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不顧美俄調停,下令邊境一線的13個機場進入戰備狀態,在此之前該國軍方曾發誓要一雪在印巴空戰中吃虧的前恥,但有分析指出,印度目前的軍事力量和經濟狀況都不足以支撐戰爭,這很可能只是又一次帶有冒險色彩的試探性行動,對此有網友評論發問:印度高層到底從哪來的底氣?
平心而論,如果只看機隊規模的話,印度空軍實力還算相當可觀,畢竟光是作為中堅主力的重型三代機蘇30MKI就有超過260架,相比之下,其宿敵巴基斯坦空軍一架重型三代機都沒有,所有中型和輕型三代機加起來都不到這個數字,同時印度空軍的機隊中還有超過50架米格29,以及與之數量相近的幻影2000,這兩款經典中型三代機同樣不可小覷,除此之外,印軍還擁有國產的LCA光輝戰機,以及大批經過升級改進、可發射R77中距彈的米格21,而巴基斯坦空軍中與之對標的幻影3與殲7系列機型已經日顯老邁。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空軍近年來致力於優化現代空戰體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目前其機隊中包括6架預警機,其中3架是搭載以色列費爾康雷達的A50EI,還有3架由EMB145支線客機改裝而來,空中預警與指揮能力相比巴鐵而言更為強大,6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也能為印軍作戰飛機提供有力的作戰支持,依託若干個大力建設的前線機場,從純軍事的角度上說,印度確有能力向巴鐵發起一場凌厲的短期空中攻勢。
然而,印度軍方輕視後勤保障的壞毛病素來有之,在空軍身上也不例外,自知整體實力不敵的巴基斯坦空軍則長期奉行防禦性思路,充分發揮自己在電子戰及陸基預警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因此印度空軍很難通過短暫進攻建立全面戰場優勢,而一旦戰事轉入相持狀態,印軍在機務維護、運輸補給等方面的種種弊端就會迅速暴露,再加上印軍前線機場雖然能縮短戰機來往戰區所需時間,卻也處在巴基斯坦軍隊地對地戰術飛彈的打擊範圍內,極易遭到打擊,後續戰局難免走向被動。
同時,相比背後總有大國力量作為後盾的巴基斯坦而言,印度雖然常年與美俄法等多國保持良好軍貿合作,與多數周邊國家的關係卻不太穩定,除了互相敵視的巴基斯坦外,不管是尼泊爾還是緬甸,乃至印度一手扶植下才得以獨立的孟加拉國,都多多少少與印度存在著微妙的糾葛羈絆,偶爾還會發生邊境衝突,如果印度決心集中力量於某一處並點燃戰火,其他鄰國絕不會放棄這樣難得的窗口期。
最重要的是,在疫情,蝗災,乾旱同時影響以及來自高層的農業大調整計劃下,印度經濟遭遇嚴重衰退,國內已經人心惶惶,甚至出現了大批農民湧入首都新德裡進行抗議的動蕩局面,可以說是基本盤不穩,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如果拒絕美俄調停並貿然對外開戰雖然可能轉移部分壓力,團結國內力量一致對外,但實際上也跟賭國運無異,一旦前方戰事不利,印度民眾對內部與外部的積怨很可能徹底爆發,到那時,即便掌握再強大的軍隊也保不住莫迪的寶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