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媽媽講故事: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2021-01-08 擦亮星星

——記11月17日南海家園三裡社區家庭故事小屋活動

11月17日的北京,寒風呼嘯,北京發布了五級大風藍色預警,南海家園三裡社區服務站故事小屋裡卻溫暖如春。

由瀛海志願故事媽媽李亞萍、杜立英、劉洋組成的志願者小分隊,如期前往南海家園三裡社區服務站,與社區小朋友們一起開展講故事做手工活動。

在心啟航米佳星、王琦琳兩位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南海家園三裡社區「故事媽媽」活動按時開始,有序進行,並順利完成。

有8位小朋友及家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大家一起聽故事、做遊戲、做手工,度過了愉快的故事時光。

暖場活動:心手相連拍手操

活動開始,故事媽媽李亞萍和杜立英隨著音樂節奏跳起了拍手操,坐在墊子上的小朋友受到感染,也站起來加入,兩兩相對,拍起了雙手。

看到大家的情緒這麼高漲,工作人員重新播放音樂,兩位故事媽媽臨時又跳了一遍,並且在跳操的過程中,不斷對小朋友進行指導。

當天故事會的主題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通過小朋友跳拍手操,故事媽媽引導小朋友發現自己的手與他人的區別。進而鼓勵小朋友勇敢做自己,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小遊戲:說說我是誰

接下來的小遊戲是「說說我是誰」,故事媽媽李亞萍先給小朋友做示範:我是故事媽媽蘋果阿姨,我今天穿了一件黃色的上衣。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亮點,說出區別他人的地方,讓大家記住的特點。

7個小朋友依次都走到前面,介紹自己。

我是XXX,我喜歡恐龍。

我是XXX,我喜歡恐龍,也喜歡汽車。

我是XX,我喜歡粉紅色。

我是XX,我喜歡娃娃。

。。。

每一個小朋友開始都很小心,聲音很小。有的小朋友可能是第一次在這麼多不認識的人面前說話,在故事媽媽的鼓勵下,小朋友開心的介紹了自己。

我也記住了喜歡恐龍,喜歡藍色的男孩,喜歡粉紅色的女孩們。

繪本精講與紙戲劇

故事環節,故事媽媽杜立英給小朋友們講了《彩色的烏鴉》繪本故事。

故事媽媽李亞萍給小朋友講了紙戲劇《貓咪小白》。

小朋友們開始都安靜的坐在墊子上,聽著故事媽媽講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小朋友們熱情的參與到故事媽媽講故事的環節中,紛紛走到前面,指著繪本頁面或者紙戲劇頁面,激動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故事媽媽在維持秩序的同時,也不失時機的鼓勵小朋友們要發現自己的優點,正確對待與他人的不同。

親子手工:蝴蝶塗色

最後是手工DIY環節,故事媽媽劉洋帶著小朋友們一起給蝴蝶塗色,只要不把顏色塗出蝴蝶輪廓就行,如果蝴蝶的兩個翅膀能夠對稱塗色,更好。

小朋友在認真的給蝴蝶塗色。

大家各自創作了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蝴蝶!

據了解,這次的故事小屋活動是由大興區瀛海鎮婦聯聯手瀛海心啟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6月瀛海鎮志願「故事媽媽」社區成長營曾對近30位志願故事媽媽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另一種方式講故事」工作坊培訓。

參加活動的三位媽媽就是課程結束後第一批報名參與走進社區給孩子們講故事的志願故事媽媽。

志願故事媽媽們表示:願意為更多的小朋友講故事,能把歡樂帶給大家,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是快樂的事情。

@擦亮星,愛讀書愛旅行愛生活!

相關焦點

  • 【馬修為你講故事】勇敢做自己
    丹尼出海探索了一整天,當他穿過海浪朝家的方向遊去時,他發現有些魚遊向左邊,有些魚遊向右邊;有些魚圍成圈,有些魚排成線;有些魚向上遊,有些魚向下遊;有些魚與眾不同,有些魚相差無幾;有些魚遊在水面,有些魚停在水底.
  • 孩子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抓住這4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2-6歲的孩子是沒有閱讀能力的,所以很多孩子都會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聽,他們想要不一樣的世界。媽媽多給孩子講故事能讓孩子心情愉悅,還可以加強親子之間的交流,想想就覺得是很溫馨的畫面。不過,還有一些媽媽表示,自己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不知道有什麼魔力,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把孩子講跑了,壓根就不回頭了。
  • 從兒童文學的4大特徵,淺析童話創作要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有了孩子之後,常常會面臨這樣一個請求:「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做夢的故事吧。」就像你給孩子講一籮筐的道理,都不如給他講一個蘊含哲理的故事來得有效。兒童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可以帶領他們進入一個充滿幻想的藝術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會跟隨情節的發展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意義,並自己領悟多許多道理來。
  • 給寶寶講故事,你真的做對了嗎?
    那該如何給寶寶講故事,讓寶寶讀繪本呢?跟著下面的遊戲,一起來學習吧!遊戲名稱:給寶寶講故事遊戲目的:利用睡前或空閒時間,反覆講故事給寶寶聽,開發寶寶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同時培養寶寶的語言、感官、認知學習能力。
  • 準媽媽課堂 | 如何給2歲以內的寶寶講故事
    準媽媽課堂 | 如何給2歲以內的寶寶講故事 2020-06-11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用爸爸媽媽的聲音講故事
    每晚睡前,孩子都喜歡纏著爸爸媽媽給自己講一個故事。讓溫暖美妙的故事伴著孩子進入甜蜜的夢鄉,是每位家長都希望的。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不僅可以將上千個兒童故事娓娓道來,還可以模仿爸爸媽媽的聲音,讓故事更加溫暖。用故事啟蒙孩子的智慧,無形中鍛鍊語言表達能力,鍛鍊想像力,激發大腦潛能。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好媽媽講故事
    這一年的元宵節將至,依照慣例,州城裡要點三天花燈表示慶祝。管事的人正在商量,其中一人卻突然將手指放在嘴邊,做噤聲狀:「噓,小聲點,千萬不能說那個字啊!」原來,他指的是「燈」字,如果被人聽見了,少不了責罰。大家一籌莫展,一面不能壞了傳統,一面又不能讓田登不高興。
  • 「米哆媽媽講故事」彩虹魚和大鯨魚
    他的教育格言是:把自己當作孩子,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2020年「王老吉 好吉色」新洲區幼兒教師繪本故事講述大賽二等獎獲得者。《彩虹魚和大鯨魚》故事簡介:彩虹魚和小魚們生活的地方,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大鯨魚。有一天鯨魚衝進魚群,尾巴像鞭子一樣的甩,嚇得小魚們都回到洞裡。彩虹魚勇敢的和大鯨魚聊了好久,終於解開了誤會,大鯨魚和小魚們成為了好朋友。
  • 你是會講故事的媽媽嗎?
    我家妞小的時候,總喜歡纏著我給她講故事。記得最開始的時候,我給她講狼外婆和小紅帽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她還是聽不厭。直到我在一旁講得喉嚨都幹了,她也滿足的睡著了。慢慢地,我發現教育小孩,其實不用去跟他們講很多大道理,或者很嚴厲地要求他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講故事這樣的形式,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在故事裡去領悟道理,發現真善美,糾正壞習慣。
  • 故事小主播|王洛棋:自己的顏色(讓孩子敢於做真實的自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ID:xiaolijianggus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現在的小主播是王洛棋小朋友,她給大家講的是變色龍的故事,變色龍因為自己沒有固定的顏色很苦惱,當他碰到另一個變色龍的時候,終於明白了接納真實的自己才會讓自己變得快樂。
  • 杭州「故事媽媽」在小區裡給孩子們講故事 從春講到冬
    杭州三墩鎮景溪北苑有一位34歲的「故事媽媽」,很受孩子們和家長的喜歡。故事媽媽的故事一講就是一整年,從她2019年春天搬入小區開始,一直講到了冬天。平常,佑媽在一家公益機構做公益講師,只要天氣好,她每周都會在戶外給小區孩子們講故事。從一開始聽者寥寥,到現在有不少忠實粉絲,聽她講故事的受益人群已達600多人次。孩子們一路歡笑,喊著「快來聽故事」,一路奔向小區中心花園,等著「故事媽媽」拿出繪本,戴上耳麥講故事。「今天我要為大家講一個關於我們肚子裡小人的故事。」佑媽這次準備的主題是腸道保健。
  • 「分享」睡前故事:講故事的小星星
    「那我每天給你講一個故事,講三天就送我回家行嗎?」 「那好吧。」 小星星第一天給他講了《一顆小星星》,第二天給他講了《撿星星的搬倉鼠》,第三天給他講了《星星和刺蝟》。 「你該送我回家了吧?」刺蝟讓小星星繼續天天給他講好聽的故事。 天氣越來越冷了,刺蝟每天撿回來很多紅的黃的樹葉,搭在自己的屋子上,遮蓋得厚厚的。星星一到夜晚就會發光,一閃一閃的,他可不想被大家發現。 月亮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很著急,呼喚著小星星,到處打聽,胖胖的身體都急瘦了。
  • 「故事媽媽」免費講故事推廣兒童閱讀 讓童年灑滿書香與快樂
    王思元並不是要去上班,在大興區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她,特意在這一天倒休,她要去給小朋友做「故事媽媽」。  故事媽媽,就是專門給小朋友講故事的志願者。王思元提前幾天就主動找上大興區自然享讀繪本館,提出要免費前去給一群四五歲的孩子講故事。「有小朋友願意來聽故事嗎?喜歡聽故事的來我這裡。」王思元落落大方地做起「廣告」,她手裡,一本才20頁的《鴿子撿到一個熱狗》繪本,內容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 從兒童文學的4大特徵,淺析童話創作要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有了孩子之後,常常會面臨這樣一個請求:「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做夢的故事吧。」就像你給孩子講一籮筐的道理,都不如給他講一個蘊含哲理的故事來得有效。兒童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可以帶領他們進入一個充滿幻想的藝術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會跟隨情節的發展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同時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意義,並自己領悟多許多道理來。
  • 故事媽媽
    王思元並不是要去上班,在大興區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的她,特意在這一天倒休,她要去給小朋友做「故事媽媽」。故事媽媽,就是專門給小朋友講故事的志願者。王思元提前幾天就主動找上大興區自然享讀繪本館,提出要免費前去給一群四五歲的孩子講故事。「有小朋友願意來聽故事嗎?喜歡聽故事的來我這裡。」王思元落落大方地做起「廣告」,她手裡,一本才20頁的《鴿子撿到一個熱狗》繪本,內容早已背得滾瓜爛熟。
  • 安親老師講故事 |《中國成語故事》盤根錯節
    只有虞詡獨排眾議,他對太尉李修提出自己的看法說:「涼州的百姓不但熟習軍事,而且個個英勇善戰;西羌之所以不敢入侵關中,也是因為畏懼涼州的百姓,而涼州百姓一向認為自已是大漢的一脈,才義無反顧地犧牲一切來捍衛國家。今天如果照鄧將軍意見,捨棄涼州,那對整個局勢恐怕只有害處而沒有好處吧!」
  • 怎樣給寶寶講睡前故事?這4個技巧,媽媽們記住了!
    寶寶們對於未知的世界有著滿滿的求知慾,所以,給寶寶們講睡前故事也成了寶媽們睡前的必備功課,它不僅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幫助寶寶提前認知世界,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通過故事給予寶寶一定的教育作用。那麼怎樣才能講好故事呢?
  • 《芝麻街》的故事 怎麼能講40年?
    做動畫片之前   先聽聽孩子們怎麼說   這一場論壇的主題是故事的挖掘與延展。   《芝麻街》從1969年11月播放第一集開始,至今已經有40多年歷史。大家都很想聽聽約書亞·西蒙是怎麼找到那麼有生命力的故事。
  • 《丸子媽媽的故事花園》第3集:《張爸爸故事屋的奇妙旅程》(下集)
    在內地,大人們追韓劇更新,小孩子們等著每天更新的《丸子媽媽講故事》陪伴睡前時光。故事媽媽的形象,是柔軟和親切的。在臺灣,張爸爸的故事屋,和他倡導的「說故事」理念,卻是另一片不一樣的天地。張爸爸的故事屋成立十二年,已經數不清有多少孩子來過,張爸爸也記不清自己講過多少故事了。講給孩子聽,也講給大人聽。
  • 沒故事的人,才講故事
    我們總是說:「我有酒,你有故事嗎?」真正的故事是人生的起起落落,而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真正有故事的人,恰恰不愛講自己的故事。和很多商界精英浮浮沉沉,一時呼聲甚高,一時銷聲匿跡不同,「老羅」羅永浩幾起幾落,失敗了站起來,又倒下,又站起來,他的名字一直活躍在微博「熱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