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顆砂鄉「五化」特色築牢脫貧鞏固防線

2021-01-20 湖南頻道

袁隆平院士為「顆砂貢米」題詞。

紅網時刻9月4日訊(通訊員 羅奮飛 鍾宇軒 唐煜)如何築牢脫貧鞏固防線,需要我們從幹部配備、發展思路、產業特色、長效機制等方面綜合考慮,並因地制宜制定相關策略。永順縣顆砂鄉在脫貧成效鞏固中推行「五化」模式,取得很好實效。

幹部結構化

脫貧富不富,引導靠幹部。一個好的村委會班子,必然帶來村裡的科學發展。為做好顆砂鄉脫貧成效鞏固工作,顆砂鄉黨委政府在村委會換屆中,充分體現「幹部結構化」思想。

在顆砂村,30歲的村支部書記謝深讓是電子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在協調全村管理基礎上,積極組織村民參與「益農社」電子商務活動,自己還成為專業養蜂帶頭人;44歲的村主任彭英輝,群眾口碑好,是村裡抓產業發展的行家裡手;48歲的計育專幹瞿秋平,業務水平高,善於協調群眾;53歲的村秘書楊金玉,是群眾工作的熱心人;62歲的綜治專幹張坤奎,群眾威望高,善於化解各項矛盾。

比溪村換屆後,三名80後成為村主幹,更高效地服務群眾,從曾經的信訪重點村變成了現在的「零上訪村」。

顆砂換屆後的村委會,基本體現了「三個結合」:年齡老中青結合、現代知識與農村經驗結合、帶頭型與服務型結合。

發展規範化

顆砂鄉在發展上做到了「三有」:發展有思路、基地有規劃、產品有市場。

發展有思路。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提出全鄉整體發展思路,擬定出相關產業發展路線圖、民族文化發展方案、紅白喜事村規民約等,讓村民懂產業、有文化、守規矩。圍繞「一園一帶一廊」建設,通過村村聯合,做大做強「三貢」產業。通過與駐村扶貧單位深度對接,已形成顆砂鄉貢米、貢鴨、貢油三大支柱產業。

基地有規劃。結合實際,對顆砂鄉貢米、貢鴨、貢油、柑橘、獼猴桃、油菜、特色蔬菜等產業進行了合理有效地規劃,形成連片成塊優勢和集中統一管理。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生產上做到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標準,銷售上做到品牌與市場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代理與分銷結合,直接帶動脫貧群眾3570人實現增收。

產品有市場。依託湘西盛世御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湘西金品農業科技公司、永順縣和順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益農社」電子商務平臺,嚴格各類產品的生產管理和技術指導,做到產銷兩旺。注重品牌效應,註冊「顆砂鳳頭貢鴨」商標,建設高標準孵化基地,確保產品質量。

截至目前,顆砂鄉各村均種有顆砂貢米和貢油,重點在旭東村和上馬村發展貢鴨養殖。

暢銷的顆砂農特產品。

產業特色化

顆砂鄉結合獨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和富硒地理環境,極力打造「三貢」品牌:顆砂貢米、顆砂貢鴨和顆砂貢油,做到產業特色化。

顆砂貢米。因山區小氣候和富硒特色,深受土司王青睞的顆砂貢米不僅屢獲大獎,還成為現代都市人的追捧對象,顆砂鄉脫貧後的支柱產業;全鄉優質稻種植面積達10000畝,實現了建檔立卡戶全覆蓋,脫貧群眾人均年收入近1000元。

顆砂貢鴨。因天然食料和特優水質而獨顯肉質鮮美,鳳頭貢鴨倍受市場青睞。與顆砂貢米結合,充分利用本地鴨好動的特點,為優質水稻驅蟲,並提供有機肥(鴨糞),實現生態混養,既豐了稻,又壯了鴨;全鄉已發展60萬隻顆砂貢鴨養殖規模。

成長中的「鳳頭貢鴨」。

顆砂貢油。與顆砂貢米輪作,春夏水稻,秋冬油菜。在春夏10000畝優質稻的基礎上,秋冬選優種植10000畝油菜;同時在原有6000畝油茶的基礎上,新造油茶5500畝;做到山上有茶油,山下有油菜,帶動脫貧群眾人均增收500元。

幫扶個性化

建檔立卡戶脫貧後,顆砂鄉黨委政府和扶貧工作隊在常態化幫扶(走訪)中體現個性化,做到「三個必去」:紅白喜事必去、逢年過節必去、急需之時必去。

紅白喜事必去。顆砂鄉是土家族聚居區,紅白喜事群眾匯聚,更是融入脫貧群眾的最佳「會場」,駐村工作隊和鄉黨委政府堅持紅白喜事全走訪,視建檔立卡戶為親人,深受脫貧群眾好評。

逢年過節必去。針對農村散養「五保」人員和獨居老人,駐村工作隊和鄉黨委政府常態化節日走訪,讓脫貧群眾增強幸福感、獲得感。

急需之時必去。對一些突發性的自然災害或疾病,駐村工作隊和鄉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為村民排憂解難,把脫貧群眾裝在心裡。

脫貧長效化

圍繞脫好貧、長脫貧,顆砂鄉黨委政府指導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結合實際,做實「三個長效化」:基層治理長效化、產業發展長效化、服務群眾長效化。

基層治理長效化。圍繞基層治理,切實推行「互助五興」經驗,即學習互助興思想、生產互助興產業、鄉風互助興文明、鄰裡互助興和諧、綠色互助興家園,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新寨村結合自身實際,在「互助五興」基礎上,推薦邀請黨員、村幹部、退休幹部、「兩代表一委員」等政治意識強、思想覺悟高的成員組成基層治理委員會。基層治理委員會接受村支兩委領導,運用「三二一」工作法化解矛盾糾紛,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產業發展長效化。圍繞鞏固脫貧成效,做到長中短結合。短期發展顆砂貢米、顆砂貢鴨、油菜和特色蔬菜產業,中期發展板慄、蓮藕產業,長期發展油茶、柑橘和旅遊服務。截至目前,集體經濟收入5至10萬元(含5萬元)的村5個,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的村4個,其中旭東村成為全省唯一從貧困村直接過渡到鄉村振興的示範村。

服務群眾長效化。圍繞村民服務,做實「五樹五建」扶貧扶志扶智行動,即樹崇德向善新風、樹移風易俗新風、樹遵紀守法新風、樹誠實感恩新風、樹勤勞致富新風;建鄉村夜校、建創業小組、建產業基地、建互助組織、建公益超市。全方位服務顆砂村民,讓脫貧群眾積極參與產業後扶、鄉村振興,全面實現小康顆砂。

來源:紅網

作者:羅奮飛 鍾宇軒 唐煜

編輯:張皎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9/04/8275326.html

相關焦點

  • 永順縣:特色農產品直營店變身脫貧成果「展示窗」
    新湖南客戶端5月7日訊(通訊員 劉文化 鍾宇軒)5月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試營業的顆砂鄉特色農產品直營店裡,擺滿了顆砂貢米、顆砂貢鴨、顆砂貢油等特色農產品,市民們進進出出忙著挑選、購買。為籌備顆砂鄉特色農產品直營店開業,展現顆砂鄉脫貧攻堅的成果,顆砂扶貧工作幹部、鄉村幹部與農戶一一對接,確保銷售最優質的農產品。目前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顆砂貢米、顆砂貢鴨、顆砂貢油、高粱酒、苦蕎酒、苦蕎茶等。據了解,顆砂鄉位於永順縣東北部,距縣城20公裡,主要經濟來源優質水稻、油茶種植和勞務輸出。
  • 湖南省民政廳脫貧攻堅「五個專項行動」永順縣啟動儀式舉行
    紅網時刻湘西9月22日訊(通訊員 李詩林)9月22日上午,脫貧攻堅「光明行、甜蜜行、農技行、希望行、牽手行」等五個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湘西州永順縣顆砂鄉旭東村舉行。湖南省民政廳、永順縣民政局、顆砂鄉政府、扶貧隊長代表、旭東村民以及湖南省水利工程協會、湖南省農業機械安全協會等47家省本級社會組織共計200餘人參加啟動儀式。
  • 永順縣顆砂鄉「三規一巡」 推進集鎮市場更好復工復產
    近日,永順縣顆砂鄉「三規一巡」優化集鎮市場營商環境,強化美麗集鎮建設,有效推進了市場及個體商戶復工復產。規範市場經營。因受疫情影響,一些農產品交易一度被擱置,隨著市場開市,不少商販和農戶紛紛進入市場交易;顆砂鄉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搞好防疫的同時,積極引導交易人員進入固定市場,避免出現佔道經營現象。
  • 巢湖市槐林鎮:築牢返貧致貧的堅實防線
    巢湖市槐林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74戶,於2019年實現全部脫貧。2020年以來,全鎮上下多方凝聚力量,築牢返貧致貧的堅實防線。    加速就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自己端起「金飯碗」。全面落實技能培訓、就業補貼、公益崗位開發等幫扶措施,以就近就地就業為重點,讓貧困群眾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
  • 做好「六大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導讀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湖南日報》約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 自流井飛龍峽鎮:構建特色體系 築牢返貧防線
    自貢市自流井區飛龍峽鎮在常態化做好扶貧幫困的同時,積極構建完善特色體系,堅實築牢返貧防線,確保高質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構建「政策保障」體系,把穩防貧底線。強化黨建引領「示範帶動」,堅持「效益優先」和「適度規模」原則,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新增發展黃桃300畝,柳椒50畝,水產養殖700畝,新增產業扶貧種養殖基地4個,扶貧車間1個,在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貧困群眾產業增收、勞務增收、分紅增收。構建「掛牌督戰」體系,盯緊防貧紅線。加強幹部管理,扭住「人的關鍵」,堅持督查問效。
  • 永順縣:旭東村從產業振興走向鄉村振興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通訊員 羅奮飛 楊憶宏 田紫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也是脫貧地區實現鄉村振興繞不開的課題。湖南省農科院駐湘西州永順縣顆砂鄉旭東村扶貧工作隊,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實現旭東村的產業振興,並成為省鄉村振興示範點之一。利用新技術,完善產業體系建設。
  • 永順縣送技到田間助力春耕
    圖為專家檢測永順縣松柏鎮大青山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基地的土壤。專家到田間指導3月4日,在永順縣松柏鎮大青山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基地裡,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永順縣獼猴桃產業專家工作室首席專家彭俊彩帶領農科院高粱、植保、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的專家們正在為該合作社種植基地土壤理化性質作檢測,6組36個樣本,6次重複6個不同處理,現場給該合作社土壤改良開「處方」。
  • 印江:夯實築牢脫貧基礎 鞏固提升脫貧質量
    、鄉村治理、基層組織建設七大「脫貧鞏固提升戰」,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全力打好精準管理鞏固提升戰。常態化開展「兩錯一漏」,嚴格執行縣、鄉、村三級研判機制,強化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加強對脫貧人口的動態監測,及時了解生產生活狀況並實時監測、篩查、走訪、研判,通過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防止邊脫貧、邊返貧。深入開展「志智雙扶」和「回頭幫」活動,制定已脫貧人口分類標準和辦法,對其進行分類扶持、定期回訪,及時解決脫貧人口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安徽懷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以來,懷寧縣以決戰決勝「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為抓手,戰「貧」戰「疫」又戰「汛」,緊盯「三戶一體」重點人群,建立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長效機制,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脫貧攻堅完美收官。
  • 畢節金沙:築牢「四道防線」管好「關鍵少數」
    今年來,金沙縣紀委監委積極健全「一把手」及關鍵少數監督機制,切實築牢「四道防線」,加強對「一把手」及關鍵少數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工作中,壓茬推進縣鄉村紀檢監察機構建設,規範完善信息溝通、聯動協作、分析研判等機制,實現監督「全覆蓋」;科學劃分設立「六類責任清單」,把明責、履責、督責、問責貫通工作全過程,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築牢管好「關鍵人」的防線。
  • 華州區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通訊員 張妮娜)日前,華州區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華州區召開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夯實「四方責任」,細化工作職責,強化使命擔當,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從嚴管控、嚴防死守,做實做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確保群眾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 重慶黔江:「後扶增收」促進長效脫貧
    中國網12月8日訊 脫貧攻堅收官在即。近日,筆者從黔江區政府獲悉,今年下半年以來,黔江區一手抓短板、補弱項,鞏固脫貧成效、築牢「返貧」防線,一手抓保障、強後扶,努力實現脫貧戶穩定增收、長效脫貧。脫貧效果好不好、防止返貧是關鍵。
  • 【七妹動態】凝聚巾幗力 築牢脫貧橋 -- 市婦聯「巾幗脫貧行動...
    【七妹動態】凝聚巾幗力 築牢脫貧橋 -- 市婦聯「巾幗脫貧行動」工作綜述 2020-12-11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安縣全力築牢防災減災防線 (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潘麗霞報導:今年以來,樂安縣始終把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防線當做第一要務。12月16日,記者跟隨樂安縣應急管理局走訪了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龍源物資救災倉庫、山碭鎮厚發社區等地,所見所聞感受到該縣在安全監管上工作紮實,效果明顯。
  • 永順縣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培訓會議
    紅網永順縣分站6月13日訊(分站記者 彭美林)6月12日,湖南省永順縣召開脫貧攻堅工作培訓會議。石治平、陳海波、張開國、曾維秀、田源、李選鋒、劉毅、李延堃、喬曉東、吳剛、謝翔宇、蔣文武等在家縣級領導出席,各鄉鎮黨委書記、扶貧專幹,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縣攻堅辦、縣扶貧開發辦、縣脫貧攻堅督導組全體工作人員等參加培訓會。
  • 王輝忠:在思想上築牢反邪教「第一道防線」
    原標題:在思想上築牢反邪教「第一道防線」 今天,省反邪教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召開。 王輝忠強調,要突出協會基本職能,進一步加強反邪教宣傳教育工作,引導群眾在思想上築牢抵制邪教的「第一道防線」。要深化「六五」普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能用科學知識分析、用法律知識解決。要做好下接「地線」、上聯「天線」的文章,分門別類地幫助群眾暢通利益表達有效渠道,在群眾和政府間架起永遠在線的連心橋。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黃平縣哈龍村:多項措施為抓手 鞏固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結合村情實際,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產業發展及服務集體和農戶,充分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鼓勵地方合作社和貧困戶重點發展「三種三養」,種植線椒、優質水稻和稻田養魚、養家禽等,通過利益聯結和散養方式,確保實現貧困戶「戶戶有增收項目」。
  • 屈子祠鎮封堵溼地河灘道路,築牢溼地保護防線
    本次行動共派出鎮村幹部30餘名、執法隊員20名、執法車輛6臺,挖機1臺,耗時近5小時,對6條汨羅江沿線溼地堤坡通道進行徹底封堵截斷,進一步築牢禁捕退捕、溼地保護、封洲禁牧防線。屈子祠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行動築起了汨羅江溼地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有效震懾了河流、溼地環境損害行為。」
  • 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匯川答卷」
    目前,匯川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3305戶49088人全部脫貧,3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從49088到0」,是這場由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消除貧困的偉大事業裡,匯川交出的答卷。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匯川,如何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整區脫貧後,匯川在全市率先建立防貧監測預警幫扶工作機制。防貧對象精準化、監測方式多樣化、幫扶政策長效化、工作措施精細化的「四化」工作機制,構建起全區協同抓、全員扶的大扶貧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