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全部裝備詳細解讀最新最全 2019年國慶閱兵裝備有哪些?

2020-12-24 海峽網

這次閱兵各型飛機160餘架、裝備580臺套,首次亮相的國產新型武器裝備型號非常多,簡單總結為五個字:穩、準、快、遠、狠!

穩:指揮控制能力強

預警機+特種飛機

戰場的勝負取決於信息是否充沛,預警機就是指揮員的「天眼」,當敵我態勢一目了然的時候,對於如何控制戰鬥的節奏,指揮員心中自然就穩了!

這次閱兵的空中梯隊中,國產預警機就是解放軍信息化建設的典型代表;與國外同類型相比,國產預警機信息設備先進,而且功能齊全。

空警-500和空警-2000的雷達探測距離更遠、探測能力更強,還集成了指揮和幹擾能力,是名副其實的「戰場超級大腦」!

空警-500

空警-2000

運-8/運-9特種作戰機型的集體亮相,可謂讓人大呼過癮!這些俗稱「高新機」的特種作戰飛機,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是作用絲毫不亞於預警機,即使是在和平時期,這些機型在偵察/反偵察,以及情報等領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次亮相的有運-8反潛巡邏機、運-8技術偵察機、運-9通信對抗飛機、運-8遠距離支援幹擾機、運-8電子偵察機等。

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遠海飛行訓練,往往由這些機型隨編隊擔任長機,是外軍「御用攝影隊」的常客,也是解放軍海空軍向戰略軍種轉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信息化作戰方陣

這次閱兵,信息作戰模塊一口氣亮相4個方隊,這裡面其實大有看頭。

第一方隊是信息偵測、信息幹擾車組;第二方隊是偵察幹擾車、區域攔阻式幹擾車;第三方隊是頻譜檢測車、無線電 衛星通訊車、散射通訊車;第四方隊是氣象水文觀測車、地形勘測車、預報保障車、測繪導航車。

這些裝備名字聽著就不簡單,總結起來就是:自己可以看得透徹,敵人卻要變成「聾子、瞎子」,打造一個不對稱的作戰環境,這就是信息作戰的威力!

再穩:戰場適應性好

直-20

戰場不可能總是理想環境,軍隊隨時要準備在複雜的地形條件下作戰;坦克在水網沼澤地區將會寸步難行、機械部隊在山區將會舉步維艱,克服這種傳統的戰場環境限制就成為提高軍隊戰鬥力的突破點。

這次陸軍亮相的新型裝備中,直-20和新型「四件套」,就是將天塹變通途的利器。

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首次公開亮相,標誌著解放軍的國產裝備體系已經填補了10噸級通用直升機的技術空白,並且反映出解放軍陸軍「由陸地到天空」的思想轉變。

除了能協助陸軍單位實施「蛙跳作戰」,在複雜地形條件下迅速機動之外,直-20還具有巨大的改進潛力,反潛型、搜救型、火力支援型,這些改進型號將進一步拓寬直升機在戰場上的應用範圍,極大增強解放軍在中低空的作戰能力。

新型四件套,包括15式輕型主戰坦克疾如豹兇如虎、新型155車載自行加榴炮快打快走、第三代猛士裝甲車帥得沒邊、山貓全地形車人見人愛,這四款武器組合在一起,別人過不去的地方,他們能過去;別人只能靠血肉之軀作戰的地方,我們是機械化部隊迎戰。

15式輕型主戰坦克

新型155車載自行加榴炮

第三代猛士裝甲車

山貓全地形車

準:打擊精度高

國產新型火箭炮

不少人對火箭炮的傳統印象就是「咆哮鋼雨」,以排山倒海、山呼海嘯的氣勢,給敵人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現在,國產新型火箭炮賦予了這款傳統武器新的生命!

除了對敵人實施火力覆蓋的老本行之外,國產新型火箭炮還能使用高精準火箭彈,對敵人重點目標實施點穴斬首。

和它相比,國外的火箭炮,例如美軍的HIMARS或M270火箭炮在執行此類任務時,需要換用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這就需要更換火箭炮的莢艙,而且對於不少戰術目標(如火力點、碉堡)存在火力過剩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火箭炮的優勢就非常明顯,在無需切換發射模式的情況下,同時執行面打擊和精確打擊雙重任務,而解說詞中,一句「信息作戰」,留給人無限的遐想!

快:三把利劍、鋒利無比

東風-17常規彈道飛彈

所謂「天下武功,無快不破、唯快不破」,首先要說的是一把快劍:東風-17。

高超聲速武器,依靠其強大的突防能力,可以大大降低目前全球現有的反導攔截系統的攔截概率。

說到這個島叔就想到2018年初,俄羅斯在紅場閱兵式上亮出了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從此一鳴驚人,讓外界對俄羅斯的新一代武器研製能力刮目相看;美國也在該領域加大了投入力度,在2018年《國家防務戰略》中,美軍將高超聲速武器視為確保贏得未來戰爭的關鍵技術之一。

早在2017年12月28日,美國《外交》雜誌網站曾報導稱,中國試射了新一代的彈道飛彈,當時美媒宣稱該飛彈的彈頭採用了高超聲速滑翔技術,報導還將其稱為「東風-17」,從此江湖上就有了它的傳說。

而在今天,這個傳說正式亮相了!那犀利的外形就是它的身份:那是一把奪命利劍,它的戰術很簡單,快!快到對手能看清楚之前,一劍封喉!

長劍-100超聲速巡航飛彈

長劍-100超聲速巡航飛彈也是首次亮相的新裝備,和傳統的巡航飛彈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快;儘管沒有東風-17那麼快,但作為巡航飛彈,它能隨時調整自己的飛行姿態和軌跡,所以這是一把游離劍。

巡航飛彈是一種精確打擊武器,1991年海灣戰爭時,美軍的「戰斧」式巡航飛彈一戰成名,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針對性防禦措施,讓巡航飛彈的突防難度不斷加大。

2018年4月13日,美英法三國向敘利亞境內發射了105枚巡航飛彈,敘利亞宣稱攔截了71枚,儘管這個說法存疑,但從後來展示的飛彈殘骸來看,確實有相當一部分飛彈被攔截;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巡航飛彈的突防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美軍的選擇是發展隱身性能,比如AGM-158系列,但這款飛彈只是進行了部分隱身處理,發現並攔截並非不可能的事情,美軍曾經研製過全隱身處理的AGM-129巡航飛彈,但價格太貴了,連美軍都用不起。

長劍-100選擇的是另外一條途徑,快!它以超音速巡航的方式,減少目前防空攔截系統的反應時間,加上低空飛行的高度,從而大大提高突防的概率!

高空高速無人機

無人機作戰體系正在改變傳統的戰場規則,它是信息化作戰和裝備體系的典型代表,這種新型作戰方式正運用在越來越多的局部戰爭中,例如目前的中東戰場上。

不過,今年6月份,美軍一架全球鷹無人機被伊朗擊落,可見儘管無人機被擊落不會帶來人員傷亡,但也意味著更容易遭遇開火事件。

飛行器想要不被擊落,最有效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飛得夠快,如美國的X-51A「乘波者」高超聲速無人機;一種是讓對手看不見,如美國的X-47B,以及本周剛剛首飛的MQ-25「黃貂魚」艦載隱身無人機。

如果兩者相結合?島叔頓時覺得這事不簡單!這次閱兵中亮相國產高空高速無人機完全可以用「驚豔」二字來形容!

從它的外型來看無疑同時具備超聲速和隱身兩大特點,和東風家族的兩位同僚相比,這款無人機是聰明的劍。

之所以說它聰明,是因為它有更多的任務選擇,在傳統無人機難以生存的環境下更好的執行任務。例如,深入敵後給敵人來一個驚喜。

在可預見的未來,它還有兩大拓展空間:一是作為殲-20的「忠誠僚機」,發展出有人機指揮無人機作戰的新型空戰模式;二是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具備一定的自主作戰能力。

遠:禦敵於千裡之外

轟-6N戰略轟炸機

戰略武器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轟-6遠程轟炸機是空軍中的「常青樹」,尤其是在飛彈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配備了KD-20和KD-63的轟-6K轟炸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新型巡航飛彈讓其打擊範圍極大延伸,現在有一項技術的應用,讓這棵老樹開出了新花!

隨著運-20的加速服役,空軍必然會在運-20基礎上研製一款加油機,讓轟-6N轟炸機實現「滿油滿彈」出擊,從而讓轟-6N的威懾能力更上一層樓,讓中國空軍的戰略之翼飛得更遠,可謂正當其時!

狠:作戰效能大

鷹擊-18/鷹擊-18A

鷹擊-18系列反艦巡航飛彈是中國最新研製的新一代反艦飛彈,是海上聯合打擊體系的利劍,美國海軍情報部門曾評估這種飛彈為「最接近完美的反艦飛彈」,為何有這麼高的評價?

首先,鷹擊-18是一款「亞超結合」的飛彈,具體來說就是這款飛彈根據戰場情況的變化,飛行狀態可以從亞聲速切換到超聲速:中段飛行時在高空以亞聲速飛行,尋找並鎖定目標;確認目標後,以超聲速掠海飛行的方式發起致命一擊。

其次,鷹擊-18採用了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飛行控制和引導技術,讓這款飛彈非常「聰明」,抗幹擾能力很強、攻擊效率很高!

第三,鷹擊-18的射程很遠,外軍的亞聲速反艦飛彈射程普遍在300公裡左右,但鷹擊-18反艦飛彈的射程能達到400公裡。

第四,鷹擊-18的平臺適應性很強,目前海軍已經在艦載基本型的基礎上,成功發展出了艦載垂直發射型、可以在水下發射的潛射型,以及陸基岸艦型。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

壓軸出場的,肯定是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

新一代「紅色重錘」正式登場,這將是它進入現役後的首次正式亮相!注意島叔的嘴型:現役!

這就說明兩件事,一件事是東風-41已經開始戰備值班;另一件事就是島叔應該把自己的最想看到的國產武器名單中,41的名字換掉了。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和東風-41洲際飛彈類似的只有俄羅斯大名鼎鼎的RT-2PM2,也就是「白楊-M」以及新一代的RS-24「亞爾斯」洲際飛彈,現在的問題就是東風-41的主要性能指標與「白楊-M」和「亞爾斯」中的哪一款更相似?島叔當然希望是後者啦!

因為篇幅有限,這次閱兵還有很多裝備沒有一一說到,並不代表這些裝備不重要,從開國大典上的「萬國造」,到如今琳琅滿目的國產現代化裝備,其中的感慨難以言表,最後島叔啥也不想說了,只想端碗酒,來,幹!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閱兵·檔案|2009年國慶閱兵:武器裝備類型多、科技含量高
    2009年國慶閱兵的特點與亮點2009年舉行的國慶60周年閱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的第十四次國慶閱兵。此次國慶閱兵的主要特點與亮點:1、展示的方隊數量多,參閱要素齊全,體現了中國武裝力量體系的完整性。
  • 2009國慶閱兵看點:裝備之多 兵種之廣
    2009國慶閱兵看點:今年國慶閱兵參閱要素之全、裝備之多、兵種專業之廣,都超過以往歷次閱兵。60周年09國慶大閱兵是舉國上下關注的大事也將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通過多個視角今年60周年09國慶大閱兵至少有十大看點。
  • 2019年國慶閱兵新式武器裝備全在這兒
    在今天的國慶閱兵上,包括東風41、東風-17在內的一系列先進武器首次公開亮相,向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發展的最新成果。
  • 2019年70周年國慶閱兵新武器有哪些?會亮相新裝備名單
    9月24日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介紹有關閱兵活動安排。》》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  在回答記者關於本次閱兵東風-41飛彈是否會亮相時,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介紹,參閱裝備十分關注,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裝備方面有兩大特點,一是全部國產現役裝備,這主要包括其中部分中國軍隊新型裝備,參閱裝備集中展現中國軍隊聯合作戰裝備體系構成,也可以比較充分體現國防科研自主創新。
  •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創新亮點和鮮明特點有哪些
    2019年國慶閱兵有很多的創新亮點和鮮明特點,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是聽黨指揮的政治意蘊十分鮮明。  四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最新成就集中體現。  安排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部分新型武器裝備受閱,集中展示70年來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水平和軍隊建設巨大變化。繼朱日和沙場閱兵和海上專項閱兵後,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  五是履行使命的綜合能力充分彰顯。
  • 國慶70周年閱兵受閱裝備規模之大類型之全創歷史之最
    在國慶70周年閱兵中,裝備方隊涵蓋了諸軍兵種主戰裝備,規模之大、類型之全創歷史之最,編組之新、要素之全體現強軍成果。「閱兵中亮相的武器裝備是國防和軍隊建設最新成就的集中體現,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水平和軍隊建設巨大變化。」
  • 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所有方隊、裝備詳細介紹來了
    自成立以來,空降兵參加了12次國慶閱兵和2015年勝利日閱兵、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等重大閱兵活動。  受閱空降兵部隊在歷史上戰功卓著、英雄輩出,曾在上甘嶺戰役中打出國威軍威,湧現出以「上甘嶺特功八連」和特級英雄黃繼光、一級英雄邱少雲等為代表的英雄群體。受閱官兵具備3種機型、2種傘型空降能力,可完成高空5500米、低空260米全裝傘降,實現遠程直達空降、奪佔要域。
  • 2019國慶文藝晚會節目單完整版 2019國慶閱兵有哪些亮點?
    慶祝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活動和群眾遊行,晚上將舉行聯歡活動。國慶閱兵陣容:》》2019國慶70周年大閱兵徒步方隊(15個方陣具體介紹圖片)》》2019國慶大閱兵方隊順序 70周年國慶閱兵有哪些方陣》》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國慶閱兵怎麼看直播?
  • 新加坡國慶閱兵預演,多款戰車和新式裝備參加
    (觀察者網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報導,2019年是新加坡開埠200周年,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獨立建國54周年,到8月9日國慶日那天,將有171輛裝甲車及多款新式裝備參加閱兵儀式,展現新加坡部隊軍容。
  • 2019年國慶閱兵是幾點開始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直播地址全程回顧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幾點到幾點?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首都北京將舉行隆重熱烈的慶祝活動。慶祝活動包括慶祝大會、閱兵和群眾遊行。在這個舉國歡慶的喜慶日子裡,國內外中華兒女不論是現場觀看還是通過直播平臺,都會一覽大國風採。
  • 2019年閱兵會有何裝備露臉?20家族集合完畢,最亮眼的還是它!
    我國海陸空三軍主戰裝備已全面成熟,作戰性能不遜於任何國家的同類裝備。在這些主戰裝備中,大多數我們耳熟能詳,還有一部分沒有亮過相,能聽到的只有它們的傳說,我們要想看到這些尖端武器,可能只能等到2019年大閱兵了。近日某位專家做客節目時曾表示,在2019年國慶閱兵上,我們將看到真正的大手筆。
  • 國慶70周年閱兵規模將超60周年閱兵,有新武器首次亮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曉暉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有記者提問,今年閱兵的規模會不會比往年更大?
  • 2019國慶70周年閱兵活動分幾個步驟進行(閱兵式+分列式)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活動步驟:按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80分鐘。  1、閱兵式,受閱部隊在長安街列陣,光榮接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檢閱。全景天安門、觀禮臺視角、長安街高點視角、貼地視角……全拿下!想從哪個視角看大閱兵,自!己!選!還可查看閱兵節目單、閱兵觀看指南,以及在線免費領取專屬閱兵觀禮券!
  • 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過幾次閱兵?看懂2019國慶大閱兵
    廣場南部兩旁紅牆的前面,飄揚著綴有「國慶」兩字的8面紅綢和32面紅旗。他和戰友們站在這些紅旗的前面。  國慶閱兵後的第19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就跨過鴨綠江。  閱兵後的25天,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赴朝後首戰。志願軍40軍第118師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敵軍進行了一次遭遇戰。此戰約1小時,全殲敵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這一天,後來被黨中央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 俄羅斯勝利閱兵裝備不少,實際含金量與中美有很大差距
    剛剛結束沒多久的俄羅斯紅場閱兵為廣大軍迷小夥伴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各式各樣的俄羅斯新式武器裝備競相登臺亮相,其中有不少都是首次公開亮相的新式裝備,令廣大軍迷小夥伴們結結實實來了次大飽眼福。但是在本次紅場閱兵式結束之後,一些相關的細節問題卻漸漸浮出水面引起大家的關注,本次俄羅斯勝利日閱兵裝備是不少,但這些裝備的實際含金量卻與中美有很大差距。本次俄羅斯紅場閱兵展示的武器裝備多半都是常規武器裝備,雖然也不乏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這樣的強力戰略武器出場亮相,但是總的來說仍然缺乏大量的新式武器裝備填充近來,與去年2019年時我們中國的國慶閱兵存在一定差距。
  • 俄羅斯紅場閱兵最值得關注的武器裝備有哪些?
    6月24日,俄羅斯將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多個城市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200餘件武器裝備、75架飛機和直升機將亮相紅場,今年紅場閱兵最值得期待的軍事裝備有哪些呢?它們會不會亮相紅場?讓我們拭目以待 ↓↓↓
  • 60周年國慶閱兵介紹
    參閱部隊  閱兵涉及 陸、海、空、二炮和各軍兵種部隊,反映了這些年軍隊武器裝備的建設成果  選擇 有光榮傳統 和 完成重大任務 的部隊,安排有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參閱  這次閱兵編隊多,展示武器裝備多,是對中國特色武裝力量精銳之師的一次莊嚴檢閱  參閱部隊從有關大單位以及總部有關直屬單位抽調組成
  • 2019年國慶閱兵嗎?國慶節閱兵幾年一次?
    「閱兵」這個名稱是從漢代以後才有這個稱謂。在漢代,定期閱兵常與立秋之日「祭獸」一起進行,其中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以後,各個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類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儀式。但到清代,督撫三年一次的閱兵卻仍叫「大閱」。
  • 國慶大閱兵展示的戰鬥力
    以往的國慶閱兵基本上都有軍隊院校學員方隊,例如,1950年國慶閱兵,海軍學校學員方隊首次亮相;1951年國慶閱兵,一批身經百戰和功勳卓著的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組成軍事學院學員方隊並走在受閱部隊的最前面,來自步兵學校、戰車學校、炮兵學校、海軍學校、航空學校等各類專業軍事院校的學員數量增加,體現出人民軍隊對專業軍事人才的培養進入新階段;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軍事學院學員方隊集中亮相;
  • 國慶70周年閱兵亮點搶先看
    同時,有決心、有能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捍衛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哪些新裝備將首次亮相?閱兵部隊分徒步方隊、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不少裝備將首次亮相每次閱兵,首次亮相的新式裝備都頗受關注。例如,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中的99式坦克、東風-31戰略彈道飛彈,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的東風-21中程飛彈和長劍-10巡航飛彈,2015年勝利日大閱兵中的東風-26彈道飛彈、殲-15艦載機等,都曾引發轟動。蔡志軍透露,今年也有不少裝備首次亮相。此次閱兵部隊由徒步方隊、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