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學黨史第73期│迎接新四軍入莒

2021-01-09 大眾日報

在山東主力部隊挺進東北的同時,根據「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戰略方針和部署,中共中央要求新四軍軍部及大部分主力儘快北移山東。

1945年9月26日,新四軍軍長陳毅在參加完中共七大返回華中的途中,收到中共中央的電報,要求他取捷徑直達山東,接替羅榮桓的工作。10月4日,陳毅抵達中共山東分局駐地臨沂。為了適應新的形勢,加強黨的領導,12月18日,中共中央決定,將山東分局與北上的華中局合併組成中共華東中央局(簡稱「華東局」),饒漱石任書記,陳毅、黎玉任副書記。華東局統一領導山東、華中兩大戰略區的黨政軍工作。華東局成立後,原屬山東分局的膠東、渤海、魯中、魯南、濱海5個區黨委,直接由華東局領導。

10月初,新四軍各部隊開始北移。恰在此時,國民黨軍一部從徐州沿津浦路向濟南急進。為阻止國民黨軍北進,保衛山東解放區,新四軍主力一部加快了北移的行動。10月下旬,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五旅,第四師第九旅和第七師抵達魯南,隨即與山東軍區第八師會合,編為津浦前線野戰軍,陳毅兼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10月25日,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抵達臨沂。12月,新四軍第一縱隊抵達莒縣。為更好地統一指揮山東和華中的部隊對敵作戰,1946年1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津浦前線野戰軍改為山東野戰軍,陳毅兼任司令員、黎玉任政治委員。新四軍軍部與山東軍區合併,陳毅任新四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

為使新四軍主力暢通無阻,快速北上,中共莒縣縣委部署臺濰公路沿線各區迅速組織人力、物力搶修抗戰時期被破壞的公路。各分區委接到任務後,幹部包村包段組織大批民工,以聯防、村為單位,日夜突擊,僅用三四天時間,就將臺濰公路莒縣段全部修通。莒縣縣委還部署沿臺濰公路的村莊設立兵站,備足糧草,供應北上的新四軍。

入莒的新四軍幹部、戰士,大多為江蘇、浙江、江西等省的南方人,乍到山東首先遇到的是生活不習慣。為此,中共山東分局要求有關區黨委,要像歡送子弟兵出徵那樣歡迎新四軍入魯,要從生活上照顧好新四軍。莒縣縣委根據山東分局指示,對新四軍入莒後的生活需要,照顧得十分周到。新四軍所到之處,莒縣人民群眾寧肯自己吃糠、地瓜葉,甚至吃樹葉、野菜,也要把用小麥、玉米、高粱做的煎餅送給部隊;婦救會、識字班的婦女前去問寒問暖,搶著縫洗衣服、鞋襪;許多老大娘把自己賴以換取油鹽的雞蛋拿出來,甚至殺掉正在下蛋的老母雞,送給部隊的傷病員。這充分體現了莒縣人民對新四軍的真摯感情和對戰爭勝利的迫切心情。

往期回顧:

每周學黨史第72期│抗日戰爭勝利後日照的形勢(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通訊員 潘維勝 範歆 報導)

相關焦點

  • 每周學黨史第67期│馬耳山反「掃蕩」
    1945年5月下旬,日軍糾集諸城、莒縣、日照、泊裡等地日、偽軍5000餘人,分4路向濱北諸、莒、日、膠根據地實行迂迴大「掃蕩」,妄圖「圍剿」濱北軍分區和各縣地方武裝以及諸城、日北等縣黨政機關,摧毀五蓮山區抗日根據地。
  • 每周學黨史第61期│日照市部分黨史教育基地概況(一)
    近年來,日照市各級各部門立足實際,相繼建設了一批黨史教育場館,為全市的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搭建了較好的宣傳教育平臺。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市委黨史研究院選取了15處黨史教育基地向外推介,力求通過這種形式,讓人們更多地了解日照的紅色資源,便於開展各項活動。
  • 每周學黨史第57期│配合討李(永平)戰役作戰
    往期回顧:每周學黨史第54期|日照抗日根據地開展整風運動(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通訊員 潘維勝 範歆 報導)
  • 「戰「疫」第一線」第121期│持續發力!廣州海珠赤崗派出所黨支部...
    決勝警保戰「疫」【戰「疫」第一線】第74期│戰「疫」故事:我是軍轉民警劉惠娟【戰「疫」第一線】第73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四)【戰「疫」第一線】第72期│戰「疫」故事:我是軍轉民警孫莉娟【戰「疫」第一線】第71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三)【戰「疫」第一線】第70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二)
  • 「戰「疫」第一線」第123期│三個堅持!廣州白雲三元裡派出所全面...
    決勝警保戰「疫」【戰「疫」第一線】第74期│戰「疫」故事:我是軍轉民警劉惠娟【戰「疫」第一線】第73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四)【戰「疫」第一線】第72期│戰「疫」故事:我是軍轉民警孫莉娟【戰「疫」第一線】第71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三)【戰「疫」第一線】第70期│「90後」黨員綻放絢麗之花(二)
  • 整合黨史資源 規劃紅色旅遊線路 錫城紅色景點吸引"流量"
    記者日前獲悉,為了打響紅色旅遊文化品牌,即將建設完成的無錫市黨史教育基地大聯盟將化零為整、資源共享,「抱團」發展分散在全市各地的40處黨史教育基地,增強紅色旅遊產品創新性和互動性,讓網紅景點真正吸引「流量」,為市場帶來活力。
  • 新四軍駐福州辦事處領導創辦的四種抗日救亡報刊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新四軍是國民革命軍建制的正規軍隊,具有合乎國民政府之「法」的社會地位。
  • 第73期本因坊戰於二條城進行 井山:非常榮幸
    來源微博:我是找藉口安靜  原址: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180523/ddl/k26/040/347000c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180523/ddn/041/040/013000c  原題:第73
  • 新四軍虎將田守堯罹難經過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43年,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逐步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之時,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嚴重困難之後,
  • 追尋紅色記憶 傳揚抗戰精神 紅色尋訪第20站邀您探訪新四軍蘇南抗戰指揮中心
    龍虎網訊 (記者 單俊哲)在溧水區白馬鎮李巷的青山綠水間,坐落著一處處與新四軍抗戰相關的遺址遺蹟。當年,溧水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南人民抗日鬥爭的中心區,李巷成為蘇南抗戰的指揮中心,作為抗擊日寇的疆場,一幕幕軍民同仇敵愾、魚水情深的場景在這裡上演,讓這處風景秀麗的江南村落被稱作蘇南「小延安」。
  • 學漢字:「勿忘在莒」這個成語具體的來歷,「莒」的本義是什麼?
    前幾天忙著寫篆刻課程,因為那個被朋友們催得更緊,《說文解字》的學習是慢功夫,於是《說文解字》系列的解說緩了幾天,今天再接上第42課,今天解說的仍然是」艸部「漢字,仍然是植物,仍然多是菜的名字,名詞解釋起來相對困難,《說文解字》這一段課叫「認識古時候的菜」,今天要說的是這6個字:
  • 淮北市新四軍老戰士剪影攝影展今日開展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近日,由淮北市民政局、市雙擁工委辦公室、中共淮北市委老幹部局、中共淮北市委黨史研究室聯合製作的《永遠的記憶——淮北市新四軍老戰士剪影》畫冊出版發行。本畫冊收錄了淮北地區工作30位新四軍老戰士年邁時的照片,20多張珍貴老照片也被編入該書。
  • 東北大學「學黨史、守初心、擔使命」黨史青年薈活動舉行
    12月11日晚,東北大學「學黨史、守初心、擔使命」黨史青年薈現場競演賽在渾南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張國臣出席活動。黨委宣傳部、校團委、學生工作處、渾南校區管理委員會、學生指導服務中心、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同志及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參加活動。
  • 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正式上線啟動
    活動現場,94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士張德夫把「紅色火炬」傳遞給六合區竹鎮「優秀共產黨員」彭駿。9月29日,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新華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電子「紅色地圖」上線啟動儀式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舉行。「紅色地圖」的點亮,從此讓「雲尋訪」「雲講解」的黨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人家」。
  • 【磁縣公安】全民學國學 國學經典入機關│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100句...
    全縣公安機關按照學習計劃和內容進行集中學習、日常學習、周交流和月評比等學習方式,特別是領導幹部帶頭領學,發表詩詞,集體誦讀經典。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它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
  • 【戰「疫」第一線】第105期│淬鍊成鋼的水上鐵軍
    【戰「疫」第一線】第105期│淬鍊成鋼的水上鐵軍 2020-04-22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貝網每周作文排行榜第66期:母親節,媽媽我好想你
    紅貝網每周作文排行榜第66期紅網5月1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胡曉春)跟母親分隔異地兩年,許久未謀面,你將會是何種感受?是滿腹委屈,還是哀思如潮?還是怒氣填膺,還是黯然傷神?本期每周作文排行榜榜首小作者何之翼用細膩深情的筆觸,述出了心中對母親的深深思念。
  • 《新四軍騎兵團徵戰發展紀實》
    新四軍第4師的指戰員說,彭師長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團、騎兵團。    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說,如果讓我選擇,我寧肯去當騎兵團長!    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說,騎兵團是華東的一支快速機動部隊,是我們手中的一把利劍,不到關鍵時刻我們是不輕易拿出來的。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說,我的意見是改成裝甲部隊。
  • 戰地黃花分外香———新四軍文化事業小記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走進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黃花塘的新四軍文化藝術館吧,戰火中的新四軍的文化藝術是近代中華民族不屈文藝的一個縮影。 火熱的年代真情的作品 工作是紛繁的,戰鬥是激烈的。但「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毛澤東語),新四軍一成立就把文化工作列在重要議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