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下旬,日軍糾集諸城、莒縣、日照、泊裡等地日、偽軍5000餘人,分4路向濱北諸、莒、日、膠根據地實行迂迴大「掃蕩」,妄圖「圍剿」濱北軍分區和各縣地方武裝以及諸城、日北等縣黨政機關,摧毀五蓮山區抗日根據地。22日,4路日、偽軍在馬耳山周圍集結,實行「鐵壁合圍」,實行野蠻的燒殺搶掠。來自北路的日、偽軍竄到後長城嶺村,將全村160戶群眾的糧食、衣物和82頭牲畜全部搶劫一空。24日,日、偽軍一部在松柏林村搶劫以後,縱火燒毀房屋500多間。25日,一股日、偽軍劫掠朱家老莊,在山溝中包圍了部分避難群眾,有18人被刺刀刺死。
在日、偽軍「掃蕩」之前,馬耳山一帶各級黨組織就向根據地群眾作了思想動員,並且做好了戰鬥準備。根據地軍民積極響應,立即行動,堅壁清野,疏散老弱病殘。有的村挖了地洞,蓋了地下室,村裡村外壘石偽裝成假人崗哨,迷惑敵人等等。北路來犯之敵,一進根據地,就踏響了婁古莊、小莊一帶的地雷。朱家老莊、大珠子等村的民兵,在大珠子南嶺、小莊南嶺、葉家莊東嶺等地,連續4次進行阻擊,斃敵6人,為掩護群眾安全轉移贏得了時間。日、偽軍進至五裡坡一帶時,當地民兵奮起阻擊。民兵隊長王義龍身受重傷,仍然堅持戰鬥,最後壯烈犧牲。為掩護群眾轉移,朱家老莊20餘名民兵,在馬耳山西麓被包圍。民兵們奮勇抵抗,彈藥打盡後,借著居高臨下的地形,用滾石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東路進犯之敵,也遭到民兵英勇阻擊。23日晚,日、偽軍一到邱家店子村,就遭到區中隊隊員和民兵的襲擊,敵人驚魂喪膽,不敢走正路。24日,日、偽軍搜索於家溝村時,1名日軍搶掠了群眾的財物後正想離開,遇上本村農民於方俊、於方清等5兄弟,他們先是設法穩住日軍,然後乘機一齊動手,將其扼死。經過軍民的英勇奮戰,在根據地內興辦的軍用、民用工廠均被完好的保護下來。
儘管日、偽軍遭到八路軍和民兵的頑強阻擊,但日、偽軍依仗優勢兵力和強大火力,用迂迴的「拉網清剿」和「鐵壁合圍」戰術於23日將濱北地委、專署、諸城縣委、諸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日北縣委、日北縣抗日民主政府幹部和千餘名群眾包圍在馬耳山上,情況十分危急。面對險惡環境,黨政領導機關對敵我雙方情況作了分析研究,決定藉助山崖陡險之勢,用轉山頭的辦法,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黨組織號召:軍民團結一致,同生死共患難,堅決突出敵人的包圍圈。戰鬥中規定:要珍惜彈藥,對準敵人要害處開槍,沒有子彈,就用石頭擊退敵人。被圍軍民藉助地形,和敵人轉山頭,兜圈子,有的用槍,有的用石塊,伺機打擊敵人。相持到25日中午,天氣突變,陰雲密布,瞬間風雨大作,天昏地暗。日、偽軍暫時撤退。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被圍軍民沿馬耳山東麓,迅速衝出敵人的包圍圈。
在此期間,轉移外線襲擊敵後的濱海支隊(1944年10月22日,根據山東分局、山東軍區的決定,新第一一一師改編為八路軍山東軍區濱海支隊。萬毅任支隊長,王維平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和濱海軍區第十三團,多次對日、偽軍巢穴進行襲擊,牽制了日、偽兵力。日、偽軍「合擊」撲空後,進退兩難,不得不於26日分路回巢,大「掃蕩」被徹底粉碎。馬耳山反「掃蕩」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各級黨組織領導人民群眾一方面積極防禦敵人的進攻,一面發展生產,迎接大反攻的到來。黨組織和政府在敵人「掃蕩」過後,立即派出幹部,調撥物資款項,救濟受害村莊群眾。松柏林、錢家莊子、劉家南山、後長城嶺等5個村莊就接收救濟糧食4萬餘斤、棉布40多匹、衣服300多件。各村的群眾開展互相支援運動,洪凝區63個村莊的群眾紛紛獻糧獻草,出人出錢,幫助受侵害群眾修蓋房屋,重建家園,共同醫治戰爭創傷。黨政軍民掀起了以實際行動迎接大反攻的高潮。
往期回顧:
每周學黨史第66期│安東衛保衛戰(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吳寶書 丁兆霞 通訊員 潘維勝 範歆 報導)