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5月7日訊(通訊員 劉文化 鍾宇軒)5月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試營業的顆砂鄉特色農產品直營店裡,擺滿了顆砂貢米、顆砂貢鴨、顆砂貢油等特色農產品,市民們進進出出忙著挑選、購買。
為籌備顆砂鄉特色農產品直營店開業,展現顆砂鄉脫貧攻堅的成果,顆砂扶貧工作幹部、鄉村幹部與農戶一一對接,確保銷售最優質的農產品。目前產品包括但不限於顆砂貢米、顆砂貢鴨、顆砂貢油、高粱酒、苦蕎酒、苦蕎茶等。
據了解,顆砂鄉位於永順縣東北部,距縣城20公裡,主要經濟來源優質水稻、油茶種植和勞務輸出。自2014年以來,顆砂鄉貧困人口數量連年下降,貧困發生率由30.1%下降到0.4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村系列。
能夠取得這樣的優異成績,離不開所有扶貧幹部和群眾共同打造的「三貢產業」為核心的農產品生產鏈。顆砂鄉結合歷史文化、市場認可度高和本地水稻生產條件,依託永順縣和順現代農業合作社種植優質水稻一萬餘畝,生產上做到統一品種、統一管理、統一標準,銷售上做到品牌與市場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代理與分銷結合,直接帶動3570名貧困戶脫貧增收。
此外,全鄉統一品牌,註冊「顆砂貢鴨」商標,建設高標準孵化基地,年內將達到10萬隻養殖規模,與顆砂貢米結合,充分利用本地鳳頭鴨的特點,為優質水稻驅蟲,並提供有機肥(鴨糞),實現生態混養,既豐了稻,又壯了鴨。在利益聯結上,採取能人帶動、建檔立卡戶入股分紅的方式,帶動建檔立卡戶1980人增收。
在做活顆砂貢油文章上,顆砂鄉黨委政府做到了兩手抓。一手抓充分發揮土地輪作效應,向山下求經濟,與顆砂貢米輪作,在春夏萬畝優質稻的基礎上,秋冬選優種植油菜;一手抓油茶生產,問山上要效益,在低改油茶的基礎上,新造油茶五千餘畝,做到山上有茶油,山下有油菜,大部分建檔立卡戶都有油菜或油茶產業,將帶動4925人脫貧。
[責編:莫成]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