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收」到「歡迎」 人民幣在香港「雄起」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去香港購物,在廣州人眼中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大到手機筆記本電腦,小到衣服化妝品,隨時都可以去「瘋狂血拼(Shopping)」。然而這在十幾年前,卻是很難想像的。

  1985年第一次到香港旅遊的廣州友誼商店的退休幹部梁維炘和去過香港多次的廣州市民李小姐,就見證了這10多年間,廣州人去香港消費購物時從使用人民幣被拒要偷偷帶港幣,到隨處都有「歡迎使用人民幣」牌子、一卡(銀聯卡)在身購物無憂的巨大變化。

  10年前要偷藏港幣過關

  1985年,在廣州友誼商店工作的梁維炘託朋友從香港買了旅遊票,然後到旅行社報了名,跟團到香港玩了幾天。他算是較早到香港旅遊的廣州市民。

  「當時旅行社是不讓帶錢出去的,出境時身上所有的東西都要做一個登記,我印象最深的是過關時我手上戴的手錶是什麼牌子、幾成新等細節都被記錄了下來。可是為了防止掉隊,我還是放了30塊錢港幣藏在鞋底,以防萬一。」梁維炘回憶說,那個時候在香港買東西,想用人民幣根本行不通。

  到了1995年,國家對攜帶外匯出境仍然比較嚴格。這一年,梁維炘在錢包裡裝了2000元港幣準備到香港購物,在羅湖口岸過關時還被檢查了購匯票據,並清點了現鈔。

  直到2003年,國家外匯管理局才下發了《關於調整境內居民個人經常項目下購匯政策的通知》,根據最新規定,境內居民個人到港澳購匯指導性限額由原來等值1000美元提高為出境時間半年以內的,每人每次可購匯等值3000美元;出境時間在半年以上的(含半年),每人每次可購匯等值5000美元。而且個人出境後超出購匯金額的消費或支出,還可以允許其回國入境後辦理補購外匯手續。

  這對普通遊客來說,足夠用了,如果不夠,還可以帶張銀行卡,於是,被香港人稱為「內地豪客」的人也由此產生。

  如今不購匯照樣能血拼

  時間到了2007年。5月30日,在香港銅鑼灣的一家服裝店,到處都是標註著「New Arrive」的新款時尚服裝。來自廣州的遊客李小姐和她的朋友張小姐不厭其煩地試穿了一件又一件,最後她們各選了兩件T恤。到收銀臺付款時,她們中一個拿出一張招商銀行的信用卡,另一個從錢包裡掏出兩張人民幣百元大鈔。只見收銀員熟練地接過信用卡,收完款後,又毫不猶豫地接過那兩張人民幣百元大鈔,並找回兩個20元的港幣硬幣。

  李小姐都記不清自己是第幾次來香港了,每次來她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衣服和化妝品。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是她第一次沒有去換港幣,身上只揣著一點人民幣和一張銀聯卡。

  由於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在今年年初人民幣更是13年來首次貴過港幣,內地的遊客也開始拿著人民幣暢遊香港了。張小姐說起在香港用人民幣購物時,更是眉飛色舞:「我們這次到香港來是臨時決定的,事先也沒來得及去銀行換港幣,一路就用人民幣或刷卡消費,沒想到還挺划算。在莎莎化妝品店和一些百貨公司,我們用人民幣支付都是1∶1,刷卡的話銀行還按照0.98左右的匯率結算,最划算的是在周大福買黃金首飾,1000元港幣的東西用人民幣只要977元!」

  「第一次來香港玩的時候,有朋友告訴我,香港很多行業或是店家是只收港幣,不收人民幣的,所以來香港之前要先去銀行購匯,把人民幣兌換成港幣。」李小姐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到香港時的情形,「那時候用人民幣特別不划算,100元人民幣只能換九十幾元港幣,有的店鋪甚至還按照1∶0.9的匯率收人民幣,90港幣的東西,給100人民幣他就不找零了。」

  為此李小姐還研究過當時網上的一條熱門帖子——《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攻略》:如果你有門路在國內以1∶1.06以下的兌換率兌換到港幣,你就直接帶港幣去消費吧;如果沒有門路,就應該先在國內以1∶1.07以下的兌換率兌換1000左右港幣作零花錢,另外帶上人民幣現鈔去香港找兩替店,這些地方的兌換率各不相同,基本是1∶1.07~1.085(即100港幣=107~108.5人民幣),但千萬不要到機場、海關、中環等地的兩替店去,這些兩替店最黑,達到1∶1.14以上。不過,這顯然已經是老皇曆了。

  坐廣九直通車不再買貴票

  自從幾年前李嘉誠「和黃」旗下的豐澤電器和屈臣氏打出「歡迎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兌港幣1∶1」的廣告牌以來,越來越多的商家樂意接受人民幣。而到今年年初人民幣貴過港幣,廣州人在香港使用人民幣消費更是一下子「挺直了腰杆」。

  其實這種變化,在沒進入香港之前就可以感受到。一直以來,廣九直通車港幣190元的車票需要支付人民幣209元才可買到,230元港幣的特等票需要人民幣253元,計算下來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高達1∶1.1。直到去年12月1日,廣深鐵路和香港九廣鐵路公司向鐵道部申請後,決定適應經濟發展,把使用多年的匯率調低到1∶1.02。隨後,209元的車票下調到194元,253元的特等票則調至235元。

  今年1月後,廣九直通車票價再次更新匯率為1∶1.01,人民幣194元的車票相應降至192元,特等票只需232元。1月29日,廣九售票處貼出公告:「2007年2月1日~2007年2月28日,廣州東—九龍直通旅客列車車票核收人民幣時,計算旅客票價按照1元港幣=1元人民幣的折算比價核收人民幣」。這也意味著,從2月1日起,廣九直通車的車票無論用港幣還是人民幣購買,都只需190元。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往返於深圳皇崗口岸和香港灣仔的跨境全日通巴士上,以前港幣票價45元,人民幣50元,今年春節前夕該公司已將人民幣票價調成45元,與港幣看齊。

  經過這次旅行,李小姐已經研究出了新的《人民幣在香港的使用攻略》:如果你有銀聯的信用卡,請帶上它,能刷卡就刷卡吧,銀行會按照即時的牌價幫你免費兌換成港幣付給商家,到期後還人民幣就行了,而且不用再給任何的手續費或其他費用;如果不能刷卡,就用人民幣付款,很多商家都接受人民幣,100港幣的東西,你給他100人民幣,他會還找你兩塊錢;如果碰到實在頑固的商家,就到找換店去換港幣吧,不過千萬記住,100元人民幣至少能換102元港幣,低於這個匯率,你就上當了。

   兩地表情

  廣州遊客感到自豪

  如果說以前港幣是「高人一等」,那它現在已經開始「低人一頭」。

  為了吸引內地遊客購物,在尖沙咀、銅鑼灣等地,以前經常可見「人民幣兌港幣1∶1」的招牌,店鋪內「人民幣與港幣同價」的牌子也掛在顯著位置。但隨著人民幣兌港幣1∶1的到來,這些招牌反而不見了蹤影。

  在香港上環的「海味乾貨」一條街,「康泰燕窩莊」的老闆對記者解釋說:「以前港幣值錢時,1兌1對內地遊客還有吸引力,現在人民幣已經比港幣值錢了,該換噱頭了……」為此這家店鋪想出了新的「噱頭」:對使用人民幣的內地客實行9.8~9.9折的優惠,吸引內地客用人民幣消費。

  這位老闆還向記者透露,現在不少香港人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人民幣,現在自家的存款中有將近一半都是人民幣,人民幣在香港越來越受歡迎,因為中國國力日益強盛,貨幣堅挺,香港人也為此很自豪。

  對此,很多香港人還是樂見人民幣的升值。「人民幣升值,內地人在港以人民幣購物可以買更多東西,因此更吸引他們來港消費,我們的生意也肯定一年比一年好。」銅鑼灣的一家服裝店老闆這樣樂觀地認為。而香港的一家周大福金店負責人則稱,人民幣升值以來感覺內地遊客花錢更豪爽了,雖然他們打出了977人民幣兌1000港幣的優惠匯率,但今年的生意額肯定有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人民幣在香港從寸步難行到暢通無阻,對內地遊客來說,除了更加划算,還體現了一種自豪感。在香港旺角的一家電器商城,一位正在選購相機的廣州市民廖先生就對記者表示,香港回歸祖國後,人民幣作為中國人自己的鈔票,在香港合法流通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應該是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象徵。人民幣匯率的長期穩中趨升,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結果,在香港使用人民幣,他感覺到很自豪。

  兩替店處境尷尬

  在香港,隨處都可以看到一種很特殊的小店——找換店(也稱兩替店)。這種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存在的小店,最初的服務對象是那些短期來港的旅客,上世紀80年代以後,內地旅客逐步成為主要顧客。

  近幾年,隨著自由行的開放,內地普通遊客的急劇增加,找換店也曾風光一時,生意非常紅火。據統計,香港在冊登記的找換店大約有700多家。

  在港島上環就有一條「找換街」,在短短20多米長的急庇利街上,就有11家找換店。

  一家名為泰安的找換店老闆對記者說,找換店生意最好的時候是2003年,當時內地到港澳個人遊剛剛開放,遊客帶著大量的現鈔來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到找換店換成港幣,然後瘋狂購物,當時匯率合理一點的找換店都要排隊。到了2004年,銀聯卡刷進香港後,找換店的生意就一天不如一天。當記者在5月30日來到這裡時,發現各家找換店門口可謂是門庭冷落,半個小時內居然有7家找換店沒有做成一筆生意。

  對現在平均每天內地客兌換的金額,他拒絕透露,只表示就算內地客要兌換港幣,都不過是瑣瑣碎碎,沒什麼錢賺。這位老闆還說,以前顧客主要是內地客來換港幣的居多,而現在本港人來換人民幣的有所增加,因為現在港幣在內地不好用了,港人到內地去還得先把港幣換成人民幣。

  面對銀行和銀聯卡的競爭,香港的找換店也紛紛求變,在上環的不少找換店門市,紛紛做起了兼營水晶、電話卡零售的生意,商家也希望可以藉此補貼部分流失了的生意;而在銅鑼灣的一些找換店,有些店鋪已經把營業時間延長至凌晨,一來可以吸納更多客戶,二來此時銀行已經關門,此時找換店甚至可以打出100元人民幣兌換98元港幣的匯率。

  據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來估計找換店業界的生意額將會減少兩三成,並約有一成左右的找換店將要面臨結業的危機。

  仍有阿伯阿婆只認港幣

  不過,面對人民幣貴過港幣,十幾年來一直對港幣有優越感的一些香港市民似乎一下子還無法適應。

  做貿易生意的香港人朱先生,前幾年在廣州按揭購入一套商品房,作為每次到內地的落腳點,經常往來於穗港之間,現在人民幣不斷升值,每年的「供樓」支出要多出不少。他向記者算了一筆帳,因為要將港元兌換成人民幣「供樓」,一個月3000塊錢的月供,去年這個時候算到只需要2910元港幣,現在匯率完全倒過來了,每個月算到要3065元港幣了,一年就要多支出近2000塊錢。

  自從香港回歸以來,港幣一直貴過人民幣。過去,內地對於港幣也持「歡迎」態度,在深圳等珠三角一帶,港幣享受著比人民幣更高的待遇。但今年年初,人民幣貴過港幣之後,深圳等地的關內的店鋪開始拒收港幣,而計程車司機更是學起了以前香港的司機,100港幣可以當95元人民幣用,完了還給客人找回港幣。還有在廣州的祈福新村,過去港幣在這裡很受歡迎,在士多店裡100元港幣可以換到102元人民幣,而現在100元港幣只能換到98元人民幣。

  從以前的「優待」變成現在的「冷落」,的確讓有些香港人感到心裡不平衡,因此在香港還有不少頑固的商家堅持這「港幣要貴」的信念。在一些香港老城區的街邊小攤,阿伯阿婆們仍然只認港幣,而在麥當勞、百佳這樣的地方,雖然人民幣兌港幣是1∶1,但他們只接受百元大鈔,零錢在這裡仍然行不通。

  對此銀行的業內人士認為,香港居民接受人民幣貴過港幣的事實是遲早之事,因為面對龐大的內地客消費群體,不接受人民幣肯定將影響商家的經營業績。

來源:信息時報

轉自中新網

相關焦點

  • 商家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
    通訊員 陳玉萍 王穎  武義新聞網訊 昨日,筆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武義縣支行了解到,我縣已開展拒收人民幣現金集中整治工作,以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護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近年來,隨著支付寶、微信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廣泛推廣,出現了商家開始拒收人民幣現金的現象。「這種做法既損害了人民幣現金的法定地位,也侵害了普通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剝奪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我們將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予以堅決查處。」中國人民銀行武義縣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 提個醒丨拒收人民幣?可舉報
    近年來,隨著微信、支付寶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產生了部分單位和個人拒收人民幣的情況。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因此,我市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們也接到個別市民反映,在一些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存在個別商戶拒收現金的情形。」中國人民銀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員表示,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包括硬幣和紙幣(統稱為現金),拒收現金的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比如中老年人,往往不會使用微信、支付寶等手機軟體進行支付,還有一部分人習慣使用現金進行支付。
  • 向拒收人民幣現金說「不」
    11月16日下午,寧波銀行慈谿中心區支行在美華中心一樓大廳正門開展「百城千家萬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11月17日下午,寧波銀行江北支行在來福士廣場舉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近日,在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統一部署下,寧波銀行多家網點行動起來,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
  • 拒收人民幣 ?央行出手,你違法了!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中心支行宣布,人行將聯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 莆田律師在線:商家拒收人民幣,怎麼辦?
    商家應當在確保接受人民幣現金的基礎上,提供多元化支付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尊重消費者的支付方式選擇。三、以任何方式、理由拒收人民幣的行為均屬違法行為。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禁止損害人民幣和妨礙人民幣流通。
  • 向「拒收現金」說不!景寧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以前,我們需要帶上  鼓鼓囊囊的錢包出門買東西  不方便也不安全  現在手機就是錢包 「我掃你,你掃我」  不帶現金出門已變成生活常態  然而你是否經歷過手機沒電  使用現金被拒收的情況?  ......
  • 拒收殘缺人民幣 商家此舉不合理
    拒收殘缺人民幣 商家此舉不合理 2013-09-29 14:19:55   來源:銅都晨刊
  • 「香港警察,雄起!」這一幕,燃爆了!
    現場大屏上出現了鮮紅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飄揚的紫荊花和「中國香港」四個大字異常醒目隨著香港警隊走向看臺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看臺觀眾紛紛起立鼓掌高喊「雄起!」由衷表達對香港警隊的敬意和支持網友們也紛紛加油
  • 柳州一超市拒收「毛票」,人民銀行:拒收人民幣違法
    日前,柳州市柳江區居民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到一超市去購物時,使用1角和5角紙幣結帳,結果被拒收,收銀員稱這是超市的規定,並說銀行也不收了。連日來,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消費者:「毛票」付款被拒收韋先生介紹,數日前,他到拉堡鎮商貿街大洋超市購物,買了毛巾等日用品。在收銀臺結帳時,女收銀員說他共需支付57.7元。為方便收銀員找補,他特意找了兩張1角和一張5角湊成7角零頭,遞給收銀員60.7元。
  • 丹鳳縣人民檢察院對拒收人民幣行為說不,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商家愈發熱衷於「無現金」消費,拒收人民幣的現象也隨之增多,逐漸也蔓延到了便民服務領域,最近丹鳳縣轄區內有關部門就出現拒收人民幣的現象。近日,丹鳳縣人民檢察院接到反映,稱今年6月以來,丹鳳縣有關部門僅支持電子支付方式,無法使用人民幣方式支付,給中老年人等不熟悉電子支付的市民帶來極大不便。該院第二檢察部幹警立即對拒收人民幣的行為進行調查了解,經過實地走訪確定情況屬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以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 拒收人民幣?可打專項投訴電話舉報!
    隨著行動支付的迅猛發展,   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情況,   也越來越普及,   這在方便大家的同時,   也出現了新問題,   就是有些商家,   直接拒收人民幣
  • 請注意:這類人民幣銀行可能會「拒收」
    生活中有部分商家拒收現金其實也是違法的,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人民幣作為我國的法定貨幣來支付我國境內所有公共及私人債務時,任何單位以及個人都不可以拒收。 消費者如果遇到拒收的情況,可以進行舉報投訴。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下鄉鎮、訪商戶,向社會公眾發放宣傳折頁、普及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政策知識,積極引導社會公眾正確看待現金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幣流通環境。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違者或將面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哪些場景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
  • 銀行還能拒收人民幣?銀行行長:這兩種錢,銀行有權利拒收!
    從過去的現金交易到如今的行動支付,一部手機都可以解決日常生活的所有開支!銀行還能拒收人民幣?銀行行長:這兩種錢,銀行有權利拒收! 人民幣作為我國唯一公認的流通貨幣,它在市場上的地位不需要多說大家也會知道。
  • 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對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說「不」
    從今年11月到年底,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在寧夏轄內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行動,將通過重點排查、巡查暗訪、投訴追蹤、處罰曝光等措施,規範各類社會主體現金收付行為。 孫登雲介紹:「我們成立了調查組,第一時間通過記者了解到徐大爺和包子店的信息,當晚8點趕到包子店,對拒收硬幣行為展開調查。」調查取證後,店主認識到拒收硬幣的錯誤行為,籤訂了《不拒收人民幣現金承諾書》,並向徐大爺當面道歉。 今年以來,該行共接到群眾投訴拒收現金行為9起,其中停車場佔6起。針對停車場拒收現金舉報較多的情況,該行抓住典型案例,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受理調查。
  • 湖北省開展拒收現金專項整治行動 拒收人民幣可撥打12363舉報
    25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獲悉,該行從11月至今年年底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公眾如果遇到類似行為,請保全證據,有效維權。近年來,行動支付的便捷性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了商家的結算習慣,有些商家甚至掛出了「不收現金」的標示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表示,「不收現金」的做法是一種違法行為。
  • 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
    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時間:2020-11-25 18:3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任何單位日常消費不得拒收現金 人民幣被拒收應該怎麼辦去哪投訴?
  • 莆田工行「三到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
    東南網莆田12月18日訊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是黨中央、國務院今年督辦的一項重點工作,莆田工行高度重視,提高政治高度和政治站位,不折不扣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確保實現零拒收目標。一是宣傳引導到位,做好常態化管理。
  • 銀行還能拒收人民幣?銀行行長:這2種情況下,可以拒收的!
    文:小娜眾所周知,在中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人民幣,由於行動支付的便利性,之前一些商戶拒絕接受現金,為此央行還特別發布了一條規定拒絕收現的規定,所以無論哪個單位,即使銀行也不能拒絕接受人民幣。
  • 浙江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遇拒收現金可撥打12363投訴
    自2020年11月10日起,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凡存在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處罰。11月16日,由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聯合多家商業銀行共同開展的「百城千家萬名拒收現金宣傳」在杭州火車東站廣場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