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泰醫院消化科主任告訴你:怎樣才能做一次高質量的腸鏡?

2020-12-14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衛傑)做過腸道手術和腸鏡的患者,或者即將要做腸鏡的患者,肯定都聽過或者經歷過清腸?有些患者認為清腸就是喝瀉藥這麼簡單,很多患者的清腸都不夠徹底,影響觀察,有可能導致漏診。其實,清腸只是通俗的說法,在醫學上清腸叫做腸道準備,除了喝瀉藥之外,還需要注意其他很多的內容。今天就請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董波寧主任和我們聊一聊,為什麼要做腸道準備,怎麼做腸道準備?對於要做腸鏡或者大腸手術的患者,有一定的幫助!


 

什麼是腸道準備

腸道準備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將大腸裡面的糞便和食物殘渣,儘可能的全部排出體外,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有利於發現病變

做腸鏡檢查的時候,是通過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你的肛門伸到腸管裡面去,攝像頭拍攝到的信息可以實時的傳送到顯示器,這樣醫生就可以發現腸管裡面有沒有病變。如果腸腔裡面的糞便和食物殘渣沒有排乾淨,糞便覆蓋在腸黏膜的表面,就會掩蓋病變,有一些小的息肉,腫物,炎症病灶等等,就有可能漏診。如果腸道裡面有大量的糞便,就有可能堵塞腸管,腸鏡都無法繼續往裡面進鏡,這樣會嚴重檢查結果。

(2)避免手術汙染

做結腸手術的時候,主要是結腸癌手術,需要切除腫瘤和一部分腸管,然後把剩下的腸管接起來,恢復腸道的連續性。如果你的腸道裡面有很多大便,做手術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糞便洩露,汙染了腹腔和手術切口。而且,腸管接起來的部位,也有可能因為糞便的汙染,造成吻合口瘻。儘管目前也有人主張術前不用特意做腸道準備,但是,大部分的醫院還是建議術前清腸,降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瘻的發生概率。

有時候,因為腫瘤造成腸梗阻,腸破裂等情況,無法進行腸道準備,這樣的手術,術後非常容易出現傷口感染,腹腔感染等併發症。


腸道準備怎麼做?

怎麼做腸道準備,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一條條來說:

1、飲食

在做腸鏡檢查的前一天,建議進食流質飲食,還有一些醫院要求更嚴格,在檢查前的2至5天,進食低渣飲食。在檢查前的6至8小時,不能進食固體食物,檢查前的2小時,不能飲用任何的液體。如果是做手術,術前的6至8小時,建議完全禁食水。

什麼叫低渣飲食:低渣飲食指的是纖維素含量低的食物,進入人體之後,大部分都被消化吸收了,不容易形成食物殘渣和大便。低渣飲食包括米飯,麵包,麵條,瘦肉,魚肉,雞蛋,過濾了的蔬菜汁和果汁。可以在腸鏡前2天開始進食低渣飲食。

什麼叫流食:流質食物是一種食物呈液體狀態、在口腔內能融化為液體,比半流質飲食更易於吞咽和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包括了水,清湯,咖啡,茶,果汁,米湯等等。如果是營養不良的患者,或者老年人,還可以選用專門的低渣營養製品,例如安素,腸內營養乳劑等等,如果有需要,可以諮詢你的醫生。大部分醫院要求檢查的前一天進食流食或者低渣飲食。

腸鏡前2天,哪些食物最好不吃

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不建議食用,包括了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還有全穀類。例如蘋果、棗、黑莓、芒果、橙子、梨、芹菜、竹筍、菜梗、菜,還有米糠、糙米、麥麩、燕麥、玉米、番薯、芋頭、全麥製品等。

產氣的食物,會引起腹脹,喝瀉藥後,可能會加重腹脹的症狀,也不建議使用,產氣的食物包括牛奶,豆漿等豆製品,碳酸飲料,洋蔥,土豆,小麥,捲心菜等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不要攝入乳糖。

帶籽的水果,不建議食用,因為果實的籽,我們一般都無法消化吸收。例如西瓜,火龍果,香瓜,黃瓜,葡萄等等。

高脂食物不建議攝入,因為油炸食物不容易被我們消化吸收。高脂食物包括油炸的食物,燒烤,動物內臟等等,例如炸雞、煎雞蛋、烤肉等等,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紅色的液體在結腸中會被認為為血液,並且是黏膜的細微處不清楚,所以,也應該避免飲用。

2、藥物是否需要停用

大多數藥物可以一直持續應用到腸鏡檢查的時候,檢查當天,用一小口水來服用就可以。但是,有些藥物需要調整,例如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鐵劑會使殘留的的糞便變黑,粘稠,而且難以清除,所以,腸鏡檢查前5天,需要停用鐵劑。

對於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藥物,是否需要停用。需要權衡出血的風險和血栓發生的風險,進行綜合評估。常見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華法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等等,如果你正在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告訴醫生,評估是否需要停藥,停藥多長時間。

3、緩瀉藥

最後,我們回答最重要的問題,腸鏡檢查或者手術前,除了在飲食方面注意之外,還需要口服瀉藥,將體內殘留的糞便排出體外。常用的瀉藥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甘露醇,番瀉葉,硫酸鎂,乳果糖等等。

在國內,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是腸道準備的首選藥物,聚乙二醇和水分子結合形成穩定的氫鍵,進入腸道之後,使腸內容物的水分不會被結腸過分吸收,從而起到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促進結腸蠕動的作用。

由於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是等滲的,與胃腸道黏膜之間的水電解質交換基本為零,所以,喝聚乙二醇不會造成水電解質失衡。為了做好腸道準備,需要喝大約3000ml左右的聚乙二醇水溶液。

除了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其他的瀉藥已經很少應用了,如果你曾經用過聚乙二醇,效果不好,或者對聚乙二醇過敏,一定要告訴醫生,給你更換其他的瀉藥。

什麼時候開始喝瀉藥

如果是早上做腸鏡檢查或者手術,前一天的下午開始喝,有的醫生建議晚上喝完所有的瀉藥,有的醫生建議分次服用,晚上喝完大部分瀉藥,第二天早上再喝一部分瀉藥,而不是在檢查前一夜給予全部劑量的瀉藥。

 

如果是下午做腸鏡,可以前一天的下午或者當天早上喝瀉藥。

服瀉藥前3至4 小時至手術或檢查完畢,患者不得進食固體食物。

喝瀉藥的速度

一小時喝水1000ml左右,要喝水3至4升,喝完瀉藥需要3至4小時,排便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所以,至少要在腸鏡檢查前5個小時,開始喝瀉藥。

瀉藥什麼時候開始起效

多數情況下在給藥約1L 後開始排便,當服用約 1 升後仍未排便時,在確認沒有嘔吐、腹痛之後才可以重新給藥,並密切觀察,直至排便。

什麼時候停止喝瀉藥

醫生可能會給你開三到四盒瀉藥,但不需要都喝完,只要你拉出來的大便是黃色透明的無渣水樣便,就可以了。

瀉藥難喝怎麼辦?

部分患者發現結腸鏡檢查的瀉藥味道不佳,難以下咽。採取下列措施可能更易服用:

●採用分次服用。

●將液體冷卻。

●用吸管飲用溶液。

●可以加入澄清的無糖增味粉或檸檬汁。

●吸吮檸檬片。

●在開始腸道準備前口服甲氧氯普胺5-10mg,以防止噁心。

●在可能的情況下採用較少量清潔劑。

4、其他的注意事項

喝完瀉藥之後,不能進食固體食物了,還可以喝水。腸鏡檢查前2小時之內禁食水,手術之前需要禁食水6-8小時。

如果腸道準備的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的症狀,建議你服用無色的糖塊。檢查之前,患者需要自備無色糖塊,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和年老體弱的患者,以防萬一。

腸道準備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輕度的腹脹,噁心,腹痛,噯氣,還有可能出現嘔吐,頭暈,疲乏,頭疼,冷感等不適,有極少部分患者會出現眩暈、發冷、蕁麻疹、呼吸困難、顏面浮腫,甚至是休克等過敏的症狀。

如果是在家中服用瀉藥,要注意以下幾點:

1.出現不良反應時,有時應對比較困難,所以,應避免一個人在家服用。

2.開始飲用瀉藥的時候,應慢慢服用,注意是否出現過敏樣症狀。

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以及休克、過敏樣症狀等不良反應,應該停止服藥,立即接受治療。

3. 對於用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的患者,應避免在檢查前日給瀉藥,而應該在檢查當日邊充分觀察邊給藥,密切觀察有無低血糖的情況。

4.當服用約 1 升後仍未排便時,在確認沒有嘔吐、腹痛之後才可以重新給藥,並密切觀察,直至排便。

5.多數情況下在給藥約 1L 後開始排便,此間患者活動應方便如廁,給藥應持續到排出液幾乎變為透明時為止。但是,應以 4L 為上限,有時給藥結束後也可排便數次。

6.服藥 1 小時後,腸道運動加快,排便前患者可能感到腹脹。如有嚴重腹脹或不適,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症狀消除後再繼續服用直至排出水樣清便。

最後,如何判斷腸道準備的好壞?

醫生在做腸鏡的時候,通常會應用以下詞語來描述腸道準備情況,如不滿意/不充分、較差、一般、良好、優秀。為使描述標準化,已制定了報告腸道準備質量的系統,最常用的評價指標為包括Boston腸道準備量表,評分為0-3分:

●0分:結腸尚未準備好,因有不能清除的固體糞便而不能看見黏膜。

●1分:能看到結腸段的部分黏膜,但結腸段的其他區域因其他顏色的物質、殘留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而看得不太清楚。

●2分:結腸內有少量殘餘的其他顏色物質、小塊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但結腸段大部分黏膜均顯示清楚。

●3分:結腸段整個黏膜均顯示清楚,無殘餘的其他顏色物質、小塊糞便和/或不透明液體。

小結一下:

腸鏡或者手術之前,需要做腸道準備,排空腸道中的糞便和食物殘渣。

檢查前第3天,低渣飲食;檢查前一天,流質飲食。

大部分藥物不需要停藥,檢查當天也可以吃。除了降糖藥,抗凝藥或者抗血小板藥物等少數幾種藥物。

檢查前一天或者當天,需要口服瀉藥進行腸道準備,需要飲水3000ml左右,直至大便為透明無渣的水樣。

口服瀉藥的副作用是比較輕微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耐受,不必緊張。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大規模分析:打破傳統,做腸鏡前無需只吃流食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最常用的有效工具,也常用於多種下消化道疾病的診療。做腸鏡前,通常需要進行腸道準備,包括飲食限制以及藥物清腸,從而提高腸鏡檢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做一次腸鏡,能保幾年不得大腸癌,5年還是10年?醫生告訴你答案
    有研究發現,95%的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的,而大多數人在35歲的時候,腸道就會開始出現息肉增生,40歲左右,腸道息肉的數量開始增加,性質也會發生改變,但是結腸息肉在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只有結腸鏡檢查才能發現,因此一般建議年過40歲,無論男女,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做一次腸鏡,以便及早發現息肉,及早採取措施,避免其惡變。
  • 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 腸鏡前的注意事項
    沒什麼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導致自己的腸道出現了問題,患上腸胃炎也是常有的事項,所以建議一年做一次腸鏡,那您知道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嗎?您知道腸鏡檢查痛苦嗎?那就來看看腸鏡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什麼吧。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在做腸鏡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不能吃什麼,不能做什麼,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不然有些不能做的事情做了的話,就會影響腸鏡的效果的。
  • 9月10日15:00 「胃」愛行動 「腸」享健康 胃泰健康樂園主題活動...
    為了減少胃腸疾病給人們帶來的困擾,有效預防胃腸癌的發生,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特發起「胃」愛行動 「腸」享健康 胃泰健康樂園活動。通過健康宣講、公益篩查、精準檢測、聯合會診、醫療幫扶的形式助力胃腸疾病患者康復。「胃」愛行動「腸」享健康 胃泰健康樂園活動
  • 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做一次腸鏡檢查,或許讓你更放心
    腸鏡檢查主要是醫生通過對大腸以及結腸內的一種病變診斷方式,通過腸鏡檢查能夠讓醫生直接觀察到我們腸道中的一些情況,從而了解一下腸道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話也能夠讓醫生準確的判斷出腸道中是否存在的一些疾病現象,但是腸鏡檢查的話,很多人都避而遠之儘量的不去選擇做腸鏡檢查,因為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那麼腸鏡檢查的人來說是不是真的很痛苦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為什麼大多數人排斥腸鏡檢查?
  • 做腸鏡有風險嗎?一篇文章解析為什麼醫院總是建議做腸鏡
    很多小夥伴對腸鏡檢查有誤解,有些人對於腸鏡的不適應非常擔心,有些人嫌棄麻煩,其實這樣會讓自己的腸胃問題一拖再拖,最後讓疾病變嚴重。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析腸鏡的疑問。1、什麼是腸鏡?做腸鏡的時候,醫生還會用活檢鉗取得可疑部位組織,對病變部位定性,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非常容易漏診,這就是腸鏡的可貴之處。3、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檢查的前一天,晚餐不要吃東西或者只吃一些流質食物,比如糖、蜂蜜水,不要吃乳製品,比如牛奶,椰奶等等,也儘量不要吃高纖維的蔬菜、水果。
  • 原西京醫院副院長黨金雪教授蒞臨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衛傑)為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的號召,提升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與互動,深入學習胃腸疾病臨床診治經驗,2020年5月22日下午,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邀請原西京醫院副院長、陝西省醫院等級評審專家組長、第四軍醫大學學報編委黨金雪教授蒞臨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開展「抗衰老」專題講座。
  • 做腸鏡的時候要脫褲子,怎樣避免尷尬,醫生教你一招!
    因為我們的腸道不是直的,而是彎曲的,腸鏡通過這些彎曲的時候,可能會引起不適,引起疼痛,特別是之前做過手術,有腸粘連的患者,有可能會更痛苦。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往腸道裡面充氣,將腸管撐起來,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觀察腸道。往腸裡面充氣,會引起腹脹。
  • 無論有無症狀,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尤其是這5類高危人群!
    另一個是中晚期患者偏多,很多人沒有早篩習慣,不知什麼時候要做腸癌篩查,做什麼檢查能查出早期癌,再加上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出現腹瀉、腹痛、便血再來就診,病情多已進展到中晚期。 腸鏡沒症狀也要做,尤其是5類高危人群 結直腸癌是為數不多可以預防和早期篩查的腫瘤,篩查的方式有大便潛血檢查、腸鏡檢查、膠囊內鏡、糞便DNA檢查等。 其中,大家相對熟悉的是大便潛血檢查和腸鏡檢查,可是在日常體檢中大便潛血卻是「棄檢」率最高的一個項目。
  • 如何做膠囊腸鏡?膠囊腸鏡有這些優點
    原標題:如何做膠囊腸鏡?膠囊腸鏡有這些優點   如何做膠囊腸鏡呢?隨著時代的發展,醫學技術越來越先進,膠囊腸鏡的的出現,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普通腸鏡檢查所帶來的痛苦感和操作上可能帶來的難題。今天,一起來了解了解膠囊腸鏡的優點和檢查方法吧。
  • 做一次腸鏡可保5年平安,這12類人群注意了
    一次腸鏡可保你5年平安與大多數癌症相同,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隨著期別逐步下降。只要通過規範的治療,早期的生存率可達95%以上,但一旦進入中晚期,生存率只有30%不到了。所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早是關鍵。
  • 醫生開藥讓他半夜清腸 熬到天亮卻無人做腸鏡
    浙江在線04月11日訊讀者胡先生來電:前天我到永嘉某民營醫院看病,醫生給我開了一種洗腸的藥,叫我夜裡喝了第二天過去做腸鏡。我喝了藥後,腹瀉一整晚。今天早上到醫院,做腸鏡的醫生竟然不在,這不是拿病人開玩笑嗎?  記者核實:胡先生稱自己是湖北人,在永嘉縣烏牛鎮務工。
  • 給自己做腸鏡讓醫師受益匪淺 建議:早做腸鏡檢查
    給自己做腸鏡「蓄謀已久」  上周四,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醫師馮卓發了一條朋友圈,稱終於完成了自己「蓄謀已久」的自我腸鏡檢查。  圖片中,他靠坐在病床上,左手控制著腸鏡的大小旋鈕,右手握著鏡子前進和旋轉,床前的顯示器正現場「直播」腸內情況。
  • 做腸鏡檢查後,要過幾天才能夠恢復正常?多在這個時間範圍內
    腸鏡檢查這種方式,可以直接將醫學儀器從肛門處進入,並直接到達腸內後,可以對腸內情況進行相關檢查並有效確診病情。通常在持續出現腹瀉、便血、消化不良、腹痛等相關症狀時,懷疑自身患有某種腸疾病的情況下,都可以到醫院與醫生進行溝通後,以腸鏡檢查的方式而做相關的確診工作。只是在做腸鏡檢查這個過程中,會容易引起腸內黏膜受損的情況發生。
  • 做腸鏡發現息肉就一刀切掉?千萬不要武斷!
    因為隨著我們醫學知識的普及,老百姓對於結腸鏡也是越來越接受,有一些高危人群,主動去做腸鏡的篩查,但是做腸鏡的過程中發現息肉了,到底是直接給它切掉好呢?還是取個活檢好呢? 其實這個我可以告訴大家,不能一概而論的。
  • 腸鏡檢查洗腸前應知應會五件事
    腸子洗得越乾淨,腸鏡檢查越順當 腸鏡成敗的關鍵之一是腸道準備,完成高質量的腸道檢查和治療,需求高質量的腸道準備。 (1)清潔的腸腔,讓醫生很輕鬆地進行操作,少量注氣和吸出洗腸液,能夠迅速成功地插鏡到達大腸鏡檢查的終點:大腸和小腸交界連接的回盲部。
  • 做腸鏡疼不疼?應該注意什麼?
    今天咱們就從一個完全客觀地角度,來為大家揭開腸鏡神秘的面紗。腸鏡前的準備做腸鏡前要進行清腸準備,包括飲食和服用清腸藥物兩方面。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腸道是否乾淨,直接影響著腸鏡檢查的效果。腸道乾淨了,醫生在檢查時才能看得清楚,發現那些細小的病變;腸道不乾淨,腸內殘留物不僅影響醫生的檢查判斷、疾病漏檢率高,還會耽誤患者的時間和精力,需要重新準備,再次檢查。腸鏡是如何操作的?
  • 「檢查」做胃鏡腸鏡是不是很可怕?會不會痛不欲生?什麼時候做?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美食,吃的不合理,或者吃的太多太急難免會有所不適,怎麼才能在吃的健康放心的同時還能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疾病的發生,當然是要靠規律定期的胃鏡腸鏡檢查了。而消化道腫瘤早期症狀較為隱匿,最好的檢查方法就是定期做胃鏡和做腸鏡,當然,高危人群還是40歲以上的人群,大家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定期的檢查胃鏡腸鏡,一旦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不要給疾病惡化加重的機會。那麼,做胃鏡腸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麼?會不會讓人痛不欲生?
  • 一次腸鏡可保17年平安,這22類人儘快去做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一次腸鏡的獲益往往出乎你的意料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之後,治癒率可達到90%以上。結腸鏡檢查還有一個巨大的優點是,一旦發現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要麼可以立即切除,要麼可以順便取活檢。大量的研究表明,結腸鏡的篩查敏感性高達90%以上。柳葉刀:一次腸鏡檢查可使17年內腸癌風險降低30% !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