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西西弗、誠品書店等即將亮相

2020-12-18 贏商網

  2011年前後,人們還在為實體書店的接連倒閉而哀嘆「冬天來臨」。可這樣的哀嘆並沒有持續多久,2014年實體書店就已經開始「回暖」,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勢。2018年還未入夏,但實體書店的「夏天」似乎早已來臨。像是約好了一樣,一批新書店今年將在深圳接二連三地開張——

  3月底,西西弗書店將進駐梅林卓悅匯;9月,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將亮相深圳萬象天地;8月~10月,深圳友誼書城旗下的覔書店將連開三店;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的簡閱書吧,將在今年新開十家新店以上;位於深業上城的本來書店雖未正式公布開業時間,但雛形已現。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數據表明,深圳居民的各種媒介閱讀率、閱讀量、閱讀時長、家庭藏書量等,均有不俗表現。這些關於讀書的數字,讓深圳人驕傲,也詮釋著「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的深圳觀念。

  記者探訪

  新開實體書店如雨後春筍

  3月22日至26日之間,深晚記者實地探訪了多家實體書店。記者發現,大多數實體書店均已顛覆傳統的「買書賣書」功能,更多的是提供一種生活方式,均對空間設計極為注重,打造獨具特色的閱讀氛圍和空間。

  如覔書店壹方城店內由書組成的「時光隧道」,詮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簡閱書吧西灣店,繪製了特色壁畫的西西弗書店觀瀾湖新城店,書店外栽滿芒草、有著戶外閱讀長廊的槑林書店,隨處可見大幅電影海報的庫布裡克書店……憑藉充滿特色的環境與優質的圖書,實體書店成為越來越多的市民拍照聚會的「打卡」勝地。

  除了很多人都熟悉的書城模式外,實體書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購物中心的「標配」,即知名連鎖書店品牌與商業地產合作,像影院一樣成為購物中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誠品、覔、西西弗等書店。第二類是深圳出版發行集團旗下的簡閱書吧,出於「一街道一書吧」的構想,開設到每一個角落。還有一類就是個性鮮明的獨立書店,這類書店的店主大多希望通過開書店來表達自己的生活主張,如以詩歌為特色的「飛地書局」、以鄉村書房為特色的「我們書房」、各類電影元素交織在一起的庫布裡克書店,還有諧音「梅林」小資而文藝的「槑林書店」等等。

  無論是哪一類書店,大多都有著:特色的精緻櫥窗、溫暖而柔和的燈光、被書環抱的安全感。它們幾乎都採用了混業經營的模式,書籍、咖啡、生活創意產品,乃至服裝、畫廊等均屬於書店的營業範疇。而且每家書店都會有自己的特色活動,如名家見面會、讀書沙龍、詩歌朗誦活動等等。

  業內分析

  特色書店呼應市民高文化需求

  為何新一輪實體書店開業潮在深圳興起?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曹宇在接受深晚記者採訪時說,如今的實體書店以營造的主題場景、提供的現場感等各種複合方式,打造一種現代時尚的新的生活方式,提供的是實體性、體驗性、精神性、綜合性的消費,這和現代人的更高文化需求緊緊相扣。

  作為親歷者之一,深圳友誼書城有限公司總經理龔縣流則分析,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商業轉型升級的加快,中國的特色實體書店與商業生態同步並進,部分民營書店抓住了購物中心為了填補文化休閒業態空缺而出現的市場機遇。不僅在深圳,整個中國商業趨勢的演變與需求,都為書店發展帶來更多拓展空間。

  更有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本輪實體書店發展潮的興起,與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宣導有很大關係,提倡全民閱讀營造的閱讀氛圍讓實體書店更受歡迎。在今年年初舉行的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上,由中國書刊發行協會、百道網主辦的「2017時代出版·中國書店致敬盛典」中,公布了2017實體書店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深圳有945家實體書店,在「2017中國城市實體書店數量排行榜」中排名第15。

  曹宇表示,只看書店數量不足以評判一座城市的書店指數,還應該加上書店密度和書店面積等指標,如果以書店面積來評判,深圳的水平應該位居全國前列。如果說讀書月是深圳市民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那麼一家家實體書店就是深圳人日常生活中浸潤的書香。

本文轉載來自:深圳晚報 記者:李福瑩 賈茹,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 誠品書店9月亮相萬象天地
    像是約好了一樣,一批新書店今年將在深圳接二連三地開張—— 3月底,西西弗書店將進駐梅林卓悅匯;9月,誠品書店將亮相深圳萬象天地;8月~10月,深圳友誼書城旗下的覔書店將連開三店;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的簡閱書吧,將在今年新開十家新店以上;位於深業上城的本來書店雖未正式公布開業時間,但雛形已現。
  • 西西弗沒有「書店」
    就這樣,行業的大環境越來越惡劣,傳統書店面臨倒閉潮,一時之間整個行業哀鴻遍野。根據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調查顯示,2002年到2012年,全國有近5成書店倒閉,總數達1萬多家。2012年之後,圖書行業更是一片荊棘地,以新華書店為代表的老牌書店,都開始紛紛從中小城市撤出。
  • 實體書店回暖?「誠品」「方所」早已狂奔在路上
    自2010年以來,網絡購書、數字出版成為主流趨勢,面對網際網路的強勢發展和房價的不斷攀升,傳統民營書店毫無招架之力。再加上大型國有書店、盜版書等對小眾人文書店的雙重打擊,實體書店迎來了一波倒閉潮:三聯書店為轉型求生,關閉廣州所有分店;光合作用書房資金鍊斷裂,7家直營店、3家加盟店全部關閉;2013年,龍之媒董事長徐智明也宣布結束龍之媒書店業務。
  • 西西弗把書店深圳第20家連鎖店在東門開張
    在人潮洶湧的東門片區,與MINI萬象城珠聯璧合,西西弗書店的選擇,就像一個真正的讀書人的選擇,即便外面嘈雜,內心依然能夠沉浸在書本中,書頁的翻動聲,就是他們的音樂。  1234SPACE五樓,陽光從屋頂透明玻璃與木頭格子縫隙灑下來,在地上跳躍著斑駁的光。在這個秋日的的午後,西西弗書店優雅地坐落在商城一角。
  • 碧桂園發布商業產品線「鳳凰薈」; 誠品書店落戶萬象天地……|贏商...
    贏商晚報|第025期   2018年03月28日   周大福、新世界發展80億深圳前海項目開工   3月27日,周大福及新世界發展位於深圳前海自貿區桂灣片區核心的項目舉行奠基儀式暨開工典禮。@贏商網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   今年深圳實體書店迎來新一輪開業潮:3月底,西西弗書店將進駐梅林卓悅匯;9月,誠品書店將亮相深圳萬象天地;8月~10月,覔書店將連開三店;簡閱書吧將在今年新開十家新店以上;深業上城的本來書店雖未正式公布開業時間,但雛形已現。
  • 深圳不缺誠品書店
    商戶控訴稱,誠品生活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退出深圳市場,原本5年的租賃期被迫提前結束。一直以來,誠品書店是書店行業的標杆,但在商場鱗次櫛比的深圳,它未能顯現自身的獨特性。單靠書店救不了誠品去臺灣旅行的人很少會錯過誠品書店。
  • 實體書店變身記
    100家新店,雲南新華書店旗下的雲上鄉愁書院計劃開設40家新店,深圳出版發行集團旗下的簡閱書吧計劃開設30家新店……    日前,百道網在《2018—2019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中公布的這些數字,印證了許多人的感受:前些年實體書店的「倒閉潮」暫告一段落,城市裡的實體書店正在悄然增加。
  • 誠品生活深圳店今年年底結束營業 業內:多元化發展將是實體書店的...
    這家廣受文藝青年歡迎的書店在深圳經營還不到兩年,其匆匆離場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同時,關於實體書店生存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還有媒體在社交網站發起討論:「你還會去實體書店買書嗎?你喜歡逛書店嗎?」實體書店面臨的壓力,究竟是來自電商的衝擊,還是商業模式的「水土不服」?
  • 誠品書店進駐香港 別讓實體書店成"免費樣品店"
    8月11日,被譽為「臺灣文化地標之一」的誠品書店首家香港分店在希慎廣場開業,三層約3700平方米的規模讓它榮升為全港最大書店,火爆程度就連工作日都人滿為患。  誠品駐港,多少讓人有些喜出望外。要知道,隨著實體書店的日漸式微,僅兩年內中國已有一萬多家書店關門,過去十年裡更是近五成民營書店倒閉。而就在不久前,北京人氣極高的獨立書店「單向街」也再度被迫搬遷。
  • 臺北誠品書店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2019.11.14,臺北誠品敦南店宣布,由於租約到期,將於2020年5月31日關閉。 這一下,浪潮抵岸碎得面目全非。在文化氛圍濃厚的彼岸,連歷史悠久的誠品書店也無法在這場水逆中倖免。以上羅列的還只是聲勢比較大的幾波浪花,中途還有多少小書店如碎浪傾倒,破裂,無聲無息。在一般老百姓看來,網絡閱讀時代,實體書店關門很正常。
  • 誠品書店關門潮,實體書店還有發展嗎?
    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宣告2020年底將結束營業,這是誠品今年計劃關閉的第六家門店。 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店鋪關閉好像已經不是什麼大新聞了,但是估計沒有人會想過,「關門潮」會這麼快發生在誠品的身上。
  • 西西弗書店北京首家門店將在藍色港灣開業
    今天,已有24年歷史的西西弗書店將在藍色港灣開張北京首家店,而這也是西西弗書店在國內開的第67家店。  知名實體書店開新店過去頗引人關注,但近年來變得不再新鮮,人們更多看到的是其擴張勢頭之迅猛,就像那些連鎖餐飲企業一樣,書店如今在商場有遍地開花的趨勢。實體書店在商場急速升溫,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質,但也少了那種不經意間和一家小書店不期而遇的驚喜。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2012年1月9日 20:18來源:東方網 作者:魯琳 選稿:楊洋   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9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
  • 「誠品模式」:實體書店的救命稻草?
    二者不約而同開在了風景區裡,又不約而同地將自身定位為文化服務綜合體。文化服務綜合體模式讓臺灣的誠品書店大獲成功。這種模式能否在內地生根開花?文化服務綜合體會是內地實體書店的救命稻草嗎?  10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的西湖景區裡,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大夢書屋開始試營業。在這之前的9月28日,北京市西二環金中都公園內——金中都第二書房也迎來第一批讀者。
  • 書店只是書店——由深圳誠品停業所想到的
    深圳誠品生活書店。(IC photo/圖) 2020年7月3日,誠品生活深圳店正式發出停業公告,證實了一早的傳言,宣布誠品生活深圳店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營業。消息一出,網上傳來一片文化人的哀悼。有微博大V感嘆「千萬豪宅容不下一座書店,挺諷刺的,浮躁的小漁村」,「現實與功利,依然是這座城市的主流價值觀」。還有朋友圈裡轉發的文青氣十足的「736天,終究是一場錯付」的哀怨。
  • 深圳跨界書店風生水起,成購物中心標配?
    從中不難發現,深圳的萬人擁有書店量遠低於北京,與上海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引人關注的是,在這份榜單中,成都以3463家實體書店排名第二,其他如杭州、大連、長沙、濟南、寧波等均排在深圳前面。正如深圳可以在其他方面實現彎道超車一樣,在實體書店領域,特別是當下風靡國內的跨界書店領域,深圳有較好的基礎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 實體書店回暖|上海第5家西西弗書店落戶虹口
    西西弗在上海的第5家書店,上海凱德龍之夢虹口店正式開業。 本文圖片 西西弗書店提供1月20日,西西弗書店·上海凱德龍之夢虹口店正式開業。這是西西弗在上海的第5家書店,充滿了上海元素。走進書店,老上海縫紉機、民國名媛照片、百樂門圖片等「上海風情」在書店牆面、頂面、櫥窗及裝飾物中格外引人注目。西西弗董事長金偉竹表示:「西西弗將一如既往地本著參與構建本地生活的態度,本著引導、推動大眾精品閱讀的心態,來滿足讀者的需求,引導讀者對於閱讀的提升。也本著做主題連鎖的精緻書店的態度,來打造我們具有匠心的新店。」
  • 實體書店回暖「世界讀書日」一批新書店在滬集中開業
    尤其是近兩年來,國內比較優秀的品牌書店幾乎都落戶上海,江蘇的大眾書局、浙江的博庫書城、北京的蒲蒲蘭、重慶的西西弗、四川的言幾又、廣州的方所……這些品牌店今年在滬擴張勢頭依舊不減。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將有近20家中大體量實體書店開出。「如果說前兩年實體書店回暖尚是一種信號,今年這種態勢已經十分明顯,並且穩固下來。」
  • 臺北著名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即將關閉,實體書店今年怎麼了
    在一般老百姓看來,網絡閱讀時代,實體書店關門很正常。就算是看似敞亮,門庭若市的「幸運兒」們其實也是有苦說不出,紛紛靠著大力發展文創周邊,經營配套餐飲娛樂,以及大量承接文化活動匍匐前進。「不後退已經很好了」,這樣的知足,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 臺灣誠品成文化地標 那些依然堅守的實體書店
    這也是誠品經營23年來一直秉承的理念——不僅是閱讀的場域,更能傳達溫度和故事,豐富城市人文風景。  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大陸也將迎來誠品。吳清友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首家誠品店目前進展順利,兩年後將在蘇州開幕,而誠品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深圳分店的設立也在洽談中,他認為這是「因緣俱足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