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摔倒了,父母、爺爺奶奶都會說,摔倒了不怕,自己爬起來就是了。
如今我們長大了,爺爺奶奶到了耄耋之年,爸爸媽媽也步入了老年人行列。
如果他們之中有人摔倒了,要他們自己站起來,再快速的到健康的行走,那絕非易事,又或者在他們心目中那是不可能的存在。
所以人們把老人摔跤至髖部骨折冠稱為:人生中的最後一摔或最後一次骨折。
俗話說:老人不怕別的,就怕一摔。
因為老年人骨質疏鬆嚴重,反應和應急能力差,行走時容易摔倒,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髖部骨折。
而摔傷後年齡大於65歲老年人中,髖部骨折佔著全身骨折的23.79%。
如果不選擇正確的治療,相當比例的患者生活、大小便都無法自理,致殘率為50%;一年生存率為50%;15%—20%的人在10年內死亡。
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老人的心靈也承受著巨大煎熬和悲傷。
但是,在這裡: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關節外科團隊,攻克了這一難題,讓摔傷至髖部骨折的老人,馬上站起來行走,不再是不可能存在的現實。
從摔傷—入院—手術—下地行走,僅24小時內完成。
2020年4月23日凌晨,80歲的鐘奶奶,因在家不慎跌倒至右股骨頸粉碎性骨折,於上午8:30急診平車入關節外科住院治療。
患者既往有腦梗死和高血壓病史10餘年。
入院時老人家很惶恐、焦慮,其家人們也對這種突發狀況未做好準備,顯得更緊張。
因患者年齡大,基礎病多,家人擔心著愈後;或者在治療中發生各種意外事件的發生;還從社會上也了解了這個病需要要做好長期護理老人的準備。
關節外科護理團隊針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立即給予了解釋,並對老人進行了鼓勵;同時也介紹了關節外科團隊和科室治療技術的成熟。
使老人及家人放下心理負擔,安心的接受治療。
醫療團隊則安排著患者的各項治療、檢查和提交相關科室急會診單。
肖勳剛主任聯繫把控著各項檢查的落實情況;鄧麗瓊護士長嚴防著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的發生,比如患者及家人的流行病學史的再次調查與確認和核酸檢測的結果回報情況。
通過醫院各方團隊的努力緊密配合下,患者入院僅2個小時就完成了:由輔助科室(檢驗科、超聲室、CT室、心電圖室)完成的一系列檢查結果匯報。
由醫務部組織相關專科科室(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麻醉科教授們)的術前評估和術前討論。
一切前期工作準備完畢,確診患者各項指標符合手術的條件。
主管醫生趙昀團隊即刻給予患者安排了手術。
在麻醉科、手術室的專業積極的配合下,患者於4月24日10:30入手術室在椎管內麻醉下行右全髖關節置換術。
術後患者於4月24日12:00安返病房,患者4月24日18:11分就可下地行走了(僅術後6h,摔傷24h不到)。
什麼是全髖關節置換術?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指用模擬人體關節結構的材料置換病損的關節來達到消除關節病痛,恢復關節功能的目的。
為什麼患者入院僅兩個小時就可做上手術?
首先我們有一個優秀的、在學術上不斷創新、進取的團隊。
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想患者之所想,希望能用完善的流程、成熟的技術最短的時間治癒患者,減輕患者疼痛和家庭負擔。
再者就是醫院有一個完善的醫療管理體制,除鼓勵其學術創新外,就是對所有的醫生診斷的急診患者,醫院所有臨床、輔助科室都會開闢綠色通道。
用最快的時間準確的提供臨床數據,全院急會診各科專家教授15分鐘到位。
還有就是我們的臨床、護理、醫技專業人才隊伍,團隊協作能力強,可以快速,完美的配合。
為什麼患者手術後恢復如此之快?
1、 我們手術技術成熟,手術快(1個半小時完成);
2、微創傷口(長小於8cm);
3、 患者出血少;
4、傷口採用美容縫合(傷口恢復快);
5、 圍手術的管理(疼痛管理、血栓預防、營養管理、生活照料、心理護理......)完善細緻到位全面的治療護理。
肖勳剛主任說:患者從摔傷到術後下地行走,24小時不到;入院2小時入手術室;1個半小時完成手術;術後6小時下地行走。
這麼快速,高效的治療效果,離不開醫院各個相關臨床科室和輔助科室及各個團隊(醫、護、麻)密切完美的配合。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將以這些個案例為模板,形成關節外科的常規手術流程治療方案,在科室普及,開展下去。
讓老人跌倒至髖部骨折不再是恐怖的存在;讓每個家庭對老人摔倒骨折後不再恐慌和懼怕。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來源: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關節外科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