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現的新冠肺炎,讓人們嚴重意識到食用野味的危害,沒準病毒就找上你了。很多人吃野味都是圖新鮮,但是你真的想新鮮的話,吃點野菜不是很好嗎?現在正值春天,很多地區都在火熱的挖野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不同地區的春天野菜。
1、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內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常見的野菜有:馬齒莧、車前草、香椿、苣蕒菜、灰灰菜、苦菜、蒲公英、麥蒿、薺菜、刺兒菜等等。
2、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指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東四盟構成的區域。常見的野菜有:蒲公英、猴腿菜、貓爪子菜、蕨菜、辣寥、鐵線蓮、刺五加、遼東鍃木、大葉芹、蕾香、桔梗、輪葉沙參、 輪葉黨參、水蒿、東風菜、山尖子、牛蒡、興安升麻、小黃花菜、稚隱天東、牛尾菜等等。
3、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個省、自治區。常見的野草有:薄荷、蒲公英、車前草、紫花苜蓿、苦苣菜、地軟、薺菜、桔梗、水蓼、小黃花菜、打碗花、馬齒莧、歪頭菜 、馬蘭、小白酒草等等。
4、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位於中國東部,自北向南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臺灣省及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常見的野菜有:野艾蒿、鼠麴草、泥胡菜、灰灰菜、刺莧、薺菜、馬蘭、折耳根、枸杞頭、馬齒莧、香椿、榆錢、山茴香、苦蕒菜、鴨兒芹、槓板歸、豬毛菜、蒲公英、車前草、益母草、歪頭菜、刺兒菜、費菜、蓴菜、薄荷、黃鵪菜等等。
5、華中地區
華中地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常見的野草有:香椿、薺菜、麵條菜、曲曲菜、茵陳、馬齒莧、蒲公英、莧菜、苦菜、桔梗、水芹菜等等。
6、華南地區
華南地區包括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常見的野菜有:苦菜、艾草、折耳根、蕨兒菜、薺菜、酸模、地膚、馬齒莧、落葵、薺菜、雞眼草、紫蘇、鼠麴草、馬蘭、甜葉菊、珍珠草、白花敗醬、山萵苣等等。
7、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包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共五個省市區。常見的野菜有:蕨菜、折耳根、樹頭菜、清明菜、水芹菜、地軟、草蒿、灰條菜、野蔥、香椿芽、何首烏、黃梔子、薺菜、冬寒菜、馬齒覓、鬼針草、尖刀菜、四葉菜、繁縷、酸漿草等等。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很多農村地區的人員都出去不了,因為大家紛紛熱衷挖野菜了,常見的就是折耳根、薺菜、蒲公英等了,味道鮮美,做法多樣,難怪深得人們的喜愛了。
先來看看春天都有哪些野菜吧!
薺菜(芨芨菜)
食療作用:薺菜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豐富,藥用價值極高。薺菜中的穀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薺菜氣味清香甘甜,能刺激食慾。薺菜中的胡蘿蔔素和鐵的含量較為突出,能防治夜盲症及缺鐵性貧血。
吃法推薦:芨芨菜餃子芨芨菜切碎拌上肉餡做成餃子是最美味的,更能突出其特有的香味,是春天最不能錯過的餃子。
小蒜(山蒜)
食療作用:小蒜性辛、味苦、溫,春吃小蒜營養尤其豐富,蒜頭、蒜莖營養最足。食用可解熱、祛痰;促進消化吸收,能夠健脾開胃,增加食慾;所含大蒜素可抗禦細菌、病毒,有防癌抗癌功效。吃法推薦:油饃拿出一把麵粉做油饃,把小蒜切成段放入麵粉中,再加入少量的溫水揉成麵團。之後就是拍扁、入鍋,伴隨著小蒜由白色變為金黃色,四溢的香氣撲鼻而來,小心地沿著燙燙的油饃邊咬一口,那真是香!
茵陳(白蒿苗)
食療作用:清熱利溼;保肝,利膽,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
吃法推薦:茵陳蒿荷葉粥茵陳蒿25g,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g,白糖適量。先將茵陳蒿、荷葉洗淨煎湯,取汁去渣,加入洗淨的粳米同煮,待粥將熟時,放入白糖稍煮即成。此粥色淡綠,質濃,清香甘甜,具有健補脾胃、利膽退黃的功效。再來給大伙兒推薦幾個四、五月份的野菜,先收藏起來,到時候挨個吃!麵條菜
食療作用:葉狀似食用的麵條,全草及嫩莖葉入藥,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功效,可治虛勞咳嗽、吐血等。
吃法推薦:黃河地區有食用其野生幼嫩植株的習慣,嫩苗稱為麵條菜,多以蒸食為主。也可以炒食,涼拌、做湯,風味頗佳。
馬齒莧(馬齒菜)
採摘時間:4月到5月之間
食療作用:降低血壓,能促進潰瘍病的癒合,殺菌消炎,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可以預防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從而起到防治心臟病的作用。灰灰菜
採摘時間:4月到6月份
食療作用:食用灰灰菜能夠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對中老年缺鈣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還含有揮髮油等特有物質,能夠防止消化道寄生蟲、消除口臭。
豬毛菜
採摘時間:4、5月份
食療作用:在果實期全草採集可藥用,採集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槐花
採摘時間:陰曆4月上旬
食療作用:槐花味苦,性平,無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降壓的功效。對吐血、尿血、痔瘡出血、風熱目赤、高血壓病、高脂血症、頸淋巴結核、血管硬化、大便帶血、糖尿病、視網膜炎、銀屑病等有顯著療效;還可以驅蟲、治咽炎。槐花能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血管恢復彈性的功能,從而降血脂和防止血管硬化。
榆錢
採摘時間:陰曆4月中下旬。榆錢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榆錢趁初春鮮嫩時採摘味道最好。
食療作用:榆錢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熱利水,殺蟲消腫等功效。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帶下,小便不利,水腫,燙火傷,瘡癬等病症。
構樹花
採摘時間:在榆錢與槐花之後,陰曆4月底
食療作用:構樹花有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等功效,用於改善腰膝酸軟,腎虛目昏,陽痿,水腫等情況。
小薊 (刺葉草)
採摘時間:5月到6月份
食療作用:小薊葉甘,性涼。能涼血止血,解毒消腫,清熱除煩。
蒲公英(黃花苗)
採摘時間:陰曆5月下旬以後,花初開的時候採摘藥效最完整
食療作用:治療白髮,還有保護皮膚,防治臉上起紅疹、色素、雀斑;抗菌,抗腫瘤,抗胃潰瘍、利膽、保肝等作用。可用於熱毒症,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可內服或外敷,常配金銀花等同用,另外還可配大黃、丹皮治療腸癰。
敗醬草(苦菜)
採摘時間:5月下旬以後
食療作用:味辛、苦,有清熱解毒、明目和胃、破瘀活血、消炎利尿、排膿去淤消腫等功效,對牙齦出血、祛火明目效果較好。
枸杞芽
採摘時間:6月份左右
食療作用:營養成份都囤積在嫩芽及嫩葉之中,併集茶葉和枸杞全身好處於一身,是強身壯體、延年益壽、美容養顏的佳品。枸杞芽略帶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間常用來治療陰虛內熱、咽幹喉痛、肝火上揚、頭暈目糊、低熱等。此外,枸杞頭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和去虛勞等作用。
掃帚菜
採摘時間:秋季麥後,7月份左右
食療作用: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治赤白痢、洩瀉、皮膚風熱赤
腫莧菜(雲仙菜)
採摘時間:秋季,陰曆6月到8月份
食療作用:莧菜葉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內痙攣。同時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可以促進凝血。
鼠麴草
這是專屬於清明節的野菜就是鼠麴草,鼠麴草也被稱作是清明草,平時大家可能不是很關注,但是每年到了清明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用鼠麴草製作美食。鼠麴草能夠製作成糰子和餅,不過用的都是鼠麴草中的嫩葉,根莖則是可以入藥的,能夠起到止咳、祛痰等作用。
將鼠麴草的嫩葉採摘完成後,要將嫩葉清洗乾淨,燙熟之後用重物將鼠麴草中的苦味通過擠壓水分的方式擠壓出來,接著將鼠麴草搗爛,還需要準備的是大米磨成的米漿,將這兩樣均勻的攪拌在一起,然後就可以下鍋煎了,這樣製作出來的鼠曲餅好吃又好看。
麵條菜
這是麵條菜,這個可以說是很多北方小夥伴應該是十分熟悉了,麵條菜長得細細長長的,就像是一把麵條一樣,生命力也是極為頑強,在北方即使是一個巖石邊的一個土坑小洞,也都是有它的身影。
麵條菜和吃法也有很多,可以把它切碎和豬肉一起攪拌,然後包到餃子裡面,煮熟之後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草香味道,可以說是別有一番滋味,而且這種麵條菜對減肥還有一定的幫助,所以更是受到很多愛美女孩的喜歡。
蕨菜
這是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別名又叫龍頭菜、如意菜等。屬於鳳尾蕨科。清明時節正是吃蕨菜,俗稱「清明菜」,亦即是我們所講的「滑蕨」、「蕨勾」,是蕨類植物還處於捲曲未展時的嫩葉,號稱山菜之王,營養豐富,有黏液。蕨菜多生長在山林下陰溼處,形如我們常見的鐵蕨,但其葉稍有不同,其葉針羽狀,一般株高達一米,根狀長而橫走,有黑褐色絨毛。喜生於淺山區向陽地塊,多分布於稀疏針闊混交林。
蕨菜的營養非常豐富,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既可以用來涼拌也可以炒著吃,還可以用來做湯喝,蕨菜要趁早摘,如果過了清明節之後就會長大,葉子會長得很大,而且像野草是不能吃的,所以要趁著它剛長出來多摘一些,鮮嫩的吃不完可以曬乾保存起來,想吃的時候可以用來燉湯喝,記得要清洗乾淨再用沸水焯一遍。
艾草
這是艾草,清明去墳頭祭祖時,是必不可少的。在臨近清明時節,民間就流傳有用剛長出來的艾草嫩葉頭做艾團、艾餅等傳統美食。其實艾草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在南方,春季氣候暖溼,人體內的溼氣很大,空氣中容易滋生細菌,多吃艾草,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除溼止癢,老年人常吃它可以降低血脂,疏通血管,愛美的女性多吃艾草可以消脂減肥,保持身材苗條。春季是吃艾糕的最好時節,這時的艾草最肥美,艾草是一種健康的野菜。
馬蘭頭
這是馬蘭頭,作為一種常見的野菜,有紅梗和青梗兩種,均可食用。馬蘭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鉀含量是普通蔬菜的20倍,多吃更能清熱止血,有抗菌消炎作用。在我國古老的醫典中記載,馬蘭根露,馬蘭根蒸取之露也。辛涼無毒。散結清熱,破宿血,能治痔瘡。所以長痔瘡,多吃一點,好得快一點!
車前草
車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長,具多數側根,多少肉質。根莖短。
生於草地、河灘、溝邊、草甸、田間及路旁。
紫背菜
別名紅鳳菜,葉片上面綠色,下面紫色,兩面無毛,營養豐富。
灰灰菜
灰灰菜,(學名:Chenopodium album Linn)又名藜,別名野灰菜,灰蓼頭草等,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于田間、地邊、路旁、房前屋後等。
灰灰菜幼苗和嫩莖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食用灰灰菜能夠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對中老年缺鈣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
小根蒜(小蒜)
蒜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對降低血糖有益。
吃法:有拌豆腐、炒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
刺兒菜(刺刺芽)
刺兒菜具有涼血、袪法瘀、止血的功效。
吃法:酸辣刺兒菜、刺兒菜粥。
食用注意: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食。
山苜楂(山麻楂)
具有清熱解毒,清熱利水的功效。
吃法:山苜楂可以涼拌,可以炒食。通常多被大家用來包包子,包餃子,包餛飩。
地膚(掃帚苗)
強壯,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適用於尿酸過多的疾病,尿酸性痛風等並可用於夜盲症。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熱明目作用。
吃法:涼拌,包餃子、包包子。
強壯,利尿,明目,有溶解尿酸作用,適用於尿酸過多的疾病,尿酸性痛風等並可用於夜盲症。其嫩苗亦有利尿消炎,清熱明目作用。
吃法:涼拌,包餃子、包包子。
水芹菜(水英、細本山芹菜、牛草、野芹菜)
清熱解毒、養精益氣、清潔血液、降低血壓、宣肺利溼等功效,還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黃疸、風火牙痛、痄腮等病症。
吃法:炒香乾絲,炒肉絲。涼拌水芹菜。
薄荷(銀丹草)
可作藥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風解熱藥,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藥用的有效成分,常用於防治傷風感冒、咽喉疼痛等。
吃法:炎熱的夏日,薄荷是防暑降溫的佳品。薄荷可做薄荷粥、鮮薄荷豆腐、薄荷雞脯肉等。
莧菜野生的和種植的樣子差別不大,應該是能夠很好辨識的,也叫漢菜,莧菜菜身軟滑而菜味濃,入口甘香,非常適合烹飪。
功效:補氣、減肥、明目、利大小腸
做法:炒、蒸、湯、涼拌
灰灰菜也是很常見的一種野菜,主要生于田間、地邊、路旁、房前屋後等。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
功效:預防貧血、補鈣
吃野菜要注意這3點
❶ 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
春季踏青採摘野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容易發生誤認的野菜不要採來吃,以免中毒。
❷ 注意採摘的地點
野菜的生長環境與品質也息息相關,工廠、汙染的河流等周邊生長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❸ 野菜最好是現採現吃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的烹飪要根據野菜本身的特點來選擇。許多野菜食用前必須用開水燙過,再用清水漂洗幾次,瀝去苦水,方可燒煮食用。
❹ 謹防過敏
部分野菜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後易引起過敏反應。
過敏體質不宜食用野菜,平常服藥或吃某些食物、接觸某些物質易發生過敏者,採食野菜應慎重。
首次應少量食用,食後如出現全身發癢、浮腫、皮疹或皮下出血等過敏或中毒症狀,應停食野菜,併到醫院診治,以免引起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4大吃法,太經典了
大部分野菜都具有苦味,一般新買來的野菜要用熱水燙一下,清水漂洗,以減少苦味,然後主要是下面四種吃法:
1涼拌最爽口
這是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從營養角度考慮,這種辦法能夠保留更多維生素。涼拌有生涼拌和開水燙後涼拌兩種食用方法。
涼拌時可根據個人不同的口味加入適量的精鹽、糖、味精、醋、香油、蒜末等調味品。
2炒食增滋味
炒的野菜,滋味更豐富飽滿。做法與日常炒菜相同。炒菜時為防止維生素的破壞,應急火快炒。
若與肉、蛋同炒,則應採用「雙炒法」,即分別用旺火、熱油炒配料,起鍋後再用急火炒野菜,倒進配料回鍋同炒一下,立即出鍋裝盤。
這樣可使色、香、味俱全,炒成不同風味的佳餚。
3煲湯最開胃
鍋中倒進適量食油,燒熱,放進蔥花或蒜末,待溢出香味,加水和少量蝦皮,燒開以後,倒入野菜,蓋上鍋蓋,幾分鐘以後就可出鍋。
若野菜作為其它湯菜的配料,野菜可在其它湯菜燒好前幾分鐘加入,這樣可以做出野菜肉片湯、野菜豆腐湯之類的菜湯。
4做餡解油膩
野菜做餡,加上其他幾種配料,可以製成各種面點,如水餃、包子、餡餅等。做餡過程同普通蔬菜。用野菜做餡,可以解肉的油膩,增添獨特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