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院文化建設掠影 傳承歷史瑰寶 放射時代光華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把向真、崇和、致遠的「種子」播撒在大地上,用他們年輕、風發、噴薄而出的力量去培育綠陰,描繪桃李滿天下的豐收圖景,讓愛滿天下。

  如此樸實、如此凝重。如此的辦學理念,執意於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融化在以文載德,以文化人的氛圍中,浸染著每一名學子的心靈,不僅教書育人,更要健全人格,給未來的幼苗最強壯的園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留下堅實的足印。

  由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大門而入,以「愛」為魂,以「真」為徑,以「善」為基,特殊的校園布局詮釋著校方的匠心獨運;踏「積矽路」,特別的命名蘊含著校方的拳拳心意;進圖書館,無論LED屏上的「三字經」,無論一幅幅學生書畫作品展,行進中,駐足間,文化的符號始終在強勁地跳躍,於無聲處和聲為一 首高亢的歌曲,流淌在每一處角落。

  揭開校園教書育人、科學研究安詳寧謐的一面,是熱情如火的文化傳承與創新。在晉中這塊文化厚重的沃土上,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從學術的角度觀察,在觀察的過程凝練;從服務的角度實踐,在實踐的過程升華。

  師生、學者、企業,多層面、多元化融合於這所現代化的學院,共同掌舵晉中又一艘文化航母昂首出海!

  致力於地方文化人才培養的搖籃

  學校圖書館大廳,因為書香氤氳倍顯莊嚴,因為滿廳的書畫作品倍顯神聖。據校方介紹,這裡是中文系與美術系「必爭」之地,出自各屆學生之手的作品或行雲流水,舒捲自如,或蒼勁雄渾,神鐵案寒,形式不同,也許稚嫩,但意蘊已在。

  晉中,文化是另外一個代表性符號,只要俯首擷英,必滿手馨香。

  文化強省、文化強市大幕已啟,在日趨濃厚的氛圍中,在這一塊文化蔓延著的土壤上,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整合既有基礎,規劃未來圖景,提出了響亮的「文化強校」戰略,即圍繞地方特色,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研究發掘方面,突出地方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突出學生文化見識和文化視野的培養,著力為晉中文化產業的興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核心支撐。

  於是,學校的課程設置豐滿而立體,音樂系有了太谷秧歌、左權小花戲等專業課程,劉紅慶、石佔明走進課堂,為學生展示地方文化的魅力;體育系形意拳虎虎生風,這一發端於晉中的瑰寶將隨著一批又一批畢業的學生走向一所又一所學校,走進一個又一個家庭;美術系漆畫、陶藝、剪紙、刻花瓷、書畫裝裱等課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系學生選修,晉中,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的傳承中綻放異彩;中文系晉文學、晉方言課程生動深刻,明清晉商文化研究、太行革命鬥爭史更是將晉商文化、紅色文化在全校普及……

  當教書與育人擺上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對於學生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心理氛圍、行為規範等的作用尤其重要,晉商誠信創新的品德,太行老區不畏艱險的勇氣在引領著學生的人生觀,陶藝、剪紙、書法、繪畫在塑造著學生的氣質。誠然,搶救、保護和研究晉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在肩,動腦、動心、動手,共同作用之下,文化氛圍對學生的影響也愈來愈明顯。

  圖書館大廳的書畫作品背後,靜靜地佇立著一位大師的身影——皇甫束玉工作室內,祖籍左權的老人把畢生收藏無償獻於學校,書、稿、字、畫,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種種文化與文明的精華凝鍊於幾十平方的一室,給予踏進這裡的孩子們一餐饕餮盛宴。

  偌大的校園,無論何時何地何人,眼中都會有生動與厚重的組合,歷史與現實的重疊,前輩與後人的對話。為了滿足師生文化生活需求,學校創辦了「白塔講壇」,先後邀請了北師大勞凱聲、石中英等50名全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同時,在學生中開設「大專論壇」傳播青春的聲音。文化,讓這裡的學生不僅僅在課堂或者老師的說教中成長,他們被包圍於這樣特殊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日復一日地內化為行為習慣,進而帶動教育的成效。

  採訪中,欣聞梁中秀大師工作室亦將落戶於此。

  一所用文化解讀的高校,必然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吸附力,強勁的時代發展性和戰略性,從而創造出更為深廣的發展空間。

  「我們在努力做到,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學校始終朝著這種境界努力。

  致力於地方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基地

  高校,知識和文化的重要產出地與輻射源。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三項基本功能之外,文化傳承契合其中,實為基本功能之綱——高校的一切工作其實就是為了文化發展,包括傳承文化、啟蒙文化、保存文化、批判文化、選擇文化、創新文化。綱舉目張,引領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更是高校的重要使命。

  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作為地方高校,長期浸潤在晉中文化之中,擁有明顯的區域文化印跡,擁有別樣的區域文化感覺。近年來,隨著晉商精神蜚聲海內外,太谷秧歌以交響樂的形式走上首都的大舞臺,晉中六張名片綻放異彩,文化建設風生水起,學校主動承擔起引領區域文化發展,促進區域文化創新的重任。           

  晉中文物陳列館,在學校與市文物局「兩廂情願」的前提下,走進了校園。推開古樸凝重的大門,戰國、漢、唐三個展區陳展了青銅器、陶瓷、玉器、晉中地域出土的古墓群隨葬器物和部分傳世文物。輾轉這300平米的展廳,從久遠的古代文明到輝煌的近代歷史到燦爛的現代成就,追隨穿越時空間歷史,始終激蕩著文化激情與文化自豪。

  地方文物陳列館落戶高校,晉中師範高等學校開全國之先河。

  這是使命使然,在矢志不移的追逐下,學校有了更多的內涵。晉商詩書畫研究院和晉中大眾書畫院先後成立,以此為平臺,市內外的專家、學者與學生有了面對面交流、創作、研究的機會,晉中名家作品薈萃一堂,也成為學校珍貴的教育資源。醉心詩書的學者、詩人郭齊文先生欣然受聘為學校客座教授,專門的工作室正在建設之中,先生長期以來對文史、詩詞、書史、書論、美學以及晉商文化的研究,對儒、釋、道精髓的領悟,將在這裡傾囊相授。

  接受外來滋養的同時,學校組織教師、學生開展了《開展節日文化教育,改進學生德育的研究與實踐》、《挖掘晉商文化和太行紅色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美術專業民間美術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左權小花戲研究》、《室內裝飾設計專業課程建設研究》、《用合唱形式表演山西民歌的實踐與研究》、《晉商文化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晉方言研究》等學術探討,既注重對地方傳統文化的弘揚,更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了地方師範教育在人才培養、文化研究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增強了學校文化傳播、選擇和創造的功能,引領學生價值取向。

  開門辦學,學校不僅引進來,更走出去,近在咫尺、博大精深的晉商文化成為學生們生動的現實教材,明清晉商文化研究的講堂更多地設置在三多堂、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等古蹟內,帶動著學生們去思考、發現……

  致力於地方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文化事業與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核心支撐。近年來,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一支活躍在晉中文化領域的優秀力量,用青春的活力助推晉中文化走得更遠、更穩。

  在學校,有一段校方與晉中翔龍黑陶公司「聯姻」的佳話。由公司訂單培養,負責學雜費、生活費,學校專門設置專業課程的40多名陶藝專業學生畢業後,短短時間內已成為公司的中堅骨幹。

  今年下半年,專門面向晉中各晉商文化旅遊景點的導遊班亦將開班,系統、深入學習之後的第一批針對地域文化的專業導遊將走上市場,在晉中提升文化旅遊素質的進程中搭起一個個有力的支點。

  學校,在自我的努力中,亦逐漸成為晉中地方文化傳播、發展、創新的主陣地。

  「紅色頌歌——晉中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群眾歌詠活動」由學校主辦;晉中市紀念建黨90周年黨史、軍史知識競賽、晉中市「天星杯」青年歌手大賽、「關心農民工子女」青年志願者結對幫扶活動、山西省孝老愛親模範事跡晉中專場報告會、山西省第五屆中小學班主任素質展示活動等,如春風、雨露更加催綠文化的土壤。

  2010年,學校的120名學生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為期四個月的「歡樂盛裝大巡遊」演出活動,大家把晉中的文化風採展示給世界的同時,更把晉商精神與太行精神帶到了上海。

  2011年美術系學生畢業作品中,蛋殼技術在漆器中的成熟運用突破了我市推光漆藝術的一項瓶頸。

  陶藝工作室,幾間屋子包含了陶藝製作的全流程,學生們跳躍的思維張揚在自己親手製作的作品中。

  傳承之外的創新,如星星之火之勢,起於這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也必將在更大的舞臺上有所作為。

  去年7月,學校晉韻女子合唱團赴港參加2011香港國際青少年合唱節比賽,《看秧歌》、《走西口》兩首富有濃鬱地方文化特色的歌曲深深感染了現場觀眾,得到評委專家的一致盛讚,斬獲銅獎。同年11月,校武術隊參加山西省「聯盛黃河杯」大、中學生武術比賽,獲得4金、3銀、1銅的好成績。目前,學校有七彩剪紙、晉商研究協會、書俠形意拳社、文學社、朗誦社、書法協會等各類社團40餘個,成為一張張靚麗的「校園名片」。

  且行且遠且縱歌,幾年如一日,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執著紮好「文化」的根,去澆灌明天的參天大樹。(壓題照片由本報通訊員攝)本報記者郭書民 田文杰

  來源:晉中日報

相關焦點

  • 高等師範教育改革70年:演進、成就與展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高等師範教育在參與社會變遷的同時,經歷了紛繁複雜的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新的歷史時期,高等師範教育需加快改革發展步伐,重本塑新,為國家和民族的教育事業貢獻新作為。  一、高等師範教育改革的歷史演進  70年來,在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國家宏觀背景下,高等師範教育始終在進行著不斷的改革,其改革歷程大致經歷了體系建設、內涵發展和轉型創新三個階段。
  • 黔南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一次黨代會隆重開幕
    12月13日,中國共產黨黔南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新校區行政樓二樓報告廳隆重開幕。黔南州副州長譚夔出席會議並講話,省第五巡迴督導組組長鄔衛東出席會議。會上,黔南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張東秀代表中國共產黨黔南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委員會作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黃勝同志主持會議。
  • 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位於拉薩市娘熱路43號。其前身為拉薩市文教局1964年創辦的「師訓班」。1975年8月經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拉薩市師範學校,1978年遷至現址。經過30多年的持續發展,2006年2月14日,經國家高校設置委員會批准,升格為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湖南各地的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師專)都改名了,有你熟悉的學校嗎...
    一、嶽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嶽陽師專)→湖南理工學院 (嶽陽市)嶽陽市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嶽陽,處名山名水名樓之間,得「求索」「憂樂」文化之精髓,自然環境優美,文化積澱深厚,辦學條件得天獨厚。
  • 常德市領導調研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紅網時刻常德11月26日訊(通訊員 王平)11月25日上午,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代惠走進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就該校的建設與發展進行實地調研座談。校黨委書記朱明及全體在家校領導陪同調研座談。會上,朱明全面介紹了學校教學、科研、升本、校區建設等方面的整體情況,並針對當前發展亟待解決的幾項工作作了情況說明。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同志依次發言,表示將共同推進,形成合力,積極支持學校發展。
  • 大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簡介
    初名大同府中學堂,1913年創建並改稱山西省立第三中學,1972年更名為大同師範學校,1978年開始招收山西師範大學大同師專班,2003年省政府撤銷中師建制,設立為雁北師範學院大同分院,2006年4月更名為山西大同大學大同師範分校,2008年9月省政府同意籌建「大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市政府在大同師範原校址新建校區,改擴建後的學校軟硬體已全部達到《專科學歷教育高等學校設置標準》。
  • 湖南師範專科院校排名,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一,第二是誰
    湖南師範專科院校排名,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一,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二,第三是誰?具體來看一下,排名僅供參考。第一、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其排名全國司法行政類警察院校前三的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是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唯一的指導基地。
  • 2020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秋季人才招聘13人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展2020年秋季人才招聘工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教師。(五)具有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文化程度、業務知識和工作能力。(六)具備應聘崗位所需要的其他聘用條件。崗位所需要的其他聘用條件詳見《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秋季人才招聘崗位計劃表》(附件1)。
  • 贛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招生簡章
    2018年以來,《近代法治的政治價值基礎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年傳承讀本整理與研究》獲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大項目立項;省級科研項目立項78項;主編或參編出版教材(論著)30部;發表學術論文613篇;發表藝術作品171副(篇);藝術作品參加省級以上各類比賽獲獎32人次;科研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 湘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0五年制大專
    學校簡介 湘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院校,有百年師範辦學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位於邵陽市大祥區學院南路,目前佔地面積700餘畝,建設面積24萬餘平方米。
  • 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18年單獨招生簡章
    學校簡介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具有60多年的師範教育辦學歷史,現有學生6700餘人,教職工33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教師81人,正副教授67人,特級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中華職教名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10人,是教育部確認的全國幼兒教師
  • 非遺瑰寶 歷久彌新——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成功舉辦
    非遺瑰寶,歷久彌新。12月22日上午,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在網上成功舉辦。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致辭,成都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鄔紅麗,內蒙古多倫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何明鑑,泰安市捶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但華香參與論壇作主題分享。
  • 何錄春調研永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黃田鋪書香小鎮
    永州日報訊(記者 劉思寧)10月8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何錄春帶隊現場調研永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黃田鋪書香小鎮,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學校建設和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石豔萍,副市長謝景林,市政府秘書長陳宇榮陪同調研。永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由道縣師範和祁陽師範整合新建,主要培養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
  • 劉事青到湘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現場辦公:強化優勢專業建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5日訊(通訊員 朱傑 蔣興 孟輝)12月5日,邵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事青到湘中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湘中幼專」)現場辦公,就學校當前發展面臨的管理體系、師資隊伍、辦學條件、專業建設等方面問題逐條研究解決措施,幫助學校早日創建成為同類一流學校,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21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校園招聘公告(蘇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
    2016年起,在商務部公布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連續四年位列第一,成功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自開發建設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始終堅持科教興區、人才強區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均衡化、國際化和特色化建設,開創了全區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創造了沿海發達地區區域教育現代化的成功樣板。
  • 河北省涉縣光華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美麗校園勁吹和諧風 ——河北省涉縣光華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精髓和靈魂,是激發活力的源泉,是構成學校辦學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特色和魅力的體現,是品牌建設的內核。河北省涉縣光華中學從物質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動文化、精神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大了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  依據山區特點創建物質文化光華中學地處太行山脈符山腳下,是山區農村的一所民辦學校,現有學生4000多名。學校建築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主樓背靠大山,居高臨下。
  • 資料:晉中傳統文化與晉商文化
    作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的文化」,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指屬下,有不同的內涵。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晉商文化對晉中傳統文化的輻射和影響吧!  二、晉商文化覆蓋晉中平川(科學意義上應稱晉中盆地)。  從歷史根由上講,晉商最早並不產生於晉中。它有一個從晉南向北的依次推進。但毫無疑問,到清初,晉中商幫取代了晉南、晉東南商人在晉商中的主導地位,成為晉商最傑出的代表。  在晉中平川,晉商由土生土長的農民中蛻化出來。
  • 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三位教師榮獲銅仁市「十佳旅遊形象大使...
    12月12日,歷時一個月的銅仁市「十佳旅遊形象大使」大賽總決賽落下帷幕,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劉林老師獲得大賽季軍,並與劉英、黃莉媛老師共同榮獲銅仁市「十佳旅遊形象大使」稱號,銅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宋爾丹、侯怡婷兩名學生榮獲大賽優秀獎。
  • ...高等專科學校斬獲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
    紅網時刻懷化12月9日訊(通訊員 周士傑)近日,中國教育部組織的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落下帷幕,懷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師趙豔、舒克中、楊娟、劉葉團隊作品《傳承民間工藝美術 厚植鄉村教育情懷——傳統手工製作》斬獲教學能力比賽「高職專業技能組一等獎」。
  • 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四屆校運會圓滿閉幕
    本屆運動會共有24人打破8項學校運動記錄,是湘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破記錄人次與項目最多的一屆運動會。小教五1609班等39個班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鍾紫甜等39人榮獲「優秀裁判員」,學前五1606班林詩婷等174人榮獲「優秀運動員」,朱詩源等36人榮獲「優秀工作者」,小教五1811班等8個班級榮獲「團體總分前八名」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