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春深似海。
在百花你爭我搶趕擠春天的喧囂中,桐花也像其他的花兒一樣,綻滿了枝頭,樸素,寧靜。像一群群、一簇簇聚在一起的小鴿子,輕盈中透著靈動。
這是花的精神,不管它有多卑微,多普通,總能開出自己獨特的顏色。
少年時,桐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種花了。那時,生活清貧,人們大都為著生存拼命忙碌,根本沒有閒情逸緻去搞那些玫瑰呀、茉莉呀啥的,只是隨意地在家門院旁,種植一些容易活的植物,桐樹就是其中最多的一種。
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孩子歡樂的時節,桐花帶給我們的快樂,並不比其他的花兒少半分。我們聚在樹下,嗅著濃鬱的花香,揀起滿地的落花,品嘗花嘴處的花蜜兒。
桐花的蜜是少年時最美的甜。
每一朵花的花嘴處,都有一汪透亮清白的花蜜兒。我們小手捏著花嘴,把蜜吸進嘴裡,那種甘甜,成了一生忘不掉的美好回憶。
後來,讀書,學校裡也栽滿了桐樹。每到桐花開,便約上幾個要好的同學去看桐花。我們撿了落花,找個角落坐下,吮著花蜜,一邊漫淡著,那個剛分到學校的老師,老愛穿著白衫衣藍褲子,那個帥,真沒的說;還有哪個女同學和哪個男同學悄悄傳紙條了;再有就是班上哪個男生最帥了……在淺淺低低的傾訴中,歲月就悄悄地從身旁溜了過去。
後來,漸漸長大,太多的俗事雜事,讓我沒有時間再去顧及這些年年紛豔綻放的桐花,顧及不上那些給童年帶來許多甘美的桐花蜜。
疏遠桐花,還有一個至今讓我懊悔的原因,在成長的歲月中,不止一次地聽人說過,桐花是有毒的,對身體有害。我相信了這個說法,甚至有很多次為幼時的行為後悔,那時年少,該是吸進了多少毒在肚裡呀!
偶爾,看了一個小視頻,教大家如何把桐花洗淨,沾上雞蛋和澱粉調成的麵糊糊,過油炸成誘人的美食。不由得深深驚訝:桐花沒毒嗎?桐花竟然還可以吃?!
幸而,網絡是個無所不能的大師,趕緊打開電腦,搜索一番,果然找到了為桐花洗白的依據:桐花,味甘,性微寒,能升能降,陰中之陽,無毒。入心肝脾肺腎五臟。有清大熱、解毒、疏風、明目益肝、散溼除痺、開鬱解燥之功;主治:死肌敗肉,諸風頭眩,腦骨頭痛,四肢遊風,目赤腫痛等症。
原來,桐花竟然也是一味中藥,不但無毒,可食用,竟然還於人有這麼多的宜處!
有點羞愧,因為冤枉了桐花好多年。
陰了多日的天,終於明朗,擇一個陽光明媚的四月天,出門賞春,看花。胡同裡,幾家人家的桐樹上,那些盛情綻放的桐花,仍聚在枝頭,快過了花期,花香不如初開時的濃厚,但淡雅的身影,仍保留著讓人喜歡的素潔。
凝望著她們,心中瞬間湧起淺淺的溫暖,為她的努力綻放,為她的安靜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