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入駐光明啟動儀式在高科國際創新中心舉行,光明科學城迎來又一重大科研機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詹啟敏以視頻方式致辭,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鄭海濤,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光明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勝,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邱宣,光明區副區長姚高科,與深圳灣實驗室共建單位代表、行業領域專家等共同到場見證。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點創新平臺,和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光明科學城建設備受矚目。2019年11月14日,深圳灣實驗室與光明區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實現光明區省級實驗室零的突破,將為光明科學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時隔200餘天之後,2020年6月18日上午,深圳灣實驗室正式入駐光明科學城。深圳灣實驗室過渡場地位於光明區高科國際創新中心,總面積約3.8萬平方米,主要用於建設生化實驗室、公共儀器服務平臺、實驗動物中心、科研辦公室等。據悉,深圳灣實驗室永久場地擬選址於光明科學城啟動區,規劃用地面積約23.8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約40萬平方米。
詹啟敏表示,自2019年4月3日揭牌成立以來,深圳灣實驗室初步完成建設規劃制定、組織架構搭建、實驗室空間確定、科技支撐平臺建設、科研團隊引入等工作,夯實建設發展基礎。作為首個正式入駐光明科學城的重大基礎研究機構,深圳灣實驗室未來在推動光明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學研深度融合,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全鏈條發展等方面肩負重任,將繼續圍繞深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為打造國際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鄭海濤強調,深圳灣實驗室是省委省政府對標國家實驗室,在生物醫學領域培育創建的省級實驗室。一年多以來,實驗室在科研項目、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驗室在新冠病毒抗體、應急藥物、抗病毒抑制劑等方面的科研攻關取得一定的成績。省科學技術廳將繼續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大力支持深圳灣實驗室建設發展,希望實驗室在入駐光明之後繼續全力推進科研攻關,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劉勝指出,生物醫學是當今全球範圍內最受關注的基礎科學領域,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生命健康和生物醫藥機遇無限。光明已經將生命健康作為「3+1」主導產業之一,並聚集邁瑞、萬和製藥、康泰生物等一批龍頭企業。希望深圳灣實驗室正式入駐後,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整合集聚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內外生物領域優勢科研力量,加強生命健康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引領帶動生物醫藥產業加速發展,為深圳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與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提供有力支撐。光明區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深圳灣實驗室發展,為實驗室和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據了解,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光明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兩年多來,光明科學城逐步從市級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在此期間,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等大科學裝置已經開工建設,綜合粒子設施8月即將開工,一大批科研平臺加速進駐,光明科學城建設發展正在穩步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