設施整備支援機構(以下簡稱「鐵路運輸機構」)持有JR北海道100%的股份。「鐵路運輸機構」是國家的獨立行政機關,理事長是前海上保安廳長官。「鐵路運輸機構」繼承了原國鐵清算事業團的所有業務。它在2004年和2006年先後拋出了JR西日本和JR東海的所有股份,使其獨立。不過,「鐵路運輸機構」仍是此外4家JR公司的股東。

  到2006年,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已成為完全的私營鐵路公司並上市。而另外4家JR公司,由於許多鐵路所處位置較偏遠等原因,仍在國家的「保護傘」之下。

  國鐵民營化改革之後,日本國鐵的37.1兆億日元「長期債務」也被分割,其中22.5兆億由「清算事業團」接手,11.6兆億幾乎都分攤到了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即便如此,這三家公司自從民營化以來就一直盈餘,被稱為「JR的奇蹟」。

  看點3 之服務

  站內設託兒所

  一名昭和20年(1945年)生人對曾經的日本國鐵員工的形象用三個詞概括:蠻橫、傲慢、不講理。民營化改革之後,JR形象不斷提升。JR東海的1988年的一組聖誕節系列廣告到如今仍是日本大學課堂上的範例樣本。廣告把握住了人們思鄉的惆悵和遠距離戀愛的心動,打出的標語是「能回家的你是最好的禮物」。

  JR東日本的工作人員根橋(音譯)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雖然公司沒有設立專門的服務機構,但是各部門都設有相應的服務項目。JR東日本和JR西日本在站內設託兒所,且前者將在東京站開放免費Wi-Fi(在日本,通常情況下,Wi-Fi不免費開放)。

  JR的路線遍布日本全國,將各個城市圈串聯起來。不過,諸如日本「大手私鐵」等私營鐵路公司則有自己的優勢(日本全國16家大型私營鐵路公司),它們紮根於某一地域或者常常出現在JR的路線沒有延伸到的區域。

  看點4 之文化

  開放列車基地培養「粉絲」

  日本的許多名校都有自發組織的「鐵路研究會」。早稻田大學鐵路研究會的幹事長河原慶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研究會的作用是希望讓更多的人對鐵路感興趣,體會鐵路文化的樂趣。

  據介紹,體驗鐵路文化是研究會成員們的一項重要活動,例如錄下列車行進中的聲音,將列車當成模特拍照或者收集列車的模型等。他們還會參加鐵路公司的活動。不管是JR還是私營鐵路,它們都經常會開展一些活動,比如開放列車基地讓人參觀,發行紀念票,行使特別的車種。一般情況下,開展活動越多越積極的公司能夠贏得更多的「粉絲」。

  看點5 之安全

  JR西日本網站高懸悔過書

  快速出現的「JR奇蹟」曾在2005年遭遇了最大的信任危機。

  2005年4月25日,一輛JR西日本的列車在兵庫縣尼崎市高速行進過程中發生脫軌,包括司機在內107人死亡,500多人受傷。這一事故成為國鐵民營化改革後的最嚴重事故。經查,事故直接原因是司機操作剎車的時候發生失誤,拐彎途中沒有減速,造成脫軌。

  日本媒體剖析事件根源時,認為司機之所以沒有減速,只是為了不晚點。媒體進一步指出,JR西日本為了保證列車準時到達,對司機進行了硬性規定。如果司機到達時刻誤差過多,將會接受「暴力的」再教育(例如關禁閉,撰寫或抄寫與所犯錯誤無關的文章,被數名管理者辱罵以及削減工資等等)。

  這種再教育繼承於日本國鐵時期。日本媒體在反思這一事件時將矛頭指向了國鐵民營化,認為國鐵民營化之後一味地追求服務保障和速度,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

  JR西日本在此事件之後為了重新贏回民眾信任,不停地表示出謹記不再犯錯的態度。至今,JR西日本的網站主頁上仍掛著尼崎事故的悔過書。

  看點6 之票價

  「青春18」票種實惠遊日本

  一切交通工具,安全之外的核心問題是票價。論及日本火車票價,如果是短途旅行,大型私營鐵路比JR的票價相對實惠;如果是長途旅行,那就不得不說JR最實惠、最適合背包客的一個票種「青春18」。

  「青春18」的主要對象是年輕人,但實際上,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此票種。車票只在每年春、夏、冬三個正逢學生假期的日子售賣。一張「青春18」的票價是1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750元)。乘客用一張票就能在一整天內隨便搭乘JR6個客運公司的列車,可以乘坐普通列車及快速列車及宮島聯絡船等,但是不能搭乘新幹線和特急等列車。可一個人分幾次使用,對於有時間慢慢旅行的人來說,用這種票足夠遊遍日本。也可以最多五個人合用,結伴從大阪到東京,每人的單程票價只要約合人民幣150元,而一般坐新幹線單程至少也得花1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50元)。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穎倩 韓旭陽

  作者:約合人民幣650元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日本鐵路改革及啟示
    關鍵詞:鐵路改革模式啟示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9746(2000)02—0043—03  今年3月,日本國運輸省、海外運輸、日中鐵道友好推進、海外鐵道技術協力協會和中國鐵道部共同舉辦了日本鐵路改革講演會,會上日本運輸省的顧問及官員、東日本鐵路公司和海外鐵道技術協力協會的代表分別就日本國鐵的民營化、民營化後政府職能的轉變、國鐵改革與新幹線、鐵路旅客運輸等問題發表了演說
  • 國有鐵路改革 日本的「前車之鑑」
    反對國有鐵路改革最重要的論點是,民營化之後,鐵路安全性難以保障。20多年的民營化表明這擔心是不必要的。鐵路公司高度重視安全,因為大的事故可能導致公司倒閉。    隨著這種巨型怪物自身積弊不斷累積,加之航空、公路的強力競爭,到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國鐵已經難以為繼,爭論了數十年的民營化改革,終於要不得已而推進。
  • 希望日本國鐵民營化鬧劇不會在中國上演
    3月10日國務院改革方案公布,果然鐵道部撤消,原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我國鐵路系統這些年一直處於輿論的中心。因此,鐵路系統改革的方向便特別引人注意。衡量任何改革成敗的唯一標準,就是是否使人民群眾從中受益。
  • 日本國有鐵路改革99%沒漲價的啟示
    雖然日本政府每年給與國鐵600多億的補貼,但是這些錢僅夠每年新幹線的基本建設,對日本國鐵每年不斷增加的債務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除此之外,日本政府拒絕對國鐵債務進行救助。當債務達到危險程度時,為了更好地調動企業本身的積極性,儘快地償還巨大債務,日本政府決定走一條新路:讓日本鐵路分割民營化。  上世紀80年代,很多歐洲公司的鐵路國營企業是上下分離的方式進行改革,但這種改革大多數並不成功。
  • 鐵路運輸行業:日本鐵路改革歷程的啟示
    二戰後日本產業結構調整、公路運輸逐漸崛起,導致日本鐵路運輸業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同時由於鐵路人員冗餘、機制僵化等原因,日本國鐵經營逐漸惡化、虧損嚴重,同時伴隨著新幹線建設的巨額資本開支,日本國鐵負債纍纍,不得不於1987年實施民營化改革,之後迎來新生。  日本國鐵改革的資產劃分。
  • 「國鐵集團」正式掛牌 鐵路體制改革再下一城
    《華夏時報》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017年以來,鐵路系統先後實施了鐵路局公司制改革、鐵路總公司機關內設機構改革、所屬非運輸企業公司制改革、鐵路局集團公司內設機構改革,為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體制機制保障。
  • 日本鐵路部分私有 開放列車基地培養「粉絲」
    日本國有鐵路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困境之後,被迫走上民營化改革之路。形象和服務大為改善。但改革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安全問題,例如2005年4月25日的列車脫軌事故造成600餘人傷亡。痛定思痛,JR西日本的網站主頁上仍然掛著與事故有關的悔過書。  看點1 之歷史  裁員票價上漲國鐵尷尬  民營鐵路是日本鐵路發展史的起點。
  • 「鐵路運輸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日本鐵路改革歷程的啟示
    二戰後日本產業結構調整、公路運輸逐漸崛起,導致日本鐵路運輸業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同時由於鐵路人員冗餘、機制僵化等原因,日本國鐵經營逐漸惡化、虧損嚴重,同時伴隨著新幹線建設的巨額資本開支,日本國鐵負債纍纍,不得不於1987年實施民營化改革,之後迎來新生。日本國鐵改革的資產劃分。
  • 日本鐵路民營化出現的不平衡
    原標題:日本鐵路民營化出現的不平衡 由於本州人口密度極高,客源充沛,再加上車站的深度開發,所以鐵路公司的效益非常突出,民營後,「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而北海道、四國和九州三家公司因人口稀少,客源有限,經營就像個漏水的桶,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
  • 國鐵集團亮相 鐵路混改接力
    全民所有制轉向公司制根據國鐵集團官網消息,公司註冊資本為17395億元人民幣,以鐵路客貨運輸為主業,實行多元化經營。原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權、債務、品牌、資質證照、智慧財產權等均由改制後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承繼。
  • 國鐵集團新年計劃:萬億營收目標 高鐵浮動定價
    在技術攻關上,國鐵集團表示,將組織實施「CR450科技創新工程」,研發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的復興號新產品。布局鐵路新基建,開展鐵路5G技術應用科技攻關和大數據運用。推動中鐵特貨等股改上市當前,我國鐵路建設仍有巨大需求,過去的舉債模式已經難以持續。
  • 國鐵集團改革繼續推動優質資產股改上市
    1月2日,完成公司制改革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第一次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的工作目標。除了京滬高鐵,還將有多個鐵路公司要上市。國鐵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陸東福表示,2020年將加快推動國鐵企業股份制改造,全面提升國鐵資本經營質量和效益。繼續推動優質資產股改上市和上市企業再融資。
  • 推廣高鐵浮動定價,投產新線3700公裡,國鐵集團2021年怎麼幹
    適應貨運上量需求,加快實施短平快項目,打通能力堵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近日在全國地方鐵路「十四五」規劃發展研討會上也表示,「十四五」期間,鐵路建設必須堅持高鐵與普速並舉、客運與貨運兼顧、新建與改造結合,加大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優先貫通幹線通道,補強能力緊張路段,打通多式聯運「前後一公裡」。
  • 日本國有鐵路的悲歌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由於經濟發展使鐵路逐漸衰落,國鐵更是每況愈下;也由於各種利益集團爭吃國鐵這塊「肥肉」,不顧一切大興土木;還由於職工「準公務員」意識太強,幾十萬人吃「大鍋飯」,所以,到1987年完全股份化決算時,累計虧損37.3萬億日元,實際上陷入了破產的境地。   虧損包袱越來越沉重的國有鐵路,一直是日本政府的「心病」,先後在國有的大框架內進行了5次大改革,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 中鐵總更名「國鐵」 股份制改造有望破題
    國鐵集團的掛牌,標誌著鐵路企業公司制改革「三步走」的順利落定。此前,中鐵總曾因改革不力受中央巡視組批評。2017年6月10日,中央第六巡視組向中鐵總黨組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中鐵總在推進中央深化鐵路改革等決策部署時不夠有力,要求中鐵總加快政企分開步伐,完善企業化、市場化運行機制。
  • 關於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內容是什麼?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有關要求,推動相關支持政策加快落地見效,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帶動擴大就業,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廣西鐵路餐飲混改來了!列車餐服將迎來大變化!
    11月3日,南寧局集團公司下屬單位鐵旅公司與廣西動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湖州田螺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南寧籤署《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合同》《合資公司章程》,三方合資成立廣西寧鐵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這標誌著南寧局集團公司邁出公司制改革後與民營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
  • 日本新幹線運營47年無一死亡事故 公開所有數據
    國鐵民營化改革  4年磨一劍,頂住既得利益集團壓力  雖然,現在分散的鐵道運營公司、鐵路建設公司、鐵路管理行政機構、運輸安全委員會等各司其職,保持相對獨立,保證了日本鐵路高效而安全的運營,但這種架構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經歷了多次巨大「痛下決心」的改革。
  • 「國鐵集團」掛牌 標誌著鐵路改制走到第三步
    貫徹黨中央關於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的決策部署,經國務院批准同意,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今日在北京掛牌。這是鐵路的又一次華麗轉身。鐵路改制總的趨勢是「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這是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及要抓好的重點工作任務。
  • 日本郵政公社民營化 超級金融航母前途不容樂觀
    中新網東京10月1日電 日本郵政公社10月1日實施民營化,轉製成股份公司的各郵政公司正式啟航。在控股公司日本郵政的旗下,分別設有郵政事業公司、郵局公司、郵政儲蓄銀行、簡易生命保險公司四大企業,5家公司總員工人數約為2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