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億!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

2020-12-18 天天基金網

摘要

【16萬億!公募基金規模創新高!基金規模越大越好嗎?多大的規模比較合適?】今年2月份,儘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衝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截至2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總只數達到6685隻,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新高,143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較1月增長了8662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增長了5000多億元。關於基金規模,真的越大越好嗎?對於這個問題呀,我們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對於主動型和增強型指數基金來說,選擇的基金規模以適中為主,而被動指數型基金的規模則越大越好。

  2月公募基金創歷史新高 總規模突破16萬億元

  今年2月份,儘管國內市場飽受疫情衝擊,但依然不改公募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業內表示,銀行理財收益下行、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趨勢下,公募基金日益受到更多投資者歡迎。

  4月2日傍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今年2月的公募基金行業數據。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8家,其中,中外合資公司44家,內資公司84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共1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這些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6.36萬億元。相較一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增長了8662.04億,增幅達5.6%。

  具體來看,和1月底數據相比,公募基金總規模的增長主要由貨幣基金貢獻。數據顯示,貨幣基金規模一個月內增長5721.35億元,由1月底的7.5萬億增長至2月底的8.08萬億。截至2月底,貨幣基金規模佔公募基金總規模的49.37%。對於貨幣基金規模的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儘管貨幣基金依然受嚴監管,但在銀行理財收益下行的趨勢下,貨基依然是多數人理財的首選。此外,A股波動加大,避險資金的配置需求廣泛存在,貨幣基金仍對機構資金有吸引力,比如機構會與公募基金約定最低收益。

  非貨幣基金中,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債券基金是2月份非貨幣基金規模增長的主力軍。中基協數據顯示,今年2月債券基金規模增長1354.04億,增幅達4.6%,至此,債券基金2月底總規模達到2.83萬億元。其次為股票基金,股票基金規模較1月份增長了591.07億元,規模增幅達4.2%;第三為混合基金,混合基金規模較1月份增長了730.43億元,規模增幅達3.4%。此外,QDII基金規模2月也有小幅增長,較1月份增長了1.88億元。

  選基金時規模越大越好嗎?

  關於基金規模,有人表示,基金規模大好,因為這樣單位份額分攤的成本就越低;也有人認為,基金規模小好,因為規模小操作靈活。基金規模真的越大越好嗎?

  對於這個問題呀,我們要一分為二的來看。

  1、對於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言,規模並非越大越好

  在基金行業有這樣一句話:規模是業績的敵人。

  由於公募基金有「雙十規則」,考慮股票流動性的問題,規模較大的基金就需要分散到更多的股票之中。比如一個20億的基金可能配置50隻股票就夠了,100億的規模的話可能就需要配置100隻甚至更多的股票。而A股市場優質的股票還是比較稀缺的,並且基金經理能跟蹤的股票的數量也是有限的。

  如果基金的規模過大,對基金管理人來說通常都會一個很大的挑戰。一般來說,規模大的基金調倉的時間要長一些,而且對持倉股票的衝擊要更大一些,這樣以來基金的靈活性也會下降。就好像自行車騎得好,不代表開汽車就一定能開的穩哦。

  當然,如果基金經理的風格就是長期持有、低換手率,那麼基金規模對其的影響就不太會體現出來。畢竟交易量小對於靈活性的需求也就相對較小。

  總的來說,基金的體量越大,對基金經理的自身能力和水平就是越大的挑戰。如果基金規模很大,同時還能保持較好的業績,那說明這個基金經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實盤操作能力都是非常過硬的。對於這樣的大牛,請收下我的膝蓋。

  一般來講,主動管理型基金規模在2-20億為佳,對少數優秀的擇股型基金經理可以放寬一些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基金經理管理多隻基金,如持倉多隻重倉股重複的,規模需要累加計算。持倉未過度重複的,也需要關注其總計管理規模;同一基金經理的幾個基金,其他條件都差不多,那就選規模最接近2億的。

  2、對於被動管理型基金而言,規模越大越好;對於指數增強型基金,並非規模越大越好

  由於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僅擬合指數,並不進行主動操作,所以基金經理首先要考慮的是申購贖回對淨值的衝擊。那麼自然而然,規模越大對淨值的衝擊越小。

  舉個例子,規模1億份的指數基金,遭遇1000萬份的贖回,相當於基金規模的10%,變現壓力相對比較大。而且基金買進股票的權重指數同樣發生重大變化,從而產生較大的跟蹤誤差。但是規模是100億份的指數基金,面臨1000萬份的贖回時,也就相當於基金規模的0.1%要被贖回,此時對基金跟蹤指數的影響要小得多。

  因此,對被動管理型的指數基金來說,規模越大越好。另外也要提醒大家一下,增強型指數基金並不適用這一說法。

  增強型指數基金一般使用量化模型對指數進行增強操作,本質上屬於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規模過大的話,可能會導致某些增強因子的反應遲鈍,甚至失效。因此增強型基金也並非規模越大越好哦。

  最後總結一下,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的過程中對於主動型和增強型指數基金來說,選擇的基金規模以適中為主,而被動指數型基金的規模則越大越好。

  雖然我們知道了基金規模規模並非越大越好,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任何基金規模不能過小。規模太小的情況下,諸如信息披露費、審計費、律師費等固定費用,分攤到單位份額上的成本就越高。

  對主動管理型基金而言,因為基金經理必須要留一定的現金來應對日常的贖回,規模過小的話,也會對正常的操作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財富號)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新產品發行依舊持續發力。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10月底,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31萬億,這也是公募管理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超過1330隻,合計發行總份額突破3萬億份,刷新往年記錄。
  • 銀河證券:2018年公募基金規模榜單(完整版)
    一、2018年公募基金行業資產總規模突破13萬億元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共計13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計管理主代碼基金數量5147隻,管理基金資產淨值130045.37億元,份額規模128681.1億份。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公募基金規模年內增3萬億元 百億元級爆款基金多達40隻
    3.06萬億元、1408隻、超1倍增長,公募基金新發市場的發展軌跡在2020年註定不平凡。在當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和「內外雙循環」宏觀經濟背景下,公募基金新發市場正在推動權益類基金大發展,強化頭部基金公司「強者恆強」的格局,驅動公募產品結構多樣化發展進程。
  • 2019年基金公司規模排行
    Wind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40家,管理基金數量共6084隻,管理規模總計14.81萬億,規模較去年(2018-12-31)增加1.77萬億。其中非貨幣理財基金資產規模總計7.39萬億,較去年增加2.52萬億。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保險系公募再添華泰基金 規模排名上升迅速
    近日,華泰保險集團投資的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設立,保險系公募基金再落一子,在大資管版圖下,保險系正成為越來越多領域的「座上賓」。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目前保險系公募基金隊伍中已有多個成員,包括平安大華基金、國壽安保基金、安邦基金、泓德基金及浙商基金,而早在2015年上半年,泰康人壽旗下子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成為業內首家獲批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險資資管公司,以公募事業部的方式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 ...美國蒙大拿州:居家令限制將於4月26日結束;公募基金規模再創新高
    2丨16.7萬億元 公募基金規模再創新高據上海證券報,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規模已近17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一季度公募基金可謂多點開花,積極投資股票型基金、純債型基金、QDII基金等規模較去年年底增幅均超過10%。
  • 基金公司大打「年終規模戰」!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公募基金總規模已升至18.42萬億元,從單個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來看,排名前三的天弘、易方達、匯添富強者恆強,頭部基金公司優勢明顯。非貨基方面,規模已超11萬億元,其中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4.15萬億元,前二十的基金公司非貨基規模合計達7.74萬億元,分別佔全行業的40%和60%左右。
  • 2017年券商基金託管座次排定:國泰君安公募託管規模第一;招商公...
    券商也盯住機構客戶大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優化資產託管外包業務為基礎的PB業務綜合服務體系。券商中國記者從已公布的券商年報中發現,2017年券商在基金託管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經落定。國泰君安託管公募基金規模 538 億元,在證券公司中排名第 1 位;招商證券公、私募基金託管家數排名第1。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易方達華夏博時位列前三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基金君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上演「過山車」行情,上證指數在一季度累計下跌5.57%,但公募權益基金卻普遍獲取了穩定的超額收益。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業總規模較2019年四季度增長1.89萬億元,增長至166134.04億元。非貨幣基金規模方面,2020年一季度也大幅增長,升至約81787.28億元,環比增長約12.01%。
  • 市場要聞|資產規模破萬億,美國公募巨頭Vanguard的指數基金創下...
    來源:36氪數據顯示,Vanguard旗下的整體市場指數基金VTSMX(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資產總額已達到1.03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支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的指數基金。
  •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原標題: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摘要 【公募大發展 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
  • 規模此消彼長 券商資管進入公募賽道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2018年12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備案數據,結果顯示,去年12月券商資管的產品規模佔比卻再度降至低點,僅43%,11月份規模佔比是69%。這部分規模下滑對應的是同期基金與基金子公司的規模佔比上升。
  • 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
    在2020年這個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一路高歌猛進,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多隻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持續「霸榜」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前三,南方基金和鵬華基金躋身非貨規模前十,匯添富、廣發、華夏、富國、博時、嘉實等今年非貨規模增長超90%。
  • 炒股不如買基金!1716億元,公募送分紅大禮包,這些基金分紅過億
    出色投資收益和超高人氣之下,年內公募基金曬出了1716億元的分紅大蛋糕,這一規模創下近年新高。從1998年算起,包括今年在內,公募基金行業整體分紅達到1.36萬億元。「炒股不如買基金」再應驗了。基金有現金分紅和份額分紅兩種方式,你該如何選呢?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基金髮行大年,截至目前,年內共成立了1375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2.99萬億元,超越2015年牛市並創下歷年之最。若加上已結募但尚未宣告成立、募集上限為80億元的多隻公募基金,實際上今年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
  • 股票型ETF「基金髮行大年」新發規模縮水超四成
    但2020年新發規模卻逐步下降,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23日,在成立數量接近2019年同期時,首募規模則同比陡降超四成。在業內人士看來,股票ETF的發行降溫是受到市場環境、產品數量、業績表現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展望2021年,該趨勢或仍將持續。隨著近日公募基金年內新發規模突破至3萬億元,2020年「基金髮行大年」的名號也越發響亮。
  • 新基金髮行一覽表 3月份新基金髮行規模過千億
    160隻(剔除B、C等各類其他份額),募資總規模超過1200億元,單只基金的平均募集規模為7.55億元,梳理數據發現,當前公募基金機構客戶趨勢化愈發明顯,3月份新近成立的基金中,委外基金的總體佔比很高。
  • 餘額寶對接貨幣基金規模超1.8萬億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餘額寶對接的6隻貨幣基金合計規模達到18602億元,相比今年一季度僅對接天弘餘額寶單只貨幣基金時的規模增加了1710.53億元———一季度,天弘餘額寶貨幣基金季末規模為168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