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奮鬥者,禮讚新時代
11月26日晚,深圳廣電集團1800㎡演播廳氣氛熱烈,由福田區委區政府主辦的「紅樹禮讚——深圳市福田區紅樹林獎頒獎儀式」在此舉行,30個先進集體和60位先進個人被隆重授予「紅樹林獎」。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原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福田區四套班子領導以及為福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領導出席活動。
這是一場致敬奮鬥者、表彰先進者的大會,也是一場總結福田30年發展經驗,啟示未來的大會。
榮膺「紅樹林獎」的先進集體個人,他們中有為特區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拓荒牛」,有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披肝瀝膽的一線英雄,也有在平凡中成就不凡、用大愛感動深圳的文明楷模,更有在創新驅動、脫貧攻堅中昂然屹立的中流砥柱。這一晚,他們站在了聚光燈下,接受著人們用鮮花和掌聲送上的敬意。
回顧福田發展歷程,一代代福田人在這裡燃燒激情、揮灑汗水、勇擔使命、砥礪奮進,讓福田從「水田灘涂」之地,蝶變為深圳名副其實的「城市主客廳」。福田區委、區政府首次設立「紅樹林獎」,旨在向這些走在時代前列、心懷腳下熱土的奮鬥者致敬,讓這座城市銘記他們的奉獻和風採,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全區人民繼續發揚先行有我、家國同在的新時代精神,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熱土耕耘
實幹者足音鏗鏘
紅樹根深,迎風向海
堅毅奉獻、逐夢先行的紅樹精神
貫穿在每一組獲獎者的動人故事中
四十年特區篳路藍縷
是這樣一批人受命出徵
在這片土地上打下第一根樁,建起第一座高樓
三十載福田砥礪耕耘
是這樣一群先行者闖關奪隘
成為開創「首善之區」的中堅力量
第一組走向領獎臺的,是在經濟特區早期的歲月崢嶸中刻下深深印跡的時代「拓荒牛」。基建工程兵的代表馬成禮、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者陳錫添、中國資本市場的「拓荒者」禹國剛、深圳電子業發展歷程的見證者王殿甫……一個個名字猶如繁星照亮了夜空。
大屏幕上,一幅戰士渴極了就地喝泥塘水的照片,將現場觀眾帶入那段基建工程兵投入特區建設的激情燃燒的歲月。當年,深圳的建設條件非常艱苦,施工地離生活區非常遠,有的戰士施工結束後,到了喝水的地方,可以趴著喝10分鐘。
作為基建工程兵的代表,馬成禮第一個走上領獎臺,領取這份沉甸甸的榮譽。1979來深圳的他,先後帶領大家建成市委大樓、深圳第一棟高層建築電子大廈、友誼商店,以及開創了「三天一層樓」深圳速度的國貿大廈,曾獲「全國模範軍隊轉業幹部」獎章。
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牛」精神,是深圳的一張名片。
「這份榮譽屬於所有在特區土地上灑下汗水,奉獻青春的基建工程兵。」 馬成禮說。
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來到深圳,為改革開放指明道路。而他的聲音,就是在深圳,通過一篇萬字雄文,傳遍了中國,也傳遍了世界。
這篇文章就是時任《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陳錫添在那年的3月26日發表於《深圳特區報》的著名新聞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作為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陳錫添登上獎臺,分享了背後的故事,他表示:
「作為記者,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心裡裝著大局,裝著群眾就不會犯錯誤,就能出作品。」
而當年就是受這篇報導的感染,《春天的故事》詞作者蔣開儒由此開啟了南下闖蕩深圳的腳步,「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熟悉的旋律此時縈繞心頭。如今已經85歲高齡的他,依舊在創作一線,發揮自己的光和熱。活動現場,蔣開儒還現場朗誦了為晚會創作的歌詞《一步一層天》,回顧了歌曲創作背後的往事。
使命賡續
時代驕子逐夢馳騁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眼裡有星辰,心中有大海
始於福田,立足深圳,胸懷國家
把肩上的使命化為無悔的擔當
在福田這片幹事創業的熱土上施展抱負
不斷刷新著奔向未來的「深圳速度」!
培養出多位鋼琴比賽世界冠軍的「金牌教練」但昭義、多年來堅持硯田筆耕的畫家陳湘波、深圳大型文藝活動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夏楓、把福田當「娘家」的奧運冠軍劉虹……一個個名字已成為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符號。
在獲獎集體中,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無疑是一個「重量級」的存在。被譽為「大國重器」的華龍一號核電站,相關研發任務正是由這個關鍵團隊承擔。它的投建標誌著我國核電技術完成了從全面依賴國外技術到全面自主創新的升級轉變。按照2019年度用電量測算,一臺華龍一號機組的發電量,即可滿足福田區用電需求。如今華龍一號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中國核電工業一張響噹噹的名片。
她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金牌得主,她是2011、2015兩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她是20公裡、50公裡兩項女子競走世界紀錄保持者,她以一個深圳人的身份實現所有女子競走所有大型賽事的大滿貫。她是劉虹。2005年,劉虹從江西來到深圳,落戶福田,成為一名深圳人,從此正式拉開輝煌職業生涯的序幕。三年後的她,將全國競走錦標賽賽青年冠軍收入囊中,從而一一鳴驚人,直接入選國家隊,以深圳人的的身份,走上為國爭光的賽道。
昨晚,正在備戰明年東京奧運會選拔賽的劉虹攜家人登上獎臺,分享了她與這座城市的故事。
「我對這座城市很有感情,如果沒有在福田這三年打下的根基,可能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我一直都說我就是福田的女兒,今天家裡辦大事,我一定得回來!」
大愛福田
文明力量滋養首善之區
首善之區,文明先行
作為第六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的
深圳中心城區
福田是文明創建的主戰場
文明的因子
正一點一滴滲入到市民的生活中
融化成城市的一種高貴品質
在福田,有這樣一群平凡而偉大的人,用愛和堅持,詮釋了中華傳統文明的美德和淳樸家風,為提升這座城市的文明品格貢獻不可或缺的福田力量。憑藉勤勞熱忱煉成「勞模」的快遞員陳春、一腔熱血寫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林斌、將一生獻給黨的事業的醫務工作者柳獻共……這些名字已經載入城市發展的史冊。
脫下紅馬甲,她只是一個普通市民,穿上紅馬甲的她,是一個傳遞溫暖與愛心的義工,20年,5萬個小時,平均每天7個小時,這是魏豔萍為這座城市志願服務的記錄。
她像一道光,為弱者驅散寒冷穿透陰霾,助無力者前行。大運會、高交會、文博會等這些深圳重大活動中,不辭辛苦默默奉獻,用自己的付出,回報這座她深愛的城市。
如今的魏豔萍,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義工的發動、組織、培訓、管理中。在她的帶動下,福田義工團隊已經發展成為一支註冊人數達2萬7千多人的龐大隊伍,他們的服務總時長已經超過1500萬小時。在她和同伴的努力下,這座城市因愛的流淌而更加熠熠生輝。
2008年,在深圳公安機關的一臺晚會上,4000多名公安幹警眼含熱淚,齊聲呼喚他們的戰友甦醒歸隊。1997年11月29日,陳文亮在執行任務時車禍受傷成為植物人,這一躺就是23年。
活動現場,情景朗誦《給兒子的一封信》,令現場不少觀眾淚目。陳文亮的父親陳如豪帶來了3本厚厚的剪報本,上面貼滿了1998年以來所有關於兒子事跡的報導。
「每篇報導,每剪下一張拿在手裡,就感覺是握著他鮮活的生命,證明他做的事有意義,他還活著。」
為了更好地留存這些珍貴的資料,福田區將這些資料精心整理製作成3本書,一份送給陳如豪,一份作為「紅樹林獎」永久留存,一份珍藏在區檔案館。
探路先鋒
奮楫行舟續寫春天的故事
改革創新是深圳的根與魂
也是福田30年發展的第一動力
第四篇章徐徐展開,「大國工匠」的代表陸建新、全過程參與福田中心區規劃設計的規劃師司馬曉、推動中國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的追夢者葉青……這些名字共同編織著一個生態宜居的城市未來。首先走上舞臺的是不斷刷新「深圳高度」的陸建新。
從最基層測量員做起,陸建新紮根施工一線38年,輾轉工作於國內外8個城市,參與44項工程施工,參建工程總高度達3600餘米,被譽為「中國摩天大樓第一人」。
38年來,陸建新見證並參與了中國超高層建築從無到有、中國建築從100米級高度逐步攀升至600米級世界高度的全過程,親身參與創造了深圳國貿大廈「三天一層樓」、深圳地王大廈「兩天半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和廣州西塔「兩天一層樓」的世界高層建築施工速度新紀錄,使中國鋼結構施工技術從落後西方半個世紀躍升為世界領先水平。
陸建新參與建設的平安大廈,就是深圳高度的代表。而這座大廈背後的平安集團,用創新勇氣和家國情懷,成為踐行新時代深圳精神的開路先鋒。
很多人知道,平安是世界企業500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在科技驅動、「智慧扶貧」的道路同樣走得很遠。就在11月份,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剛剛獲得了國務院頒發的脫貧攻堅奉獻獎。
1995年,平安集團捐資25萬元,在湖南常德石門縣落成三層樓高的現代化學校,學校更名為「平安希望學校」,成為平安援建的第三所希望小學。當晚,平安希望學校校長覃業虎來到現場,分享當年平安集團到湖南常德捐資助學的暖心故事。
「我們鄉村教育在各級組織以及平安集團的援助下越來越好,從輟學到入學,從入學到優學;從1個教師到42個教師,從1個班級到15個班級;從鄉村孩童到藍天飛行員,清華、北大都是我們鄉村校友們遠行足跡。」 覃業虎說。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傳部總經理、扶貧辦副主任陳遙,來到現場講述平安集團的家國情懷。他表示,自1994年援建第一所希望小學開始,中國平安在公益、扶貧的領域裡已走過了26個年頭。現如今,中國平安以產業扶貧為基礎,疊加村醫和村教幫扶,減少貧困地區人民因病返貧的概率,並提升鄉村下一代的整體素質能力,形成具有平安特色的扶貧閉環。
像平安這樣,紮根福田,心懷家國的企業還有很多。他們勇於開拓、勇於創新,無論走得再遠,卻始終沒有忘記為什麼出發。
「新時代的號角中再一次出發,歌聲和汗水一路揮灑……」,在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演繹的歌曲《再一次出發》中,頒獎儀式燦爛落幕。但紅樹林的精神將在福田這塊幹事創業的熱土上生生不息。
當前,福田區幹部群眾正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搶抓「雙區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先行示範再出發,首善之區當尖兵,擔起「先行」「示範」「突破」「全局」之責,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把「首善之區」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紅樹林獎獲獎集體名單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證券交易所
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報業集團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
深圳書城中心城實業有限公司
深圳音樂廳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福田公安分局華強北派出所
福田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部
福田區香蜜湖街道僑香社區黨委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
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學(紅嶺教育集團)
福田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
深圳市上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區荔園小學(集團)
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小學
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
紅樹林獎獲獎個人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馬成禮 原深圳市物業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馬蔚華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原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兼執行長
王老豹 深圳市華強北在線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 琛 企業家攝影協會(深圳)主席
王殿甫 原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肇文 深圳工業總會常務主席
葉志中 深圳市福田區風溼病專科醫院院長
葉 青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司馬曉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技術總監
劉 虹 深圳市體工大隊田徑教練員
劉 洋 深圳時代融創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 勇 深圳市殘友集團副董事長
孫莉莉 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園長
嚴金明 中信期貨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李文榮 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行長
李泓霖 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第二附屬小學校長
楊 勤 深圳市和發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 如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志民 原福田區看守所所長
但昭義 原深圳藝術學校終身教授、原四川音樂學院鋼琴藝術研究院院長
鄒 勝 深圳華銳金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宋 揚 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董事
張春華 深圳市朗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莎 深圳無線電檢測技術研究院院長
張 斌 深圳市鵬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陸建新 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
陸榮秀 深圳市建築產業化協會會長、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合伙人
陸毅萍 福田區企業家協會會長
陳如豪 原深圳外貿集團中心員工
陳 春 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收派員
陳俊林 原深圳城投科技公司總經理
陳 潔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首席主持人
陳湘生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院長
陳湘波 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
陳錫添 原深圳特區報業集團總編輯
林良榮 原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林順潮 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院長
林曉輝 偉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林 斌
原福田區華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人大工委主任
封昌紅 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趙文鳳 深圳文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胡為民 深圳市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胡立根 原福田區教科院課程與教學研究部部長兼語文教研員
柳獻共
原福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ICU病房
內科副主任醫師
禹國剛 原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
姚吉龍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
袁廣州 深圳市福田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檢測中心)站長(主任)
夏 楓 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娛樂中心主任
高 穎 深圳市首腦美容美髮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晉龍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
唐躍生 深圳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黃文輝 深圳市愛施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燕英 福田區福安養老事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深圳市新現代社工服務中心總幹事
蔣立秋 原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編導
程一木 深圳市電子商會黨支部書記
童 新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主任
曾春茶 福田區園嶺街道園東社區工作站網格組長
廖 凱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熊劍濤 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魏豔萍 深圳市福田區義工聯合會理事長
內容來源:幸福福田
記者:魏鼎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i深圳」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區事 | 致敬奮鬥者,禮讚新時代!福田首設「紅樹林獎」,30個先進集體和60位先進個人獲表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