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為什麼選擇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嗎
40年前,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中國迎來了她的首個經濟特區。從那以後,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逐漸發展為今天國際一線大城市,只用了40年的時間,GDP相繼超越香港和廣州,向大家展現了深圳速度。
-
號稱「西部深圳」中國第六大經濟特區、中國內陸第一個經濟特區
一提到經濟特區大部分都知道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廢待興,深圳作為最早提出來的特區,四十年間經濟確定了巨大飛躍,從一個只有幾百人落後的小漁村一躍而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特大城市,深圳經濟僅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三,深圳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
-
為什麼韓國首都設在首爾,而不設在釜山或光州
首爾,是韓國首都,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在這605平方公裡的面積上,生活了1000多萬人口。首爾經濟非常發達,人均GDP高達4萬美元。首爾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在抗美援朝期間,首爾就被中國志願軍佔領過。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不能輕易被敵人攻佔摧毀。既然這樣,為何韓國首都要設在首爾,不設在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城市,比如光州、釜山。
-
我國「最年輕」的經濟特區,成立僅僅十年,目標比肩或超越深圳!
說到經濟特區,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深圳,的確,深圳是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也是最有名最成功的經濟特區,深圳現在的GDP每年都超過2萬億元,根據2019年修正的城市GDP數據,深圳超過廣州,綜合發展能力雄厚,是中國有名的國際大城市。但是中國又建立了新的經濟特區,這個經濟特區的目標是超過深圳比肩深圳,你知道是誰嗎?
-
「環首都經濟圈」升溫 「貧困帶」變「經濟特區」
「環首都經濟圈」升溫 「貧困帶」變「經濟特區」 中國新聞網
-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中國先生」傅高義:經濟特區是中國發展的...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攝編者按:今天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日子。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40年來,砥礪奮進的經濟特區創造了讓世界驚嘆的發展奇蹟。廣大外國友人、海外僑胞是經濟特區建設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貢獻者。南方日報今起推出「外眼讀特」全媒體系列報導,專訪國際大咖,展現他們眼中的特區。敬請垂注。
-
美國建國時為什麼把首都設在華盛頓而不是紐約?
這種爭吵也延續到了建都問題上,一開始美國的臨時首都設在了紐約,1686年紐約建市,紐約在當時的十三塊殖民地中也是最發達的城市,紐約地理位置優越,哈得孫河直通大西洋,後來紐約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同時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
-
為什麼韓國首都設在首爾,而不設在釜山或光州
首爾,是韓國首都,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在這605平方公裡的面積上,生活了1000多萬人口。首爾經濟非常發達,人均GDP高達4萬美元。首爾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在抗美援朝期間,首爾就被中國志願軍佔領過。首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不能輕易被敵人攻佔摧毀。既然這樣,為何韓國首都要設在首爾,不設在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城市,比如光州、釜山。
-
中國經濟特區探索出 創新創造的全新機制
他力促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下稱「深北莫」)成功創辦,從此與中國、深圳有了更緊密的聯繫,被評為「中俄人文合作十大傑出人士」之一。「深北莫是俄中兩國合作辦學的偉大事業,我是被中國經濟特區活力所吸引的『創業者』。」出任深北莫第一副校長的謝爾蓋·沙赫賴,由此直接參與見證中國經濟特區發展,推動中俄兩國深度合作。
-
揭秘:越南首都為什麼是河內,而不是胡志明市?
其中河內是越南首都,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河內,位於越南北部,地形山區為主;河內距離中國廣西憑祥只有100多公裡。而胡志明市位於越南南部,地處富饒的平川,是個相對富裕的城市。按照定都的原則,要選擇有戰略縱深、不易被攻陷的城市;交通要發達,可輻射全國各地,經濟要富裕,有利於達官貴人日常生活。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
-
民國建立後,孫中山為啥提議將首都設在伊犁?讓中國成為強國!
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孫中山曾經提議將首都設在伊犁。這是為什麼呢?孫中山在《建國要略》中有過明確論述: 「問鼎者,南方誠莫武昌,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啥意思呢?如果謀求南方的發展,可以定都武昌,因為最早在這裡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如果謀求統一華夏,收復邊關,令藩臣服,還是秦掃六國的西安。
-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參觀深圳博物館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參觀深圳博物館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8年07月24日18:42 經濟特區創建後鄧小平首次視察深圳時乘坐的中巴車。這輛車見證了小平視察深圳的全過程。 深圳人80年代提出「時間就是金錢,質量就是生命」的口號,創造了驚人的「深圳速度」。7月24日上午,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當日第二站來到深圳博物館,重點參觀了改革開放紀念館,透過文物近距離感受深圳勇立潮頭4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深圳,你變了! - 南方新聞網
▼下圖:2020年6月23日,車輛駛過原深圳經濟特區南頭檢查站地址,如今關內關外暢通無阻,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二線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1982年,在改革開放開山第一炮響起的蛇口,誕生了中國最早一批「打工妹」,開始了港臺及外資在中國大陸設立工廠的歷史。
-
鄧小平對深圳經濟特區的三次關鍵支持
文/張嘉升1980年8月正式成立的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而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和設立特區的主要決策者,更是對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深圳經濟特區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風風雨雨,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
組圖: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第一站「深圳特區」
組圖: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第一站「深圳特區」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2018年07月24日16:32 記者團參觀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實驗室。冷凍電鏡技術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揭秘:越南首都為什麼是河內,而不是胡志明市?
其中河內是越南首都,胡志明市是越南第一大城市。河內,位於越南北部,地形山區為主;河內距離中國廣西憑祥只有100多公裡。而胡志明市位於越南南部,地處富饒的平川,是個相對富裕的城市。按照定都的原則,要選擇有戰略縱深、不易被攻陷的城市;交通要發達,可輻射全國各地,經濟要富裕,有利於達官貴人日常生活。
-
評說深圳四十丨評論員劉遠舉:深圳經濟特區40年,從波鞋到華為的...
因為在波鞋興起的過程中,深圳乃至南方的那些民營小鞋廠的產品,無論從款式、質量還是價格上,都更富優勢。市場競爭之下,我媽媽所在的這個廠慢慢地衰落了,隨後一直陷於癱瘓的狀態,直到前幾年才徹底清理了負債、土地、工資。為什麼這個屬於大集體的鞋廠會衰敗?這個當年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問題。如今,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後,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答案:改革。
-
美國建國時為什麼把首都設在華盛頓而不是紐約?
這種爭吵也延續到了建都問題上,一開始美國的臨時首都設在了紐約,1686年紐約建市,紐約在當時的十三塊殖民地中也是最發達的城市,紐約地理位置優越,哈得孫河直通大西洋,後來紐約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同時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獨立戰爭期間,紐約是喬治·華盛頓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地方,也是當時美國的臨時首都。
-
河北環首都經濟圈將建經濟特區 政策優勢超深圳
新華網石家莊11月12日電 (記者王民)在11日舉行的「河北省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座談會」上,河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勇表示,河北省建設環首都經濟圈,將在環繞著北京1000公裡、2.7萬平方公裡、13個縣市區範圍內,建成政策上比當年深圳更優惠的經濟特區,具體是重點規劃打造五個帶,最終把環首都經濟圈建成發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