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硬漢在陵水創造了帆船航海探險新奇蹟!被稱為「中國航海第一人」!

2022-01-16 陵水發布



 2017年11月23日,是著名航海探險家楊建新駕駛「唐山號」帆船進行單人單帆環中國海挑戰成功回來的第二天。在海南省陵水縣富力灣遊艇會所,富力灣和陵水縣政府為楊建新舉行了中國首次單人單帆環中國海——唐山國際旅遊島百倫斯楊建新挑戰成功歡迎儀式暨記者見面會。

來自唐山市政府和海南陵水縣的政府領導以及富力灣遊艇俱樂部的領導、媒體界朋友,會聚於此,熱情歡迎航海英雄楊建新的載譽而歸。

楊建新挑戰成功歡迎儀式暨記者見面會現場。

11月22日11時15分,楊建新駕駛的「唐山號」帆船駛進海南省陵水富力灣帆船碼頭。河北省體育局官方當場宣布「此次楊建新航海創造了中國帆船航海探險的新奇蹟」。

登岸前,楊建新向迎接隊伍揮手致意。

群眾熱烈歡迎楊建新。

手捧鮮花的楊建新滿面笑容。

丈夫平安歸來是妻子最大的心願。楊建新的夫人(左)正在親吻楊建新。

10月22日10時,航海探險者楊建新駕駛一艘10米長(約33英尺)的「唐山號」龍骨帆船從渤海灣的唐山國際旅遊島祥雲灣碼頭啟航,開始了預期45天的環中國海域航行。

48歲的楊建新原本是一名射箭運動員,由於酷愛大海,與帆船運動結緣。2016年和2017年初,他相繼完成了單人4米帆船跨越渤海和26英尺帆船環渤海航行的兩項中國紀錄。

在楊建新的教練、中國資深帆船航海教練宋永浩和眾多航海界人士看來,挑戰環中國海域單人單帆,全程不間斷、無停靠、無動力、無補給、無保障船隻跟隨航行,楊建新是「中國航海第一人」。

楊建新此次歷時32天的航行挑戰,自唐山經渤海海峽、黃海進入舟山海域東海,然後經臺灣海峽,進入南海、瓊州海峽、北部灣,22日在海南陵水富力灣碼頭終止,比原計劃提前了13天時間。

陵水縣遊艇會派出帆船迎接「唐山號」帆船到來。

楊建新成功靠岸後,在河北省體育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河北省唐山市體育局和唐山國際旅遊島及海南當地官方舉辦的歡迎儀式上,唐山體育局副局長劉炳來宣讀賀電並表示,楊建新完成的單人單帆環中國海域航行,創造了中國帆船航海探險的新奇蹟。

身披中國國旗、頭繞花環的楊建新還向社會各界披露,他將在明年適當時候發起環南極航海的挑戰,讓中國航海人被世界所關注。

中國航海人楊建新的32天「環中國海域航行」探險記

再一次看到楊建新,已相隔一月有餘。22日,記者在距離富力灣5海裡的海上,看到楊建新駕駛的「唐山號」帆船從隱隱約約的一點白帆,到距離10餘米遠,而他則從容淡定地和接他的5支帆船團隊上面的人揮手致敬。

身披國旗的楊建新向歡呼人群致謝。

上次,是為楊建新環中國海域探險送行,而此次則是接他環中國海域探險航行成功「回家」。雖然只是短短的5海裡航行,記者再一次親身感受到帆船海上探險航行的恐懼:船像一隻小舟,忽而被海浪湧上幾米高的浪尖,瞬間又被高高的巨浪無情地拋入「海底」。

楊建新今年48歲,2016年和2017年初,他相繼完成了單人4米帆船跨越渤海和26英尺帆船環渤海航行的兩項中國紀錄。這一切只緣於他酷愛大海。與帆船運動結緣前,他原本是一名射箭運動員。

10月22日,楊建新駕駛一艘10米長(約33英尺)的「唐山號」白色龍骨帆船從渤海灣的唐山國際旅遊島祥雲灣碼頭啟航,開始了預期45天的環中國海域航行。此前,中國航海界人士鮮有挑戰成功者。

  

帆船是利用風力前進的船,是繼舟、筏之後的一種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歷史。帆船運動,目前歐美國家實力較強,而中國帆船航海處於起步爬坡階段。

  

在楊建新的教練、中國資深帆船航海教練宋永浩和眾多航海界人士看來,挑戰環中國海域單人單帆,全程不間斷、無停靠、無動力、無補給、無保障船隻跟隨航行,楊建新是「中國航海第一人」。

「穿越臺灣海峽的海上探險經歷幾乎讓我心裡崩潰。」9日,當楊建新到達馬祖島海域時,10餘米的巨浪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唐山號」帆船的承受能力。楊建新無奈地向陰雲密布的蒼天狂吼出「啊——」的抗議。5個小時後,楊建新憑藉著過人的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成功穿越臺灣海峽後,癱坐在帆船甲板上。

  

幾千裡之外,位於唐山國際旅遊島的岸上保障團隊的吳澤輝等人通過海上衛星通訊與楊建新隨時保持著通訊暢通。他們對帆船航向、天氣狀況、海況以及預定航線等隨時進行分析調整。

  

此次楊建新曆時32天環中國海域航行距離約2500海裡(約4500千米),自唐山經渤海海峽、黃海進入舟山海域東海,然後經臺灣海峽,進入南海、瓊州海峽、北部灣,22日在海南陵水富力灣碼頭終止,比原計劃提前了13天時間。

  

22日11時15分,當楊建新駕駛的「唐山號」帆船駛進海南陵水富力灣碼頭的瞬間,就被一群身著民族服飾的婦女和自己的家人「包圍起來」,他們與楊建新一起分享中國航海界成功的喜悅。當河北省體育局官方當場宣布「此次楊建新航海創造了中國帆船航海探險的新奇蹟」時,楊建新與他的家人喜極而泣。

來源:中新社 圖:唐山晚報記者 單春燕 範聖英 徐曉躍 攝

記者:白雲水

編輯丨張運桐


歡迎投稿!

投稿信箱:lingshuixwzx@126.com

相關焦點

  • 【航海文化】古埃及人的航海探險
    在世界航海史上,首創航海探險的是古埃及人。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由於生存和生產活動的需要,古埃及人已經學會了造船,製造了獨特的方形帆,開始在江河上航行。到了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人已經能夠建造在海上航行的方帆船,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術,開始了航海探險活動。古埃及人為了建造金字塔,需要大量的巖石、木材。但是,埃及周圍都是沙漠,交通又不便,無法得到這些建築材料。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啟航照片80歲高齡的航海家兼作家吉米·康奈爾(Jimmy Cornell)本月20日從塞維亞啟航開始了他的第四次環球旅行,本次環航以紀念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和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海洋探險500周年,他們的探險完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
  • 鐵人探險.2020航海通告
    --鐵人探險.舟山白沙航海學校 2020.07.11正式開啟鐵人探險2020年度公告2020.07.04~07.12(舟山)A:第一期3+集訓(東極青浜島~小板門~舟山白沙島)。限額4名B:鐵人探險.舟山航海學校掛牌儀式(07.11)。凡廣東創始成員、歷屆學員及兜風團成員免費食宿,觀禮者自費(參考300~500/人,兩天一晚食宿)鐵人探險創始於2002年珠海。十餘年踐行探險及航海精神推廣
  • 第一個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探險與發現
    不管如何說,腓尼基字母是幾乎所有拼音字母的鼻祖,不僅僅拉丁文和阿拉伯文從中獲得靈感,甚至通過粟特文-回鶻文-蒙文-滿文的形式一直傳播到中國地區。腓尼基人擅長航海,擁有一流的造船技術,他們的交通網絡遍布東地中海。
  • 正能量:翟墨 一個人的航海足跡
    、藝術家,他曾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自駕帆船環球航海一周的壯舉,由此成為駕駛單人無動力帆船完成環球航海的中國第一人,並且獲得"2009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他在微博上給自己的描述是,"生活在天空之下海水之上,接受陽光、狂風與海水洗禮的人。"  最初,他只是為了追求漂在海上的自由感受,現在他開始嘗試讓更多的人親近海洋。他心甘情願逃離了陸地,靠著一艘帆船去環遊世界。那裡有的只是波瀾壯闊的大海、嚴厲的大自然和絕對的孤獨。他像是一片葉子,至今還飄在海上。
  • 傳播帆船運動 傳承航海精神——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宋坤...
    2021年1月9日—10日,在這個最冷的寒冬,濟南新航外國語學校和章丘雙語學校的同學們以極大的熱情,燃爆校園。應山東毅知行邀約,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宋坤女士來到濟南,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激勵人心的航海主題講座和親切的交流訪談會。
  • 600多年來第一艘環球航海中式傳統木帆船將誕生
    傳統木帆船每面風帆都是手工縫製的,帆面使用棉布拼接縫合,上面還需縫合固定各類「筋骨」。帆面四周卷邊,固定縫合一圈堅固的麻繩,稱為「大綱」,在桅杆上拉撐起整面風帆。屬中國千百年來特有的硬帆,可以走逆風。而歐式帆船採用的是軟帆,走不了逆風。中式帆船艉出艄,可升降舵板。有縱通的龍骨、多道橫向水密隔倉、多道縱向大筋等構成堅固的船體結構。一般採用三桅、扇形布帆或者矩形竹蓬。
  • 在國內也可以隨時隨地、中英對照學習系統的帆船航海了
    我環球回來以後,幫助了很多人到國外去學帆船、玩帆船甚至是搭船航海,但他們都遇到同兩個問題,基礎知識和語言。由於歷史的原因,國內的航海文化幾乎消失殆盡。很多航海愛好者想要了解帆船知識,卻找不到便捷可靠的途徑,很多人花上萬的雪花銀去學,卻只學到一些皮毛,連海圖導航和潮汐計算都不懂,甚至叫不出各類帆船的稱呼。我嘗試過讓別人來做我聯繫過國內的一些機構,是否可以翻譯RYA(英國皇家遊艇協會)教材,可是涉及到版權的問題只能擱置。
  • 大航海之路評測 海戰探險開啟真實航海世界
    《大航海之路》是由網易自主研發的一款一款航海 MMORPG 手遊新作,遊戲背景是基於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歐洲,大航海家紛紛湧現,提督和水手們紛紛選擇揚帆遠航,從不同的國度而來,或探險、或經商,或效忠國家,或無法無天,展開無限星辰大海的航程。網易首款真實航海冒險手遊《大航海之路》開啟全平臺公測,想要成偉勇敢航海家?想要徵服大海?快跟小編一起感受一下吧!
  •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帆船發展史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中世紀以來,歐洲地中海地區是一種叫「巴爾卡」(Barca)的輕木帆船用以航海的應用。這是用一些低級木料造的小帆船,大多只作為沿海的漁船。隨著阿拉伯先進航海技術的引進和航海事業發展的需求,葡萄牙對帆船進行了改良。當時,阿拉伯的航海技術遠比歐洲先進,他們的船隻使用一種優於傳統四角橫帆的船帆,那是一種三角斜帆,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拉丁帆。
  • 中國航海第一人翟墨:航海冒險就像藍色鴉片,讓人上癮|一刻・大人物
    一直強調畫畫是主業,航海為副業的翟墨,卻完成35000多海裡的單人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領航「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活動,創立世界最高水準的太平洋杯國際帆船賽。於他而言,航海既是藍色鴉片,令人上癮;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融於日常。
  • 航海傳奇:80歲航海家駕電動帆船再次開啟環球航行之旅
    啟航照片80歲高齡的航海家兼作家吉米·康奈爾(Jimmy Cornell)本月20日從塞維亞啟航開始了他的第四次環球旅行,本次環航以紀念葡萄牙探險家費迪南德·麥哲倫和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Juan Sebastián Elcano)海洋探險500周年,他們的探險完成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
  • 600多年來第一艘環球航海的中式傳統木帆船即將誕生
    傳統木帆船每面風帆都是手工縫製的,帆面使用棉布拼接縫合,上面還需縫合固定各類「筋骨」。帆面四周卷邊,固定縫合一圈堅固的麻繩,稱為「大綱」,在桅杆上拉撐起整面風帆。屬中國千百年來特有的硬帆,可以走逆風。而歐式帆船採用的是軟帆,走不了逆風。中式帆船艉出艄,可升降舵板。有縱通的龍骨、多道橫向水密隔倉、多道縱向大筋等構成堅固的船體結構。一般採用三桅、扇形布帆或者矩形竹蓬。
  • 少有人見過,開帆船航海的「國際駕照」是這樣
    愛旅行的人都知道,出國自駕需要國際駕照,雖然我國沒有加入國際駕照組織,但如今咱們的駕照加一本國際翻譯件也可以輕鬆去往很多國家自駕。而大多數人玩帆船航海之前,也可能會考慮駕照的問題,卻少有人見過,開帆船航海的「國際駕照」到底長什麼樣子。開帆船需要駕照嗎?
  • 誤打誤撞成就的傳奇:葡萄牙在西非的航海探險
    當然,石碑的來歷並不能否定十五世紀葡萄牙航海探險的意義,它的確是歷史上的一道傳奇:一個貧窮偏僻的小國,不但打開歐亞之間的直接貿易,還促成美洲的發現,對後世影響深遠。在近些年的中國,甚至時常有人將此當成開拓精神的典範,從中尋找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但是如果說航海探險是一個裡程碑,其背後卻還是有一段凡人的歷史,基於當時當地的實際考慮,有著相應的風險與利益算計。
  • 說說丨來自帆船航海帶給你的「小歡喜」
    電視劇《小歡喜》,聚焦高考這一特殊的人生節點,通過平凡家庭迸發的生活衝突,傳遞出生活現階段人們面臨的壓力,只不過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與社會和解。無論如何,日子需要「歡喜」來點綴,就像「帆船航海」,就是帶給你歡喜生活的方式之一,值得嘗試!我相信:每個人愛上帆船的理由不盡相同,每個人揚帆出海的體驗感也不一樣。
  • 「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郭川是誰?個人經歷照片(圖)
    據法新社27日報導,美國海岸警衛隊已停止對中國職業帆船選手郭川的搜救,並表示慰唁。  被稱為「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的郭川,於北京時間10月19日5時24分11秒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駕駛「中國·青島號」三體帆船前往上海,進行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創紀錄航行,原定於11月5日前後抵達。
  • 航海模型在歐洲開展得早,16世紀時,歐洲首先興起了帆船模型比賽
    世界上第一次有記載的航海模型比賽是1902年組織的「模型工程師競速艇競賽」,介·塞恩獲得冠軍,速度為每小時5英裡(約8.5千米)。第二屆於1908年舉行。早期的模型比賽都是採用直線場地形式,後來隨著速度的提高,改用了圓形場地。把模型用繩索在水中間的一根標杆(即迴旋柱)上牽引模型沿圓周航道航行。最初的動力裝置主要是蒸汽機。1918年,一個美國人的模型竟達到了每小時48千米的速度。
  • 大航海時代OL新資料片「偉大航路」今日起航
    由天戲網絡和光榮特庫摩聯合推出的全球第一航海力作《大航海時代OL》最新資料片「偉大航路」今日揚帆出發。令船長們翹首企盼的「北極海航線」驚豔亮相,為你的世界大探險再添輝煌的一筆。
  • 《大航海時代OL》高等級艦船激賞
    已經公開測試的《大航海時代Online》,短短幾日來人數不斷攀升,新服也在不斷增開中,至今在線人數已經突破28萬人在線,這個人數在中國網路遊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據悉至今仍有上百萬玩家被擁擠的人潮擋在伺服器之外,盛宣鳴公司已經發布公告,即將在11月24日本周五開放第三大區,讓一切喜愛大航海的玩家都能體會到經典遊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