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2021-01-11 半島網官網

    文 / 葉雷  今天,我們對凱恩斯和哈耶克幾乎針鋒相對的經濟主張,已經不陌生了。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對投資預期沒有信心而減少投資所造成的,主張政府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幹預和控制;哈耶克則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的投資過度造成的,認為政府干預只會損害市場發展運行的機制,堅決捍衛自由市場秩序的理念。凱恩斯認為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赤字和公債,擴大政府支出,增加國家投資和消費,變相主張"貨幣國有化";哈耶克則認為把貨幣的發行權交給私營銀行,私營銀行基於自身利益而提供健全的、穩定的貨幣,主張"貨幣非國有化"。

  凱恩斯和哈耶克轟轟烈烈的經濟學之戰,直接讓政府的決策者在兩位學者的想法之間搖擺不定,影響著世界經濟的起起落落,影響著數以億計人的生命和生計,迄今仍牢牢地掌控著經濟政策的走向。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得以"羅斯福新政"為代表的凱恩斯主義得以普遍實行,似乎是凱恩斯贏了哈耶克。可是,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讓世界經濟陷入了"滯脹"困境,使得以"華盛頓共識"為標誌的新自由主義思潮又成了制定經濟社會政策的主流價值觀念,哈耶克打了一個翻身仗,似乎贏了凱恩斯。20世紀末拉美、俄羅斯、東南亞、東歐等地區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失敗,加上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凱恩斯主義似乎又有捲土重來之勢。

  凱恩斯和哈耶克的論爭,被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曾在《倫敦時報》和《紐約太陽報》任過資深編輯的美國著名記者尼古拉斯·韋普肖特,在《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一書中,為我們系統梳理了這一場論爭,讓我們在重溫那場經典學術盛宴的同時,一起審思"政府對市場的幹預應該保持在何種程度"這一嚴肅的經濟問題。《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美]尼古拉斯·韋普肖特 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年3月出版  

相關焦點

  • 中青報: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和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是20世紀經濟學思想史中兩位著名的人物。他們的思想,不僅對過去的經濟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更有說服力的經濟思想主導之前,仍將對現在乃至將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凱恩斯和哈耶克的論爭,被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
  •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凱恩斯和哈耶克的論爭,被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曾在《倫敦時報》和《紐約太陽報》任資深編輯的美國著名記者尼古拉斯·韋普肖特,在《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一書中,系統梳理了這一場論爭,我們在重溫那場經典學術盛宴的同時,也審思「政府對市場的幹預應該保持在何種程度」這一嚴肅的經濟問題。        今天,人們對凱恩斯和哈耶克幾乎針鋒相對的經濟主張,已經不陌生了。
  • 海外學見: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和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是20世紀經濟學思想史中兩位著名的人物。他們的思想,不僅對過去的經濟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更有說服力的經濟思想主導之前,仍將對現在乃至將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凱恩斯和哈耶克的論爭,被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
  • 經濟學世紀之戰rap:凱恩斯vs哈耶克,誰是最強rapper
    凱恩斯和哈耶克兩位大師的理論精華全部展現於此。正如視頻中所看到的,凱恩斯被全民推崇、哈耶克無人認識,這個時期的凱恩斯威望聲隆、意氣風發,而哈耶克只是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轉機出現在1928年,素未謀面的兩人在倫敦一個會議上相逢,一番唇槍舌戰後,這場世紀之站就此拉開序幕。
  • 一路同行的凱恩斯與哈耶克
    經濟思潮的數次周期變革都離不開其中任何一位,二人堪稱20世紀經濟學人的愛與怕,對此尼古拉斯·韋普肖特的新著《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可謂最佳註腳。譬如關於在德軍轟炸倫敦的40年代,哈耶克和凱恩斯曾經守在劍橋國王學院的教堂屋頂上,輪流提防德軍空襲,這一戲劇性細節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來自哈耶克的兒子勞倫斯的訃告,和凱恩斯一樣,他也是國王學院的教員。    當哈耶克最初向凱恩斯發起火藥味十足的尖刻批判之際,也就是他在1931年針對凱恩斯的《貨幣論》在《經濟學刊》發表了一則被不少人認為苛刻的評論。
  • 凱恩斯與哈耶克的「戰爭」
    聽聞凱恩斯的大名多過哈耶克,作為一個與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民群眾,既然熟知市場則必須通曉經濟,因為經濟學的理論常常能確定大的行業和周期,從而給盈利帶來確定性,所以耳熟能詳的經濟學家便有不少,凱恩斯和哈耶克便是其中之二。
  • 凱恩斯VS哈耶克:一個世紀的決鬥
    凱恩斯主義的對立者是哈耶克,他的學說似乎和他的性格很相似,溫文爾雅。他所提倡的自由主義是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他反對社會主義,反對計劃經濟。他認為計劃經濟會導致政府集權,從而導致人民走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除了在經濟學有很大成就之外,在哲學、法學等多個領域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凱恩斯甚至說「哈耶克研究經濟學也許是個錯誤」。  儘管凱恩斯和哈耶克相繼去世,但不意味著爭議結束。
  • 《哈耶克傳》讀書筆記: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財新網】(專欄作家 周文淵)人生若只如初見  凱恩斯是一位紳士,他們不是一代人,在哈耶克面前,凱恩斯更像一位富有魅力的長者。特別是在巴黎和會之後,《凡爾賽合約》籤訂的短短幾個月之後,凱恩斯很快地寫出了《和平的經濟後果》,睿智地預言對於德國苛刻的賠款將會造成經濟的崩潰和政治的不穩定,很快帶來新的戰爭。這是相當一針見血的批評,並且很快得到了應驗。這本書為凱恩斯帶來了世界聲譽,哈耶克回憶說,凱恩斯是「我們中歐人的英雄」,哈耶克和他那一代年輕的維也納人都稱讚「這本書(《和平的經濟後果》)文採斐然,因為它直言不諱,思想獨立」。
  • 巔峰對決——《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銀華基金/文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部火爆的說唱紀錄片,兩名說唱歌手分別出演了主張政府調節市場的凱恩斯,以及主張自由市場的哈耶克,並以說唱的方法幽默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的辯論。而這個視頻的原著,就是由資深記者維普肖特撰寫的《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一書。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凱恩斯和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隔著一道巨大的深淵,凝視著彼此。這道深淵,拉開了我們這個時代最轟轟烈烈的經濟學之戰:政府是否應當幹預市場。兩人同時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終其餘生,兩人始終無法認同對方的觀點。
  • 哈耶克與凱恩斯的巔峰對決
    在20世紀眾多經濟學家當中,有兩位經濟學家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他們分別是奉行自由經濟與計劃經濟,理論看似相背離的哈耶克與凱恩斯。哈耶克與凱恩斯兩位經濟學巨人的核心觀點分別體現在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1944年)以及《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1936年)之中。凱恩斯主義幫助美國度過了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階段。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校友劉磊:凱恩斯與哈耶克「雙管齊下」  劉磊認為,凱恩斯與哈耶克,追本溯源,其思想都是來自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這一基本理念。
  • 巔峰對決——《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銀華基金/文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部火爆的說唱紀錄片,兩名說唱歌手分別出演了主張政府調節市場的凱恩斯,以及主張自由市場的哈耶克,並以說唱的方法幽默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的辯論。而這個視頻的原著,就是由資深記者維普肖特撰寫的《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一書。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校友劉磊:凱恩斯與哈耶克「雙管齊下」  劉磊認為,凱恩斯與哈耶克,追本溯源,其思想都是來自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這一基本理念。
  • 哈耶克與凱恩斯之爭:要市場還是要政府
    我採用了一個謹慎的措辭,「表面上看起來」至少表明了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種,哈耶克在國內學界的長盛不衰,不是因為他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學,而是因為他的自由思想理論;第二種,哈耶克在作為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在民間受到了極大的推崇,但是中國的執政者的意識形態歸屬上天然傾向於凱恩斯的國家幹涉市場的經濟政策——有海外學者曾經分析說,中國新上任的領導層可能不會鍾情於凱恩斯,而開始轉向哈耶克,如果真的存在轉向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
    凱恩斯與哈耶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
  • 《哈耶克舌戰凱恩斯》
    幾乎沒有任何思想家能夠比哈耶克和凱恩斯能夠更好地闡述21世紀經濟和社會思想的兩大分野。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法西斯主義獨裁、經濟大蕭條的恐慌,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的對抗後,以哈耶克和凱恩斯為代表的兩大學派均各自找到了解決現代問題的良藥,並保障未來不發生大的災難,雖然他們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在這本書裡,作者託馬斯·霍伯認真研讀了兩位學者的代表作,凱恩斯的《通論》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並將他們置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滿目瘡痍的背景下考察。
  • 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與哈耶克之爭:同袍抑或敵手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對於凱恩斯與哈耶克的理論對手形象根深蒂固。然而,近幾十年的經濟思想史研究告訴我們,這一理論對手的形象反映出來的是我們對凱恩斯與哈耶克關於貨幣、資本和商業周期論述的誤讀有多深。對於這場爭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希克斯曾這樣寫道:「如果要撰寫20世紀30年代最完美的經濟分析史的話,那場大戲(那可真是一場大戲)中的一個要角,非哈耶克教授莫屬。」雖然哈耶克的貨幣、商業周期和資本理論現在已經不大為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所知,但是,「曾經有一段時期,哈耶克的新理論是凱恩斯的新理論的主要對手。到底誰才是對的,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
    凱恩斯與哈耶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
  • 凱恩斯、拉斯基、哈耶克:改變世界的三個經濟學家
    拉斯基、哈耶克、凱恩斯所代表的思潮流派,「奠定了20世紀政治領域左派、右派和中間派的基礎」,近一個世紀,歷史不斷在證明,他們的理論不局限於經濟學領域,而是由於不同時期對世界主要國家政策的影響,而擴展至政治思想領域,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