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春時節:桐花一路香漸遠

2020-12-11 心語閣33

四月芳菲,春深似海。

在百花你爭我搶趕擠春天的喧囂中,桐花也像其他的花兒一樣,綻滿了枝頭,樸素,寧靜。像一群群、一簇簇聚在一起的小鴿子,輕盈中透著靈動。

這是花的精神,不管它有多卑微,多普通,總能開出自己獨特的顏色。

少年時,桐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種花了。那時,生活清貧,人們大都為著生存拼命忙碌,根本沒有閒情逸緻去搞那些玫瑰呀、茉莉呀啥的,只是隨意地在家門院旁,種植一些容易活的植物,桐樹就是其中最多的一種。

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孩子歡樂的時節,桐花帶給我們的快樂,並不比其他的花兒少半分。我們聚在樹下,嗅著濃鬱的花香,揀起滿地的落花,品嘗花嘴處的花蜜兒。

桐花的蜜是少年時最美的甜。

每一朵花的花嘴處,都有一汪透亮清白的花蜜兒。我們小手捏著花嘴,把蜜吸進嘴裡,那種甘甜,成了一生忘不掉的美好回憶。

後來,讀書,學校裡也栽滿了桐樹。每到桐花開,便約上幾個要好的同學去看桐花。我們撿了落花,找個角落坐下,吮著花蜜,一邊漫淡著,那個剛分到學校的老師,老愛穿著白衫衣藍褲子,那個帥,真沒的說;還有哪個女同學和哪個男同學悄悄傳紙條了;再有就是班上哪個男生最帥了……在淺淺低低的傾訴中,歲月就悄悄地從身旁溜了過去。

後來,漸漸長大,太多的俗事雜事,讓我沒有時間再去顧及這些年年紛豔綻放的桐花,顧及不上那些給童年帶來許多甘美的桐花蜜。

疏遠桐花,還有一個至今讓我懊悔的原因,在成長的歲月中,不止一次地聽人說過,桐花是有毒的,對身體有害。我相信了這個說法,甚至有很多次為幼時的行為後悔,那時年少,該是吸進了多少毒在肚裡呀!

偶爾,看了一個小視頻,教大家如何把桐花洗淨,沾上雞蛋和澱粉調成的麵糊糊,過油炸成誘人的美食。不由得深深驚訝:桐花沒毒嗎?桐花竟然還可以吃?!

幸而,網絡是個無所不能的大師,趕緊打開電腦,搜索一番,果然找到了為桐花洗白的依據:桐花,味甘,性微寒,能升能降,陰中之陽,無毒。入心肝脾肺腎五臟。有清大熱、解毒、疏風、明目益肝、散溼除痺、開鬱解燥之功;主治:死肌敗肉,諸風頭眩,腦骨頭痛,四肢遊風,目赤腫痛等症。

原來,桐花竟然也是一味中藥,不但無毒,可食用,竟然還於人有這麼多的宜處!

有點羞愧,因為冤枉了桐花好多年。

陰了多日的天,終於明朗,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四月天,出門賞春,看花。胡同裡,幾家人家的桐樹上,那些盛情綻放的桐花,仍聚在枝頭,快過了花期,花香不如初開時的濃厚,但淡雅的身影,仍保留著讓人喜歡的素潔。

凝望著她們,心中瞬間湧起淺淺的溫暖,為她的努力綻放,為她的安靜沉美。

相關焦點

  •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清明時節十二首桐花詩詞欣賞
    其在清明時節應時而開,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故被稱為「清明節氣之花」。桐花作為「三節」(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期間典型的物候,「三節」的政治儀式、宴樂遊春、祭祀思念等社會習俗構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內涵;桐花傲立枝頭、俯視眾「花」,但開在春夏遞變之際,是春之「壓尾」、餞行者,是春逝的預示,桐花也因此與文人的落寞寡合以及高士的自愜自洽情懷相契合;唐宋時期,「桐花鳳」之說流行,「桐花鳳」與桐花的關係也被賦予了祥瑞、愛情等比喻意義;如今桐花也被賦予了「情竇初開」的花語。
  • 三首古詩讓你浸潤於桐花文化中,渴望漫步丹山路與桐花相逢
    暮春時節,又逢一年桐花開。遠觀近賞,那濃淡相宜的桐花一串串、一簇簇密密匝匝,靜靜開放。在靜謐的山鄉漫步,能感受到那一樹桐花開,香飄十裡遠的意蘊。圖片來自網絡春到深處,桐花處處妝點。開時爛漫,怡人情致;落時雖也繽紛,卻令人惆悵,徒增傷春之感!因而桐花出現在詩人的筆下,就有了如白居易「山木多蓊鬱,茲桐獨亭亭。
  • 【文學】桐花時節
    桐花時節 宋客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綠葉蔥蘢。
  • 林草科普|遇見桐花美 又聞桐油香
    每到清明時節,萬物復甦,似錦桐花灑滿坡,點燃了鄉親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金秋時節,肩挑馬馱著桐籽走向供銷合作社收購站是老鄉們最愜意的事,收購站也是那個時代人氣最旺的場所,熱鬧非凡,桐籽收穫季,整個街道上空瀰漫油桐特有的香味,每當看到老鄉們將桐籽變現後手捧那個時代面額最大的人民幣「大團結」,滿臉喜悅消失在喧鬧街市,孩子讀書學費有了保障,「柴、米、鹽、油、醬、醋、茶」有了著落,生活也就有了希望。
  • 不一樣的賞桐趣 搭火車賞山林夏雪
    過了母親節,寶島桐花接近尾聲,今夏還抽不出時間賞桐嗎?那你可以嘗試在高速公路或搭乘火車時,順途欣賞晚來的桐景。受接連幾波大雨影響,油桐花漸入尾聲。如嫌高速公路賞桐太匆匆,搭火車最適宜慢遊賞桐。    最早建的一高和二高,是聯繫寶島西海岸最重要的交通動脈,五號則是東北部首條高速公路。三條高速是行旅往來南北主要動線,春末夏初也是美麗的桐花公路,當中又以中山高和北二高桐景最盛最美,行車途中便能見夏雪。
  • 春天之大自然的饋贈——桐花
    桐花作為春季裡開的花朵,又含寓意情竇初開,用作愛情的象徵。中國古代詩詞有著眾多描述桐花的語句:纖纖女手桑葉綠,漠漠客舍桐花春,描述了桐花無所不在的妝點著春天。同樣,桐花也是春季開花較晚「壓春尾」的一種花,桐花的凋落寓意強烈的春逝之感,一句「桐花最晚開已落,春色全歸草滿園」已經把這層寓意描述的淋漓盡致。
  • 三月桃花開,踏青賞春好時節
    雲踏青賞春【三月桃花開,踏青賞春好時節】隨著疫情防控降級和復工復產,宅家多日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3月24日下午,在河南省魯山縣下湯鎮已有20多年歷史的萬畝桃園,遊人如織,紛紛駐足賞花。據悉,附近縣(市、區)的居民每天有數千人前來踏青賞春,高峰期超萬人。
  • 桐花,桐花
    女孩站在鋪滿桐花的路上,仰頭望著高大的桐樹和空中飛舞旋轉的桐花,臉上是淡漠的神情。四月,正是春光明媚,桐花盛開的時候。每每下課回寢室的路上,遠遠的便能聞到桐花濃鬱的香氣,或者一抬頭,便能看見那高大而繁盛的桐樹。我看見桐樹,總是會想起夢中的場景。夢裡的女孩臉上淡然的表情,一如我抬頭看見滿樹桐花時的心情。
  • 一諾:桐花
    原創 一諾若塵 春在溪頭2014年春,在友人的文章裡讀到「花信風——風有信,花不誤,歲歲如此,永不相負」,心血來潮從二十四花信中的最末一位楝花寫起,寫到第十九位桐花,共六種花信,因為懶惰二十四花信沒有堅持寫完,甚是遺憾。
  • 詩詞丨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悽悽
    在晚春的清明時節裡,惆悵地望著北邊的山陲。新取得的火種閃耀著光芒,桐樹舊枝上也長出了新的花朵。我內心沉鬱,愧對這新生的草木,也不好意思通知朋友舉辦歡宴。還比不上樹林間的飛鳥,能飛到其他地方,還能整理羽翼。
  • 清夜那堪空對夢,可憐花落悵離分;漸行漸遠的春,銷魂又傷心
    盼春又怕春來早,花開花謝不逢君。清夜那堪空對夢,可憐花落悵離分。紫陌上、桃李芳芬。柳岸下、乳燕穿雲。垂絲窈嫋,誰管花落紅塵。情深緣淺,就此離去,已是語不成句,泣不成聲,淚雨紛紛。在漸行漸遠的春,銷魂傷心。
  • 戴文弢:桐花香水
    作者:成都外國語學校初二15班戴文弢風拂桐雨沾襟衣,香滿校園沁心脾。 ——題記校園裡有幾顆百年梧桐,這樹一直都在這裡,沒有人過問它的歷史,它把一切都藏在了年輪中。泡桐樹春有新生枝丫,夏有淺紫桐花,秋有黃綠桐葉,冬有燕雀築巢。燕子去了又歸,桐葉發了又落,桐花開了又謝,我的童年仿佛氤氳著一個紫色的夢。小學畢業那年,離彆氣氛並非很濃,升學考試的壓力也並非佔據主體,更多的是大家一起再安靜地坐在樹下,談天說地,聊聊上了初中後要做的事。「小囡,快過來,幫我們一起撿花。」
  • 「詩詞鑑賞」二十四番花信風之清明:桐花
    將近清明,桐花已開。桐花是清明「節氣」之花,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三春之景到清明絢爛至極致,但同時盈虛有數、由盛轉衰。清明時節已是春事闌珊,天氣變化劇烈,乍暖還寒冷雨飄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桐花既是春景的高點,也是春逝的預示。據人考證: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
  •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藝術特色:1、暗用典故,富於聯想。上片前三句描畫行者所見的春天景色,是寫實,但三組景色暗含典故,引人聯想。
  • 登上雪國的綠皮火車,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登上雪國的綠皮火車,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初冬時節 懷著熱切的期盼 我們登上這趟「開往雪國的列車」 尋找那份漸行漸遠的鄉愁 記錄迴蕩在千裡林海不變的鄉音 4184 海拉爾開往滿歸的綠皮火車
  • 東營,這個時節……比朱自清的《春》還美!
    這個時節,寒意還未散盡,金水橋兩岸的紫葉李悄悄開了。一片片繁繁複復的白色花洲,粉白綻放,打破了初春的寧靜。這個時節,梅花悄然盛開,粉色的、白色的、紅色的連成一片十分好看,「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給春天裡的東營增添了一抹繽紛的色彩。
  • 原創小小說:桐花的愛情
    桐花的愛情已經蹉跎了很多年。桐花很漂亮,是十裡八鄉公認的美人兒。桐花的第一個對象,是本村的小夥子,姓戚,石廟村唯一的外姓人家。戚同學和桐花是小學同學,也是初中同學。初中畢業,桐花就輟學了。桐花輟學,不是因為學習跟不上。桐華爹說,家裡沒勞力,別上了吧。桐華爹說這話已經說了好幾年了。自從桐花十歲,桐花娘病逝那一年,桐花爹便一直這樣說。同班讀書的時候,戚同學和桐花的關係比較好些,常被調皮的同學起鬨,開玩笑。玩笑開得多了,兩個人心裡難免會有些想法。朦朦朧朧,再見面,便不似以前那麼爽朗。尤其是桐花回家種田,戚同學上了高中之後。倆人幾乎就沒有什麼聯繫了。
  • 桐花蘑菇桐花蜜
    我幼年時,似乎只吃過一次桐花,吃的緣由已記不清,不知為果腹,還是食鮮。我三歲時斷乳,吃奶斷乳之事至今歷歷如昨,既然吃桐花影影綽綽,食桐,應該在我三歲前。 那桐花,是被放在麵條裡煮的,那時候缺油,吃菜基本水煮,斷斷捨不得炒。只記得桐花吃起來筋軟香滑,有人邊吃邊評論「像蘑菇」,不知是誰。 直到前兩天,望著滿地桐花,家兄感嘆,桐花很好吃,有蘑菇味。
  • 四月桐花雪 新竹鄉鎮"日賞桐花夜賞螢"迎賓
    四、五月間油桐花開,新竹縣山區油桐花近日紛紛開花,縣府將在20日舉辦桐花祭活動,打出「日賞桐花夜賞螢」,而各鄉鎮公所、小區發展協會也各端出奇招,邀請民眾賞桐花 竹縣今年桐花祭定20日在橫山民俗文物館開幕,搭配「親子賞桐尋寶闖關活動」,以及春遊音樂會饗宴,讓民眾不僅可透過活動遊內灣,在桐花樹下欣賞音樂、舞蹈演出。
  • 「詩詞鑑賞」等閒春過三分二,憑仗桐花報與知,古詩詞裡的桐花!
    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在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桐花的詩句:「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桐花繁欲垂,栁色澹如洗。」、「等閒春過三分二,憑仗桐花報與知。」、「門前楊柳密藏鴉,春事到桐華。」.....還有更多的關於桐花的詩句,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