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傳》讀書筆記: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2020-12-16 財新

  【財新網】(專欄作家 周文淵)人生若只如初見

  凱恩斯是一位紳士,他們不是一代人,在哈耶克面前,凱恩斯更像一位富有魅力的長者。特別是在巴黎和會之後,《凡爾賽合約》籤訂的短短幾個月之後,凱恩斯很快地寫出了《和平的經濟後果》,睿智地預言對於德國苛刻的賠款將會造成經濟的崩潰和政治的不穩定,很快帶來新的戰爭。這是相當一針見血的批評,並且很快得到了應驗。這本書為凱恩斯帶來了世界聲譽,哈耶克回憶說,凱恩斯是「我們中歐人的英雄」,哈耶克和他那一代年輕的維也納人都稱讚「這本書(《和平的經濟後果》)文採斐然,因為它直言不諱,思想獨立」。這是很高的評價,思想的獨立和原創性是對學者的工作能力的最高讚譽。

相關焦點

  • 巔峰對決——《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銀華基金/文網絡上曾經流傳過一部火爆的說唱紀錄片,兩名說唱歌手分別出演了主張政府調節市場的凱恩斯,以及主張自由市場的哈耶克,並以說唱的方法幽默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的辯論。而這個視頻的原著,就是由資深記者維普肖特撰寫的《凱恩斯大戰哈耶克》一書。
  •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文 / 葉雷  今天,我們對凱恩斯和哈耶克幾乎針鋒相對的經濟主張,已經不陌生了。凱恩斯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對投資預期沒有信心而減少投資所造成的,主張政府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幹預和控制;哈耶克則認為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家的投資過度造成的,認為政府干預只會損害市場發展運行的機制,堅決捍衛自由市場秩序的理念。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凱恩斯和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隔著一道巨大的深淵,凝視著彼此。這道深淵,拉開了我們這個時代最轟轟烈烈的經濟學之戰:政府是否應當幹預市場。兩人同時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終其餘生,兩人始終無法認同對方的觀點。
  • 一路同行的凱恩斯與哈耶克
    經濟思潮的數次周期變革都離不開其中任何一位,二人堪稱20世紀經濟學人的愛與怕,對此尼古拉斯·韋普肖特的新著《凱恩斯大戰哈耶克》可謂最佳註腳。譬如關於在德軍轟炸倫敦的40年代,哈耶克和凱恩斯曾經守在劍橋國王學院的教堂屋頂上,輪流提防德軍空襲,這一戲劇性細節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來自哈耶克的兒子勞倫斯的訃告,和凱恩斯一樣,他也是國王學院的教員。    當哈耶克最初向凱恩斯發起火藥味十足的尖刻批判之際,也就是他在1931年針對凱恩斯的《貨幣論》在《經濟學刊》發表了一則被不少人認為苛刻的評論。
  • 中青報:凱恩斯與哈耶克誰贏了?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和奧地利經濟學家哈耶克,是20世紀經濟學思想史中兩位著名的人物。他們的思想,不僅對過去的經濟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更有說服力的經濟思想主導之前,仍將對現在乃至將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凱恩斯和哈耶克的論爭,被稱為「歷史上最經典最著名的經濟學決鬥」。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干預?
    凱恩斯與哈耶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之上研究商業繁榮和蕭條的周期,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 哈耶克認為,改變經濟的「自然平衡」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凱恩斯認為,標誌著一個周期結束的大規模失業和困難,可以靠政府開支來緩和。
  • 凱恩斯VS哈耶克:一個世紀的決鬥
    凱恩斯主義的對立者是哈耶克,他的學說似乎和他的性格很相似,溫文爾雅。他所提倡的自由主義是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他反對社會主義,反對計劃經濟。他認為計劃經濟會導致政府集權,從而導致人民走向奴役的道路。哈耶克除了在經濟學有很大成就之外,在哲學、法學等多個領域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凱恩斯甚至說「哈耶克研究經濟學也許是個錯誤」。  儘管凱恩斯和哈耶克相繼去世,但不意味著爭議結束。
  • 《凱恩斯大戰哈耶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作者:尼古拉斯·韋普肖特  版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3月  本世紀的經濟學領域最大的爭議,莫過於政府干預與自由市場之爭,而雙方的理論創始人凱恩斯與哈耶克之間的故事更是流傳甚廣。前幾年,網絡甚至流傳了一部火爆的《哈耶克大戰凱恩斯》的說唱視頻。這兩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想像中的那樣劍拔弩張、水火不容,學派之間的對立更多是後輩學人的過度想像和解讀。  本書作者是《倫敦時報》的記者,雖然是以故事的筆調和新聞從業者的視角寫作,但寫作此書當然不只是為了講述經濟學上的花邊新聞,而是進一步挖掘經濟決策與經濟環境之間的關係。
  • 哈耶克與凱恩斯之爭:要市場還是要政府
    我採用了一個謹慎的措辭,「表面上看起來」至少表明了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種,哈耶克在國內學界的長盛不衰,不是因為他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學,而是因為他的自由思想理論;第二種,哈耶克在作為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在民間受到了極大的推崇,但是中國的執政者的意識形態歸屬上天然傾向於凱恩斯的國家幹涉市場的經濟政策——有海外學者曾經分析說,中國新上任的領導層可能不會鍾情於凱恩斯,而開始轉向哈耶克,如果真的存在轉向
  • 經濟學世紀之戰rap:凱恩斯vs哈耶克,誰是最強rapper
    凱恩斯和哈耶克兩位大師的理論精華全部展現於此。哈耶克:我想讓市場自由There’s a boom and bust cycle and good reason to fear it經濟總是有漲有落,我們當然會畏懼1930年代的英國,兩位大師展開了曠日持久的世紀大戰。
  • 學者激辯中國改革:走向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凱恩斯與哈耶克,誰的藥方更「靈」?真理越辨越明——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於2014年8月8日晚,展開了一場關於凱恩斯、哈耶克與中國改革未來的「激辯」。  校友劉磊:凱恩斯與哈耶克「雙管齊下」  劉磊認為,凱恩斯與哈耶克,追本溯源,其思想都是來自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這一基本理念。
  • 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與哈耶克之爭:同袍抑或敵手
    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對於凱恩斯與哈耶克的理論對手形象根深蒂固。然而,近幾十年的經濟思想史研究告訴我們,這一理論對手的形象反映出來的是我們對凱恩斯與哈耶克關於貨幣、資本和商業周期論述的誤讀有多深。對於這場爭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希克斯曾這樣寫道:「如果要撰寫20世紀30年代最完美的經濟分析史的話,那場大戲(那可真是一場大戲)中的一個要角,非哈耶克教授莫屬。」雖然哈耶克的貨幣、商業周期和資本理論現在已經不大為經濟學專業的學生所知,但是,「曾經有一段時期,哈耶克的新理論是凱恩斯的新理論的主要對手。到底誰才是對的,凱恩斯還是哈耶克?」
  • 藍狐筆記:閒談哈耶克、中本聰與比特幣
    哈耶克犀利洞察到知識本質上是分散的哈耶克曾說過:「在確定價格和工資時,市場過程中每個參與者擁有的特定信息都會對其產生影響,科學觀察者或任何單個大腦都無法全部知曉這些人的所有行為的事實總和。」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管是愛因斯坦還是牛頓,能夠擁有所有的知識。知識是散落於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不同人大腦中的。
  • 蔣碩傑挑戰凱恩斯
    ,而是蔣院士在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就讀時就發現凱恩斯理論的錯誤,終其一生對凱恩斯的批評不遺餘力,而他在一九八零年代和王作榮教授打筆戰的所謂「蔣王論戰」,簡直就是哈耶克和凱恩斯論戰的翻版。當時的船員根據一些老船員的經驗之談,普遍認為在第一次大戰時,英鎊貶值很多,但中國未參戰,又走銀本位制度,加上戰後美國為救經濟不景氣,收購白銀,致白銀大漲,因而中國貨幣也大為值錢。 這個經驗讓老船員有著「歐洲國家的貨幣靠不住」的根深柢固觀念,認為應兌換成中國貨幣才行。二次大戰期間,這種觀念也使其他船員認為中國貨幣會升值,英鎊會貶值。
  • 書單︱何帆:你理解,或是不理解,凱恩斯就在那裡
    第一本關於凱恩斯的傳記是著名經濟學家哈羅德寫的《凱恩斯傳》(The Life of John Maynard Keynes)。此書出版於1951年。1990年的新版本有曾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爾克寫的序言。
  • 凱恩斯壓倒了
    這些問題驅使凱恩斯和哈耶克思索鑽研。這兩位現代經濟學大師的對決其實也是一場互動,而他們的思想在當下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更顯現出特別的現實意義。同一背景下的針鋒相對尼古拉斯·沃博少特在其新書《凱恩斯與哈耶克:決定現代經濟學的衝突》中論證,不管對於經濟政策還是對於彼此的理論,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真正看法都要更為錯綜複雜些。
  • 【新譯者訪談】馮克利:在唱片店裡翻譯哈耶克的人
    因為那時他接觸到了弗裡德裡希·馮·哈耶克,在社科院的圖書室裡他讀到了哈耶克那本最為通俗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大受感染,自此與「西馬」分道揚鑣。回想這場快速的思想「叛變」經歷,馮克利覺得非常自然。在他看來,有兩個原因促使了自己放棄舊日興趣,一是閱讀面的擴大;另一個原因則來自中國的大環境。
  • 經濟學十人十書:凱恩斯的中國聚會
    推薦書目:University EconomicsArmen.A.AlchianPublisher: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3rd editionPublishing Date: January 1, 19723.凱恩斯vs哈耶克:敵人還是朋友?
  • 中本聰對話馬克思、凱恩斯,臉書的天秤座值不值得被看好?(下)
    凱恩斯:尊敬的馬克思、哈耶克,兩位先生。你們或許都太樂觀了!  哈耶克:凱恩斯先生,我剛一樂觀,您就潑了一盆冷水。  凱恩斯:抱歉,哈耶克先生,破化了您的好心情!但我是充分的理由的。  哈耶克:您一定有您的理由。
  • AIER:凱恩斯沒有發明總量分析
    不了解20世紀初經濟學發展的人可能會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思想主要是由哈耶克-凱恩斯(Hayek-Keynes)的辯論所界定的。也許是因為凱恩斯和哈耶克之間辯論的名氣,許多人認為總量分析法是凱恩斯理論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