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士兵救了一名日本女戰俘,結婚40年後,才發現妻子真實身份

2020-12-17 騰訊網

在我國近代史上,發生了一件非常屈辱的歷史,那就是抗日戰爭,這場戰爭讓我國受到了非常慘痛的損失。當時日本國內民眾都會軍國主義洗腦,不過有很多都是被迫上戰場的大學生。今天要講的這位,就是二戰時期被迫停止學業,上戰場擔任醫護人員的日本女人,她叫大宮靜子。

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年,靜子和同行的日本人一起被抓,本來都要被處決了,但是卻被一名中國抗戰士兵救下。他叫劉運達,當時他看到靜子年齡尚小,不像是自願上戰場的,所以就請求上級放了她。大宮靜子被劉運達就了下來,她看到中國人都是很將道理的,和日本國內宣傳的一點都不一樣。

靜子被救之後,就決定留在中國,在中國軍隊當醫護人員。在中國的日子裡,劉運達一直都非常照顧她,相處的久的,倆人就有了感情,劉運達也喜歡上了這個日本女人。不過他們並沒有在乎中日之間的關係,還是走到了一起,戰爭結束之後,靜子也沒有回國,而是跟著劉運達回家鄉生活。

靜子的父親一直沒有放棄尋找她,中日重新建交之後,就託人在中國尋找她,得知她還活著之後非常想見她。不久後,劉運達就陪著妻子一起去日本,劉運達這才發現,結婚40年的妻子,真實身份竟如此不簡單。靜子的父親是日本有名的企業家,靜子竟然是一個身價過千億的富二代。

相關焦點

  • 抗日戰士救了一個女戰俘,結婚40年後,發現妻子身份不一般
    1945年日本戰敗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時我國作為戰勝國並沒有為難日本戰俘,而是都將他們遣送回國,當時有一個抗日戰士救了女戰俘,兩人後來日久生情結婚成家,四十年後,戰士跟隨妻子去日本探親,竟然發現妻子的身份不一般。雖然日本當時侵華戰爭給我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但是戰場上並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曾濫殺無辜。
  • 抗日將領救了日本女護士,結婚40年後,終於發現妻子真實身份
    二戰後期,日本的戰線越來越長,因此日本士兵數量急劇減少,日本就開始強制徵兵,甚至連女大學生也要被迫入伍成為一名醫療兵,大宮靜子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被迫加入部隊的,她跟隨部隊來到中國後,看到日軍的所作所為感到無比慚愧和難過,隨著她的部隊被俘,大宮靜子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
  • 隱居在中國的日本籍士兵,結婚35年後,妻子才發現丈夫是日本人
    日本籍士兵隱居在中國,婚後35年妻子才得知丈夫是日本人他是一名侵華日軍,抗戰勝利後成為隱居在中國的日本籍士兵。他在中國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不過說來也奇怪,結婚35年,妻子方才知道他是一個日本人。抗戰時期,無數日本士兵紛紛加入到侵略中國的戰爭之中。他們打著大東亞共榮的旗號,實則是為自己的軍國主義思想開疆擴土。在這無數的日本士兵中,有的人深受軍國主義洗禮,而有的人卻是被逼無奈走上這條不歸路。山崎宏,一個出生在日本的日本人,曾經參加侵華戰爭的日本士兵。他的過去劣跡斑斑,但是仔細觀察又會驚人地發現。
  • 一戰士與日本女俘結婚,結婚30年後他才得知,妻子身家過億
    戰時一戰士與日本女俘結婚   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國的大地上寫滿了我國人民的血淚史。知道現在他們都還在像我們無聲的哭訴著。但是在兩國的交戰中,也發生了許多違背當時社會情況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個在抗戰時期,一個戰士與日本女兵結婚的故事。
  • 抗戰士兵救了一個日本護士,結婚40年後,發現妻子身份不一般
    二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當時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想盛行,日本強制很多青年男女上戰場,如果是男子就打仗,而很多女子就進入醫療隊救治傷兵,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抗戰,日本戰敗投降,而其中有一個女護士大宮靜子被我軍俘虜
  • 在中國隱居的日本兵,結婚35年後才發現丈夫是日本人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256字,閱讀約3分鐘他是侵華日軍,抗戰勝利後成為隱居中國的日本兵。他在中國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但說來奇怪,結婚35年,妻子只知道他是日本人。到底是怎麼回事?
  • 日本女戰俘要被槍決,中國軍人救下,婚後35年才知妻子是富豪千金
    1977年8月,日本金澤市一個名叫大宮義雄的人趕往北京,希望政府能幫他尋找失蹤三十三年的獨生女兒大宮靜子。 靜子1944年從護士學校畢業後,被召集到緬甸戰場,成了日軍戰地護士,不過1945年3月下旬,在拉因之戰時丟失,從此不見蹤跡。
  • 中國士兵娶日本女俘虜為妻,35年後去日本才發現,妻子身價過億!
    中國士兵娶日本女俘虜為妻,35年後去日本才發現,妻子身價過億! 這位女子是來自日本廣島的一個女學生,她叫大宮靜子,在戰爭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她停止自己的學業,成為一名戰地的醫護人員
  • 二戰後,日本戰俘可以和蘇聯女人結婚,為何歐洲戰俘卻無此待遇
    這齣戲劇女主人公的原型,是當地一名叫諾維科娃的婦女,而男主人公則是當年被關押在西伯利亞戰俘營,一名叫蜂谷彌三郎的日本關東軍戰俘。  據說蜂谷彌三郎返回日本時,他的日本妻子蜂谷久子仍在等他,但蜂谷彌三郎最終卻不得不離開她,再次回到蘇聯。因為那裡有他的另一個蘇聯妻子諾維科娃和兩人所生的孩子,痛苦抉擇之下,蜂谷彌三郎寫了一本名為《為戰爭哭泣的兩個女人》,來譴責戰爭帶給平民的傷痛。
  • 日本女戰俘嫁給一中國軍官,結婚33年後,丈夫才知道妻子身價百億
    於是,很多日本戰俘慢慢的就融入到了我們國家,最開始的時候,我國人民對他們是非常痛恨的,畢竟是他們的侵略導致許多家庭妻離子散,所以他們在中國生活的並不好。但是這並不是全部,有一些日本醫護人員並沒有屠殺過中國人,他們只是在戰爭後方救助傷員。因此,國家對他們也採取寬大處理,並沒有過多的追問罪責。
  • 隱居中國的日本老兵:從醫70年救人無數,結婚30年妻子才知他身份
    宋朝女詩人李清照得知丈夫趙明誠做逃兵,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但並不是所有的逃兵都遭人指責,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一位日本士兵臨陣逃脫,一直留在中國治病救人,結婚30年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這個人的真名叫山崎宏,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日本人。
  • 悲慘的日軍戰俘:有20%長埋西伯利亞,有人20年後才被放回國
    作戰被俘虜的關東軍,來自《登陸之日》在西伯利亞的關東軍在1956年才被陸續送回國,甚至因為涉及一些機密有一部分人到了1965年,整整過了20年才放回國內。,據不完全總計二戰蘇聯一共有5900萬人傷亡(含受傷),從192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就有800多萬,因而即使戰爭勝利後,面對著國家要重建,再加上未來要和美國爭霸,在各個領域所需的勞動力甚至要超過戰前,而從德國個日本俘虜過來的戰俘們正好可以作為基礎勞動力進行補充。
  • 中國抗日老兵,戰後迎娶日本女戰俘,40年後意外繼承上億財產
    1945年,曠日持久的日本侵華戰爭以日本徹底戰敗落下帷幕,很多日本部隊被中國俘獲,當時的中國遵循著人道主義精神,寬待戰俘,並且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並送回日本。而這其中,有一位中國抗日老兵,因為日久生情,在戰後迎娶了一位日本的女戰俘,40年後卻意外繼承了上億的財產,但雙方卻依然選擇放棄手中的財富,回國生活。
  • 隱居中國的日本老兵,結婚30年後,妻子才得知他是日本人
    但並不是所以的日本軍人都是兇殘可惡的,有一個隱居中國的日本老兵,結婚30年後,妻子才得知他是日本人。日本軍醫無法接受軍人的暴行,趁亂逃走這個日本老兵就是山崎宏。山崎宏1908年時出生在日本岡山縣,後來中日戰爭爆發,由於需要人才,山崎宏穿上軍裝,離開了家鄉,成為軍醫隨著部隊一起來到中國。
  • 日本籍士兵隱居在中國,結婚35年後,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日本人
    日本醫生山崎宏的家鄉,在日本的岡山縣,那是一個盛產葡萄的小地方,山崎宏熱愛家鄉的平靜與祥和,可是自從一別,他就再未回過家鄉。命運和負罪感讓這個日本人留在了中國的土地,一呆就是幾十年,或許最後他終於可以釋然,他和那些侵略者是不一樣的。
  • 電影《八佰》中國守軍槍殺日軍戰俘?這是杜撰情節,完全違背歷史
    在抗戰早期,日軍的作戰意志極為旺盛和狂熱,日軍軍官和士兵是不會輕易投降或被俘的,所以在中國戰場上很少能夠俘虜到日本士兵或軍官。另外,中國對於日本俘虜也是非常重視的,不可能隨意處決,都會想方設法送回後方,作為宣傳樣例。 相反的,在抗戰時期,大量殘殺戰俘的,反而是日軍。
  • 日本千金流落中國 差點被槍決 為了他放棄家業繼承權 是何原因?
    更加不能忍受的是,這裡面大多人不是軍人,而是普通的百姓,如果上軍事法庭,這些日本官兵們死一萬次都是不夠的!而中國是怎麼對待日軍俘虜的呢?就拿一個軍長的例子來說吧,他叫劉運達,當時他還是一名普通的士兵的時候,就救了一名日本女戰俘。
  • 60萬日本戰俘被流放西伯利亞,蘇聯婦女為什麼搶著選「老公」
    在2005年5月,俄羅斯新上演了一場愛情主題戲劇,它講述的故事就是日本戰俘與蘇聯婦女之間的愛情故事。這個故事是以真實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這部戲的女主角名字叫季娜伊達,她在伊爾庫茨克州的一家幼兒園中做廚師。一天,她所在的幼兒園來了一位運水的工人,這名工人是一個日本戰俘,被俘虜後就押送到了這裡做勞力。
  • 隱居在我國的日本老兵,結婚三十年後,老婆才知道他是日本人!
    隱居在我國的日本老兵,結婚三十年後,老婆才知道他是日本人!現在提起日本人,大家心裡還是很不喜歡的。日本人多招人憎恨啊,那個時候殺害了多少的中國人啊,想起來都是恨恨的。但是,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啊,還是有不少的日本兵滯留在中國的。
  • 士兵帶著九名女戰俘,享受了十九年皇帝生活,帶著七十三個孩子下山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都忙著重建自己的國家,蘇聯也不例外,而在二戰中被蘇聯抓獲的日本士兵此時就成為了蘇聯重建國家最好的免費勞動力。但是就在此時,日本向蘇聯提出了遣返戰俘的要求,蘇聯當然不樂意。但是蘇聯這邊轉念一想,這些戰俘中有一批殘疾人和女人,留在這也幹不了什麼重活,自己可以先給這批人送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