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見聞 給學生動手機會

2020-12-13 閩南網

記者(左)品嘗遠東科技大學學生研發的果汁

遠東科技大學專門為學生發明作品設展館

  閩南網12月17日訊 常常有報導說臺灣的高校注重實踐,學生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耳聞不如一見,上周本報記者前往臺灣遠東科技大學,親眼見識到臺灣高校在辦學理念、教學方式等各方面的獨到之處。更有大陸學生在該校的現身說法,讓我們對臺灣高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臺讀大學有機會就要爭取

  上周,本報刊登了泉州十五中畢業生徐鎰芝赴臺上大學,並獲得2013韓國國際發明展金牌的相關消息。此去臺灣遠東科技大學,我們見到了登頂臺灣島最高山峰玉山順利回歸的徐鎰芝。說到為什麼要爬玉山,徐鎰芝覺得,有機會就要去爭取,很多事情只有做了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這也是我來臺灣最大的感受。」

  而據徐爸爸說,兒子原來雖然性格不是很外向,到臺灣後兩三個月,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們都不敢相信兒子能有這樣的水平。事實上,遠東科技大學的幾位老師並沒有覺得徐鎰芝有多內向,相反,在參加發明展籌備過程中,徐鎰芝表現得主動而積極,在推介自己的發明時,也是清楚明了、有條不紊。

開探索課大一開始團隊合作

  還記得剛入學時,所有大一新生都會參加一個「盲蛇取珠」的遊戲。一群學生蒙著眼睛,畏首畏尾慢慢摸索前進。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撞到樹幹,或者運氣超好在同學指揮下珠子滾得最遠。

  「這是學校為我們大一新生設計的探索教育遊戲課程,目的是訓練學生的團隊默契和信任。」徐鎰芝很快就融入了集體當中。

  對此,校長王元仁表示,大一新生剛入學,對班上同學都還不算熟識,通過遊戲可以讓全班增加互動,很快大家便打成一片。這是四年前開始的一項探索教育,要求大一新生體育課一定要安排兩周的探索教育課程。「比如『賞鯨船』,同學們要算準體重,全組人都站上平衡臺唱一首歌才算過關。」王校長表示,團隊中有人強悍、有人聰穎、有人善領導,各有各的專長,借遊戲訓練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要全部人都通過才算過關。

為貧困生開「幸福農場」愛心番茄義賣助學

  在遠東科技大學校園的一個角落,有大約3畝的番茄地。正趕上一批番茄成熟,幾名學生正在採摘。學校研髮長葉彥良告訴記者,這是學校為貧困學生開闢的「幸福農場」,種植了好幾樣不同品種的番茄。

  葉彥良說,相比以往的助學金政策,這樣的「幸福農場」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有勞有得」,更有意義。學生可以申請當「農場」的義工,每天固定時間到「農場」勞作,澆水、拔草、施肥等等。到了番茄成熟的季節,學生們就挎上籃子,穿梭田間,採摘番茄。「收穫自己親手摘種的果實,那感覺完全不一樣」。

  遠東科大校長王元仁表示,5年前開闢的這塊「幸福農場」,除了讓學生體驗下田勞動,收成的番茄也由行銷系的學生配合義工們上街義賣,義賣所得,一部分作為學生的勞動報酬,剩下的作為助學基金,再次投放到幸福農場的開發建設中。「每個當義工的學生,每個月大約可以得到8000元新臺幣的報酬,而我們這個幸福農場每年的平均收入,大約在50萬新臺幣,基本可以實現自我運作。」

  5年來,「幸福農場」幫助過不少學生,也創造過很多感人故事。正因為如此,這些番茄被稱為「愛心番茄」,資助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勤工儉學。王校長說,未來可能再加入菠蘿、芒果等其他作物,四季都能有作物上市,創造更大效益。

支持學生創意幫學生找準位置

  在臺灣,不管是普通大學還是科技學校,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拳頭專業和特色課程。

  創意、創新、創業,這是遠東科技大學給自己找到的一條特色之路。飯菜吃到後面太油膩怎麼辦?學生們想出了將盤子的表面設計成傾斜狀,還有人直接在盤底裝上可摺疊的小支架;工作室有多個電器如何省電?有人想出了感應裝置,只要人離開一段時間,電源就會自動斷開,人在靠近後,電源自動開啟……不管是多小的創意,在學校都會受到支持,並最終申請成為專利。

  目前為止,學校師生獲得的專利件數已超過2600件,數量居全臺灣第一。參加世界級發明展也是碩果纍纍。自2005年來,每年都有師生以個人或合作方式創作各種發明,在國際發明展上大放異彩。大陸學生徐鎰芝參與的「柑橘精油萃取與應用」項目,正是在此環境下獲得了韓國國際發明展金牌。

赴臺求學,只要好膽你就來

  對於大陸高中生赴臺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校長王元仁坦言,通過高考渠道進入臺灣高校,是目前唯一的渠道。臺灣高校開放面向大陸招生,今年已是第三年。三年來,雖然每年均未招滿,但招生規模有所擴大,錄取人數也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2012年的招生計劃均為2141人(含研究生),最後註冊入學的分別為920多人和985人;2013年本科生名額1732人、研究生名額1118人,最終本科生有1234人錄取,加上研究生共1890多人。

  「很多大陸學生和家長對臺灣高校招生雖然有興趣,但並不是很了解。」王校長介紹說,就本校而言,近兩年招生人數都在個位數,目前該校本科階段也僅有3名大陸學生,「在對學生的成績要求方面,只要達到本二批錄取線,就有機會被錄取。」

  據了解,目前該校與泉州多所中學籤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定期在學術交流與科研、師生教育交流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定期聯合舉辦研討會、學術講學及科研合作等交流活動,鼓勵和安排教師到對方學校研究或參訪並提供科研技能提升和銜接,開展學生夏(冬)令營等交流合作活動。

  「臺灣歌手阿妹有一首歌叫《好但你就來》,我想只要學生有想法,有追求,我們會提供更多的機會,歡迎他們前來。」王元仁校長說。(本網記者 葉碧玉)

責任編輯:hdwmn_lw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人數超1.2萬名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教育部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25日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教育部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學,並為此不斷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已有超過12000名的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下一步,教育部將進一步擴大招收臺灣學生的院校範圍,優化院校和專業布局,更好地滿足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大學的需求。
  • 教育部:目前已有超過1.2萬名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就讀
    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劉潔妍 徐祥麗)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5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領保中心常務副主任楊舒、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王志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副司長李金生、文化和旅遊部港澳臺辦巡視員滿宏衛、國家體育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吳堅出席發布會並答問,發言人朱鳳蓮主持
  • 臺灣20餘所高校學生將在重慶實習一個月
    臺灣20餘所高校學生將在重慶實習一個月 2017-07-07 17  此次赴渝的臺灣師生共計157人,分別來自臺灣中州科技大學、義守大學、輔仁大學和元智大學等20餘所高校。54名臺灣大學生將在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西南證券和重慶百貨等企業開展社會實踐,實習崗位包括營銷、管理、行政、後勤等近30個不同類型。
  • 按配額入學俄羅斯高校的中國學生有機會遠程學習
    按配額入學俄羅斯高校的中國學生有機會遠程學習
  • 校長跨海宣傳 臺灣高校招攬大陸學生大作戰
    少子化寒流襲來,臺灣高校日子不好過。在本地生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搶招境外生成了各大專院校的一致行動。據臺教育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臺灣高校在境外共招收了110182人,其中近四成是陸生,可謂臺灣大專院校的「大補貼」。眼下,一場招攬陸生的大作戰正在臺灣高校間上演。
  • 走進臺灣高校|廈門銀行開啟 「2019臺灣高校實習計劃」招募之旅!
    4月底至5月初,廈門銀行開啟了臺灣高校巡迴宣講之旅,赴臺灣高雄科技大學、東海大學、輔仁大學、金門大學舉辦」廈門銀行臺灣高校實習計劃宣講會」,誠摯地邀請臺灣青年學生來廈門銀行實習和工作。他以《兩岸經濟交流與未來展望》為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大陸行動支付等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給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他鼓勵臺灣青年學生把握住時代給予的機會,親眼來看看大陸的快速發展和金融業的創新變革,收穫自己的成長。這已是洪主民行長連續第五年到臺灣高校跟老師和同學們交流,無論再忙,洪行長都會身體力行,抽出時間參加該活動。
  • 臺灣高校在廈門接受大陸學生現場諮詢
    臺灣高校在廈門接受大陸學生現場諮詢 2012年06月07日 09:4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2020年有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光明日報記者 羅旭光明日報北京9月16日電(記者羅旭)國臺辦16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應詢表示,2020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錄取工作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他說,在此要向被大陸高校錄取的臺灣同學們表示祝賀,祝願他們順利開啟新的學習生活,學業有成。我們歡迎他們來大陸實現學業追求和人生夢想。馬曉光說,2020年年初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對兩岸同胞工作、學習和生活造成了衝擊,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也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的阻撓限制和對臺灣民眾的威脅恐嚇更是變本加厲。
  • 臺灣學生和運動員保送大陸高校新政策規定來了!
    3月31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介紹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時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
  • 國臺辦:今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中新網9月16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有暫時不能返校的臺灣學生,學校將採取在線學習、在線輔導等措施保障他們的學業。但今年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遇到了重重困難,對於現在仍在臺灣學習的大陸學生,支持他們通過適當方式維護自身應有的權益。資料圖:臺灣學生在大陸實習。中新社發 陳淑華 攝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目前大陸高校已經陸續開學,請您介紹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生以及臺生返校報導的有關情況。大陸高校為臺生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目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情況如何?
  • 2016名大陸學生報考臺灣高校 錄取比例80%
    晨報訊 (記者 施劍松)大陸學生報考臺灣高校報名日前截止,共有2016名大陸考生報名,而臺灣87所私立大學共招生1613名考生,理論錄取比例為80%。  然而從報考情況來看,考生報考高校分布並不均衡,呈現向名校集中的趨勢。
  • 山東高校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研修學生交流心得
    編者按:9月初,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40所駐魯高校的600餘名赴臺研修生陸續抵達臺北、高雄等城市,在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44所高校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交流學習。在這開放又有趣的氛圍下,自己感受到了臺灣的獨特魅力,能有此次親身經歷的機會,是自己的福報。願兩岸關係持續向好,更多人有機會開拓自己的視野,接受多元文化的相互影響,我想這也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呼聲。
  • 臺灣各高校發榜 學生上大學要閃「地雷」
    摘要:本周,臺灣各高校發榜。公立大學為臺灣大學、臺灣師大、政治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私立大學為東海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中原大學、逢甲大學。
  • 看懂臺灣的「高考」:一年兩次機會
    信息 看懂臺灣的「高考」:一年兩次機會 2016-06現在,臺灣高中生有「學測」和「指考」兩次考大學的機會,因此壓力減輕了不少。
  • 今年有一千二百多名澳門學生將就讀臺灣高校
    今年有一千二百多名澳門學生將就讀臺灣高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4日 03: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澳門七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黃鴻斌)二十三日臺灣港澳學生聯會繼續在澳門舉行輔導會
  • 大陸高校對臺灣學生的政策持續放寬,這裡是 5 位 90 後臺生的求學...
    但終究還是想念法律系,劉愛琳先在網上了解大陸高校的排名與校系狀況之後,同時打聽臺灣法律產業的現況,覺得到大陸還有點發展機會,「這幾年臺灣薪資呈現凍漲的狀態,大陸現在是還能每年調薪之類的,但臺灣就是相對停滯,畢竟經濟成長的狀況,沒有過去這麼好了。」劉愛琳拿著學測成績申請了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
  • 唐山貨運中心包裹託運「直通車」進高校見聞
    「大貨運」挑起「小零擔」—北京鐵路局唐山貨運中心包裹託運「直通車」進高校見聞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杜慶君)不用出校門,不用下宿舍樓,今年高校畢業帶回家的包裹及學習用品全部即可辦妥。  端午小長假,記者來到華北理工大學校園,見到一輛車廂上寫有「鐵路快運專用車」的大型貨車停在西宿舍樓下,正在為高校畢業生辦理貨運包裹服務的北京鐵路局唐山貨運中心青年志願者彭飛、代秋晨等忙得不亦樂乎,填寫京鐵物流需求單、清點貨物、貼上貨物標籤、辦理簡訊交驗手續、包裹裝車……  從早晨7點到11點,他們迎來一批又一批辦理包裹託運的學生。
  • 臺灣高校損害陸生權益一味催學費,教育部暫停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其主要原因是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當務之急,要解決陸生返回臺灣高校就讀受阻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這則消息的發布也意味著今年高考就不能報臺灣的學校了,同時大學畢業生也不能申請臺灣高校的研究生了。
  • 臺灣6所高校104位實習生「築夢上海」
    (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3月1日上海訊 2月28日,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企會主辦的「築夢上海-擁抱未來」2019臺灣6所高校實習生交流會在滬舉行。來自臺灣實踐大學、臺灣逢甲大學、臺灣世新大學、臺灣銘傳大學、臺灣東吳大學、臺灣東海大學6所高校的104位學生,將開啟為期5個月在滬實習活動。
  • 臺灣見聞,那些值得學習的
    回來之後回想這次臺灣之行,覺得有些見聞及思考是需要記下來的或許比較雜,但也無妨。關於初次到臺灣第一次離開大陸,降落到臺灣島,除了地理位置的不同,政治元素的不同,還有口音的不同、口味的不同等等很多,但我們的文化根源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