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歷史古城,相距30公裡的藍田,其實歷史比西安還要悠久。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白鹿原》,就是發生在藍田塬上的歷史。
約115萬年前, 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之一——藍田猿人,就在縣境內公王嶺一帶繁衍生息,逐漸散居於灞河中下遊。中國境內的發現最早的古猿人是雲南元謀人,其次為藍田人,第三是北京人。
約距今1萬年左右,先民們在灞河、輞川河、焦湯河流域定居,制陶器,磨石器,養家畜,從母系氏族逐步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藍田有華胥氏陵、尊廬師陵、女媧氏谷遺址,史稱「三皇舊居」。
其中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女首領,她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
秦寧公十二年(前704)弭為蕩氏所滅。秦寧公滅蕩氏,弭改隸秦國,稱「藍」。藍地有滋水(今灞水)。 秦獻公六年(前379),秦始置藍田縣。
公元前312年,秦國張儀欺騙楚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裡商於之地,楚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裡地。楚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被魏章大破於丹陽,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其後前311年秦國攻取召陵,三戰皆敗,韓魏趁機進攻楚國在中原的領土,楚國大國地位瓦解,從此走向沒落。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丞相呂不韋被封文信侯,管轄藍田等12縣。
荊軻刺秦失敗後,葬於藍田。
《史記·蘇秦列傳》記載:公元前320年,蘇秦向燕王講過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個美麗的姑娘相約於橋下會面。但姑娘沒來,尾生為了不失約,水漲橋面抱柱而死於橋下。據《西安府志》記載,這座橋在陝西藍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橋」,今為藍橋鄉。
西漢(前206~前25)
鴻門宴中的 沛公軍霸上,就是駐紮在今西安市與藍田交界處的白鹿原下灞河邊
高祖元年(前206),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置塞國,分封司馬欣為塞王,藍田隸塞國。
東漢(25~220)
建武元年(25)置雍州,藍田縣隸雍州。是年,三輔大飢,人相食,時武安王延岑據藍田。
建安十七年(212)七月,馬超餘眾梁興部屯藍田,夏侯淵擊平之。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省司隸,復雍州,下轄京兆郡,藍田隸之。
曹魏:(220~265):中央之下設司隸,再下轄秦國、京兆國、京兆郡等,魏文帝黃初二年(221),藍田先後屬秦國和京兆國,正始五年(244)屬京兆郡。
蔡文姬被曹操從匈奴人手中贖回後,一直住在藍田,死後也葬在藍田。
唐:(618~907):設雍州轄藍田(畿縣)。唐武德二年(619),分藍田縣為白鹿、藍田二縣。翌年改白鹿縣為寧民縣,又增設玉山縣,統歸雍州所領。貞觀元年(627)廢玉山、寧民二縣,轄地入藍田隸關內道之京兆郡。690年隸京道之雍州。開元元年(713),藍田屬京道下之京兆府。
因距離唐朝首都很近,因此唐代很多詩人都提到了藍田,尤其是王維,他就住在藍田輞川,很多作品都是關於在這裡完成的,俯拾即是。
作者/來源:彼岸三秦大地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