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保險市場烏煙瘴氣的事情其實以前已經說過,但是被各大平臺無情的刪掉了,我也是無語了!看來,有些對消費者有價值信息,不光是某些利益相關的公司不想讓你們知道,就連一些網際網路媒體也不想讓你們知道,我作為一個自媒體作者,發一些理性分析,讓消費者了解事情真相文章都這樣,這就讓我非常無語,非常難受!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金融從業者,我也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
我為什麼不建議大家買商業保險?理由有五條:第一、從業門檻極低,從業人員眾多;第二、薪酬機制極度不合理;第三條、誤導銷售嚴重;第四、消費者買不對保險;第五、理賠時各種踢皮球,維權成本高,很多消費者不會維權,也不願意維權!
這一次我就不發表各種觀點,也不做無休止的爭論,只擺事實!你們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衡量就行!
關於上面的五條理由,接下來給大家詳細的列舉一下各種數據和事實。
第一、從業門檻極低,從業人員眾多
根據銀保監會公開數據,截止2020年11月24日,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900萬人註冊代理人!很多消費者可能對900萬人沒有概念,也不知道900萬人意味著什麼。我給大家再說一個數字,全中國的公務員是716.7萬人。
也就是說,全國保險從業者比全國的公務員人數還要多190多萬,將近200萬,多麼可怕數字啊!
溫馨提示:全國有716.7萬人的公務員,這個數據是2015年的,也是截至到目前(2020年),政府唯一一次披露公務員人數。
第二、薪酬機制極度不合理
保險從業人員這麼多,那麼保險公司給這些人發多少工資嗎?感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猜一下!答案可能會超乎大家的想像!知道也給大家告訴一下,免得那些無知小白入坑了還不自知。再給大家提醒一句,你們常常看到的各大招聘網站上的開的那些工資待遇都是假得哦!
極度不合理的薪酬機制導致了兩個最直接的結果,要不誤導銷售,甚至欺騙客戶,要不走人,這就是保險行業銷售行業招人難,離職率高原因。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保險銷售人員離職率是多少呢?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數據,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保險銷售從業者人員的離職是80%左右!保險公司為了留住銷售人員,做了哪些努力呢?給大家透露一下,轉介紹(讓保險公司從業者給公司自己認識的人),入職還要交押金(300-500不等)。
黑貓投訴:保險公司入職時候交押金,離職時候不退押金
你們看到了保險公司的員工多麼卑微,有多無奈嗎?
幹了幾個月,結果連保險公司的監管機構都不知道,跑到黑貓投訴這樣平臺去投訴,可悲啊!被人家騙了,連投訴的門都不知道!各位粉絲,記住了,只要是與保險相關的投訴、維權都去找當地的銀保監,別去找黑貓投訴,聚投訴這樣平臺,用處不大,更不要找媒體,畢竟是被別人騙了,也不是多麼光彩事情,有的時候也不好使,除非你真想曝光某家保險公司或者代理人!
第三條、誤導銷售嚴重
中國保險行業的誤導銷售有多嚴重呢?我給你們看一組數據!
這是中國銀保監會在2020年12月1日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0〕12號」中兩組數據。
財險投訴情況
人身險投訴情況
這個通報每個季度都發,但是很少有媒體轉發,消費者也很少知道!什麼原因,你們都懂得!
想看這次通報的完整的數據,你們可以搜全標題「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0〕12號」,看以往的也可以直接去搜。
之前給大家說過,保險公司誤導銷售是家常便飯,但是有些槓精還反駁說「你以為,每個保險公司從業都像我一樣」。說這話的那個人,出來解釋一下這個統計數據,然後我再問一句,我是該相信銀保監會還是相信你的那張嘴,謝謝!
第四、消費者買不對保險
導致消費者買不對保險的原因很多,比如保險從業人員本身就不專業,還有一些不合理的薪酬體系,保險公司對保單的提成比例設置和消費者對產品不了解都導致了消費者買不對保險,真正需要的沒買,不需要的買了一大堆!
上圖就是全國各地區保費收入統計數據,你們看看我說的是不是客觀事實。
這個統計數據是10月份,其他月份也是一樣,感興趣的可以到銀保監會官網去瀏覽。
第五、理賠時各種踢皮球,維權成本高
這個我不用說,相信大家都看過各種各樣保險公司踢皮球事情,還有為什麼壽險保費交的這麼多,我解釋都已經不能再明白了,你們看這個視頻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來源各大媒體,只是說明保險誤導銷售案例,如果侵權,可以聯繫我刪除。
看完上面的這些數據和案例,有沒有刷新你對中國保險行業的認知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