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核試驗基地傳奇 講述羅布泊血淚創業史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

2020-12-20 長城網

長城網3月4日訊(記者 萬前進)3月10日晚上8點30分,電視連續劇《有個地方叫馬蘭》將強勢登陸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檔,帶您共同追尋我國核試驗基地開創時期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劇照。

該劇以1958年至1964年我國馬蘭核試驗基地最艱苦的開創階段為背景,根據基地建設初期的基本史實和在馬蘭人中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完成。

作品虛構了基地保障部長何玉山、工兵團長徐遠徵、研究所某室主任項懷瑾等人物,以這些人物為主線,講述當年馬蘭基地指戰員、科技人員以及他們的子女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千裡無人煙、風吹石頭跑"的大漠中工作、學習、生活和由此發生的傳奇經歷、奉獻犧牲和情感故事。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截圖。

與該劇呈現出來的恢弘壯闊的歷史畫卷和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相比,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完全顛覆了史詩級作品「大製作、大投入」的創作模式,是一部典型的"小大正"作品

"小投入":該劇全部投資僅2400萬。按照人品正、能吃苦、有一定實力、追求正戲而不貪圖酬金的標準,在參加應聘的演員中選擇了實力派演員為主演,其表演達到了劇組提出的樸素、真實、感人的預期要求。

"大情懷":該劇講述的是我國早期核試驗基地的基層指戰員、科技人員將個人、家庭運命與祖國運命緊緊聯繫在一起,為了挺起民族脊梁,在千裡大漠中戰風沙、喝鹹水、住帳篷、獻了青春獻子孫而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的真實故事。

"正能量":該劇的主題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奮鬥出來"的道理,旨在"讓我們的後代牢記"我黨、我軍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紅色基因。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截圖。

「艱苦奮鬥幹驚天動地事,無私奉獻做隱姓埋名人」,講述英雄馬蘭,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馬蘭精神傳人。3月10日,電視連續劇《有個地方叫馬蘭》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檔首播。10晚8:30兩集;11日至19日晚7:30,每天連續三集,敬請關注!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截圖。

相關焦點

  • 河北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將在央視八套開播
    圖為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海報。河北新聞網訊(見習記者張曉蓉 記者田恬)「艱苦奮鬥幹驚天動地事,無私奉獻做隱姓埋名人」。講述馬蘭人奮鬥故事與傳奇經歷的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3月10日晚將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開播。
  • 《有個地方叫馬蘭》「張司令」原型是咱河北人 導演黃山揭秘拍攝...
    幹驚天動地事 做隱姓埋名人《有個地方叫馬蘭》以1958年至1964年我國核試驗基地(馬蘭基地)最艱苦的開創階段為背景,根據基地建設初期的基本史實和當年馬蘭發生的真實故事,以基地保障部長何玉山、工兵團長徐遠徵、研究所室主任項懷瑾等人物為主線,再現了核試驗的艱難階段和科研科技人員的執著精神。
  •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樸實故事講述家國情懷
    原標題: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樸實故事講述家國情懷 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各大廣播電視臺、影視機構都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線,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標準,陸續推出反映現實、觀照現實、紮根本土、深植時代的新品巨作,營造禮讚新中國、
  • 《有個地方叫馬蘭》即將開播,預告片已讓人淚奔
    從馬蘭走過   我們都是馬蘭人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終於快開播了 >  劇情搶鮮看↓↓↓  電視連續劇《有個地方叫馬蘭》以1958年至1964年我國核試驗基地(馬蘭基地)最艱苦的開創階段為背景,根據基地建設初期的基本史實和在馬蘭人中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 揭秘中國核試驗基地:戈壁綠洲馬蘭的故事
    程開甲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核試驗技術總體負責人。  他的名字,與中國核試驗基地緊緊聯繫在一起。  位於死亡之海羅布泊腹地的這座基地,有著一個美麗的名字——馬蘭。馬蘭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能在最貧瘠的土地上絢爛綻放;馬蘭基地是一座數十年不為人所知的隱秘所在,卻爆響了震撼世界的驚雷。  從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中國進行最後一次核試驗,30多年的時間裡,包括程開甲在內,前前後後曾經在這片戈壁灘裡參加核試驗的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不下10萬人。
  • 揭秘中國馬蘭核試驗基地:這裡爆響了震撼世界的驚雷
    現在,隨著檔案的陸續解密,我們能夠講述一下「馬蘭人」和馬蘭基地的故事了。程開甲(中)和科學家們從敦煌到羅布泊「有一個地方名叫馬蘭,你要尋找它,請西出陽關,丹心照大漠,血汗寫艱難,放著那銀星,舞起那長劍,擎起了豔陽高照晴朗的天……」這首《馬蘭謠》記錄的就是被譽為「共和國原子城」的戈壁綠洲馬蘭的故事。
  • 揭秘巴州境內,地圖上找不到的核試驗基地,如今它是這樣的……
    因為馬蘭基地緊鄰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的羅布泊,因此也叫羅布泊核試驗場,是我國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核試驗基地。 馬蘭基地名稱的由來有兩個說法。馬蘭,只是核試驗基地的生活區;核爆區距馬蘭東南約三百公裡的羅布泊,只有一條名叫「通京路」的公路與之連接,通常稱作內場。
  • 「河北製造」又推精品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火熱螢屏
    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劇照。 河北電影製片廠供圖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田恬)河北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近日在央視八套火熱播出。電視劇《有個地方叫馬蘭》項目自2015年啟動,歷時四年精心打磨,是「河北製造」又一精品力作。該劇以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核試驗基地(馬蘭基地)開創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為背景,根據基地建設初期基本史實和馬蘭人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 程開甲在羅布泊為何被尊稱核司令?揭秘馬蘭基地與原子彈研發始末
    從1963年到1985年,他被雪藏在羅布泊深處的核試驗基地——馬蘭,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對於那些崇高的榮譽,程開甲有他自己的詮釋:「功勳獎章是對兩彈一星精神的肯定,我們的成就是所有參加者,有名的、無名的英雄們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的。」現在,隨著檔案的陸續解密,我們終於能夠講述一下他和「馬蘭人」的故事了。
  • 馬蘭基地 我終生難忘親歷的一次核試驗
    馬蘭基地 我終生難忘親歷的一次核試驗 在我當鐵道兵的軍旅生涯中,最令我終生難忘的是我親身經歷了一次核武器試驗——氫彈核爆炸試驗。這次核試驗是在1980年的九、十月份,在位於新疆羅布泊的「馬蘭基地」進行的。
  • 馬蘭基地,我終生難忘親歷的一次核試驗
    這次核試驗是在1980年的九、十月份,在位於新疆羅布泊的「馬蘭基地」進行的。「馬蘭基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第21訓練基地的俗稱,位於天山南麓,羅布泊西端,約有十多萬平方公裡。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碩縣乃仁克爾鄉境內,距離南疆巴州首府庫爾勒市約140公裡,在烏什塔拉南約5公裡處的一片戈壁灘上。
  • 45次核試驗任務,52年堅守羅布泊,離世前因為1張照片感動中國
    他叫林俊德,一個99%的中國人都陌生的名字。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核試驗爆炸力學測試專業領軍人物。上午10點,連續工作了2個多小時的他,喘著粗氣地對女兒說:"C盤...我做完了...此時,他的手已經顫得握不住滑鼠,眼睛也看不清了。好幾次,他弱弱地問女兒:「我的眼鏡在哪兒?
  • 被核武器轟炸了多次的羅布泊,如今成了這個樣子:這就是大國實力
    眾所周知,我國早期的核試驗是在羅布泊進行的。但羅布泊很大,面積跟江蘇省不相上下,原來出於保密的原因,人們只知道在羅布泊,具體在羅布泊什麼地方,卻不知道。現在這裡解密了,當年中國從事核試驗研究的具體地點,如今已經成為對外開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蘭基地。
  • 原二炮司令憶首次核試驗:毛澤東定下核爆時間
    偶有晚輩問及,記憶的磁頭總會落在首次核試驗前後。我以為,在新中國60多年的歷史性大決策中,堪稱中國大決策有三:一曰出兵朝鮮;二曰「兩彈一星」;三曰改革開放。它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影響將會長達百年,甚至更遠,並蔭澤萬世。而我們這代人的命運,皆與這三個歷史性事件息息相關。我慶幸身在其中,參與並見證了這些偉大的時刻。前後兩段,參加者眾,著述者豐,無需我多言。
  • 羅布泊對中國糧食安全有多重要?養活了億萬中國人
    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在羅布泊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1964年至1996年,羅布泊一共進行過45次核試驗,其中23次是大型核試驗,因此這裡也被稱為「生命禁區」。
  • 被我國用核武器轟炸多次的羅布泊,如今成什麼樣子了?
    馬蘭並非我們聽說的「馬欄山」,它是我國的愛國教育基地,位於新疆的羅布泊地區。羅布泊一直是神秘的代名詞,被譽為「死亡之海」,它那壯觀美麗的景象下危機四伏,成了探險家最願意去的地方。由於這裡人跡罕至成為了核彈實驗的好地方,而隨著科研人員的到來,這茫茫的戈壁中也增添了一絲生氣。
  • 被我國用核武器轟炸了多次的羅布泊,現如今成了什麼樣子?
    不過,在羅布泊除了能欣賞到壯麗的風景之外,還能接受一番愛國主義的薰陶,因為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馬蘭基地就位於這裡。提起馬蘭,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娛樂節目中經常提到的「馬欄山」,甚至還有人認為這就是娛樂的代名詞,壓根兒沒有想到我國竟然真的有這麼一處地方。下面,筆者就帶大家進入到那讓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馬蘭」,了解一下馬蘭背後的故事。
  • 《有個地方叫馬蘭》總編劇白石:真實、真情才能贏得觀眾
    《有個地方叫馬蘭》第一次把鏡頭對準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也算彌補了影視作品的空白。」從河北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文明辦原主任到《有個地方叫馬蘭》的總策劃、總編劇,白石直言跨度不小,但40年的宣傳工作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創作基礎。同時,作為馬蘭二代,他也時刻將馬蘭精神融入工作和創作中。2.
  • 羅布泊曾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60年代被核武器轟炸多次,現狀如何
    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羅布泊,因為其形狀像人的耳朵,所以被譽為「地球之耳」。它在塔裡木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最東邊,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很早以前,羅布泊的湖水很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曾在此地設立核武器研究基地。被核武器轟炸了很多次的羅布泊,現在是什麼樣的?軍事實力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軍事實力強大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不會被人欺負。曾經的清朝,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二戰末期,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並在日本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加快了二戰的結束。
  • 獨家探秘最知名的保密城――馬蘭基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近「死亡之海」羅布泊西端,有一片沙漠綠洲。這就是組建於1958年的我國唯一的核武器試驗基地——馬蘭基地。從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我國宣布暫停核試驗,這片土地見證了太多風雲過往。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羅布泊上空的蘑菇雲早已散盡,千裡戈壁也恢復了昔日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