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續航 1000 公裡有戲,開年首場高規格論壇乾貨,車圈大佬這麼說

2021-01-20 IT之家

1月16日消息,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最重要的機構——電動汽車百人會今天下午在線上舉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高層論壇。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以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上汽總裁王曉秋,廣汽董事長曾慶洪,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等車企領導,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參加了下午的高層論壇。

多位部委領導和車圈大佬在現場各抒己見,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

幾位部委領導認為,歐洲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比去年達到了10%,幾乎是中國的2倍,中國新能源車還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透露,去年國內汽車市場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5%,未來車企軟體收入將大幅提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電動車續航有能力達到1000km,但不能作為一個目標,能量的需求還非常高。

此外,傳統車企中,廣汽宣布將在2023年量產與華為合作的L4級自動駕駛車輛;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去年蔚來開票均價超過了寶馬、奧迪,成為豪華車均價第四;動力電池領域大佬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說道,「不起火」電池可以實現300Wh/kg的能量密度,還有16年,200萬公裡的使用壽命。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歐洲新能源車佔比達到中國的2倍

大會伊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會上發言。

他說道,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累計突破1000萬輛,「很自豪地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提出的保有量500萬輛已經超額完成,目前已經達到530萬輛。」其中,1月~11月,全國新能源車銷售110.9萬輛,佔比5%。同期歐洲國家銷量108.5萬輛,佔比近10%,歐洲新能源車佔比達到中國的2倍。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進入「市場+政策」雙驅動的新階段。從市場角度看,商品更加多元化,資本市場的關注,車企市值快速增長;企業的產品、服務,企業戰略規劃和團隊建設,將受到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重關注。。政策方面,在財政補貼、稅收政策的基礎之上,更多研究雙積分、碳交易長期政策,同時,還要發揮地方政府、整車和能源企業建設和高效運營基礎設施的積極性。另外,汽車產業正由電力驅動、智能網聯、共享出行的帶動下,產業不斷升級。「車-路-網-雲」,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的融合發展,實現汽車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汽車-能源」雙向融合,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提升電力調動效率、節省新能源車使用成本。「汽車-交通」跨界融合,汽車與交通協同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與智能交通管控系統連接,滿足人們對安全、綠色、便捷和舒適的期望。此外,近年來動力電池技術不斷突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能夠達到300Wh/kg,有明顯提升。同時,製造工藝、設計等方面的提升也能大幅提升能量密度。未來,動力電池還需要在正極、負極、電池系統等多方面技術升級。正極要從低鈷到無鈷方向發展,負極要向加矽方向發展,同時功能電解液隔膜、正負極幹法製備等工藝也要加緊研發。電池系統上,要用智能化系統優化熱管理系統,解決冬季續航難題;也要在充電中和充滿後降溫降熱等安全問題。面向動力電池中長期發展,需要持續推進熱失控及熱擴散防控,建立大數據安全預警技術,提升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加強正負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的基礎研究,推進固態電池原始創新。在電驅動核心技術方面,要提升IGBT晶片關鍵工藝,完善產業鏈和供應鏈,加強高強度齒輪、高質量軸承等關鍵零部件發展。電控領域,智能控制需要重新建構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現有電子電氣架構難以滿足未來智能網聯需求,形成集中式的整體架構。日前,我國在碳排放量上提出明確目標,2030年達到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新能源中,電力和氫氣有很多優勢,燃料電池汽車可以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2020年,我國已經實現燃料電池車保有量5000輛,累計行駛1億公裡,共建立了140座加氫站。萬鋼表示,在商用車領域推動燃料電池應用,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有重要意義,燃料電池汽車也適合長途運輸。

苗圩:去年我國L2級自動駕駛滲透率達15%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發言中針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中的問題展開討論。

他說道,2015~2019年我國連續5年保持新能源車產銷量、保有量保持第一。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36.6萬輛,同比增長10.9%,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前列。雖然歐盟國家傳統汽車下降十分迅速,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勢頭很猛。如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重要性凸顯,L2自動駕駛已經實現大規模應用,車企也能夠量產特定場景L3級自動駕駛,在固定區域實現L4級自動駕駛。2020年,我國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5%。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持續演進,車載智能計算基礎平臺將成為競爭焦點。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持續演進,需要計算、存儲、通信能力,可移植可迭代可拓展。未來汽車當中,電子電氣架構要從分散控制向集中控制轉變。同時,汽車產業的新動態帶來新變化。汽車產品形態發生變化,通過換臉、改型帶來的只有審美疲勞。未來汽車需要通過超配硬體,通過機器學習系統不斷升級的軟體,更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增加用戶黏性。車輛的硬體收入、利潤佔比降低,軟體收入和利潤佔比有望大幅度增加。以數據、軟體和服務為紐帶,車企和用戶之間關係可以從過去的一錘子買賣轉變為可持續的合作關係。汽車企業可以由過去的賣產品為主延伸到賣產品、賣服務,主機廠商的商業模式可以從「製造」轉變為「製造+服務」,通過OTA升級、按需付費等方式實現價值變現。此外,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將成為必然。汽車界跨界融合更加凸顯,軟體定義功能,數據驅動設計。汽車商業模式面臨調整,車輛硬體收入、利潤佔比降低,軟體收入和利潤佔比增加。車企從一錘子買賣轉變為可持續合作關係,車企賣產品到賣服務。面向未來,汽車行業需要在變局中開新局,加速產業生態建設。從機遇上來說,中國制度優勢明顯,大家統一認識,集中力量辦大事。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在推出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措施,對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市場空間廣闊,我國具有超大規模的汽車市場優勢,利於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同時我國路況複雜,豐富應用場景恰好有利於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在技術層面,我國的優勢也在不斷夯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也日趨完善,競爭力大幅度提高。在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探索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率先提出網聯化分級概念,突出了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耦合、系統架構的研究、產業基礎平臺的研發等工作也在不斷的推進。在網際網路信息通信等領域,我國也培育了一批知名的企業。同時,汽車行業發展也面臨諸多挑戰。在晶片和作業系統層面的劣勢凸顯,未來要打造出自主可控、開源開放的作業系統。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也出現了許多安全問題,當前需要早做謀劃。

歐陽明高:1000公裡續航已可以實現 但不是目標

歐陽明高在演講中說道,我國在動力電動化的進程已經進行了20年,這是汽車動力百年來的重大技術變革,鋰離子電池的發明實現蓄電池領域百年來歷史性突破。

中國動力電池技術車創新非常活躍,已經由最初政府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行業政治運作向公司商業運作轉化。不過,動力電池全行業在能量密度、壽命、快充、安全、成本等指標整體上沒有重大突破。近年來,電池系統結構的重大創新、單體電池材料的改進成為動力電池技術創新的鮮明特徵。目前看,純電汽車實現1000公裡續航是可以實現的,但我們不能將1000公裡續航作為目標。不過對於電動車來說,更高的能量需求是有的,例如在冬天續航縮水,就說明能量非常重要。當前,中國電動車環境適應性問題技術需求十分迫切。亟需對電池熱管理系統效能優化、提高冬季續航裡程。目前已經有車企通過PTC加熱、熱泵空調、電機加熱等方式提升冬季續航能力。面向冬季工況的動力系統廢能綜合利用,對於無法回饋至電池的制動電能可用於PTC加熱,提高回饋制動佔比。另外,還能通過慢充樁插槍保溫、快充樁脈衝保溫提升冬季續航。此外,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也需要高度重視。行業需要從單體電池材料、單體電池熱蔓延與熱管理,同時還要用智能系統與充電控制系統進行熱管理,「安全是永恆的主題。」針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歐陽明高提出幾點目標。其中,氫燃料電池的壽命5年來提升300%,今後十年燃料電池成本下降80%,這與過去十年鋰離子電池成本的下降過程類似。同時,2020年實現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8000~10000輛,加氫站超過100座,2025年保有量要達到5萬~10萬輛,加氫站超過1000座,2030~2035年保有量要達到80~100萬輛,加氫站超過5000座。歐陽明高說道,對於商用車來說,換電模式很有優勢,對於轎車來說,超級快充則更實用。重卡快速換電,換電的電池給小型車充電,這樣的模式還能減少電網壓力。最終的充換電站作為微型電網,其形態將是「光-儲-充-換」多能互補。2020年中電聯公布中日兩國合作的大功率快充新標準——「超級充電」,預計2025年可以全面提供超充服務。對於續航能達到600km的車型來說,超級充電5分鐘,可以實現續航200km,外部強制冷卻技術可以將動力電池的溫度控制在45度以內,在冬季也能通過低溫脈衝加熱技術實現每分鐘8攝氏度的升溫。

廣汽曾慶洪:與華為合作L4級自動駕駛車將在2023年量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會上發言時強調,要以創新變革推動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技術變革:從產品開發項科技創新轉型。廣汽擁有專利80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大概是40%。在動力電池技術上,在測試中動力電池可以在8分鐘充到80%以上電量,續航裡程達到650公裡。同時,通過在811、622電池基礎上增加1%—2%的石墨烯正負極材料,提高充電速度、續航能力以及能量密度。在自動駕駛方面,廣汽L1~L3技術已經全面量產上市,與華為合作的L4級自動駕駛將在2023年實現量產。2、產品變革:從燃油車向「油電雙車」驅動轉型。去年,廣汽埃安銷量銷量達到6萬輛,增長43%。3、體制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變革,增強幹事創業活力。廣汽集團從2018年開始實現體制機制的改革,進一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4、效率變革:面向智能化和網聯化,快速提升全集團數位化能力。5、產業變革:構建開放合作、融合創新的生態體系。目前,廣汽集團不但與外資企業有合作,也有和國內ICT、網際網路巨頭的合作,與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的合作中大家共享資源、優勢互補。

長安汽車朱華榮:打造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演講中說,新能源汽車決定汽車產業的未來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2020年,長安汽車實現銷量203萬輛,同比增長13.1%,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計劃,要成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要將軟體和效率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1、堅持技術創新,助推科技實現普及。2020年,長安汽車成立了獨立的軟體中心,同時,在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方面累計突破並掌握了364項核心技術。此外,長安也成功開發了零起火電池,充電5分鐘,續航100km。2、堅持產品創新,滿足用戶出行需求。長安汽車攜手華為、寧德時代,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助力數位化出行成為現實。3、堅持產業創新,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長安汽車與一汽、東風等組建T3出行,為用戶提供智慧出行的解決方案,打造出行專屬產品,同時聯合華為、騰訊、博世等合作夥伴,構建行業內朋友圈。4、堅持經營創新,利用資本市場推動可持續發展。長安汽車將新能源業務獨立融資發展,一方面資本市場找到了優良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長安汽車也實現了當前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比亞迪王傳福:將動力電池的針刺試驗逐步列入強制性標準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在演講中說道,2020年下半年開始,新能源行業邁入增長快車道,滲透率從年中的5%迅速提升到12月的9%。

比亞迪漢的銷量快速攀升,12月銷量達到1.2萬輛,7月正式發售以來累計銷量突破4萬臺。針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王傳福表示,要完善電動車法規、標準的推進。現在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安全問題,建議將針刺實驗列入強制標準。同時把目前熱擴散試驗要求的不短於5分鐘,提升到不短於30分鐘。同時,雙積分政策建立積分池管理機制,達到積分的「供需平衡」。此外,插混技術也是一條重點發展路線,私家車電動化需要插電混動和純電動雙管齊下,插混車也將會為達成2025年電動車佔比20%做出貢獻。

上汽王曉秋:五菱宏光MINI EV車主80%是「80後」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在演講中說,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重回增長軌道。增量主要來自於高端電動車產品和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經濟型代步產品。

五菱宏光MINI EV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低端。這款車的消費人群中,「80後」超過 80%,「90後」超過50%,不少用戶將五菱宏光MINI EV買為家裡的第二輛車。1月13日,上汽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發布了首款C級運動轎跑車型和B級跨界SUV,電池永不自燃、20萬公裡零衰減,緩解用戶對新能源車的安全焦慮和充電焦慮;同時,通過配置高算力晶片、豐富的傳感器和高精地圖,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在智能座艙方面,智能投射大燈、智能表面、智能音場等技術,都將在智己產品上運用。更為重要的是,智己將首次探索實現「軟體定義汽車」,基於SOA軟體架構,將車輛底層進行軟硬體耦和復用,實現軟體功能快速迭代。在銷售模式上,智己汽車將基於直營的全渠道零售模式,價格更加透明,與用戶直接接觸。

理想汽車李想:未來10~15年中國能夠誕生全球頂級品牌

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在演講中說道:如今我們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品牌,例如星巴克、蘋果、耐克、任天堂,真正的快速發展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當時美國、日本的人均GDP剛邁過1萬美元關口。如今,中國也正處於這樣的機遇期。

中國的汽車企業也可以做成高端品牌,高端的銷量甚至好於主流的中端產品,在定義品牌上,需要考慮更多。起初汽車定義自己的品牌需要明確定義品牌價值,也就是0~60分的過程這決定一個品牌是否能生存下來。品牌向上一層是品牌關係,也就是品牌60分~90分的過程。李想說道:「我相信在未來的10~15年中國能夠誕生全球頂級的品牌。」這些品牌從精神、情感和理性上實現品牌提升,也就是90分~100分的過程。

蔚來秦力洪:平均售價排名第四 超越寶馬奧迪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演講中說道:2020年,蔚來實現交付43728臺車輛,其中12月交付量突破7000臺,4月~12月交付量實現同比翻番。

同時,2020年在所有主流豪華品牌裡中,蔚來銷量排名第12,平均零售價格排名第4,保時捷、路虎、奔馳排名在蔚來之前,蔚來的平均開票價高於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特斯拉等豪華品牌。去年6月,車電分離獲得國家的認可,隨即8月蔚來推出了電池即服務(BAAS)。目前,蔚來新用戶中,已有50%選擇電池租用。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2022年蔚來將利用固液電解質技術路線,實現動力電池能量密度360Wh/kg,爭取明年四季度推向市場。蔚來第二代換電站今年3月~4月啟用,可以實現無人值守換電。最近一年半,蔚來一共推出軟體升級39個版本,新增100多項新功能,領航輔助NOP的累積行駛裡程超1億公裡。2022年將推出蔚來自動駕駛,首搭於ET7車型。這款車共配備33個傳感器,首次利用等效300線雷射雷達、算力超1000TOPS的計算平臺,將自動駕駛推向新的水平。在創新製造方面,蔚來產量穩定、質量穩定,2020年獲得JD power新車質量大獎,蔚來與江淮的創新製造模式並不是犧牲質量為代價。秦力洪說道,如果今年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不出現急劇惡化,蔚來希望在2021年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依然會做高端品牌,堅持直銷模式。

寧德時代曾毓群:寧德時代連續4年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在演講中說,未來能源的清潔化和交通的電動化是實現碳排放目標的重要基礎。

他預計2021年,全球鋰電池出貨量將超過300GWh,到2025年將超過1200GWh。整個行業正在邁向TWh時代。在裝機量方面,根據韓國SNE Research公布的數據,寧德時代連續4年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市佔率達到24.8%。曾毓群預計,2021年,行業需求將繼續快速增長,但全產業鏈都面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如今已經實現乘用車領域全覆蓋。最小的12V蓄電池體積減小60%,重量減輕80%,可以實現終身免維護。48V輕混電池可以實現全天候高功率運作。用於純電動車的「不起火」電池可以實現300Wh/kg的能量密度,還有16年,200萬公裡的使用壽命。此外,寧德時代在商用、儲能領域也有業務延伸。通過多年積累,寧德時代已經實現材料體系創新、系統結構創新、極限制造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通過平臺化設計,CTP電池更加靈活,能為不同車輛提供差異化的配置。

結語:電動汽車再次邁向快速發展時代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再次加快,12月新能源車銷量超過20萬輛。由2018年~2019年的新能源市場的微幅下降,到今年的再次反彈,國內電動汽車市場再次邁向快速發展時代。同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經不遠,出行領域的清潔化勢在必行。2020年,我們雖然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技術進步從未停止。2021,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還將再度起飛。

相關焦點

  • 電動車續航1000公裡有戲!開年首場高規格論壇乾貨,車圈大佬這麼說
    多位部委領導和車圈大佬在現場各抒己見,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幾位部委領導認為,歐洲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比去年達到了10%,幾乎是中國的2倍,中國新能源車還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透露,去年國內汽車市場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5%,未來車企軟體收入將大幅提升。
  • 智己吆喝1000公裡續航 電動車其他的焦慮能否也迎刃而解
    公裡的續航,並在20萬公裡內實現零衰減,而產品預計在5年內推向市場。汽勢Auto-First注意到,智己汽車是上汽集團在今年11月底推出了全新高端汽車品牌,寧德時代則是外界熟知的動力電池巨頭,而續航1000公裡、續航零衰減的產品迄今為止沒有先例,可以說,如果真正能夠實現,這無疑是新能源車的又一裡程碑。續航多少夠用?
  • 17萬的倒三輪電動車?續航1600公裡,曬一天續航增加百公裡
    但是到了電動車時代,由於電池的形態更加多變,各個核心件之間的硬連接越來越少,所以電動車產品本身可以被做成各種樣式,這樣的技術特點也讓工程師和設計師有了更多發揮空間,當然也可以做出很多「腦洞大開」的車型。日前,美國一家新能源汽車廠商Aptera發布了一款名為Aptera 3的全新純電三輪汽車。
  • 讓車主在飛機上蹦迪、號稱續航1000公裡的蔚來汽車,是底氣還是一場...
    有消息稱,一群蔚來車主包機去成都參加發布會,結果先在飛機上開趴,不戴口罩,又唱又跳,活生生上演了一出蹦迪秀。能讓車主們高興地在飛機上蹦迪,蔚來新品得有多厲害~瞄一眼,哎嘛,續航1000公裡、固態電池……金妹兒虎軀一震!這,這是要拳打特斯拉,腳踢蘋果?再一看,1000公裡續航的版本明年四季度才交付,差不多是兩年後。
  • 實測:開空調對電動車續航影響有多大?
    目前正是三伏天裡最熱的時候,上車開空調已經成為了必須的操作,但是對於電動車而言,空調就如同一個無底洞一樣,蠶食著續航裡程。那麼,高溫下開空調,到底對續航裡程有怎樣的影響,哪款車表現最好,哪款表現最差呢?
  • 臺鈴豹子超能版電摩,刷新電動車續航記錄,一次充電續航超500公裡!
    兩輪電動車最遠能跑多遠?有人說能跑150公裡,也有人說能跑200公裡,那麼目前跑得最遠的兩輪電動車續航成績是多少呢?答案是656.8公裡。2020年10月21日,臺鈴豹子超能版完成了一次充電行駛656.8公裡最遠距離的電動車續航金氏世界紀錄挑戰,它的續航能力堪比特斯拉。這也印證了臺鈴近期的品牌主打賣點:省電!跑更遠!
  • 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實際上能開到多少公裡?
    我是個開了兩年、一直關注續航的純電動車主。對於官方續航,首先你得看這個官方是誰。如果是廠家,那就可能有水分了,而且不同廠家測出這個數值的標準可能還不一樣,競品之間很可能沒有可比性。但大多數廠家為了宣傳自己的續航長,大多採用等速60公裡的耗電量水平來標稱續航,日常用車的話也就是這個值的6-9折,信它你就輸了。如果是工信部的續航數據,所有車型的測試標準就是統一的,這樣就有可比性,比起等速續航這種理想工況,工信部對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測試方法相對更貼近車主實際用車狀態,至少比工信部油耗數據可信的多。
  • 量產電動車續航記錄再刷新!Lucid Air能跑800公裡,明年交付
    這款車擁有不輸BBA旗艦轎車的豪華內飾,車內空間超過了寶馬7系和奔馳S級;有不輸數百萬級燃油超跑的性能,最大功率1080馬力,百公裡加速大約2.5秒;同時還擁有不俗的續航裡程,EPA續航估計值最長為517英裡(約合832公裡)。
  • 電動車續航300公裡就足夠,這是真的麼?
    隨著國家補貼退坡,越來越多的車企推出了續航裡程更長的新能源汽車,在今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車中,續航裡程普遍都在400或是500公裡。題主所問的電動車續航300公裡就足夠,是胡說還是實話?這個問題其實上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的,不能簡單地說是實話或者說是胡話。
  • 阿里的造車野心,做續航1000公裡的純電動車
    12月17日,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方聯合打造的智已汽車團隊首次對外亮相,並宣布將於2021年1月發布轎車和SUV兩款車型。 智己汽車成立時間不到一個月,11月26日才正式啟動,創始階段即獲得百億資金。其中由上汽和浦東成立的股權投資基金專項投資,總出資金額為72億元,並引入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
  • Aptera開啟續航達1000英裡的太陽能電動車預訂
    Aptera開啟續航達1000英裡的太陽能電動車預訂2020-12-07 09:48出處:cnBeta.COM作者: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頂級規格的Aptera在理想狀態下,每天可自發產生多達45英裡(72公裡)的續航裡程。Aptera擁有一個雙座座艙,它的阻力係數只有0.13Cd。
  • 它是續航800公裡 20分鐘充電500公裡的電動車Lucid
    雖然保時捷有比爾蓋茨等世界超級首富的支持,但是Taycan的定價太高了,性能上對比特斯拉Model S也存在一點短板,總結一下還是保時捷放不開手腳,所以保時捷還真沒給特斯拉造成什麼像樣的影響。現在美國又出現了一家造車新勢力Lucid Motors。
  • 1000公裡續航
    滿載40噸能跑1000公裡,Semi拉著自家特斯拉上路測試了!馬斯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假設一輛卡車要拉40噸的貨物,我認為500公裡的續航是相當容易實現的,坦率地說是輕而易舉。如果你願意的話,對於遠程卡車運輸,SemiTruck可以輕鬆達到800公裡,而用了最新4680電池的重型卡車,可以達到1000公裡續航」。拉上特斯拉去逛街,1000公裡續航版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裡蒙特開啟原型測試了!
  • 一輛續航300公裡的電動車,兩年後能跑多遠?別被文字遊戲騙了
    作為大城市的讀者,肯定會知道開燃油車處處受限的痛處。像廣州,五六萬一個車牌,才能有指標購買燃油車。更像很多城市,燃油車面臨著單雙號限行。對此,很多車主願意花同樣的價錢,買可以上綠牌的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充電是需要時間的,作為電動車的消費者,肯定非常當心他的續航能力。
  • 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原來是這麼算的,買電動車時別再被「忽悠」了!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電動車了,而大家在買電動車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電動車的續航了。用400W除以48V就得到了電機的電流大概是8.3A 那麼12A的容量的電池可以跑1.4個小時,如果說時速是25KM/H小時的速度的話,可以跑36公裡, 而對於這種還是在我們汽車電池狀態非常理想的情況下,行駛的路程。
  • 電動車續航邁入600公裡時代,14款新車扎堆上市,詳解背後三大突破
    四、電池技術仍在快速進步 1000公裡續航不是夢 雖然目前電動汽車的續航已經突破了600公裡,但電池技術仍然在快速進步,無鈷電池、四元鋰電池、固態電池等新技術造今年不斷湧現。
  • 電動車續航差就換新電池?維修師傅:有個辦法,2塊錢能多用2年
    現在電動汽車越來越受大家的青睞,很多人願意購買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如果說節能環保,還有一個交通工具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兩輪電動車,我國是兩輪電動的產銷大國,累計銷售保有量已經達到3.5億,而每年的年產量也超過3500萬輛,電動汽車在我國還是朝陽產業,但是兩輪電動車早已經深入我國老百姓的生活
  • 電車去哪兒玩|開續航410公裡的幾何A跑2300公裡是怎樣的體驗?
    2011年末,我買了人生中第一輛純電動車——工況續航只有100km的江淮iEV2。這款車沒有快充能力,也從來沒出過合肥市,跑長途是完全不敢想像的。我的第二輛電動車是江淮iEV4,這款車工況續航是150km,同時具備了快充能力。
  • 續航裡程為0後,純電動車還能跑多遠?新能源車開多少年才報廢?
    燃油車油表到底後,通常還能開個近三十公裡,那麼純電動車的表顯續航裡程為0後,還能開多遠呢?私家燃油車通常60萬公裡就要被強制報廢,那麼新能源車開多久才強制報廢呢?近期「依威能源」推出了純電動汽車代充服務,代充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呢?本期電動湃「有問必答」欄目,湃客和你聊聊自己的看法。
  • 續航90公裡以上,愛瑪、綠源、小刀最新發布電動車有哪些?
    9月的開學季過後,今年電動車市場大旺季基本也告一段落了,但是各大品牌依舊還在發布新的產品,因為未來6個月的淡季,才是「戰鬥」的開始。愛瑪、綠源、小刀都發布了哪些高續航的新品呢,一起來看看吧!愛瑪禮物N310採用了500W的高效電機,60V32ah的鉛酸電池,最高時速43km/h,最大續航裡程為90km。前輪採用歐拉鋁輪,標配對置缸雙碟剎,同時還有一鍵啟動和延時大燈等功能。綠源ZFA-蜜豆綠源ZFA造型簡約大方,方正不失圓潤,配色清新,有顏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