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餘種黎醫療法!海南首家公立醫院設黎族醫藥門診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6日消息(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 張沁)8月6日上午,海南省中醫院黎族醫藥門診正式開診。這是海南省內首個由三級公立醫院設置、完全基於黎族醫藥診治經驗且服務功能較完善的黎族醫藥特色門診。

8月6日,海南省中醫院黎族醫藥門診開診。圖為黎醫藥文化。記者王洪旭 攝

  資深黎醫專家坐診 開展10餘種特色療法

  黎族醫藥歷史悠久,是黎族人民在長期與疾病的鬥爭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漸形成了口口相傳、獨具特色並且療效確切的實踐醫學。

  該黎族醫藥門診聘請資深黎族醫藥專家坐診,砭石、棒、藤灸等黎族醫藥器具一應俱全,目前已經開展砭石療法、棒打療法、活體動物療法等十餘種特色項目。

  海南省中醫院黎族醫藥門診資深黎藥專家鍾捷東表示,黎醫藥在治療急慢性關節性疾病、高血壓、疲勞、失眠、婦科疾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比如,砭石療法疏通經絡促進微循環、調理新陳代謝,具有安神、調理氣血的作用。用於預防治療疲勞、失眠、神經衰弱,風溼類風溼、頸椎病、關節炎、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足跟痛、痛經等。

  黎藥披藥燻蒸,則是選用黎藥,熬製成膏,利用藥物蒸汽原理,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黎醫外治療法。如疲勞失眠、神經衰弱、急慢性腰扭傷等。蜂療法則通過活體蜜蜂對穴位的叮咬,往人體注入蜂毒,用於治療神經衰弱、急慢性腰扭傷、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疾病等。

8月6日,海南省中醫院黎族醫藥門診開診。圖為部分黎醫藥器具。記者王洪旭 攝

  開展黎藥資源普查研究 深挖黎族醫藥寶庫

  近年來,海南省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基本實現每個市縣擁有一所中醫院的目標,二甲中醫院佔全省中醫醫院比例達到70%以上,30%的公立綜合醫院建成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94%的鄉鎮衛生院、5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服務貿易成為海南省經濟發展新亮點。

  「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海南本土醫藥,更好地服務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促進民族團結交流。」海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蔡敏表示,該黎族醫藥門診開診,是省中醫院中醫學科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果。

  未來,海南省中醫院將以黎族醫藥門診成立為契機,繼續深挖黎族醫藥寶庫,通過走訪老黎醫、開展黎藥資源普查和科學研究等,推動黎族醫藥發展,開發黎族醫藥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雜症的獨特治療價值。

8月6日,海南省中醫院黎族醫藥門診開診。圖為黎醫藥門診診室。記者王洪旭 攝

  海南省衛健委主任周長強表示,黎族醫藥作為海南省獨有的民族醫藥,為保護海南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省衛健委一直高度重視黎族醫藥工作,指導成立多個民族醫藥社會團體,對民間黎族醫藥進行挖掘整理,出版了三卷《黎族藥志》、一卷《海南黎族民間驗方集》和一部《海南黎藥》,去年組織考核並通過了一批黎族醫藥確有專長人員,今年立項開展黎族醫藥挖掘整理專項工作。

相關焦點

  • 黎藥門診「登堂入室」,進入正規醫院,圓了數千年走出大山的夢想
    作者 海軍山前不久,黎族醫藥門診「登堂入室」;正式進入海南省某三甲醫院,數千年來黎族的黎醫黎藥「走出大山」的夢想一朝實現了,這對海南「南藥」及黎族民俗文化的保護與發掘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一)據媒體報導:8月6日上午,海南省某醫院的黎族醫藥門診正式開診。這是海南省內首個由三級公立醫院設置、完全基於黎族醫藥診治經驗且服務功能較完善的黎族醫藥特色門診。
  • 安徽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零差價 大醫院門診限時限號
    原標題:安徽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零差價 大醫院門診限時限號   本報合肥3月31日電 (記者何聰)從4月1日起,安徽全省啟動城市公立醫院改革,通過同步實施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等技術勞務價格、醫療機構聯合帶量採購等改革政策,破除「以藥養醫」機制,實現轉換公立醫院運行機制,通過探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支付方式改革制度、現代醫院內部管理制度
  • 6月1日開始 寧波公立醫院門診、急診都要漲價啦!
    通知顯示,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寧波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先行先試實施方案的通知》和《寧波市進一步調整規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6月1日起,寧波市市級及各區縣(市)級公立醫院實施首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實施範圍:寧波市級及各區縣(市)級公立醫院。
  • 臺灣獨資醫院大陸成長史:想跟公立醫院同待遇
    人民視覺    說起看病,一般人總習慣去公立醫院。全國9成以上就診量在公立醫院,日門診量過萬人的醫院已不罕見。  樓裡有一家醫院,所有設施按五星級酒店配置,診室、等候區生活化。這就是大陸首家臺資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不用排隊」「不用擔心大醫院的交叉感染」「小朋友的藥都是磨成粉的」「醫生態度很好」「令人安心」「品質好」,這是記者在某點評網站看到的對該醫院的評價。  「我們定位高端市場,打造24小時門診,客戶主要是臺灣人以及一些外籍人士。
  • 又一家公立醫院被收購:海南海藥3.4億買下鄂鋼醫院
    又一家醫院被賣,賣了3.4億元。11月12日上午,海南海藥豪擲3.4個億,從武漢鋼鐵集團手中正式買下了鄂鋼醫院,在醫療界引發廣泛熱議。以海南海藥為代表的醫藥企業,在醫療界再次「攻下」了一座「城池」。鄂鋼醫院的賣出,意味著鄂州又一家醫院被併購。
  • 蒼南縣中醫院成為溫州市首家 與民營醫院共建醫共體的公立醫院
    02:07近日,蒼南縣中醫院與迪安健檢醫院、萊康門診部舉行共建醫共體籤約儀式,合作成立「蒼南縣中醫院醫共體迪安健檢醫院、蒼南縣中醫院醫共體萊康門診部。蒼南縣中醫院也成為溫州市首家與民營醫院共建醫共體的公立醫院。
  • 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舉辦開診一周年慶典活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俊霞 通訊員 李靜  記者從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獲悉,6月21日,該院舉辦了開診一周年慶典活動。據悉,2018年6月21日,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正式開診運營。
  • 首家兒科醫生集團診所開診 定位於公立醫院特需服務水準
    原標題:首家兒科醫生集團診所開診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由國內第一家兒科醫生集團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自建的小蘋果昆育診所,今天在北京市西城區開診。這是該集團在「北上廣」布局的五家診所之一。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兒科醫生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
  • 厲害了,煙臺毓璜頂醫院!全國公立醫院微信10強
    本次年會中,根據全國醫院微信總閱讀數及WCI綜合統計,煙臺毓璜頂醫院官方微信成功躋身2016年度「中國綜合性醫院微信公眾號排行榜」20強及「中國公立醫院微信排行榜」10強。建立伊始,該平臺就建立了醫院信息、就醫指南、便民信息3大版塊,包含了醫院概況、科室介紹、專家介紹、醫保政策、樓層分布指引、預約掛號流程等10個子版塊。同時,煙臺毓璜頂醫院堅持每天推送門診專家排班、公益活動通知、健康知識宣教等健康資訊信息,方便市民就醫及健康關注,並完善科室簡介、專家簡介信息500餘條,解答市民諮詢問題萬餘次。
  • 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再延長 骨科最嚴峻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再延長,骨科情況最嚴峻,穩定新症輪候平均時間為119.7周,新界東聯網更長達3.5年。精神科門診輪候時間方面,7個公立醫院聯網中有3個超過2年。
  • 上海公立醫院改革大幕開啟 華山醫院北院正式開診
    昨天,隨著華山醫院北院和瑞金醫院北院在顧村、嘉定的同時開診,4家新建於遠郊的三級醫院已經啟用,上海初步實現了全市各區縣都有三級醫院的目標。伴隨著新醫院的運營,上海公立醫院改革的大幕已然開啟,「醫藥分家」、「管辦分離」等破冰之舉紛紛邁出重要一步。
  • 東莞40家公立醫院曬帳13家虧損,這次看病最貴次均超325元
    40家公立醫院中有13家醫院存在虧損,均為區域中心醫院及鎮街醫院,不過這一數據相比2017年減少了6家,這也得益於近兩年鎮街醫院的積極轉型。公立醫院生存現狀與醫療服務質量也息息相關。公立醫院「帳本」數據顯示,40家公立醫院門診次均醫藥費用為181.86元,住院人均費用為8986.94元。
  • 在線問診送藥到家 探訪上海首家公立「徐匯雲醫院」
    據徐匯區消息:「老」病人通過視頻看醫生,醫生在線開具處方,藥品當天配送入戶……這是疫情期間,上海首個公立網際網路醫院「徐匯雲醫院」每天的工作場景。打通診前、診中、診後的全流程在線服務模式,將實體醫院的功能遷至「雲端」,不僅為疫情期患者就醫提供便利,也是對智慧醫療未來發展的有益探索和創新實踐。
  • 東莞40家公立醫院看病哪家最便宜?終於有官方答案了
    4月16日,東莞市衛生計生局公布了全市40家公立醫院去年財務信息。哪家門診收費最少?住院花費呢?生娃呢?……終於有了官方答案了樟木頭醫院人均住院花費最少對普通患者而言,最關心的是自己去醫院看病門診、住院次均要花多少錢。
  • 東莞40家公立醫院曬帳13家虧損,這次看病最貴次均超325元
    公立醫院生存現狀與醫療服務質量也息息相關。公立醫院「帳本」數據顯示,40家公立醫院門診次均醫藥費用為181.86元,住院人均費用為8986.94元。 醫院盈虧:40家公立醫院醫療總收入同比增10.98億元 2018年40家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包括了每家醫院的主要收入、醫療收入、主要支出、結餘、門診次均醫藥費用、住院人均醫藥費用,以及主要病種例均費用。 東莞公立醫院的運行現狀,可從醫院收支信息中窺見一二。
  • 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這味「良藥」
    截至目前,該院已為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政要在內的10萬餘名外賓,提供了優質的中醫藥健康服務。2019年,全省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和社會辦中醫機構中醫藥服務貿易額達4000多萬元。  保護、挖掘黎族醫藥文化 傳承與發展海南中醫藥「瑰寶」  海南黎族同胞在同疾病的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漸形成獨特而燦爛的黎族醫藥文化,成為我國民族傳統醫藥寶庫的一朵奇葩,更是海南民族醫藥的寶貴財富。
  • 上海公立醫院患者滿意度持續回升
    最新調查顯示,公立醫療機構患者滿意度連年提升,與5年前相比,就醫患者對醫護人員診治服務、醫院收費項目公開和提供多渠道預約方式等的滿意率均有提高,多受詬病的門診洗手間清潔衛生和醫院夥食等問題也有顯著改善。 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上海醫藥衛生行風建設促進會主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開展的「2018年上海市公立醫療機構病人滿意度調查」1月2日發布。
  • 【關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考核成績單公布!2成三級公立醫院收支...
    阜外、盛京醫院電子病歷水平全國最高 上海、江蘇、雲南等地的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相對較高,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達到7級,為目前全國最高;醫藥費用同2016年相比,門診次均費用+9.36%,住院次均費用+6.03%,低於同年GDP增幅,增速放緩
  • 漢中市人民醫院-公立醫院改革-案例
    三、明確工作重點,狠抓任務落實為實現醫院服務質量與能力、群眾和職工滿意度提升,群眾就醫負擔、醫藥費用下降的「兩升兩降」公立醫院改革目標,我們針對醫院目前醫改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結合市區醫改工作的要求,重點把提高醫院規範化管理,增強全員質量服務意識,全面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落實各項便民惠民措施等作為醫院各項工作的核心,並在認真分析和討論研究的基礎上
  • 人大代表:發展社區醫療 讓公立醫院顯強項
    實現「醫藥分開」,保證醫院的正常運營,必須做到政府投入與取消藥物加成「同步到位」,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生存也好,發展也好,必須完善投入補償機制。」著名肺移植專家、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代表說,比較近三年人代會上總理報告對醫療衛生改革的表述,今年的內容最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