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是這位菩薩的因地法名。
這位菩薩在修法的時候是由耳根圓通入手的,就是通過聽世界的音聲而成道的,所以叫觀世音。
這種方法就是觀照自己聽到聲音的是誰?問自己:是誰聽到聲音的呢?她那時是在海島上修法。海水有時漲潮有時落潮。漲潮的時候,海水「譁譁譁譁——」的響,她聽見了。就問自己:「聽見聲音的是誰呢?」潮落了,風平浪靜,沒有聲音了。她又問自己:「聽不到聲音的又是誰?」
於是,她悟道了:聲音是聲塵,聲塵是有生有滅的。海水漲潮的時候,「譁譁譁譁」的響有聲音。海水落潮的時候,風平浪靜,沒有聲音。所以海水的聲音是有生滅的,但我們的聞性沒有生滅!就是能聽到聲音的性能,即功能是沒有生滅的。
聽不到聲,不是還聽到了一個「沒有聲音」嗎!不是沒有聽到。我們一般人認為聽不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實際上你雖然聽不到聲音,但你的能聞之性還在。
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因地為名,觀自在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成道後的名字,也是用功的一種法門。就是時時觀照,以法性為自己,而不是以妄念顛倒的色身為自己。
所以禪宗就問:念佛是誰?念佛不是我們的色身。這個色身不能念佛,因為一口氣不來了色身還沒有壞,怎麼不能念佛呢?其實能念者是我們的性能、功能,就是佛性,觀照我們的佛性,無在無不在,處處都在。不是說在某一處、不在某一處,這就叫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成道了,就得大自在了。我們離苦得樂得大自在也叫得自在。
所以觀自在菩薩是果地法名。
她大悲心痛切,看我們一切眾生都象她的子女一樣。而我們這些娑婆世界的眾生卻私心重重,只認自己的子女,人家的子女就不睬了。自己的子女,哎喲不得了,一點也不能碰。人家的子女,打死他也不關我的事。而觀世音菩薩不是這樣,她悲心痛切,時時刻刻的照顧我們。
所以升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宗人,也不能離開觀世音菩薩,也要念觀自在菩薩,念「六字大明咒」,時時得觀世音菩薩的保護。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