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123名大學生赴郊區支教 英語老師搶手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北京首批123名大學生赴郊區支教 英語老師搶手

2007年03月07日 14:12 來源:綜編

  中新網3月7日電 據北京日報報導,首都大學生支教工作日前在昌平區和大興區展開試點,首批123名支教大學生已到兩區報到,其中,音樂、化學和英語老師最為搶手。據悉,這123名大學生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經過北京市統一的筆試、面試等程序篩選產生。

  從6日起,昌平區教委開始對到本區支教的59名大學生開展崗前培訓,培訓為期10天,培訓內容包括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以及師德修養、健康人格和昌平區情等。培訓結束後,這59名支教大學生和全區46所農村中小學將進行雙向選擇,支教大學生將到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農村中小學實習任教,試用期為3個月。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後將正式留任,支教期限為3年。

  「眼下培訓還沒結束呢,已經有好幾個學校的校長來找我們要人了。」昌平區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中小學的音樂老師、中學的化學老師和小學的英語老師目前最受歡迎。(王海燕 王秋鳳)


相關焦點

  • 美女大學生赴尼泊爾支教 學生用中文喊她「姐姐」
    美女大學生赴尼泊爾支教 學生用中文喊她「姐姐」 2014-12-31 15:24:35昨日,面對記者的採訪,邵陽學院大三學生唐靖覺得2014年自己做得最牛的事是獨自一人揣著5000元人民幣,坐17個小時的大巴車穿行青藏線,由西藏的樟木鎮入境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在當地一個小鎮的學校任英語支教老師,並成為了一名國際志願者。  懷揣5000元,「靖哥哥」入境尼泊爾支教  今年20歲的唐靖是湘潭人,邵陽學院英語專業大三學生。
  • 「網際網路+支教」,我的老師在「雲端」——蘭州文理學院開展「互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9月下旬的一天,在靖遠縣東升鎮墩窪村學裡,僅有的三名學生正跟著教學一體機屏幕裡的老師上美術課。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筆一划認真地畫著。不多時,一隻可愛的小鴨子躍然紙上。網絡那一端,是他們的美術老師——蘭州文理學院美術專業學生曹友甜。
  • 仰恩大學15名大學生崧山支教 孩子歡樂過暑期
    大學生崧山支教 孩子歡樂過暑期 >近日,仰恩大學社會實踐隊的15名大學生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崧山村,開展為期12天的支教活動,與60多名偏遠山村的小朋友共度快樂暑期。□本報記者 吳志勇 施海燕/文 王慧仙/圖現場 孩子放飛夢想「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崧山小學教室內,數十名小朋友正在新老師的領唱下,投入地吟唱著《城南舊事》裡的插曲《送別》。在另一間教室裡,則有孩子在學習棋藝。
  • 她是唯一一位郊區教研員!
    她主動申請做農村學校駐校教研員並親自執教,多次赴外省市支教。她指導25節課例獲國家、市級一等獎,多篇論文獲國家一等獎。她引進北師大外語學院中外師資,現已完成3年學科專業素養輪訓工作;2015年,依託北京教育學院和進校師訓辦的項目合作,現已完成四屆新教師入門基礎實踐性培訓項目;2016年,聯合英使館文化處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部,現已完成首批培訓者培訓項目;2017年,基於新中考能力要求和學科課標修訂的發展需要,在英語學科全國領軍人物王薔教授的具體指導下,開展學科核心素養理解與應用下的精研班
  • 河西學院支教大學生與新疆託裡二小聯合舉辦手拉手圓夢活動
    河西學院支教大學生與新疆託裡二小聯合舉辦手拉手圓夢活動  近日,河西學院赴新疆參加支教實習的師生與塔城地區託裡二小民語老師攜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手拉手圓夢文藝匯演活動。整場活動共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一頓特色飯」,河西學院支教大學生跟民語老師學習做「抓飯」,民語老師跟支教大學生學習「包餃子」;第二環節是攜手共圓民族團結夢文藝節目匯演,支教大學生創作的情景劇《我要去新疆》、《健美操》、《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等節目展現了河西學院師生服務新疆向西發展的情懷和大學生的青春活力;民語老師的《冬不拉獨奏》、《黑走馬》、《愛的華爾茲》等,則以有特色的樂器和優美的舞姿,展現了個性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民族風情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揚州「夫妻檔」老師 帶著女兒支教陝北
    2020年1月,李立峰夫婦的支教任務到期。昨天上午,李立峰忙著打包行李、快遞包裹,再看一眼黃土高坡,心中滿是不舍。一年半的支教生活,他已經愛上了這片土地,並用行動書寫著奉獻、堅守、付出……  首批援陝教師選拔  新黨員積極報名去支教  選擇去支教,李立峰說,沒那麼多想法,就是一個黨員的初心。
  • 武漢大學生寒假到泰國教中英文
    在詳細查詢相關資料後,他便報了名。經過幾輪網絡面試,英語口語頗佳的他,順利申請到了赴泰國初中支教的志願者崗位。1月29日,閆旭航到達清邁支教營地後,一周的國際義工生活就此展開。閆旭航介紹,同行的50餘名志願者中,還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經過簡短的培訓,他們被分派至泰國各地,開始了正式支教。
  • 服務基層教育 北京為郊區英語教師暑期「充電」
    服務基層教育 北京為郊區英語教師暑期
  • 泉州大學生菲律賓支教 異國他鄉初為人師(組圖)
    泉州大學生在菲律賓支教故事給菲律賓孩子教中文  核心提示:2005年5月,泉州師院17名大學生遠赴菲律賓支教。今年4月初,赴菲支教學生們返泉。工作生活在異國他鄉,初為人師的他們有著說不完的新鮮事,在早報讀者俱樂部活動中,他們向早報記者一一講述起在菲律賓教書的經歷。  初為人師的尷尬  王慧娟和林寶都在菲律賓中部的怡朗華商中學當幼師。  「聽說去教幼兒園,很出乎意料。」
  • 滁州學院創客協會赴嶽西志願公益支教
    基於此,赴嶽西毛尖山鄉坂舍村支教實踐小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自己實際行動努力踐行「教育扶貧」理念,為山區留守兒童教育事業奉獻一份力量。本項目以大學生志願山村支教、深入基層為去調查留守兒童,了解留守兒童現狀,並針對實踐、支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部門聯合,為當地留守兒童服務,陪伴留守兒童,近距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安全等問題。
  • 螺髻山下的支教老師: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群95後的支教老師,她們是四川師範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普格分隊的付璐霞、楊蕾、徐嘉慧、高田蕊、張家豪。支教是一種經歷,是一種磨鍊,更是一種人生財富,這群95後支教老師用青春、用激情為大山裡的孩子播撒知識的種子。在普格縣中學支教的10個月裡,她們經歷了人生中很多的第一次。
  • 龍崗教師支教說 | 支教,不談詩和遠方,還有溫暖與愛
    在汕尾市陸河縣新田中學支教期間,擔任七年級(1)班和(3)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楊偉泰支教學校:河源市連平縣高莞中平小學支教時間:2019年9月-2020年7月單位:龍高教育集團寶龍外國語學校楊偉泰老師,深圳市優秀班主任、龍崗區優秀教師、深圳市首批英國華威大學海培教師。
  • 「支教女大學生被輪姦」真相大白
    商報訊(記者蘇桂除吳長策)網絡熱傳「海南某高校2名女學生被輪姦」的謠言發帖人劉某(受害者的同學)昨日被海口警方查處。劉某稱,他發帖陷害同班同學系「一念之間」的想法。至此,此次網傳謠言終於還回兩名女大學生的清白。目前,此案海口市公安局正在審理中。
  • 「我的扶貧故事」兩度赴黔 滿腔熱情|興仁市鳳凰中學支教老師馮琦
    我叫馮琦,是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2018年10月,我懷揣著由來已久的支教夢想,來到貴州省冊亨縣第一高級中學開展支教工作。憑藉原先普高教學經歷,我和英語組的23名年輕教師,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教研活動。   剛到學校,年輕老師充滿著無限的激情,卻對教學方法使用的準確性存在一定問題。如何幫助他們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學方法的提煉也就成了我迫在眉睫的事。
  • 東南大學「自強之星」,衡水中學優秀畢業生,支教踹飛4名小學生
    為了儘快帶動西部教育事業的發展,解決西部地區學校教師嚴重欠缺的狀況,我國對大學生群體發起了扶貧支教計劃,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到西部去,支援當地教育。如今,大學生支教活動已經開展近20年,無數大學生奔赴西部成為支教老師,為邊遠山區、落後農村的孩子帶去了希望。然而,就在前不久,一位大學生支教老師的行徑被曝光後,卻遭到了全網聲討。
  • 北京老師支教玉樹 「三件事」感受最深
    從海拔40米到4000米 師生大部分來自藏族 努力適應藏餐口味  北京老師支教玉樹 「三件事」感受最深  自2010年「4·14」玉樹地震以來,北京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億多元,用於玉樹州的教育設施建設,劉海雅支教的「四高」,便是從對口支援資金中拿出2000萬元啟動建設。此外,北京還選派優秀師資力量到玉樹支教。面對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人文環境……援玉教師劉海雅需要面對一段獨特的人生考驗。
  • 社會實踐: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
    2019年9月3日,我們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外語外貿學院英語藝術支教服務團前往桂林市灌陽縣會湘小學,開展"英語支教點亮留守希望,學生攜手共建美麗中國"系列活動,該活動有近 30 名師生參加。短短一整天的支教實踐活動,如同白駒過隙,留給我的不僅僅是社會實踐中所取得的收穫。
  • 大學生支教故事:18年青春接力聚螢成光
    2002年以來,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團已連續18年共派出162名優秀畢業生前往雲南施甸、西藏拉薩、內蒙古鄂爾多斯、陝西平利等教育欠發達的西部貧困地區支教,直接服務學生逾萬人。把理想和信念帶進來由於年齡差距不大,這些支教團成員在服務學校被學生們親切地稱作「哥哥老師」「姐姐老師」,他們一邊經受高原反應、草原風沙等生活環境的考驗,一邊傳道授業解惑。剛到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時,第20屆支教團成員強偉高原反應較嚴重,經常講完一節課要出去吐一通再回來,晚上頭疼得睡不著。
  • 2012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活動落幕
    (資料圖)點擊圖片進入評選活動專題》》   人民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 張葳、郭根喜、王洋)「青春使命」2012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評選活動近日落下帷幕。經過多輪評選,復旦大學苗鄉支醫隊、暨南大學喀什林芝深度採訪隊、北京林業大學嶽蹊暑期實踐隊等100支社會實踐團隊分別獲獎,其中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70名。   此項評選活動由團中央學校部、人民日報政文部指導,人民網主辦,共歷時三個月,由團隊報名、初選入圍、公眾投票、評委投票、網絡答辯、獎項揭曉等環節組成。
  • 貴州男孩北師大畢業選擇回鄉 支教經歷趕走抑鬱症
    朱啟平舉著支教當班主任時學生給他寫的寄語,開心得像個小孩子。  朱啟平的求學之路,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要艱難得多得多。他從大山深處走來,經歷了3次高考,兩次退學,終於來到了心心念念的北師大歷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