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了解|普通人該不該買商業保險?

2020-12-24 點亮商學院

今天點點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普通人該不該買商業保險這個話題。

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觸過保險,但每個人的態度不一樣,有的人認為保險就是花冤枉錢,也有人認為已經購買了社保就沒必要買其他保險等。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會對保險有一些偏見,其原因就是對於保險不了解,或者被保險銷售的行為冒犯到。

下面點點就跟大家聊一聊關於保險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買商業保險以及購買商業保險要如何避免入坑。

保險的好處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

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伴隨這各種各樣的風險,例如人身意外、健康疾病等,雖然風險的發生率很低,但是依然有可能發生的可能性。

一旦風險發生就很容易出現損失,損失可能是金錢上的,也可能是人身健康方面。

保險則是屬於能夠在風險發生時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屬於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所以買保險是非常有必要。

國家也強制我們需要買社保,但是社保畢竟帶有全民的福利性質,這也就造就了社保的兩個短板:保基本、低水平。

因此就出現了商業保險,來完善我們的保險需求。

為什麼要買商業保險

我們的社保有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五個險種,這裡小編以社保的醫療保險為例和商業醫療保險對比。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醫保的報銷是有起步線和封頂線的。

起步線說白了就是門檻,商業保險也會有,一般就是幾百塊錢到一兩千。

封頂線一般是當地工資水平的幾十倍,大概20~40萬之間,也就是說,醫保主要報銷中間的區間。

而商業醫療險的封頂線則會高得多,市場上就有很多百萬醫療險。

接著是醫保的報銷比例相對於商業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是偏低的,一般是在50%~70%。

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需要自費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

而最主要的是醫保能報銷的藥品和治療方式是比較少的,目前醫保能報銷的藥品佔總藥品數量的2%左右。

大量的自費藥和進口藥以及一些比較好的治療方式或者治療方法是不能通過醫保報銷的。

而當我們真的遇上大病的時候,肯定會想要用上最好的醫療方式和最有效的藥品的。

那麼假如這些是醫保所不能報銷的,你又沒有購買其他商業醫療險的話,你也將會花費大量的金錢。

相比較之下,商業醫療保險的出現,使得我們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的醫療條件的範圍擴開了。

所以單從醫療方面,我們就有必要購買一隻商業醫療險,作為醫保以外的補充。

並且,點點認為,除了商業醫療險以外,還有幾種商業保險是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酌情購買的,例如:人壽險、意外險等。

一般來說,醫療保險加上人壽險或者意外險,基本可以解決掉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絕大多數隱患。

當然啦,保險公司不怎麼會推廣醫療險和意外險,畢竟這兩款保險不怎麼賺錢,但這才是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最最實用也最需要的險種。

買保險要怎麼避坑?

那麼保險究竟要怎麼買才不會被保險銷售忽悠呢?

1、普通人不用花太多錢買保險

首先,普通人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去買保險,小編認為醫療險是唯一一個人人都要購買的保險。

一般的醫療商業險一年花費只需要幾百塊,再搭配一個意外險的話,一年下來一千元以內就足夠了。

除非有自身需求的可以酌情購買其他保險,普通人就沒有必要在保險上花費太多的錢了。

2、儘量線上購買保險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保險在線上也可以購買了,也有很多平臺會提供購買保險的渠道,線上購買保險是比較方便的。

通常我們遇到的銷售保險都會把產品誇大和放大你的危機感,對於小編這種不喜歡別人推銷的性格,只有靜靜的通過對比和考量才能選擇最合適自己保險。

並且你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銷售人員也會給你進行很多捆綁操作,或者誤導,如果對於保險沒有足夠了解的話,也容易出現多花錢的情況。

線上買保險就不會遇到以上的情況,也方便自己了解清楚,在貨比三家的同時,價格也比較便宜。

3、正確的投保對象

我們購買保險的時候,要儘量覆蓋經濟來源,也就是誰賺的錢多,就給誰買,大人賺錢就多配點,老人小孩不賺錢就少買一些。

你身上的責任越大,保險就要多,這樣哪怕你倒下了仍然可以照顧到家人,確保家人的生活。

特別是意外險、重疾險和壽險,有條件的話都可以給家裡的頂梁柱買上,小孩反而不太需要,小孩在讀書階段購買醫療險就足夠了。

4、不要想著通過買保險賺錢

告訴你能賺錢的保險,小編建議不要買。

要知道保險始終是一款消費品,想要通過保險來賺錢是很不實際的,保險的本質就是一個消費品。

所謂「有病治病,沒病返錢」。有些理財型保險會告訴你,購買保險期間可以享受保險服務,持續購買一定年限,會每個月定額返現給你,相當於不花錢就能夠享受保險服務。

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呢?

然而實際上理財型保險的價格會比較高,並且凍結年限比較久,通常都是十幾以上,在這期間你就需要不間斷地每月交齊保費才行。

也就是回報周期長、流動性差

站在理財的角度上看,理財型保險的年化收益率是比較低的,如果你精心計算一下,通常理財型保險的收益率只有2%~3%。

2%~3%的收益率跟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嗎?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並且銀行存款還能隨時取現呢。

試想一下,隨著每年通貨膨脹的上升,幾十年後你拿到手的錢價值是否高於你當初購買保險的錢呢?

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那麼多,只要你掌握一定的理財知識,年化收益率達到6%以上是完全沒問題的。

把這買理財型保險的錢,拿去做基金定投它不香嗎?

並且國家對保險公司的要求也很高,保險公司的投資都是低收益低風險的類型,國家對於保險行業的定位就是穩定不出亂子。

也就是說國家都不允許保險公司做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那麼保險公司又要怎麼給用戶帶來高回報呢?

所以各位小夥伴們,保險就是為了保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風險發生,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想要通過保險獲得高回報的都是不切實際的。

以上就是點點對於普通人需不需要買保險以及保險要怎麼買的看法了,或許你們有其他不同觀點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關注點亮商學堂,學習更多理財知識和投資技巧。

相關焦點

  • 你怎麼看待保險,普通人究竟該不該買保險,應該買哪種保險?
    有網友提問——「你怎麼看待保險,普通人究竟該不該買保險,應該買哪種保險?」,保險行業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早期我國民眾根本就沒有用保險規避風險的概念,因此,我國的保險行業市場還是很大的。一、 如何看待保險行業如何看待保險行業,主要從它的發展趨勢、產品性質進行分析。1、 行業的發展保險行業的發展是迅速的。
  • 你怎麼看待保險,普通人究竟該不該買保險,應該買哪種保險?
    有網友提問——「你怎麼看待保險,普通人究竟該不該買保險,應該買哪種保險?」,保險行業在我國的起步比較晚,早期我國民眾根本就沒有用保險規避風險的概念,因此,我國的保險行業市場還是很大的。一、 如何看待保險行業如何看待保險行業,主要從它的發展趨勢、產品性質進行分析。1、 行業的發展保險行業的發展是迅速的。
  • 現在的保險到底該不該買?原來一直自己都理解錯了!
    保險到底應不應該買?相信許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很多人想買,但又不敢買,覺得保險業務員是狗皮膏藥,一旦粘上了,甩也甩不掉。這確實是數年前過度營銷,牌子做癱掉了。保險到底該不該買?應該買,但是因人而異,因時間而異。為什麼這麼說呢?
  • 保險到底該買嗎?
    首先東哥是認同保險的。有備無範,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適當的買一些。比如:壽險。像我們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的,需要有責任和擔當。或者說要解決後顧之憂,也就是說萬一出狀況,有保險可以減少家裡負擔。80後大部分人第一次買保險應該是社保。現在的小孩可不一樣了。一出生父母可能就會安排買一堆保險。投資理財險、意外險等等。
  • 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股市賺錢太難,普通人該怎麼辦?
    相信不少朋友都發現了,原本以為炒股是可以賺錢的,但是當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因為把握不住買與賣,最終便是虧了錢。雖然很多人都說,只有低買高賣才算是最好的操作,但不得不說,普通人或許壓根就不具備這種操作意識。
  • 交了社保,還有必要買商業保險嗎?了解區別在哪,再決定買與不買
    社保是一款福利性保險,非盈利性,屬於最基礎的社會保險,是由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以及工傷保險五個險種組合而成,統稱為五險,不過這個是2020年1月1日之前的叫法。如今應該叫四險了,因為自2020年1月1日起生育保險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但個歸個的。
  • 出境旅行,你到底該買什麼保險?
    經常有人問低價君,我要去xxx地方旅行,該買什麼旅行保險比較合適?
  • 商業保險買什麼險種好?哪些值得買?
    想買商業保險,但不知道買什麼?怎麼買?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困惑。對於保險小白來說,困惑的最大原因是對保險專業知識不了解,擔心保險是騙人的,不清楚各類險種的功能,也不清楚自己需要哪些保險。買商業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 不買商業保險 就不能打免費疫苗?
    一類疫苗補充保險,不買不給免費接種?  宋女士今年5月份前往宜興市丁蜀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給出生不久的寶寶接種疫苗,接種大廳前臺有工作人員告訴她,接種一類苗必須要購買一份綜合保障保險。  「交兩百塊錢體檢費,還要給小孩買一份意外的保險。就是打預防針那個保險。只有這兩筆錢交了才能打疫苗的,一類疫苗。(我問)這個保險能不能不買啊?對方是直接回答我,不可以的。」
  • 女子買延誤險獲賠300萬 保險公司該不該願賭服輸?
    小記梳理了爭議的焦點,主要有如下三方面:1,保險公司應不應該「願賭服輸」?2,李某到底是合理利用規則還是騙保?3,該不該動用刑責?實際上,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 新車第一年保險該怎麼買最划算?買車時要注意了,這樣買省不少
    我們都知道買車三要素,一裸車價,二購置稅,三保險。上牌費可以忽略不計,服務費等亂七八糟的費用也是4s店慣用的套路,咱們不理。因為購置稅是按國家標準收的,也是定死的,所以我們今天主要講一下保險。保險該怎麼買最划算以及保險行業的小秘密,今天來給大家說道說道。首先我們說到新車保險即是首保。
  • 教你如何用社保卡買商業保險!
    來源:金融界保險頻道在每月的工資單裡,醫療保險費用繳納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這筆錢除了看病買藥,還能幹嘛呢?答案是:買商業保險!用社保卡買商業保險有什麼好處呢?1、保費相對便宜用社保卡買商業保險屬於地方政府的惠民工程,保險公司的定價不高,在同類消費類保險的產品中性價比更高。
  • 現在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20年後真的可以領到養老金嗎?這裡有答案!
    掃碼下載上遊APP↓點擊下方「幫幫」↓進入「幫你問」即可開始問政下面是一周問政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問:現在買一份商業養老保險(☜點擊查看更多回答及評論)答:合規保險公司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都是經過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保監會)許可銷售的,屬於符合國家規定的保險產品。至於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中約定的養老金具體要多少年以後才能領取以及領取的方式、時限、金額,應當以你購買相關產品時籤訂的合同為準。
  •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買商業保險?理由有五條!
    關於中國保險市場烏煙瘴氣的事情其實以前已經說過,但是被各大平臺無情的刪掉了,我也是無語了!看來,有些對消費者有價值信息,不光是某些利益相關的公司不想讓你們知道,就連一些網際網路媒體也不想讓你們知道,我作為一個自媒體作者,發一些理性分析,讓消費者了解事情真相文章都這樣,這就讓我非常無語,非常難受!
  • 碾傷老翁誘發疾病死亡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償?
    一司機開車碾傷一名老人,使老人誘發疾病去世。車輛投保的保險公司認為老人是因病死亡,與交通事故關係不大,拒絕賠付。死者親屬將肇事司機和保險公司起訴到法院。日前,南充中院二審維持了西充縣法院一審判決,保險公司被判賠近25萬元。
  • 醫保卡的錢用不完 還可買商業保險!手把手教你怎麼買
    但仍有不少市民對這一惠民政策知之甚少:哪些人可以購買?可以買哪些險種?去哪裡購買?  哪些人群可以購買?  上海市醫保專屬商業健康保險業務於2017年7月起試點。隨後,《上海市醫保專屬商業健康保險業務管理試點辦法》開始實行,並將於2019年12月31日到期。
  • 50歲以上老人可以買哪些保險?快來了解一下
    最近有位網友私信問小編,他說自己的父親已經50多歲了,每天還在為了家庭東奔西跑,很擔心他會發生意外,想要給他買份保險,希望小編能幫忙分析一下,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買哪些保險?今天小編就這個話題和大家聊聊,50歲以上老人可以購買哪些保險以及不同家庭情況保險的配置方案。
  • 夕陽無限好只是保險難 老年人保險該怎樣投
    未來一段時間,老齡化程度將持續加深,而針對老齡群體的商業保障卻是一個短板。  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目前,保險公司在售產品中,被保險人可以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產品有上千個,佔人身險公司全部在售產品的1/3,險種類別包括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險等4大類,基本做到險種全覆蓋。其中,健康險產品1000餘個,佔全部老年人產品的42%,是產品數量最多的險種。
  • 史丹利:有社保還用買商業保險嗎?小編告訴你
    現在的商業保險產品層出不斷,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很多人就會疑惑了,在單位繳納了社保,還需要花錢再買份保障嗎?兩者之間衝突嗎?接下來,史丹利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讓你快速了解商業保險和社保的區別。一、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區別社保大家應該不陌生,但商業保險因為種類繁多,保障項目不同,不被人所了解。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有以下不同。繳費時間:社會保險需交滿一定年限才可領取,工傷、生育、失業保險為1年,養老保險為15年。
  • 四個真實案例,帶你了解「買對保險,找蝸牛保險就夠了「
    要理解蝸牛保險的模式,小編也收集了這四個真實案例來幫你一探究竟:案例一:18萬買7份保險全部被拒保2019年12月,廣州的劉小姐找到蝸牛,想諮詢購買法律協助服務後來劉小姐也感慨,如果早些了解正確保險的基礎科普知識,不至於一份健康險都沒有配置,導致需要治療的時候才發現一分錢也賠不了,還白白虧了十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