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倉山區螺洲鎮:一門父子四進士,陳氏家風五樓傳

2020-12-20 騰訊網

螺洲鎮隸屬於福州市倉山區,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南臺島東南端,烏龍江北畔,帝封江(閩江一舊河道)東岸,東鄰城門鎮,西北接蓋山鎮,西面和南面鄰江,又稱「桔洲」、「白花仙洲」,下轄天福、乾元、敖山、杜園、店前、吳厝、洲尾等7個行政村和螺洲社區。螺洲歷史悠久,名人薈萃,名勝古蹟眾多。

明至清朝,店前、吳厝、洲尾村(當時螺洲僅3個村),吳、陳、林3姓不足千戶人家,中進士者27人、舉人101人、武舉11人。著名人物有:吳復任明洪武間的工部右侍郎,陳若霖任清道光年間刑部尚書,陳寶琛為清末代皇帝宣統的「太師太傅」。陳氏一門父子四進士、兄弟六科甲。民國時期有國民黨上將陳長捷等18人高級將領。當今有科學院院士陳彪、田昭武,詩人作家、書法家陳運和。螺洲還是市定老革命基點區,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有中共閩侯縣委書記林立等人。

螺洲鎮文物眾多,有建於南宋末年的孔廟,建於梁大同年間(535年)的靈山寺,有清代陳寶琛所建五樓——賜書樓、滄趣樓、還讀樓、北望樓、晞樓,清朝末年狀元王仁堪的狀元府,還有天后宮、螺女廟及螺仙勝跡、曲水觀瀾等碑刻。洲尾村的觀瀾書院創於清朝。

第一代鐵觀音的特點是衝泡開後呈多葉連枝梗狀態,又稱」毛茶「;第二代鐵觀音的特點是衝泡開後呈單葉無枝梗狀態,又稱」淨茶「;第三代鐵觀音的特點是衝泡開後呈半月形無枝梗無葉脈狀態,又稱「半葉」

螺洲鎮產業極有特色,就連百姓日常喝的茶葉也是與眾不同!自2009年底半葉鐵觀音茶葉問世以來,這款代表鐵觀音「最高淨界」的第三代新品強勢進軍茶葉市場,以超高顏值、超優的品質、超醇的口感受到了眾多茶友的認可,經歷了第一代成品「毛茶」、升級第二代成品「淨茶」後的鐵觀音,再次升級第三代「半葉」已成大勢所趨。伴隨著半葉茶產銷量的穩步提升和半葉制茶工藝的迅速推廣,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茶葉品位追求的不斷提升,螺洲鎮或將成為倉山區內主要的半葉鐵觀音、半葉普洱、半葉金觀音等半葉茶銷售鄉鎮街道之一。

相關焦點

  • 活用文物 留住鄉愁 福州倉山螺洲鎮名賢文博館開館
    記者昨日從螺洲鎮獲悉,根據倉山區委、區政府部署,倉山區螺洲鎮名賢文博館歷時4個多月的建設,在省級文保單位陳氏五樓裡建成並對外開放,努力打造成講好螺洲古鎮故事的窗口,留住鄉愁,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該館位於陳氏五樓中的滄趣樓,共兩層近400平方米。
  • 福州倉山區:守護古厝 老城區綻放新光彩
    近年來,倉山區樹立古厝今用、造福人民的保護開發新思路,努力讓文化遺產更親民、文化傳承更有力。 保護修復,文化遺產傳下來 「煙臺山公園,久違了!」9月30日,位於倉山區的煙臺山公園經過修繕改造後重新開園。月宮門、古煙墩、倉前雅集……一個個標誌性景點,在許多市民的朋友圈頻頻刷屏。
  • 倉山區掃黑除惡主題演出走進螺洲鎮
    開場舞《紅紅的日子,火火的情》  福州新聞網10月12日訊(記者 包書平 通訊員 陳儀)12日上午,以「掃黑除惡揚正氣全民動員創平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在倉山區螺洲鎮十字街廣場開展。這是倉山區掃黑除惡文藝下鄉小分隊到鎮街巡演的第一站。  活動現場,獨唱、舞蹈、伬藝等多種演出形式精彩呈現。
  • 螺洲陳氏宗祠
    螺洲陳氏宗祠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店前村,為清代刑部尚書陳若霖出資倡建。
  • 福州螺洲陳氏宗祠
    福州螺洲陳氏宗祠   福州螺洲陳氏宗祠位於螺洲店前村,1992年被市政府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自清道光年間任刑部尚書的陳若霖始,世代簪纓,有兄弟父子叔侄同榜進士之榮華,清末代皇帝溥儀之師陳寶琛兄弟6人,三進士,三舉人,人稱「兄弟六科甲」。
  • 福州倉山古厝變身博物館 喚醒沉睡的公共文化空間
    一年來,倉山區以臺嶼鄉村博物館為示範,先後建成了17座各具特色的村(微型)博物館並對外開放,一批古厝重新煥發生機。活化古厝,彰顯博物館雙重魅力位於倉山區螺洲鎮的陳氏五樓,是帝師陳寶琛的故居。這座建築中西合璧,並且集南方園林意境、北方庭院風格於一體,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園林建築,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如今,修葺之後的陳氏五樓,又增添了新魅力——螺洲鎮依託陳氏五樓的滄趣樓,建成了「名賢文博館」。
  • 古厝變身博物館 福州倉山打造一批新名片
    一年來,倉山區以臺嶼鄉村博物館為示範,先後建成了17座各具特色的村(微型)博物館並對外開放,一批古厝重新煥發生機。 活化古厝,彰顯博物館雙重魅力 位於倉山區螺洲鎮的陳氏五樓,是帝師陳寶琛的故居。
  • 福州倉山建成17座村(微型)博物館 喚醒沉睡的公共文化空間
    葉義斌 攝活化古厝,彰顯博物館雙重魅力位於倉山區螺洲鎮的陳氏五樓,是帝師陳寶琛的故居。這座建築中西合璧,並且集南方園林意境、北方庭院風格於一體,是福州著名的古典園林建築,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如今,修葺之後的陳氏五樓,又增添了新魅力——螺洲鎮依託陳氏五樓的滄趣樓,建成了「名賢文博館」。
  • 福州一古鎮被稱為帝師之鄉,因輩出學霸而聞名,當地人引以為傲
    福州是一座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面光是古城就有很多,所以,到福州來的遊客絡繹不絕,這座美麗的城市也成了人們的觀光勝地,我最喜歡的是福州的古鎮旅遊,古鎮一般都有當地的特色建築和歷史名人,能了解到當地的風土和古鎮中流傳的各種故事,其中福州的古鎮以學生輩出而聞名
  • 倉山區螺洲鎮保護規劃公布,重點規劃區域面積66公頃
    2019年3月27日,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省政府批覆等程序後,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正式公布《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保護規劃》。一、規劃層次與範圍本次規劃分為兩個層次進行。三、規劃定位福州南片區的文化旅遊集散地,是集活態居住、遺存展示、文化體驗、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鎮。四、功能結構形成「一軸、兩帶、四片」的功能結構。
  • 美麗福州遊:盤點五天四夜「七宗罪」
    離開榕城已半月有餘,五天四晚的福州之行留下了諸多美好的回憶,來自天南海北的36位旅行大V分為五組,一起續寫了這次福州之行的美麗篇章。我們美麗福州遊的八位老師,從三坊七巷到奧萊時代廣場,從林浦古村到勺園一號,從達明美食街到福清石竹山,歷史古蹟、傳統文化、現代時尚、花樣美食相互交融穿插其間,這些旅行故事恍如昨日,一次美好旅行總有那麼幾件讓人記憶猶新。
  • 走近濱州杜氏家族:一門七進士 父子五翰林
    據長者回憶,杜家大院原址佔地4萬平方米,原來有一個門樓(跨街牌坊),門前兩側各有一旗杆座,門內懸匾額三方:上為「大伯第」,中為「相國第」,下為「祖孫父子兄弟伯侄翰林」。大院由多個相對獨立的四合院組成,院與院之間有門相通,關起門就獨立成戶。就規模和氣派來說,杜家大院在當時的魯北地區顯得異常突出。
  • 【和美家風潤南粵】倫文敘:家貧好學,一門進士
    【家風傳承】  倫文敘的正室夫人是區氏,順德陳村鎮潭村厚街人,生長子以諒、次子以訓、三子以詵、四子以謨。倫文敘的師兄、思想家湛若水評價區夫人,說她生性柔和貞正,聰敏婉約,遵守倫理規範,從不擅離本分。父母都稱讚她是賢女,應當配給君子作妻。她天生具有母儀,恭恭敬敬,不違背長輩的意思。服侍公婆,非常孝順。
  • 福州倉山螺洲古鎮髒臭 有負「帝師之鄉」盛名
    慕名到福州參觀清代帝師陳寶琛的老家螺洲鎮,未料極度失望而歸。近日,從北京來福州遊玩的趙先生一家,前往倉山區螺洲鎮遊玩。他們本是衝著陳寶琛、吳石等名人故居去的,但去了之後,發現這裡的文物都被淹沒在各種民房中,鎮上垃圾遍地,內河惡臭,違章搭蓋還不少,這樣的環境有負「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的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