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間藏著眾多麵館,被忽視的麵食之都,是上海

2020-12-26 小沫來了啊

上海,一座被忽視的「面都」。面痴眾多,麵館林立,澆頭花樣百出,經常能看到路邊的小麵館排隊等位,比起南京東路和人廣的網紅風味,讓我覺得更靠近這座城市一些。

製法超簡單的蔥油拌麵,是老上海最難捨棄的味道;稍「奢侈」點還有大腸面辣肉麵牛蛙面黃魚面;就連周末娛樂,也是去龍華寺吃碗素麵……

無論是早餐開胃還是午餐飽腹或是夜深的溫暖,濃油赤醬的本幫味,永遠都是實惠又生活。

據說上海有超30000家麵館,我最愛的15家都在這裡。

胖子面 | 大腸面 | 姆媽面 |

味香齋 | 阿峰麵館 | 哈靈麵館|

大富貴酒樓 | 美新點心 | 四如春食府 |

220辣肉麵館 | 大時代美食 | 老地方麵館 |

明呈黃魚麵館 | 逸桂禾陽春麵 | 龍華寺素齋

冬日嚴寒,跟老上海擠在一起吃一碗麵,是心和胃的雙重治癒。

衝著招牌面要去的館子

龍華寺素齋

貓兒愜意地打盹,信眾虔誠地拜香,旅人安靜地漫步,這裡是上海的龍華寺。還有一家寶藏素齋,優秀到我忍不住第一家就推薦它。

素齋館不僅有素齋,還有各種龍華素齋自製的小吃點心,現場有賣。先在收銀臺前買飯票,人雖多,但是窗口出面速度卻極快,不過記得早去,賣完了就沒有的選了。

香菇黑木耳鮮筍胡蘿蔔豆乾油豆腐油麵筋,是澆頭的基本食材。這些菌菇和時蔬一起熬出來的素高湯,能鮮的你眉毛掉下來。麵條咬起來有彈性而且爽滑,超級吸汁!麵湯都要端起來喝到一滴不剩。

招牌的素鴨,10 塊錢一份。外表酥皮柔韌耐嚼,內層細膩豐富,油而不膩!

PS:整個餐廳都有素高湯撲鼻的香,全寺的貓似乎都在餐廳附近活動,而且被養得很胖,原來還可以來這裡擼貓hhh。

220辣肉麵館

作為「楊浦區十大麵館之首」,它在整個上海灘「辣肉麵」界裡都是有一定地位的,已經開了32個年頭。

不同於上海其他辣肉麵店的肉丁或者肉絲,220家辣肉用的是肉糜,但十分入味。肉香和辣香非常濃鬱,還帶著絲絲甜味兒,入口輕咬就化開了。吃到一碗麵見底,還能嘗到肉粒的香。

常規辣肉的量為「一客」,胃口小的或是想搭搭味道的食客也可與其他澆頭一起搭配選擇「半客」,真的很人性化了。

味香齋

上海麻醬麵千千萬,奈何世人只識味香齋,它家的麻醬拌麵最為出名,這家老字號還是2019米其林餐廳推薦。萬國建築中,古樸的味香齋就如同平常百姓家的食堂。

味香齋的麻醬帶著一種妙不可言的香醇與濃稠,上桌就要速速拌開,掛在面上閃爍著金黃的光芒,帶著花生沙沙的顆粒感和芝麻的幼滑感。去吃麻醬麵,記得再點一碗牛肉湯,絕配!

大腸面

上海的澆頭面中,大腸面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響噹噹牌子。在黃浦區有家店,紅堂堂的招牌就三大字——「大腸面」。這家店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夏天關大門歇業。這裡環境不太好卻食客如雲,午餐時樓上樓下店內店外都擠滿。

對大腸面門口長隊的疑惑不解,只有入口的一瞬間才能消除,不愛吃大腸的人都覺得這家味道嗲的不得了!大腸煮得酥韌燒得透,肥厚鮮美,軟滑又有嚼勁,咬一口還會有湯汁溢出。這裡的澆頭也可以雙拼, 例如「牛鹹」,即牛肉+ 鹹菜;「辣烤」,即辣肉+ 烤麩

明呈黃魚麵館

「本店不便宜量力而入」、「看不慣的不要來本店」、「本店就是在屌絲、小人誹謗中成名的」…看到這些就知道老闆是個「不好惹的暴脾氣」,門頭招牌底下的一句上海方言「到撒地方氣缺咖好切額黃魚面」,爆棚的自信心一目了然。

這份號稱上海第一的黃魚面,小黃魚是整條拆骨的,只剩細白的魚肉,不用吐刺,相當過癮!蒜瓣狀的魚肉肉質幼嫩,入口鮮美,沒有一絲腥氣。湯頭呈現奶白色,將小黃魚和麵條襯託得更為誘人~黃魚春卷也是不能少的,炸得金燦燦、香脆脆,裡面包裹著貨真價實的小黃魚。

哈靈麵館

說起牛蛙面,當然要提到滬上大名鼎鼎的哈靈麵館,在魔都已經開了好幾家分店。

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分量大、特別大、超大,澆頭也是份量十足,光是看上去就很是誘人。牛蛙肉質鮮嫩,湯頭濃厚,醬汁將牛蛙包裹的恰到好處,大口吃起來汁香濃鬱,重口味的食客大概會極愛這家的面。

除了招牌牛蛙面,別忘再點上一份炸豬排才是標配。外脆裡嫩,配上醬油好吃

街坊巷弄的鄰裡小麵館

大時代美食麵館

從處處流露著小資味道的新天地出來,穿過黃陂南路,走到一座清水紅磚房下,透過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能見到兩塊舊招牌,一個寫著店名「大時代美味麵館」,另一塊白底紅字匾額,「滄浪亭何師傅主理」,老滄浪亭的招牌自不用說,一直都是有品質保證的老牌上海麵館。

可以邊吃邊看廚房內正火熱的做著各種澆頭和面,現炒的澆頭可以單點或雙拼,價格也比較實惠,面嚼起來有種特別厚實而彈牙的口感。炸豬排幾乎人人都在吃,咬上一口蘸著辣醬油的傳統炸豬排,能做的就是點讚了。店面並不大,小小的幾張桌子,加外側靠窗的邊座加起來最多可以坐 20 個人吧。

逸桂禾陽春麵

逸桂禾陽春麵館,號稱是全上海最好吃的陽春麵,老闆也有和明呈老闆爭一爭「上海最兇麵館老闆」稱號的架勢。逸桂禾是紅「辣肉絲麵」老闆的副牌,不僅賣面,還兼做切麵店。

銀絲細面臥進湯裡,挑一勺豬油,撒一把蔥花,一碗麵上桌,蔥翠湯清,散碎透亮的油花,湯清味鮮,清淡爽口,不負陽春白雪的好名字。陽春麵是清湯光面,也可以多點兩味澆頭過橋,待吃了半碗,再把澆頭拌進去,又變成一疊濃油赤醬的本幫面風味。

胖子面

這家店在弄堂通道的最深處,來吃的大多就是附近居民。典型的夫妻老婆店,老闆是一個胖乎乎的五十來歲大叔,老闆收錢和客人噶三胡,老闆娘掌勺,店面雖小,但是桌椅凳筷都老清爽的。

紅油辣肉的味道相當正宗,鹹菜鮮筍就是小時候家常菜的味道!大塊的厚切燜肉和噴香大腸則是爺叔們的最愛!最誘人的是鹹蛋黃獅子頭面,獅子頭做的非常紮實,看似其貌不揚但戳開一整顆流油的鹹蛋黃立馬暴露在眼前了!

老地方麵館

在襄陽南路上提起這家麵館,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路邊全是小店咖啡館,沿街都是巨大茂密的梧桐樹,而排隊最長的那家便是它了。老地方麵館,是很多人的「老地方」。午市滿滿都是食客,只有三張圓桌,它家最出名的是蔥油拌麵、炸豬排和老闆娘的脾氣!

老地方麵館的蔥油拌麵,麵條細圓面很筋道,豬油做的蔥油很香,味道恰到好處,老上海的感覺!豬排來晚是吃不到的,很多老客會讓老闆娘幫他們提前留好。

阿峰麵館

阿峰隱身於虹口廣靈一村的老式住宅區裡,這家以老闆名字命名的餐廳1995年就開業了。大中午的飯點時刻,站著吃的也不在少數。

清一色本幫麵館的經典菜色,鱔絲、大排、獅子頭、辣醬、辣肉、鹹菜肉絲、炒素…外加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大腸和豬肝,可隨意挑選、由著性子搭配。這家記得要早點來,只有早午市營業,鱔絲、大腸一般中午前會售罄。

姆媽面

這是在我家附近的一家麵館,依舊是虹口區,靠近多倫多文化街,據說楊冪也來這家吃過。濃油赤醬的上海腔調,店面很乾淨,沒有花哨搶戲的裝飾,沒有破口大罵的爆脾氣老闆,只有地道傳統的本幫味道。

在這裡,一碗麵愣是可以搭配上十幾種澆頭,要是全部點上,就是實打實的豪華標配!紅燒肉&糖醋小排&獅子頭&素雞,看著都餓了,但是晚來就賣光啦!招牌是一碗蔥油麵,超大一份只賣8塊錢,滿足!蔥香、味濃、面彈!色澤更是好看,是那種由內而外的焦糖色,油亮油亮閃著光芒,吃起來綿軟和彈性同在。

滬上出名的古早老字號

美新點心

美新的可愛之處在於,只專注做幾樣東西:秋冬包湯糰,夏天做冷麵,春節前後再加一檔八寶飯。就這麼幾位阿姨,就這麼小一塊地方,一年裡店鋪要騰空兩次換排場。

尤其在夏天,上海人必吃兩樣東西:冷麵、冷餛飩。在上海,最正宗的賣冷麵店中,美新點心店絕對數一數二!澆頭也很出彩,除了麵筋、香菇、素雞、辣肉、青椒肉絲,還有蔥燒大排、糖醋小排、爆魚、醬爆豬肝、茭白鱔絲等多個進階版。

四如春食府

四如春食府在上海有且僅有一家,號稱「上海冷麵鼻祖」

首創先蒸後煮的法子,口感更加筋道。不分工作日和雙休日,只要到飯點,必定人滿為患。請做好「拼桌」的準備,不然就會變成端著面站在店中無所適從的局面了。

四如春點單率最高的是辣醬澆頭冷麵鍋貼也是鎮店之寶。上海人吃冷麵,講究有根根分明的清爽,澆上花生醬,把盤底的調料汁翻拌均勻,一氣嗦下來,順滑舒暢。

大富貴酒樓

上海大富貴酒樓是一家中華老字號的酒樓,始於光緒七年,是滬上歷史最久、名氣最響的徽幫菜館。來酒樓,自然還要吃點心,但大富貴最受歡迎的「點心」卻是一碗八寶辣醬面

一小勺不帶肉膘的瘦肉丁,與筍丁的鮮甜之後,隱藏著細微開胃的辣味,豆乾也被醃的入味,面上再澆一層帶有微辣的鮮美肉湯,啊美味~

相關焦點

  • 深夜食客丨樓宇間藏30000+麵館,被忽視的麵食之都,是上海
    上海,一座被忽視的「面都」。 面痴眾多,麵館林立,澆頭花樣百出,經常能看到路邊的小麵館排隊等位, 比起南京東路和人廣的網紅風味,讓我覺得更靠近這座城市一些。
  • 南方的麵食之都:上海究竟有多少好吃的麵條?
    南方的麵食之都:上海究竟有多少好吃的麵條? 地址:中華路1409號錦南商廈旁 2 大腸面 大腸麵館 每個上海寧心裡都有碗屬於自己的大腸面。
  • 上海這家麵館,巷子深也藏不住,明星網紅經常去吃
    上海這家麵館,巷子深也藏不住,明星網紅經常去吃!現在人們對於美食的要求還是比較高,但是對美食不僅僅局限於五星級酒店的那些飯菜,而是我們隨處可見的美食。只要它吃起來夠好吃,在我心裡就是最好吃的美食。作為一個在上海打工好幾年的上班族,不得不說上海的美食確實非常的多,畢竟也算得上是我們中國的四大一線城市,但是物價也是真的貴。今天我也來跟你們分享一下,我在上海吃到的印象最深刻的麵館,這家麵館是在一個老巷子裡面,主要販賣的是青菜肉絲麵,看上去營養非常豐富。
  • 蒙面將:做麵館生意,這四點千萬不能忽視!
    麵條是很接地氣的食物,尤其到了冬天,很多人都愛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來暖心暖胃。當我們享受著大眾美味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傳統麵食文化的傳承,可謂是十分生動有趣了。如今創業開麵館,做麵館生意的人不在少數,這四點經營上的重點技巧,千萬不能忽視!
  • 上海這6家麵食館,欠大家一個道歉...
    天氣一冷,大家對麵食的渴望似乎就又到達了一個巔峰。秋風蕭瑟,鑽進上海小馬路上的麵食店,吃碗熱湯麵或者來一兩籠熱乎乎的包子,多巴胺瞬間在腦子裡爆炸式流淌,讓人幸福地轉圈圈。然而,吃麵食有多容易長胖,你連著吃一個月面食就知道。上海人發胖,下面這6家麵食館沒有一家都不是無辜的...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好吃啦!
  • 想吃地道山西麵食,快來三晉源特色麵館
    (徐淮網 高邦小米訊)你想吃正宗山西味道的麵食嗎?那就來徐州市西苑中路消防隊斜對面吧,這裡有一家三晉源山西特色麵館11月10日隆重開業啦,開業當天,鑼鼓喧天,店內賓客爆滿,熱鬧非凡。這家三晉源山西特色麵館的老闆叫程傑,是一個面相忠厚的山西人,在顧客面前面帶微笑,一看就是個實在人。他在徐州做山西麵食有8年了,以前在煤建一街開過三晉源山西特色麵館,在西關地段,常吃麵食的顧客都知道這家店的味道比較正宗。為了長遠的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和考察,程傑決定把麵館喬遷到交通更加便利的西苑中路。
  • 它稱為「最寂寞的面」在上海的這家麵館,因價格讓它「起死回生」
    麵食不僅是北方人的吃食,更是南方人也非常喜歡的一種飲食材料,很多蘇州上海都有早上吃一碗麵的習慣,對面的種類那真的是數都數不過來,要知道其中的一種面被大家稱為最寂寞的面,因為這是一碗最不起眼的面,卻是大家最需要的一種,但是卻沒有人為之喝彩,其實他總是特別的簡單,很容易被大家忽視,所以就會讓人感覺到這片非常的寂寞
  • 上海探路監管新標準,「無人麵館」合規重開
    本報記者袁婧攝 半年前因涉嫌超範圍經營而被叫停的 「無人麵館」昨天重回大眾視線,正式重新開業。這意味著上海頒出國內第一張「自動售貨、現制現售」熱食類食品製售營業範圍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為無人零售新經濟業態可持續發展探路監管新標準。 上午9點不到,宜州路上的創業園裡,「無人麵館」開始了工作。
  • 上海麵館價格排行榜
    原料都是地道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天早上4點捕撈,6點蒸完從陽澄湖拉到上海,新鮮的不得了。六隻公蟹+六隻母蟹,工作人員花費數小時手工操作,才能拆出這樣一碗蟹黃金,滿滿的鋪在面上,還撒上了食用金箔點綴,整碗面真是金光閃閃,豪奢無比。
  • 上海麵館的半壁江山 都藏在老盧灣裡啦(圖)
    要說上海好吃的麵館,最集中的地區一定是老盧灣了。  老西門附近,存在著一批上海面界最受關注、最受歡迎的麵館。淮海路周邊,有層出不窮的新晉網紅麵館。麗園路周圍,還有當年號稱「盧灣四大麵館」坐鎮。
  • 上海最貴麵館排行榜
    原料都是地道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每天早上4點捕撈,6點蒸完從陽澄湖拉到上海,新鮮的不得了。六隻公蟹+六隻母蟹,工作人員花費數小時手工操作,才能拆出這樣一碗蟹黃金,滿滿的鋪在面上,還撒上了食用金箔點綴,整碗面真是金光閃閃,豪奢無比。
  • 這幾家上海「特色」麵館火了,個個顧客爆棚,想吃得排隊
    這幾家上海「特色」麵館火了,個個顧客爆棚,想吃得排隊!現在全國各項東西統一化,也讓我們知道了,很多地方特有的生活習慣。在小時候沒有網絡的時代,我以為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喜歡吃麵,米飯只會偶爾吃上幾次,吃多了真的會特別煩。
  • 巨頭「搶」著開麵館,中國麵食賽道有哪些新機遇?
    麵食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遇到「周期紅利」消失的風險,比如5年前,北上廣深的一些麵食快餐活的還不錯,但是現在麵館競爭也非常激烈了,隨著消費升級,麵館的模式越來越偏向正餐化,其實我們看看香港的快餐就知道了,比如大家樂,人均五六十,但是菜品很豐富。
  • 「上海麵館」
    原 因  上世紀70年代末,從邊遠小縣城來到昆明上大學,周末上街,總能在東風西路一家食館前看到排著長長一溜隊伍,走上前,就能看到店面高掛的招牌上的幾個字:上海麵館
  • 聽說,全上海頂級的牛羊肉麵館都在大普陀?
    和激辣勁爽的辣肉麵相比,這塊蘭花幹回歸了上海本味,甜甜的蜜汁滲透在其每一個縫隙間,每咬一口,都能讓整個口腔變得甘甜。說是麵館,但是一看牆上的菜單,麵條和蓋飯對半開,問老闆店裡招牌的是啥,他毫不猶豫的回答我:「黃魚面啊。」遂點之。招牌黃魚面36元
  • 上海|一到飯點就要排隊的麵館,那是真的好吃呀!
    上海的麵館實在是太多了,究竟哪一家才是你的最愛呢? 一到飯點店裡就人滿為患,隨著一碗碗香噴噴的麵食被端上桌,整個大廳都充滿了香味。 【店名】橘生淮南麵館 【地址】陝西南路148號 2、明呈黃魚麵館
  • 上海寧開的富陽麵館,筒骨堪比拳頭大!
    一對上海夫妻出於對富陽的嚮往,在魔都開出了一家富陽麵館。
  • 藏在唐山路裡的這家麵館,憑藉地道的重慶口味,俘獲不愛吃麵食的南寧人!
    再低調都能被吃貨發現的小麵館  //直到現在提起這件事,一家三口仿佛還心有餘悸:「東西都被城管收了三次!」有了招牌和名字的「左記重慶牛肉麵館」,三個人開始了沒日沒夜的打拼,24小時連軸轉。早些年左記是24小時營業的,白天爸爸和媽媽輪流看店,晚上則是女兒一個人通宵看店。女兒自從14年前來到了南寧,別說出去玩,連青秀山都沒有去過,把時間都放在了店面裡。
  • 小怪心心念念の那碗面 – 魔都最贊麵館第一彈
    周末做啥,上海20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自小每次生病的時候,小怪就特別期待媽媽做的青菜肉絲麵,嫩黃的麵湯,鮮綠的菜葉,一大口麵條一大口麵湯這感覺可能是就媽媽的味道吧。以至於小怪長大後對於麵食的喜愛遠高於米飯。當然要細數上海好吃的麵館可能各路達人格式榜單已經數不勝數,所以小怪也就不班門弄斧評選什麼的。只想把我這20多年來嘗試的各式記憶裡的味道告訴大家吧。都說小怪推薦的東西都太高大上,所以今天推薦的麵館,大都是路邊小店,絕對的接地氣噢~1.
  • 「南方人不吃麵食」這是個謠傳,不信?來看看這些澳門麵館
    最近有位北方朋友想去澳門,小編推了幾家麵館給他。朋友從頭到尾把所有店翻了一遍,問小編:「澳門怎麼這麼多面?我以為南方人不吃麵食的……」到底「南方人不吃麵食」這個謠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南方人對麵食也有自己的鐘愛與堅持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