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3 10:18 來源:青島臺商創業風採 編輯:王思羽
行文至此,筆者不妨對涵碧樓的歷史作一交代。
早在日本統治臺灣時期,就已經有涵碧樓了。
1901年,日本人伊藤在日月潭邊興建了用檜木建造的一幢在當時算是豪宅的二層樓房,取名為「涵碧樓」,成為最早的涵碧樓。
後來,涵碧樓又幾經改建,益髮漂亮。大正十二年(1923年)日本東宮太子(後登基成為日本裕仁天皇)遊臺灣。為了迎接東宮太子來日月潭,涵碧樓特地擴建了八間貴賓室。東宮太子下榻於涵碧樓,日本報紙和臺灣報紙都刊登了他在涵碧樓的新聞和照片,從此涵碧樓名聲大振。
從此,涵碧樓成為臺灣的歷史名樓。
於是,諸多達官富賈遊日月潭,慕名下榻涵碧樓。
此後,在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完工時,為了迎接前來參加開幕典禮的日本東宮太子之兄梨本宮,涵碧樓再度進行擴建。
1940年,涵碧樓貴賓館遭了火災,所幸只燒毀部分建築,於是涵碧樓進行了修繕。
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來到臺灣。蔣介石非常喜歡日月潭,遊日月潭必住涵碧樓。1949年,蔣介石下令翻新、改建涵碧樓。從此,涵碧樓成為蔣介石的行館。
據說,蔣介石喜歡乘坐手划船在日月潭賞景。專為蔣介石划船的船夫至今仍在日月潭,名叫賴瑞慶,已經70多歲,為蔣介石划船前後達25年。
據賴瑞慶回憶,蔣介石當年在日月潭尋找船夫時,當地船夫都不會講國語(即普通話),何況蔣介石的浙江口音又很重,無法跟蔣介石溝通。賴瑞慶雖然也不會講國語,但是會講日語,而蔣介石年輕時留學日本,也會講日語,於是彼此能夠溝通,請賴瑞慶划船。當時一般船工一天工資大約10元臺幣,賴瑞慶為蔣介石操槳日薪40元,不但優厚,而且不管出不出船,只要蔣介石沒離開日月潭,按日計薪,真讓其他船工豔羨萬分。
蔣介石喜歡與宋美齡在傍晚或深夜二三時一起乘坐舢板,由他慢悠悠地在日月潭劃著,細細欣賞日月潭風光。為了保證蔣介石的安全,一艘汽艇上乘坐警衛,遊弋在小船附近。夜遊日月潭,格外寧靜,別有風光。有好多次蔣介石讓小船穿過日月潭,到達對岸的青龍山,登上山頂,拜謁慈恩塔,俯瞰日月潭。
從涵碧樓望出去,日月潭波光粼粼,遠處正對青龍山以及山頂上的慈恩塔。
有一回蔣介石和宋美齡賞景時間過晚,回程不及,改用汽艇拖回舢板,汽艇的尾氣直衝舢板。坐在舢板上的宋美齡無法忍受前方汽艇尾氣的柴油味,沿途作嘔,回到涵碧樓後,愛妻心切的蔣介石大發雷霆,痛斥隨從。從那以後,宋美齡較少搭船,改由蔣介石的孫子蔣孝武、蔣孝勇陪同蔣介石。
蔣介石當年乘坐的小船,如今成了涵碧樓的展品。
蔣介石警衛乘坐的汽艇,如今被修復,冠以「總統一號」之名,在日月潭招攬生意。其實,當年蔣介石本人不大乘坐這艘汽艇。
涵碧樓設有餐廳,面對日月潭,客人們可以一邊賞景,一邊用餐。
涵碧樓的「招牌菜」,是「總統魚」。這種出自日月潭的魚,味道鮮美,蔣介石很喜歡吃,因而得名「總統魚」。這種魚的腹部略帶彎曲,當地人叫「曲腰魚」,它屬於鯉科,學名叫「翹嘴紅」,又名巴刀魚。
甜而軟的「總統蛋糕」,也因蔣介石喜愛而得了「總統」之名。
用芭蕉葉包裹的粽子,打開之後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還有雪菜年糕,是蔣介石家鄉的傳統做法,當年蔣介石都很喜歡吃,也就成了涵碧樓的「保留節目」。
涵碧樓十分注重為旅客提供休閒服務。憑著住房卡,可以免費享受「三溫暖」。
所謂「三溫暖」,是冷暖交替洗浴:
先是在按摩池(40攝氏度左右)浸泡10至15分鐘,然後進入蒸汽室(44攝氏度左右)5至10分鐘,以使全身出汗。這叫「一溫暖」。
接著,突然以冷水(20攝氏度左右)衝浴,擦拭汗漬至全身清涼,再進入烤箱(78攝氏度左右)5至10分鐘,以汗如雨下為度。這叫「二溫暖」。
又以冷水全身衝浴,擦拭汗漬至全身涼透舒暢。最後重入按摩池泡浴5至10分鐘。這叫「三溫暖」。
通常,人們總是以為乍冷乍熱,最易感冒。然而,「三溫暖」偏偏以乍冷乍熱為特色。據說這樣可以達到健身的目的,治療腰酸背痛、風溼痛,預防心血管疾病,促進心臟功能,減肥,甚至還可以美容。
據說,「三溫暖」起源於歐洲的「SPA」。「SPA」源於拉丁語的Solus Por Aqus,Solus(健康),Por(經由),Aqus(水),意思是說經由水而得到健康。也有人以為,「SPA」源於16世紀比利時小鎮SPAU,這個小鎮以含豐富礦物質的溫泉而聞名。18世紀之後,歐洲流行礦泉療養,便把礦泉療養通稱為「SPA」。
「三溫暖」在臺灣非常流行,而涵碧樓的「三溫暖」設備堪稱一流。
在臺灣,如今還專門生產家用「三溫暖箱」,人們可以在家裡享受「三溫暖」。另外,除了水蒸氣,也可以在箱內添加其他喜愛的東西,例如,加入草藥,就變成了藥草浴,加入香精油就變成紓解壓力的薰香浴,至於加入鹽或水果皮(如柚子皮、橘子皮),則可以達到美膚之效。
涵碧樓的下方,是一條離日月潭水面很近的步行道。曲徑通幽,兩旁梅樹夾道,櫻花盛開,桂樹叢立,清香撲鼻。據說,這是因為宋美齡喜歡梅、櫻、桂花,專為她種植的。
五色鳥、山紅頭、繡眼畫眉,在枝頭跳躍。
這條步行道全長一公裡半,是散步觀賞的好去處。據說,當年蔣介石常愛在這條步行道上散步,人稱「蔣公尋幽路線」。
在步行道上,有一中式涼亭,曰「觀景亭」,既可供遊客半途歇腳,又可觀賞日月潭寬廣的水面。這涼亭看似普通,亭下方的水泥鋼筋底座,卻是一個堅固的碉堡。原來,當年建造這座涼亭的另一目的,是為了保障作為蔣介石行館的涵碧樓的安全。
步行道的終點,是一座米黃色的耶穌堂,歐洲巴洛克建築風格,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便在此做禮拜,人稱「蔣公教堂」。
步行道的下方,是一個碼頭。蔣介石的專用舢板以及汽艇,當年就停靠在這裡,使這裡成了蔣介石的專用碼頭,人稱「蔣公碼頭」。
安步當車,沿著步行道漫遊,日月潭美景盡收眼底。
走走歇歇,涼亭、長椅,可供小憩。
涵碧樓使人心境清靜,如同潭水一般明淨。
投資涵碧樓,足見賴正鎰的眼光和用心。
2009年12月26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伉儷於第四次陳江會期間在日月潭下榻於頂級度假旅館涵碧樓,陳雲林住的是唯一一間,也是最頂級的「行政套房」。室內包括臥房、客廳、書房、衛浴、陽臺坪數總計101坪,是涵碧樓坪數最大、價位最高的房間,住宿一晚要價新臺幣25200元,還要外加一成服務費。
陳雲林伉儷對服務人員相當親切、隨和,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根據飯店了解,陳會長喜歡吃辣,因此主廚特別準備比較辣的生辣椒,讓陳雲林佐菜。
這間行政套房坐擁湖光山色,是涵碧樓視野最好的房間,打開窗簾就可以看到正前方的拉魯島、玄光寺、慈恩塔等著名景點,此外,房間裡還擺置有名貴古董、書畫及盆栽,陳雲林聖誕夜在書房內揮毫,題一幅字給飯店做紀念。
連載1 臺商創業在青島——涵碧樓給力青島
連載2 臺商賴正鎰——百元變十億 書寫創業傳奇
本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與我網聯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