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之稱從何而來?

2020-12-25 鎮上寶塔

外蒙古

清代地名。又稱喀爾喀蒙古。喀爾喀又作哈爾哈,是蒙古語Halha的對音。指蒙古高原北部,以別於高原南部的內蒙古。東臨黑龍江將軍轄境,西至阿爾泰山接新疆,南至瀚海與漠南蒙古相連,北與俄羅斯接壤。

「外蒙古」之稱從何而來?

明中葉,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孫巴圖孟克(達延汗)之幼子格埒森扎·札賚爾琿臺吉有七子,分居喀爾喀河流域,這七個鄂託克(領地)被稱為「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部或喀爾喀七旗。康熙二十七年(1688),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喀爾喀七部舉旗南遷,投奔清朝,被安置在喀倫邊內。三十六年,噶爾丹敗亡,喀爾喀蒙古諸部回歸舊牧地。這時喀爾喀分三部:土謝圖汗部稱中路,車臣汗部稱東路,扎薩克圖汗部稱西路。雍正十年,喀爾喀親王額駙策稜在額爾德尼昭(即光顯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前杭愛省巴彥溫都爾西北)大勝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清廷以其「勞績懋著」,從土謝圖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隸屬於額駙策稜的賽音諾顏部,從此賽音諾顏部始為大札薩克,與三汗部並列為喀爾喀四部。至嘉慶間(1796~1820),喀爾喀四部有四盟,八十六旗。

土謝圖汗部 東界肯特山,西接翁金河,南臨瀚海,北靠楚庫河,接俄羅斯。始設十七旗,雍正間(1723~1735)增至三十八旗。嘉慶時(1796~1820)有旗二十:土謝圖汗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右翼左旗、左翼左後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右翼後旗。諸旗會盟於汗山,稱為汗山盟,駐土拉河南北。有佐領五十九。

車臣汗部 東臨額爾德尼陀羅海,西接察罕齊老圖,南界塔爾袞柴達木,北鄰溫都爾罕。康熙間(1662~1722)編旗二十一。乾隆間(1736~1795)有旗二十三:車臣汗旗、中左旗、中左前旗、中右旗、中右後旗、中前旗、中後旗、中末旗、中末次旗、中末右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後旗、左翼後末旗、右翼中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前旗、右翼左旗、右翼前旗、右翼後旗。諸旗會盟於克魯倫河巴爾和屯,稱為巴爾和屯盟,駐克魯倫河左右。有佐領五十四。

扎薩克圖汗部 東臨翁錦、西爾哈勒珠勒,西界喀喇烏蘇、額喇克諾爾,南接阿爾察喀喇託輝,北界推河。康熙三十年,策旺扎布受封扎薩克和碩親王,始設八旗,後增至十二旗。雍正間增為十五旗,乾隆間增為十七旗。嘉慶時有旗十九:扎薩克圖汗旗、中左翼左旗、中左翼右旗、中左翼末旗、中右翼左旗、中右翼末旗、中右翼末次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後旗、左翼後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後旗、右翼後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附輝特旗。諸旗會盟於扎克河源畢都哩雅諾爾,稱為扎克河色欽畢都哩雅諾爾盟,駐杭愛山。有佐領二十五。

賽音諾顏部 東界博羅布爾哈蘇多歡,西接庫勒薩雅索郭圖額金嶺,南臨齊齊爾哩克,北接齊老圖河。雍正十年從土謝圖汗部分出二十一旗隸屬額駙策稜的賽音諾顏部,始別為一部。嘉慶時有旗二十四:賽音諾顏旗、中左旗、中左末旗、中右旗、中右翼末旗、中前旗、中後旗、中後末旗、中末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左末旗、左翼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右後旗、右翼後旗、右末旗,另附厄魯特前旗、厄魯特旗。諸旗會盟於齊齊爾哩克,稱為齊齊爾哩克盟,駐翁金河北。有佐領二十五。

1911年(宣統三年),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外蒙古封建上層,在沙俄策動下宣布「獨立」,建立「大蒙古國政府」,驅逐清朝政府駐庫倫辦事大臣,私自與沙俄籤訂非法的《俄蒙協約》(即《庫倫條約》)。1915年(民國四年)中俄蒙籤訂的《恰克圖協約》第二條規定:「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後,1919年夏,以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封建上層與中國北洋政府開始關於取消「自治」的談判。同年11月,外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取消,外蒙古地區由西北籌邊使管轄,保留汗的稱號。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7月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死後,同年11月,第一屆大人民呼拉爾在庫倫召開,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2月11日,美、蘇、英三國首腦籤訂涉及外蒙古主權的雅爾達協定。1946年中國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6日同中國建交。

相關焦點

  • 蒙古國為何又被稱為外蒙古?
    外蒙古是中國對於蒙古國的稱呼,而對於蒙古共和國自己而言,他們是不承認外蒙古這一說法的。從蒙古國林立的成吉思汗雕像也可以看得出來,蒙古國一直自認為蒙古的正統繼承者,自視是為成吉思汗子孫的後代,根本不可能承認外蒙古這一說法。 那麼為什麼中國稱蒙古國為外蒙古呢?這個稱呼從何而來?
  • 黃金家族從何而來,外蒙古和內蒙古哪個才是真正黃金家族的後裔?
    那麼,蒙古黃金家族是怎麼由來的,還有就是外蒙古和內蒙古的蒙古人哪個才是真正的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黃金家族的出現跟古代很多帝王天生異象、天命所歸都有異曲同工之處,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天命所歸,鞏固自己的統治。蒙古黃金家庭的起源,其始祖母阿蘭,據記載阿蘭與她丈夫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在她丈夫死後又生了三個兒子。
  • 我國稱獨立後的蒙古國為「外蒙」,你知道蒙古是如何稱呼中國的?
    我國稱獨立後的蒙古國為「外蒙」,你知道蒙古是如何稱呼中國的?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現如今,在國際上一些國家對中國人的稱呼各有不同。之所以說這麼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早在漢朝時期,外蒙就和中國有著「血緣關係」,畢竟當時的匈奴曾向漢朝稱臣納貢過。按理來說,即便是獨立出去,外蒙古也不應當敵視中國。但事實就是恰恰相反,從外蒙古對中國的稱呼便可窺一斑!
  • 外蒙古歷史書是怎麼描寫元朝的?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對元朝的評價,明清乃至至今都不盡相同,外蒙古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只不過這其中是否參雜著許多個人情感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外蒙古和元朝的關係可不簡單。一,外蒙古是如今的"蒙古國"麼?他和元朝又有什麼淵源?提及外蒙古大家會不會首先想到"蒙古國"?既然稱呼裡都有蒙古兩個字,那麼今日的蒙古國是否是當初的外蒙古發展演變而來的?答案並不盡然。
  • 內蒙古與外蒙古有何不同?如今的命運卻大相逕庭!
    其實在古代中國甚至更大,並覆蓋了與我們接壤的許多國家,包括蒙古。 歷史上,蒙古曾經是我國的領土,曾經屬於內蒙古。由於某些原因,它出去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它變成了外蒙古。今年徐崢新電影的拍攝場景就在中俄國際火車上。 大部分時間都在蒙古和中國之間的邊界上,使許多非內蒙古人瞥見了蒙古的風光。相信大家都聽過《烏蘭巴託之夜》這首歌。
  • 千秋功罪_ 外蒙古撤銷自治之謎
    主要條款為: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自治外蒙無權與各外國訂立關於政治及土地關係的國際條約;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的名號由中華民國大總統冊封;中國政府可在庫倫設辦事大臣公署;中國駐庫倫大員衛隊數目不超過二百名,該大員之佐理專員分駐烏裡雅蘇臺、科布多及恰克圖各處,每處衛隊不超過五十名;中國貨物運入外蒙須納內地貨捐,洋貨由外蒙運入內地,照中俄1881年「陸路通商條約
  • 1945,外蒙古的歷史往事
    清朝末年國力孱弱,沙俄的力量開始滲透到外蒙古。 在1907年日俄兩國籤訂的戰後密約中,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之「優越地位」,日本則承認俄國在外蒙古的「一切權利」。 儘管當時外蒙尚未在名義上脫離清朝,但從日俄之間的「骯髒交易」來看,外蒙的實際情況已與朝鮮類似。
  • 中國稱蒙古為「外蒙」,蒙古國如何稱呼中國?網友:扎心了
    中國稱蒙古」外蒙「,但蒙古稱呼中國的方式令人傷心根據大清年間1905年記載的版圖目錄,外蒙是我國的一部分。從現在的地圖上來看,外蒙緊鄰我國內蒙,現在已經獨立出去的蒙古國(以下簡稱蒙古),我們在討論的時候還是會按照過去的傳統稱蒙古國為「外蒙」,似乎還是想表達我們曾經是一個國家的子民。我們還稱呼蒙古為外蒙,但是外蒙對中國的稱呼可就不特別好聽了。在蒙古官方的稱謂肯定是比較中立正規的,但是在平民百姓那裡可就是另外一種討論情況了。
  • 內蒙古和外蒙古,一條國界線之隔,為何GDP相差11倍呢
    一個地方是我們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地方則是內蒙古相鄰的外蒙古,兩個地方都屬於高原地帶,僅僅一條國界線之隔,為何GDP相差11倍呢?首先來說一說,我們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整個面積為118.3萬平方公裡,佔去了全中國的12.3%。因為地勢平坦,草原寬廣,所以畜牧業佔去農牧業的一半還多。
  • 歷史上的今天:外蒙古宣布獨立 蔣介石出賣外蒙古?【2】
    在條約的第一個照會中,蘇聯保證「給予中國以道義上與軍需品及其他物資之援助,此項援助當完全供給中國中央政府即國民政府。[隱含的意思是:蘇聯不援助中共]」。在第二個照會中,規定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中國政府對東北(滿洲)的主權、不幹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條件下,中國政府聲明「日本戰敗之後,如外蒙古的公民投票證實這種[獨立]願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並以現在的邊界作為國界。」
  • 外蒙古到底是怎樣獨立出去的,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是誰?
    足以看出大國之威嚴! 從漢朝到晚清的2100多年間,大國氣勢在晚清時代蕩然無從,自鴉片戰爭瓜分狂潮之後,丟失大片國土,外蒙古正是其中的瓜分之地。 其獨立的禍根在18世紀起便埋下,在這300年期間,外蒙古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挫折,從中華大地逐漸的獨立出去,是什麼樣的歷史事件成為外蒙古獨立的導火索?又是誰點燃了這罪惡的引線?
  • 外蒙古的中國情結
    遠東地區主要包括:外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那麼至於金燦榮所言,俄國精英階層的推斷,外蒙古和遠東地區是要回歸中國的。這裡的遠東地區到底包括了哪些地區,我們無法得知。而本文只想研究探討一下與外蒙古相關的故事。
  • 民國初年中央政府與外蒙古的關係
    後來滿族統治者與漠南蒙古(即內蒙古)諸部結盟,進入中原,建立清朝。其他蒙古部族也逐漸成為清朝的臣屬。蒙古各部與清政府的關係頗有不同。他們或與滿族統治者聯姻,或被武力徵服。而和中央政府距離較遠的外蒙古,即喀爾喀蒙古或稱漠北蒙古,則與中央政府關係一直相對比較疏遠。
  • 都是蒙古,一個是外蒙古,一個是內蒙古,兩者的差距為何如此大?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是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也是曾屬於我國的,但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就宣布要脫離我們國家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烏蘭巴託的夜,很多人以為說的是內蒙古,其實烏蘭巴託是蒙古的首都。
  • 蒙古是如何丟失的?為什麼北洋政府最終沒能保住外蒙古?
    清朝在皇太極時代通過徵服北元留下來的達延汗,繼承了北元法統,漠南蒙古進行會盟被封為蒙古大汗,這是清朝對蒙古的統治法統根據,清朝滅亡以後,外蒙古乘機叛亂搞獨立,理由之一就是外蒙古貴族稱清朝皇帝為大汗,外蒙古認同清朝皇帝為其大汗是其法統根據,而與民國並無此約定,民國總統並不是其蒙古大汗,沒有繼承其蒙古大汗的法統,也就不需要再作為民國一份子存在,後來民國初期通過武力手段並且通過與沙俄進行外交談判
  •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出去的?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
    在這遼闊的土地之中,自然也包括如今的外蒙古,從那以後,外蒙古幾經周折,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這之中,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罪人?對於外蒙古的獨立,誰才是罪魁禍首?對此,國民政府只能表示無能為力,從而被迫接受了外蒙獨立的事實。隨後,國民政府在蘇聯的壓迫下承認外蒙獨立,就此以後,外蒙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三,外蒙古獨立背後的事情 對於外蒙古的獨立,不管是沙俄還是蘇聯都做了巨大努力。沙俄蠶食外蒙,企圖將外蒙古佔為己有,沙俄作為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擴張侵略是他的本性。
  • 外蒙古本是中國,蘇聯想把外蒙古獨立沒辦到,但給這兩個人獨立了
    現在人們稱它為「外蒙古」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蒙古國在以前可是屬於中國的,但是後來因為一些政權的問題,蒙古國就分裂了,最後成了內蒙古和外蒙古,分裂不久外蒙古就新建立了政權。那時候中國正經歷內戰,清政府一開始是不接受這個新建立的政權的,但是沒想到打仗這麼忙,忙著忙著竟然都忘記了外蒙古的事情了。這下政權穩固了真的掰不回來了。最終真的獨立出去了。
  • 外蒙古是如何分解出去的?
    外蒙古原本是我國的領土,但在沙俄多年的煽動利誘以及一夥外蒙賣國王公勾結下,他們抓住1911年我國發生了辛亥革命的機會,宣布外蒙古獨立。帶頭的是個叫哲布尊丹巴的活佛,這個人掛著活佛的名義,實際上是個沉迷酒色,追求享樂之徒。當時中國正身陷內亂,無力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所以除了抗議之外,也是無能為力。
  • 中國歷史:俄國策動外蒙古「獨立」與分裂蒙古
    1911年7月,杭達多爾濟親王糾集四盟王公,在庫倫召開會議,密議外蒙古「獨立」。會後派「代表團」赴俄,並許以優惠貿易、修築鐵路、開辦郵政、印刷鈔票、設立軍事學校等種種特權,換取俄國對外蒙古「獨立」的武力支持。很快沙俄派兵千餘人進入外蒙古,清政府被迫於9月13日停辦新政。10月,沙俄又要求清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不在外蒙古駐軍和建立行政機構;不得到俄國同意不準在外蒙古進行任何改革。
  •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出去的?誰是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
    此時,沙皇俄國看到中華民國剛剛成立,整個國家都沒有時間照顧北方的外蒙古,因此沙皇俄國鼓勵外蒙古獨立。 在沙皇俄國的鼓動下,外蒙古獲得了獨立。這時,中華民國政府真的沒有時間管沙皇俄國。後來,共和黨政府平定南方革命、各地軍閥後,收回了外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